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47:智慧的七根柱石 -- 本嘉明

共:💬446 🌺3908 🌵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机器人早晚会威胁到普通人

                这个过程大概要二十年左右吧。

                中国普及了一定程度的大学教育,普及了互联网,将来不会被甩得很难看。其他国家估计就要像看终结者电影一样眼睁睁看着中国变成天网了。人口比不过,技术也比不过。。。。。。。。

              • 家园 机器人根本不能威胁员工的工作

                本大根本不需要操心。

                我的一个朋友是ABB中国区的高管,一个朋友是意大利顶级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工程师,还有一个朋友是做机器手的企业老板, 过去我也经常去富士康, FLextronicx转悠。我对机器人还是一定了解的

                重复性劳动,让机器人代替人是有巨大优势的,无论是工作质量还是生产量。但是的但是, 机器人只能适合固定订单的生产,一旦小单频繁出现,重新调试,上料,效率急剧下降,而且需要高水平的工程师配套,一旦出现问题,需要更高水平的工程师解决问题,对今后的个性化需求是有矛盾的。

                中国目前解决的方案非常贴合需求,高度重复性高精度的, 机器人或者机器手,其他工序,通过半定制化的机具人工操作, 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证质量, 最灵活的工作,由人来完成。比亚迪通过这种半自动化半定制化产品线打败了日本的全自动电池流水线, 镍氢电池价格雪崩, 手机锂离子电池也从几十美元降低到1~2美元的水平。

                比亚迪模式出现后,低技能劳工的岗位丢掉不少,但是本来低技能普工就找不到人愿意做。这样的趋势是好的事情,说明社会效率进一步上升了,值得期待。

                我个人确信,在可见的将来比亚迪模式是统治性模式。全自动化流水线会有,专门做苹果这种客户,但对全社会, 未必有多大的冲击。

                通宝推:放牛郎,ton,明心灵竹,
                • 家园 1980年的时候,移动电话根本不能威胁固网电话的工作

                  陈兄,2017年起,中国的“用工荒”应该彻底结束了,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应该彻底扭转了。

                  这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总算从电荒煤荒等一系列焦头烂额里解脱出来了......

                  然后进入更高层次的焦头烂额:为普工们的就业机会操心。

                  “中国特色的经济”(我把中间几个字抽掉了)最大的特点,就是“钳制市场”,因为市场这个吧,它爱走极端,只追求经济效益不理社会效益,不管管也不行。那么今后几年,市场自发自动做什么呢?就是嫌弃工人,最好回避,抛弃,代替。

                  “智能制造”就是被这种视劳动者为累赘的“利润至上主义”利用了,过度消费了。忙总也说过,“智能制造”不能一哄而上,中国需要低端和中端制造(同时,“智能制造”也必须要搞,赶超发达国家)。

                  机器人,最终会全面压倒工人的工作能力,就像深蓝最终打败国际冠军一样。问题在于,等到了那一天,在“智能制造”上已经投入了太大的经济和政治资源,为了收回投资并获得暴利,政府将抵抗不住财团们的压力,被迫无视普工的生存机会。

                  你认为“智能制造”很难,我认为“智能制造”一定会做到,而且一旦成气候就不可阻挡。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前期“圈地运动(羊吃人)”2.0版。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羊吃人”而反对工业革命,但既然有了前车之鉴,如何在这一波走稳,把冲击减小到社会可承受范围,这是值得预先研究的。

                  至于说唐纳怆治下的美国,会不会真的面对“把一个工厂装在皮包里”的中国小企业主涌进美国,那反而是一个比较小的问题了。

                  通宝推:黄河清,otto,放牛郎,
                  • 家园 本大对创造的力量还是低估啊

                    包括忙总,对制造障碍解除后个性化生产的需求不敢预计。

                    以名片为例, 你要什么样式的, 可能有几百种布局,几十种纸材质,几十种剪切, 堆在一切就是几万种可能,均价8块钱一盒。 全自动化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半自动化,这个半自动化还要配合无数的快递,配合城市的密集居住--达致低成本配送, 否则老美开车40km送货,不算人工,就算油钱也赚不回印名片的钱。

                    我毫不怀疑将来是个性化的需求,淘宝这类电商的兴起,极大刺激了长尾市场。你去搜一下就可以发现,从远程邮寄修理手机, 电脑,远程教你手把手破解某些昂贵软件,比如某个插座带电能显示和漏洞保护, 各种稀奇古怪的家用工具。

                    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将来的大部分需求一定不是机器人能满足的,即使能够满足,活着的人会产生新的需求, 刺激新的行业诞生。现在担心机器人让工人失业,和当年汽车取代马车为马车夫操心一样荒谬。个性化需求一定是指数化超速增长, 只有天空才是极限。

                    我是农村的孩子,我的开发商弟弟告诉我,我们的农民邻居建房用钢量只有规范一半。每年夏天的时候,农民们还要担心,江边的大堤有没有危险。 这个时候WTF小强在说,钢产能过剩。

                    WHAT THE FUCK! 不是钢产能过剩, 是农民缺钱。

                    就在本论坛,前年我无意中得罪一个河友,因为我坚持小米1999的手机是面向底层的, 他反对,因为他认为底层只能买699的手机, 因为他是西部公务员,每个月只有2000多。

                    后来他再也不来了。。。。。。

                    这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掉了,就说社会需求不足, 需要供应侧改革。 WHAT THE FUCK! 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人民币不足。 经济危机,是全社会的购买力危机。中国为什么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 不是生产不出来,而是生产出来后买的人少,反而亏钱, 所以慢慢就不做了。小米生产的签字笔,19.9一支,我买来一用,发现和100块钱的Park一样好用,但是卖不掉,现在降价到了14.5。

                    为什么又要到海外买买买呢? 100个屌丝的奢侈品需求,加起来还是顶得上10个中产的。14亿中国人,奢侈品需求还是可以达到1.4亿人的总量。于是有人忽悠习总,说这是供应侧失配,需要改革。 难道我们就搞供应侧改革,专供1.4亿? 不行,因为奢侈品除了需要精湛的品质,还需要技术的美誉度,还需要全球大量的广告支持。中国受限于瓦森纳协定,技术上很难达到世界顶级,美誉度不够,全球广告更是把有限的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 唯一可以做到的是精湛的技术。可是没有品牌支持, 小米签字笔只能贱卖,最后怎能撑起奢侈品的空间?

                    最后的供应侧改革成了忙总口头的关停并转, 必然失败。

                    通宝推:李根,棋人鲁大耍,qianji,烤糊的卷子,北纬42度,石狼,ccceee,拿不准,大神盘古,独草,mezhan,海峰,坐言起行,向前向前,大井故事,唐斩非,西门飘飘,武侯大道,盲人摸象,
                • 家园 内行啊

                  那陈王怎么看3d打印呢

                  配合可编程能否在个性化的问题上是否有成本的优势

                  • 家园 材质受限,外观难匹敌常规工艺

                    3D打印可以让模具手板从过去的一周变成1天,成本从上万降低到几百甚至几十块钱,进步是巨大的,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大大降低了创新的成本。

                    但是天马行空的工业设计如何和结构设计的结合依旧是困扰一般设计师的鸿沟, 需要一个全新的社区或者或者和开源软件开源硬件运动平行的开源结构运动来填平鸿沟。

                    即使如此,3D打印的材质局限,仍旧是它前进的障碍, 作为小规模量产的外壳,光洁度等又不符合客户认知,还需要后继工艺处理, 对于个人创业者或者小微企业,不懂后继工艺,依旧难堪大用。

                    通宝推:盲人摸象,明心灵竹,
                • 家园 赞同

                  生产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持续的维护、升级、改造。这都需要人

                  就算生产苹果手机,也不可能做到全自动化

          • 家园 不敢苟同呀
            • 家园 有些地方确实不是税务的问题

              是“强制收费+捐款捐物”的问题。税还有办法规避,这两条,是地方政府明抢。

              忙总正好在豆瓣说到这个,你去看看。

              但我引的这句话,是税务局的人自己酒后说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