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第四章 新经济下的新中国 -- 史文恭

共:💬78 🌺626 🌵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第四章 新经济下的新中国

    第一节 陈云的两包火药

    1953年十月一日,国庆之夜,在天安门城楼上,户部尚书兼大盐铁转运使陈云向毛泽东汇报了他酝酿百日后的新政,这个制度极为深刻地改变了新中国的社会结构,也正式确定了TG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改变,并进而为以后近25年中国经济的运行打下一个令人百感交集的基础。这个伟大的新政,就是“统购统销”,它的作用和危险性,用陈云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肩膀挑着一根扁担,前面是“黄色炸药”,后面是“黑色炸药”。

    为什么陈云用了如此危险的比喻来说明他本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成就呢?因为统购统销制度的实质,就是通过“调节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分配”来获得进行国内建设的启动资金。----这话听起来很正常,事实上,所谓的调节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分配,就是剥削农民,支持国家。----在术语上,成为“工农业剪刀差”。

    其具体的做法就是,所用农民的劳动所得(粮食)必须强制以国家规定的价格统一收购,请注意,1953年时,中国还没开始土地集体所有制,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农民私有的,相应的,他们土地上的收获也应该由农民自主支配和定价,-----然而,令刚刚执政的TG意想不到的是,之前,被地主残酷剥削的农民并没有余粮,他们上缴地主的地租成为农村供给城市的商品粮,而伟大的土改制度实行以后,农村的余粮再也不通过地主进行“收集”,相反,被饿了几十年的农民自己消费(或存家代售),于是,城市和政府面临了粮荒。------一个讽刺性的数字就是,之前全国的地主从各地农民手里剥夺的地租相当于700亿市斤的粮食,而这,恰恰于TG执政的新中国政府所需要的养活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商品粮数目相同。

    于是,这就给了新中国的领导者一个非常难堪的“现实主义”困难,假如他们不让农民回到之前的粮食消费水平(也就是被地主残酷剥削时候的低口粮标准),那么,城市的工业人口必须支付较高的粮价给农业,这就使得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工业建设的积累大幅减少,从而严重影响工业发展的速度。-----举个例子,假如养活一个工人家庭(4口之家)的粮食成本为每月100元,如果粮价上涨50%,则工人的工资必须也要涨50%才能保持相同的生活水平,----那么,这就意味着企业的用工成本也要上涨50%才能保证工人愿意继续工作,----于是,自然就导致工业企业利润的急剧下滑和带来的再投资金额的巨幅降低了。

    所以,为了满足工业建设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政府必须强制农民上缴家里的余粮并以一个并不那么美好的价格卖给国家,------因此,这引起了一个伦理上的问题,

    ----很多农村出身的干部在党的会议上提出“革命期间农民的贡献最大,现在又要征购其余粮,这是整农民,是过河拆桥。”-----同样的,向来自我感觉良好的梁漱溟伟人也喊出了“农民的生活在九地之下,工人的生活在九天之上”的妙论,

    ------但从后来的历史进程看,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如果想要摆脱1840年以来被世界列强凌辱百年的惨痛历史,则必须要用最大的效率开始工业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广大地区农民长期所承受的巨额剪刀差,正是对国家建设的一个无可或缺但背影沧桑的支持。-----如果上面的例子里,我们会误把地主和政府的角色有所混淆的话,那么至少有一个基本的不同是清楚的,此时的TG从农民手里获得的,并非为了私利,而是一个国家发展必要而苦涩的资源。

    而在对农民“统购”的另一头,为了防止城市里某些“投机天才”大肆购入国家牌价下的低价粮食,并等灾年高价卖出,必然需要“统销”这一制度堵住漏洞,也就是说,必须要定人定量来销售粮食----这就催生了后来一系列的票证制度的蔓延。----而首先,这一制度,彻底埋葬了很多小贩,小摊的生路。-------因为他们无法像以前那样直接从农村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也因此,统购统销制度虽然开始于粮食,伴随着国家对主要经济物资进行的彻底管理,所有1953年之际还蓬勃发展的私有经济,从根本上被釜底抽薪了。一个全新的公有制经济制度,将在他们的废墟中傲人挺立,带来之后几十年新中国经济的全新面貌。

    因此,统购统销是后来公有制经济最强力的一个开始。随着它的推行,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公有制经济将席卷全国。这就使得行政干预和政治号召对经济行动的影响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完全不同的深化,于是,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以从未有过的紧密程度结合在一起,----一大群前将领,前地下党员和前政治家们,将开始他们经济学家的历程,而这一次,他们的第一课将是闪亮却沉重的。

    通宝推:逍遥蜀客,rentg,普鲁托,朴石,Lioncat,陈王奋起,老老狐狸,独立寒秋HK,桥上,邻居大哥,新楼,王小棉她妈,红军迷,低谷,拿不准,小戎,崇文尚武,qq97,决不倒戈,花大熊,阴霾信仰,领班军机,烤糊的卷子,mezhan,广宽,李根,胡一刀,王铁墩,种植园土,东海后学,jhjdylj,時千峰,盲人摸象,脊梁硬,七天,
    • 家园 陈真的很懂经济吗?看他出的馊主意!

      与其说他懂经济不如说GCD的干部都懂动员、集中、掌握所有资源以实现自己事先设定的目标——不计成本

      这些政策的实施和成就,都是依托强大的新政权而取得的,例如和上海投机资本的斗争,在党史中间被格外渲染了一通,还把资本家的拍马屁话语当真来评价这个政策成就。其实平抑物价必然要取得胜利,这是弱小的投机资本和强大的GCD政权之间力量不对称所决定的,由于GCD政权掌握着强大国家机器,就有着空前的资源动员和调配能力,还掌握国家政权能够适时地采取专政手段抓捕奸商,再配合以垄断为特点的舆论支持,这个对投机资本的胜利乃是必然的,而且还是在力量对比相当悬殊的情况下取得的全胜,以中国投机资本之弱小,根本没有可能与新政权博奕并取胜的可能。后来的各项经济工作,都一样是依托强大的新政权,新政权中间相对高效的干部队伍。正是这支服从性很强的干部队伍成功地推动着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落实——无论其多么地荒唐和残酷,如统购统销,公共食堂、大跃进。

      这根本谈不上是高明的控制和管理的结果,也就更谈不上懂经济了。

      • 家园 只不过是统购统销断了某些人的财路罢了!
      • 家园 换个角度看就会明白陈云还是懂经济的。

        陈云能利用国家政权打败投机力量,说明他不仅懂自己这边的经济规律,同时也懂对手那边的经济规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如果他只用国家强力蛮干,那也能惨胜。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嘛,陈云在上海胜的很漂亮。

      • 家园 陈云的目标是反通胀,蒋公子想干没干成的事

        强大国家机器来自你的想象,陈云又不是靠排队枪毙控制通胀。

        GCD政权掌握着强大国家机器,就有着空前的资源动员和调配能力,还掌握国家政权能够适时地采取专政手段抓捕奸商,再配合以垄断为特点的舆论支持,这个对投机资本的胜利乃是必然的,而且还是在力量对比相当悬殊的情况下取得的全胜,以中国投机资本之弱小,根本没有可能与新政权博奕并取胜的可能。

        蒋经国也有这些,一票的南美国家到希特勒都有,都没有必然到哪去。

        • 家园 你可以试试不交粮,看看下场是什么

          统购统销是很严厉的政策。

          • 家园 不比在美国抗法不交税更严厉,国家正常手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对呀,皇军也是这么说的,国军也是。。。

              这解放战争,白打了?

              看着国营职工有幼儿园,学校,医院,电影院。。。。

              没错,国家正常手段下的阶级固化。。。。

              • 家园 你在美国交税时也骂二战白打了?还是您早是合法避税阶级了。

                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2月27日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著名讲话中,都阐述了兼顾国家税收、合作社积累和农民个人收入三方面关系的主张。他认为: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都不能过多。要尽可能使农民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他提出:几年内要把征粮和购粮的数量大体稳定在八百几十亿斤的水平上,使农业得到发展,使合作社得到巩固,使农村中的一小部分缺粮户不再缺粮,使全体农民达到中农和中农以上的生活水平。  

                  从1952年到1956年,全国农业实产量从2924亿斤(细粮,下同)增加到3409亿斤,增长16.6%;而实征农业税仅从358亿斤增加到367亿斤,增长2.5%;实征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的比重则从12.2%下降到10.8%。

                大跃进虚报产量导致收缴口粮当公粮是另外回事。

                通宝推:七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