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架空战史——曼施坦因有没有尽力救保卢斯? -- silencsrv

共:💬56 🌺159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元首不令死守,莫斯科战役后的苏军反攻下,中央集团早崩溃了

            真以为后退一步,苏军就会停下吗?苏军只会在被大量杀伤有生力量后,暂停一下。德军可是在别人的领土上打仗,只能停在苏军啃不动的地方。南线的战役级胜利,不过是苏军的重心还在莫斯科一带的筹备反攻,苏军必须作出的牺牲。

            1939年,苏联人口1.6亿,二战前德国本土大概有7000多万,把奥地利,苏台德和波罗地海的日耳曼人都算进去满打满算也不过八千万.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 苏联总动员兵力超过3000万,德军消灭几十万人的大胜远不到动摇苏联的程度,要能让这几十万人倒戈才行。攻陷莫斯科,苏共逃亡,军阀分裂,各个击破的政治胜利才有点希望。可惜苏联的大清洗,没有吴三桂了。

    • 家园 这大都不是问题吧?

      先是戈林骗了一把元首,说飞机空投能够保障保卢斯,给苏联足够的时间加强包围圈,那时,元首还是想攻下斯大林格勒。当空投保障不了,并且元首意识到保卢斯危险,曼斯坦因再解救时,机会已经失去,曼斯坦因并不是不出力,他要保障他的后路不被红军截了。而此时保卢斯如脱离斯大林格勒的城郊堡垒地带向曼斯坦因进攻的平原地带撤离,很快会被四周包围的红军淹没。所以保卢斯宁可守在城郊的地堡里,不肯撤退,直到红军总攻崩溃。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第一个失误是元首误判形势,第二个失误是戈林吹牛空投保障三十万部队,后面才能找曼斯坦因和保卢斯的责任。

      • 家园 德军如果撤退,还有没有机会在这场战争中获胜?
        • 家园 从莫斯科到柏林,德军在哪能拉出条防线挡住苏军

          历史上顿河一线勉强,再往后到了第聂伯河,就只能延迟苏军推进,无法阻止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军攻入顿河和第聂伯河之间,就能对莫斯科侧翼构成威胁。不过库尔斯克会战证明在动员后的苏军前,德军也不是一个打十个的神仙。

          • 家园 呵呵不带这么看地图的

            这个光板地图信息量太少。随着战争发展古德里安就提过好几条线,向元首进言预先进行工事建设。记得其中一条44年提的,是以维斯瓦河为界加上喀尔巴迁山脉。可惜元首不同意。

            • 家园 那就是死马当活马医

              守得住吗?不要说这么长的防线,就是集中到柏林那么一小段,都没守住一个星期。

              • 家园 到后来才是死马

                柏林的防守和战争中前期的防守不同。战争中前期可以在宽大战线上据险据工事布防,防线后方部署强大机动装甲兵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曼施坦因的卡尔科夫上勾拳就是一例。德军的优势就在于装甲机动作战。到了柏林防守,已经没有兵力和回旋余地了。

                • 家园 其实古德里安就是这个想法

                  43年他当装甲兵总监就这个态度,他要求把43年整年生产的坦克都放到东线,组建几支装甲预备队来防御苏军进攻。但希特勒执意发动库尔斯克会战,好容易恢复元气的德军装甲兵有赔进去了。

                  • 家园 古德里安这个总监根本没法当

                    德国当时新型坦克的产量只有一个月三四十辆,古德里安的要求是对苏休战一年积累些坦克否则无法组建装甲部队。苏联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对比一下苏联,仅T34,二战时生产了约四万辆,这还是早期大面积溃败,连其诞生地,乌拉尔工厂被德军占领过情况下的产量。以产量论他这个总监在苏联那边连劳模都未必能评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