西西河

主题:【人物】《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作者高华最新处境 -- 温相

共:💬69 🌺8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我之间别客气,我来答复一下:

          1.毛泽东肃反AB团,高华在书中解释为毛泽东感觉对苏区不能如臂使指,另外和赣西南矛盾重叠,所以,毛泽东为了贯彻自己的主张得到全部的落实采取了肃反的行动。这种做法归根结蒂就是手段的采用,因为高华没有否认毛泽东当时在红军中的高明决策,而是指出毛泽东采取这种手段的不当。

          我们都知道肃反肃的是AB团,而最后真正是国民党AB团的又有几个?为什么在肃清AB团的过程中,李文林、何笃才等原来和毛泽东有过分歧的都被扣上AB团的帽子遭到逮捕和杀害?而李文林正是看到肃反的扩大化的恶果以后不再顺利执行毛泽东的决定被杀的,同时李文林坚决执行立三路线不执行毛泽东的军事路线。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肃反的目的至少是这时候的目的已经和手段结合在一起了,不听话的就是AB团。这还是肃反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的富田事变更加明显,因为二十军不愿意死于李韶九的屠刀之下而奔走外地,是组织上的抗上,所以,集体被杀,这里面决策的当然不止是毛泽东,但是,项英对于富田事变的温和决定毛泽东是反对的。而富田事变最初就是李韶九动用酷刑让他们招认李文林等人是他们的后台。使得部分人不堪忍受,才最终激变红二十军的。

          以后延安整风过程中,毛泽东的正确思想有的人接受了,有的人不接受,有的人接受以后还出现抵触,巧合的是这时候又出现了抓特务、抢救运动,又是一通扩大化,又是一通误抓乃至误杀。

          文革的发动,毛泽东对卡博等阿尔巴尼亚代表团成员说过,那时候他在中央是少数,他说的话多数人不听。还是一个政策贯彻的问题。

          可以说每当毛泽东认为他的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和贯彻时,肃反一类的东西就突然冒出来,特务就突然多了起来,这难道不说明一个问题吗?

          一言以蔽之,毛泽东是把目的和手段结合起来的,何笃才那句话没有说错,毛泽东是把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等同起来的,不同意他的政治路线的也就在组织上给予处理。

          然而,毛泽东用这一套办法在解放前使用应该说是成绩大于过失,因为毛泽东那时候的主张基本符合革命实际,倒是那些反对他的人事后多数被证明是错的;然而,建国以后毛泽东继续使用这种手段取得的效果就是十分惨痛的。这点已经有了证明,比如南宁会议反冒进和庐山反右倾。

          由赣西南肃反引起的闽西肃反等一系列活动,邓发自己在1945年说过,闽西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社会民主党,而八十年代中期才给毛泽东的肃反问题中受害的人全部平反,毛泽东本人在世时仍旧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得到平反。毛泽东本人尽管说:“肃反,走了极痛苦的道路。反革命应当反对,党未成熟时,在这个问题上走了弯路,犯了错误。”但是,为什么没有时间给这些人彻底平反呢?

          • 家园 温相兄说得真好

            再补充一点,就是关于康生的评价,康生这个人现在的官方评价是非常反面的:

            [康生](1898一1975)山东诸城(今属胶南)人。1924年进上海大学读书。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五卅运动时,参加罢工委员会的工作,不久任上海总工会干事。1926年任上海大学特支书记。同年冬至1928年,先后任中共上海沪中、闸北、沪西、沪东区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委员,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8年下半年调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1930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先后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职工部部长。九一八事变后被指定参加临时中央的工作,主管工会、交通等。这一时期他拥护王明“左”倾冒险主义。1933年临时中央迁往中央革命根据地,他于7月去苏联,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并在列宁学院学习。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37年从苏联回国,在延安先后任中央党校校长、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央情报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延安整风运动中,任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参加领导整风学习。1943年7月,作“抢救失足者”报告,把大批同志打成“特务”、“叛徒”和“敌探”。由于中共中央、毛泽东及时发现,使这一错误得以纠正。1945年6月,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46年冬至1948年春,到陇东、晋绥、山东渤海等地参加土地改革工作,采取了许多“左”的做法,给土改工作造成了损失。1948年至1949 年任中共山东大鲁南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副书记。1950年后长期养病。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8年任中央文教小组副组长。曾主持编辑《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做一些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曾任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他捏造罪名,打击迫害了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1975年12月16日在北京病死。1980年10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向全党公布他的罪行,决定开除其党籍并撤销原《悼词》。

            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他在党内的形象可以说是相当糟糕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在党的历次运动中一直没有被清理出来,他的左的手法反而在这些运动中不断加强,直到最后的文革。他的背后到底是谁在撑腰使得他能够一直不倒呢?有本外国的关于康生的传记将他的身份比喻成为龙爪,我觉得是相当的恰如其分的。

          • 家园 你的解释有问题

            单说反AB团和富田事变:

            1、中央在29年就连续发指示要江西肃清AB团

            2、赣西南肃AB团的第一个高潮毛泽东未参与

            3、一方面军肃AB团损失最大的是红四军

            综合上述三点,还能说“毛泽东认为他的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和贯彻时,肃反一类的东西就突然冒出来”吗?

            • 家园 就你提出的三个问题解答一下:

              你提了三个问题,分别如下:

              1、中央在29年就连续发指示要江西肃清AB团

              我的回答:肃清AB团最早的发仞是毛泽东的洗党运动,时间是1928年9月,地点是湘赣边界。洗党的目的何在呢?有关资料介绍说:“「洗党」将打击矛头集中在党内出身地富家庭的知识分子身上,根据若于资料记载,清洗对象除了叛变、投降国民党者外,主要为知识分子党员:「凡是农民党员都发了党员证,知识分子入党不发(须上级批准)。」 「凡是有亲戚在国民党反动派办事的、当兵的、不服从指挥的、不愿干革命的、社会关系不好的、就尽量洗刷。洗刷的党员不宣布也不通知,开会不叫他参加,重新立过党员花名册。对犯错误的党员有几种处分:警告、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

              中共中央当时就AB团已经溃散和渗透发来意见,但是,意见也指出具体情况由当地负责人把握之。而苏区肃反扩大化和推行正是在1930年的2.7会议以后,2月16日,毛泽东给不听话的李文林扣上大帽子,指责赣西南特委会的问题,毛泽东领导下的总前委起草的文稿中说:“赣西南党内有一严重的危机,即地主富农充塞党的各级地方指导机关,党的政策完全是机会主义的政策,若不彻底肃清,不但不能执行党的伟大的政治任务,而且革命根本要遭失败。联席会议号召党内革命同志起来,打倒机会主义的政治领导,开除地主富农出党,使党迅速的布尔塞维克化。”从此掀开肃反的浪潮。

              2、赣西南肃AB团的第一个高潮毛泽东未参与

              我的回答:第一阶段包括1930年10月开始的高潮期,而高潮的到来正是在毛泽东的一手推动下完成的,本来赣西南特委会已经在十月间认识到肃反的恶果和扩大化的严重,但是,1930年10月14日,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写信说:“近来赣西南党全般的呈非常严重的危机,全党完全是富农路线领导,……党团两特委机关、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红军学校发现大批AB团分子,各级指导机关,无论内外多数为AB团富农所充塞领导机关。”毛泽东要求中央同意在赣西南内部进行一次根本性改造。(原信载于《毛泽东年谱》)

              写信后的11月,毛泽东属下的一方面军正式开展了大规模的肃清AB团运动。11月月底李文林被正式逮捕,12月3日李韶九去富田,此后富田事变发生。从这个时间顺序上看,毛泽东在肃清AB团运动升级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3、一方面军肃AB团损失最大的是红四军

              我的回答:毛泽东首先在红一方面军中开刀,红一、三军团首当其冲。起因就是攻打吉安以后,毛泽东主张不要打大城市,有的人不服,退出吉安以后,一方面军立刻布置肃反运动,关于这点,罗荣桓传记编写组编写的《罗荣桓传》中是这么介绍的:“ 部队撤到宜黄时,各军都开展了肃清AB团的斗争。这是在红军中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肃反斗争。由于总前委对敌情估计错误,加之缺乏经验,没有正确的政策和方法,一时间,部队中出现了乱捕乱杀的现象。 ”

              请注意这点:“由于总前委对敌情估计错误,”总前委又是谁呢?这是为尊者讳,故意回避毛泽东的名字,代之以总前委。而部队中出现的“乱捕乱杀的现象”具体又是什么呢?史料显示:“在师、团、营、连、排成立肃反组织,捕杀军中地富出身的党员和牢骚不满分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四万多红军中肃出四千四百馀名「AB团」分子, 其中有「几十个总团长」(指AB团总团长),这些人都遭处决。”(来自毛泽东亲笔撰写《总前委答辩的一封信》,1930年12月20日,载于《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解放军政治学院编辑,第14册,634页)

              这个杀掉的4400多人也就是毛泽东日后说的“杀了4500人,保存了40000红军”的数字的由来。

              在这次肃反中,真心拥护毛泽东政治路线而不满毛泽东组织路线的红三军团第三师宣传科长何笃才也被杀。《罗荣桓传》中记载道:“这时,又有人反映,军部特务营政委陈志坚打AB团很不得力,右倾手软,说不定本人就是AB团。肖华是二十军发源地兴国县人,据说兴国县的AB团最多,所以肖华也有AB团的嫌疑。”

              还有一段史实来自《罗荣桓传》的记载:“当时前委规定,捕人由各团党委决定,杀人由各师党委决定,毋须向军党委和前委请示报告。”

              “十二师准备杀几十人。就在准备动手的这一天早晨,十二师领导感到杀这么多人有问题,肖克便骑马到钓峰军部向罗荣桓政委请示。罗荣桓和红四军军委秘书长黄益善接见了他,听了他的汇报。罗荣桓明确答复:“不能杀那么多人。”黄益善支持罗荣桓的意见。 听了这两位领导干部的意见,肖克感到心中有了底。他立即往回赶,救下了30多人。从此,“罗政委刀下留人”的故事便在红军许多部队中流传开来。 ”

              关于肃清AB团事件,《罗荣桓传》的评论是:“打AB团,是由于在斗争形势十分紧张的条件下,中共党组织对红军内部的敌情作出了错误估计。”请注意,这里没有使用中共中央的字眼,而是采用了中共党组织,很明显这是指的一方面军总前委。

              此外,该传还说:“由于他的亲自干预,红四军杀人相对地说比较少。”这里的他是指罗荣桓,而相对的比较少的在红四军中的杀人回应你所说的“四军损失最大”这句话的评语。

              • 家园 对解答的回答

                28年的洗党根本就是和后边的肃反毫不搭界的两回事。当时的背景是,随着湘赣边界割据的发展,党组织由秘密转为公开,许多地方改变了以往在斗争中考察培养先进分子的做法,采取了公开挂牌、群众报名参加、甚至“拉?浮钡陌旆ǚ⒄沟吃保?当时号称党员数量1万人以上,但究竟是1万多少,连书记毛泽东本人都说不清楚。这种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方法,使的许多投机分子混入党内,导致不少基层党组织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对党组织进行整顿是绝对必要的。

                把“洗党”和“反AB团”混在一起说,乃是企图把水搅混。

                ---------------------

                下面回答你的三点:

                1、中央来信可不是具体情况由江西党组织自己把握这么简单。江西党组织给中央的报告是“AB团在江西已经没有系统的组织作用了”,而中央的指示是“在江西有相当势力的改组派、AB团以及第三党”,严厉批评江西党对AB团“没有引起严重的注意这无论如何是错误的”,“亦说明工作落后”。

                2、肃AB团的第一个高潮是在30年9月,赣西南特委弄了个紧急动员群众彻底肃清AB团的通告出来,以这个通告为基础,到10月份赣西南苏维埃肃出来的AB团占全部人员的1/4,此时特委已经意识到了扩大化的问题。毛泽东接受并进一步扩大化已经是第二个高潮了。

                3、红四军抓出来AB团1400人,占总人数的1/5,是整个一方面军中最多的。《总前委答辩的一封信》里说的这些人都被处决,指的是那几十个总团长,当然被处决的不止这些人,但也不是所有抓出来的都处决了。

                • 家园 我的作答:

                  28年的洗党根本就是和后边的肃反毫不搭界的两回事。当时的背景是,随着湘赣边界割据的发展,党组织由秘密转为公开,许多地方改变了以往在斗争中考察培养先进分子的做法,采取了公开挂牌、群众报名参加、甚至“拉?浮钡陌旆ǚ⒄沟吃保?当时号称党员数量1万人以上,但究竟是1万多少,连书记毛泽东本人都说不清楚。这种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方法,使的许多投机分子混入党内,导致不少基层党组织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对党组织进行整顿是绝对必要的。

                  把“洗党”和“反AB团”混在一起说,乃是企图把水搅混。

                  我的回答:恰恰不是把水搅浑,而是正本清源,把历史从复杂中捋出头绪来,毛泽东的洗党是党史上有史可查的在根据地地区第一次的肃清党内成份的重大政治活动,其根本一点就是唯成分论,具体的事实前面已经讲了。现在再说一个佐证。

                  赣西南特委负责人李文林最后的被捕的重要理由就是1930年10月拿下吉安以后发现的所谓李文林的父亲是地主的凭证,而根据现行的资料,也就是《关于李文林被错杀情况的调查》,(编辑者: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党史资料》第一集、326页)中披露的李文林的父亲早就死于1927年,而且也不是地主,只是中农。1930年10月正是毛泽东掀起肃反第一阶段最后一个高潮的时期,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回信中就指出赣西南目前已经被富农分子所充塞。联系到洗党的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脉相承的运动,只不过,洗党当时还不能把重点侧重于杀人,而肃反则直接利用出身和成份来断定他人有罪。

                  ---------------------

                  下面回答你的三点:

                  1、中央来信可不是具体情况由江西党组织自己把握这么简单。江西党组织给中央的报告是“AB团在江西已经没有系统的组织作用了”,而中央的指示是“在江西有相当势力的改组派、AB团以及第三党”,严厉批评江西党对AB团“没有引起严重的注意这无论如何是错误的”,“亦说明工作落后”。

                  我的回答:这个贴子我要做进一步的详细回答,会放到《江西肃反到底杀了多少人》那个主贴之下,把一些过程和文件、信件往来解释一下。

                  2、肃AB团的第一个高潮是在30年9月,赣西南特委弄了个紧急动员群众彻底肃清AB团的通告出来,以这个通告为基础,到10月份赣西南苏维埃肃出来的AB团占全部人员的1/4,此时特委已经意识到了扩大化的问题。毛泽东接受并进一步扩大化已经是第二个高潮了。

                  我的回答:肃反的第一阶段是从赣西南特委肃反到红一方面军肃反这一个整过程,其中后面的高潮部分完全是毛泽东在给中央去信以后掀起的,第二个阶段是富田事变,高潮阶段为中央代表团处理问题上的反复。

                  3、红四军抓出来AB团1400人,占总人数的1/5,是整个一方面军中最多的。《总前委答辩的一封信》里说的这些人都被处决,指的是那几十个总团长,当然被处决的不止这些人,但也不是所有抓出来的都处决了。

                  我的回答:《罗荣桓传》中清楚的写到:“红四军杀人相对的比其他地方较少一些。”此话何解?另外,红一方面军的这次肃反的原因是什么?不论是高华的书,还是罗荣桓传记等一批党史资料上都明确的指出是由于在攻取大城市问题上的分歧导致总前委认定军内有坏人成份,这不就是前面提及的肃反的发展过程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清除异己者就是唯一的特征这件事吗?再不妨看的远一点,从刘安恭事件以后,毛泽东一度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以后毛泽东对于此事一直耿耿于怀,而陈毅等人一直背负着这个罪名,直到九大期间徐景贤、王洪文等人还利用此事打击陈毅,毛泽东用肃反的极端手段在四军中首先完全彻底的征服反对派,在这件事上反映的尤为集中一些,同时也暴露了肃反的另一个功能。

                  • 家园 还说不是把水搅混

                    第一、“农民党员发了党证,知识分子党员须上级批准”,这种行为是上级授意的还是地方自发的?这个上级是哪个级别的上级?

                    第二、“凡是有亲戚在国民党反动派办事的、当兵的、不服从指挥的、不愿干革命的、社会关系不好的、就尽量洗刷。”,这也是斗争矛头指向知识分子?

                    第三、平心而论,对于基层组织,特别是刚创建的组织来说,莫非“亲戚在国民党反动派办事的、当兵的、不服从指挥的、不愿干革命的、社会关系不好的”不应该特别警惕?

                    这不是把水搅混是什么?

                    关于江西肃反的情况,容我找找资料再说。

                • 家园 为何内容为空?
        • 家园 高华不过是从权力斗争的角度来看待毛的崛起

          这种做法国外的不少领袖传记作者也有这种做法。他的书并没有否认毛在那段时期领导全党作出的诸多成绩。如果说高华分析的肃反扩大化的原因有问题,那如何解释文革结束后对于那些被肃反的对象的平反没有在文革前进行呢?之所以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本书的观点,就是因为以往的教育对于这段历史的过于理想化处理了,包括中学的课文中都收录过毛整风时期的有关讲话,给人的感觉似乎中共的整风是一贯正确,没有冤假错案,大家都心悦诚服的喊毛主席万岁。因而用这种角度来看待那段历史很难接受。

    • 家园 花!

      "然而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理想主义者为何日后会成为那样权谋而可畏的政客",太同意了!

    • 家园 【原创】从高华的书谈一点维护毛泽东的正道-兼答飞将军

      高华这本书客观的再现了毛泽东在江西苏区和延安时期发动党内政治斗争的一些手法和思路,反观建国以后的毛泽东在组织历次斗争乃至文革时,这些东西又何其相似乃尔?

      延安整风发展到大抓特务、审干、抢救运动,以王实昧的《野百合花》开路,而后文革中第一个回合仍旧是以文艺界、历史界开刀,拿吴晗的《海瑞罢官》做题目,吴晗和彭德怀有什么非组织的活动?吴晗的海瑞罢官又是怎么给彭德怀做的辩护?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以此为最。

      王实昧不过是向党提了一些意见,就王实昧本人的历史看虽说有过脱党的过程,但是,没有叛党的经历,相反他百折不回的找到延安,仍旧愿意和我党一起奋斗,那时候我党还不是执政党呢,这么一个同志最后被搞的死因不清不楚,难道不值得深思吗?联想一下文革和反右时期的冤魂,难道对毛泽东本人的一些相关做法就无动于衷吗?王实昧冤案最后平反的推动者居然是当年极力组织反击王实昧的李维汉,这难道不说明一点问题吗?毛泽东虽然说过一句“还我王实昧”,可是终毛泽东一世,王实昧家属都不知道王是死是活?居然被告知王去了台湾,岂不滑稽?

      我个人同时认为,正是延安整风当时面临大敌当年的背景,所以,整风虽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毛泽东看来还是没有整透,若干年之后,文革发动起来,终于整透,不但整风时被整的那些人继续被整,比如陈毅等人,而且,整风当年整人的那些人也被整,利用一派打倒一派,整风时利用彭真、刘少奇等人攻击王明、张闻天、周恩来,文革中则利用林彪、周恩来等人清算刘少奇,他手下的这些对党和国家立有汗马功劳的战友们无一不是他棋盘上的棋子,想用就用,想扔就扔。

      高华在书中描述的毛泽东出面保住陶铸、柯庆施等人的场面不是对以后发生的某些事的一个很好的比较吗?柯庆施、陶铸在60年代紧跟毛泽东,在历次反击刘少奇的运动中,二人都是十分卖力,陶铸还差点进入高饶联盟,陈云说毛泽东最喜欢和华东、中南、西南的领导人谈话,还不就是柯庆施、陶铸和李井泉吗?这些点滴的个人恩怨是非看起来比较渺小,然而,这些东西的累积对于党内斗争的发酵却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毛泽东今天假张三之手斗争李四,明天又给李四平反继续斗争王五赵六,联系一下江西苏区和延安整风,这难道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即便是这样,我至今也认为延安整风仍旧是主流需要肯定,而且,值得肯定,错误的就是它的扩大化,因为没有延安整风,全党不可能凝聚在毛泽东当时正确的思想领导下,全党就没有一个结合点,就无法完成国内革命取得政权。可是,肯定正确不等于忽视错误的存在,正是严肃的批判了错误才能越发的肯定正确,我以为这才是维护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本人的核心所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