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乱弹:苏联武装直升机值7吨猪肉,中国装甲车值496吨干龙眼 -- 山猫部落

共:💬40 🌺15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任兄真的觉得除了造反就没有出路了么

                俺还是觉得,上次造反并没有解决问题。

                失败的经验应该汲取;

                太祖这样的解决方式,做好了也就是苏联那个样子,到头来总有失去平衡的一天的。

              • 家园 【原创】国家机器和造反

                首先回顾一下我原来的提法――“但凡死亡不是迫在眉睫的时候国家机器能正常运转的时候,都没人造反,因为造反的风险和收益根本不成正比”。这里提出了参加造反或者企图领导造反有两个条件:条件之一,足够多的人绝望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官逼民反可以概括这种行为;条件之二,国家机器运转失灵,失去了原本的镇压能力,无法无天可以概括这种失灵。

                一般情况下,国家机器是很少失灵的,所以造反的风险大的离谱;一旦国家机器在某些条件下失灵了,造反的成本立即下降,造反和郊游难度一样,造反不会遭到杀头的情况下自然处处烽烟了。游行容易演变成打砸抢,是对这种情况的简单演习。

                再回顾一下我对美国革命的提法――“自上而下争权夺利有之,大陆军的领导者中不乏出自当初十三个英国在美洲殖民地政府官员的人(这批人是主力,造反的组织者是也)”。英国在北美洲十三个殖民地的国家机器,从镇压造反变成纵容、组织造反,这个造反的成本只怕很低了。

                纵观任兄多篇帖子,争的其实不是如何造反,而是如何防止造反,观点是: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过大,会有引起过大社会震荡(例如造反)的可能,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为了避免出现造反,所以现在统治阶级应该注意社会公平合理分配资源。

                但是现实中,统治阶级绝对没有自动放弃或者减少自身利益的可能性,最大的让步只会是放宽其他阶层个体上升到统治阶级的途径(上升的总量是不会放宽的),例如搞民主选举。千万别看着戈尔巴乔夫拱手送掉苏共江山,从格鲁吉亚、乌克兰到吉尔吉斯斯坦, 一场颜色革命正在延伸,就觉得是民主战胜独裁,其实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官僚阶层更换自己的代理人而已,社会资源到头来更快更好的集中到官僚阶层。

                提高社会效率,扩大GDP,甚至对外军事冒险,对于统治阶级都是开源,是扩大收益的机会;强调社会公平,强调GDP合理分配,既然统治阶级原本就是资源占有者,这不就是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利益。哪么,期待呼吁统治阶级自动放手,根本就是缘木求鱼。统治阶级的让步和妥协,从来都是被统治者斗争(广义的斗争,不单纯是暴力抗争)争取到的,不是统治阶级良心发现主动施舍的;被统治者没有力量,没有组织,无法斗争的时候,一切是不会有变化的。

                关于造反,我的观点是:

                1、自下而上造反的成本很高风险很大,触发造反的门槛很高(民众普遍死亡迫在眉睫,国家机器运转失灵)。强调社会效率比社会公平可以更好满足民众基本生存需要,进而避免发生过大社会震荡,减少问题的产生。强调社会效率的副产品是强大、 高效的国家机器,也可以避免发生过大社会震荡,暴力永远也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或许可以摧毁问题。民族国家意识的高涨,使得通过制造对外争端甚至对外战争来转移问题变得越来越方便。

                2、自上而下是造反常见形式之一,预防方法就是执政者面对统治阶级努力证明自己的立场、能力(CEO和董事会,哈哈),还有强化国家机器。

                3、借外族之力是造反形式之一,预防方法就是强化民族国家意识(对统治阶级努力证明“他们哪帮人和我们这伙人谈不拢的”),还有强化国家机器。

                为了防止造反,统治阶级可以通过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促进生产、贸易、掠夺战争)提升被统治阶级得到的供给来应对,统治阶级可以通过不断强化国家机器来应对(广义的国家机器,军事镇压、行政调控经济发展、宣传消除反抗心理、司法确立统治秩序、教育灌输忠诚等)。一九五九年至六一年灾害期间,大量的人口饿死也没有发生造反,就是国家机器的威力:巡逻的武装民兵阻止了重灾区自然村之间人员流动。

                而且说到底,统治阶级重视防止造反,但是也不怕造反,怕的只是造反镇压不下去而已。

                只要中国的国家机器在正常运转,这下岗职工、无地农民、失业学生统统都是无法造反的。

        • 家园 很好的文章,就是结尾比较恐怖
          • 家园 【原创】旧工业体系的后遗症要依赖外向型经济解决

            旧工业体系的后遗症要依赖外向型经济解决,不是靠内需拉动,难道大家能全下乡当农民自给自足(农药、化肥也要靠工业啊)?

            东北的抚顺(煤、铁)大庆(石油),云南的东川(铜)、个旧(锡),这一类以资源采集为经济支柱的城市,当初是围绕

            着矿、厂建立起来城市社会体系(交通、饮食、住宅、医疗、教育、行政),现在矿快采光了,准确地说是高品位矿采光或者采矿成本高的离谱,相应的资源可以直接从澳大利亚、越南(铁)、中东、俄罗斯(石油)、赞比亚(铜)、马来西亚(锡),这些国家以低价进口。

            这些城市垮了,甚至从行政上撤销城市编制(云南东川市变成了昆明下面的县),原本开通的铁路由于维护成本问题关闭了。这个城市的人一下子失业率超过60%,连底层公务员都靠低保生活(提前退休,买断工龄等),普通市民不知道何去何从――由于长时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他们连在城市旧址种地都不可能。他们只能作为城市贫民,作为经济难民,流落到其他城市,这些人的出路是不可测的。

            但是,不依靠国外进口廉价资源,从经济上来说,维持这些城市和它们的既有产业是无利可图的;从现有技术来说,也确实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

            只有依赖国外市场,依赖经济高速发展,才能解决失业、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上述的城市难民才有活路。

            国外市场和资源,早就成了当今中国的生命线。就算依靠内需,也根本解决不了资源问题。能源短缺,冬天是会冻死人的;

            食品短缺,直接饿死人;原料短缺,工业就会开工不足,失业剧增,同时工业产品短缺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加上失业,造反

            恐怕迫在眉睫(希特勒如何上台的?)。

            • 家园 您这里犯了几个错误

              第一,内需可不是“大家能全下乡当农民自给自足(农药、化肥也要靠工业啊)?”您如果认为扩大内需就是上山下乡,那么您的经济认识也就和本朝太祖差不多啦。

              第二,原有的重工业城市为什么凋敝,您可没说。您认为国外的资源便宜,所以国内资源没有竞争力。这是典型的只算小账,不算大帐。重工业并不是仅仅提供廉价原料,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工业更加是解决就业的渠道。如果让一个城市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失业,从表面上看似乎省了几个原料钱,但是国家还是要养活这么多人的。从国家开支的角度来说,花费更大,而且这么多失业人口本身就是不稳定因素。

              当然,您可以说我们会把蛋糕做大等等。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讲,您真的人为一个在车床上干了三十年的八级钳工改行去做皮鞋或者去做小买卖会是个和他原来的职业一样是个熟练工?

              第三,自力更生,才能够奋发图强。您既然并不讳言战争。那么请问如果原材料全靠进口,而自己的工业围着别人的屁股转,一旦战争真的爆发,我们真的能够从敌手那里买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吗?

              外向型的经济并非一无是处。但是喊出“旧工业体系的后遗症要依赖外向型经济解决”这种口号,未免本末倒置了。

              • 家园 内需,从哪里来呢?

                扩大内需几个方法:政府从直接投资领域退出,去搞基础建设,一些是公共产品,如生态环境、防洪大堤等;另一些则是一般竞争性的,如高速公路、大桥等(房地产过热、银行坏账的源头);用减税的办法拉动投资和消费;用增加工资的办法拉动消费(减税和增加工资相互矛盾的)。

                但是这些解决的是资金、市场的问题,原料问题不可能靠扩大内需问题解决(石油还能找东海、南海,铁矿、铜矿中国确实就是缺)。大规模进口原料,价格、安全、外汇等问题都要靠外向型经济解决。

                顺便问句,世界上哪个大型经济体单纯依靠内需发展经济的?

    • 家园 还记得小的时候,父母吃粗粮,给我们吃细的

      不是每天都这样,但是时常有.一直到了大概我上小学的时候,才开始真正告别粗粮.那时候真是怕窝头啊,根本咽不下去,父母说他们小的时候能每天有这个吃就不错了.

      到现在都养成个习惯,吃饭的时候一粒米都不会剩下,还有就是剩菜先吃掉.

      • 家园 呵呵,这是好习惯啊。

        俺也是一样,见不得浪费粮食。上大学时看见那些学生吃不完倒掉的饭菜,总是心里愤愤然。结果就是吃多少,盛多少。万一盛多了,就盛多少,吃多少,拼着撑着也不剩饭,西西。

        不过我本人的胃对粗粮细粮不太有概念,我妈说我小时候红面,干窝窝吃的也喷香喷香的,而且至今不怎么爱吃肉,最爱吃的是土豆,哈哈哈,结结实实的山药蛋娃娃。

        唯一的印象就是那时候挂面显得挺金贵的,大鱼大肉的更是故事里的情节,虽然我觉得还是觉得红面山药蛋更好吃。^_^

    • 家园 花之

      不过确实如高兄所说 桂圆干泰国那边多的是,的确不太值钱。但主要是我们要跟泰国搞好关系不是。将来也好在南海以南有个落脚的地方啊

    • 家园 说起小时侯的最大幸福

      不才印象比较深的除了过年一大家子聚到一起时能吃到鸡腿和酱牛肉,就是偶尔早上在学校门口能吃张一两的糖油饼,夏天偶尔能吃上两毛钱的小碗冰激淋。

      说到桂圆干,的确不太值钱,尤其泰国那边多的是,这个买卖他们还是划算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