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江东小霸王孙策传 -- 赫克托尔

共:💬202 🌺1650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脑补一下啊,人骑在马鞍子上,马鞍的大部分被屁股、大腿遮住

          敌人冲上来肯定要砍人,砍到马鞍子的可能性反而小,因为只有马鞍的两头露在人体之外。那么所谓砍马鞍子,其实是指代砍到了骑马者,被砍的人是否受伤另说。所以我认为,所谓孙策、孙权被砍到马鞍子,其实是被砍到了身体的委婉说法,目的是保全自己和对方的体面。

          砍马鞍子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孙策、孙权在戒备松懈的情况下遭到偷袭。战马很娇贵,不打仗的时候要把马鞍子卸下来,放马入厩或放出去吃草、遛饮,以节省、恢复马,描写哥萨克、骑兵生活的《静静的顿河》,有很多相关叙述。遭到突袭时来不及上马或抵抗,卫士往往拿起马鞍子抵抗,最详尽的一次发生在曹操西征马超韩遂战役中。《许诸传》记载

          从讨韩遂、马超於潼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许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馀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

          如果敌人冲到许褚面前,许褚也会用马鞍子抵挡一下两下的,也会被看中马鞍子

        • 家园 三国时期文化凋零,加之南方落后

          各地公文记录中套话很多

          比如合肥地区的公文记录孙权的军队,只会用十万(孙权攻合肥,实际上从来不可能达到十万,因为没吃的)

          刘馥传曰:(馥)建安十三年卒。孙权率十万众攻围合肥城百馀日,时天连雨,城欲崩....

          其实当时 孙权连五万人一时都拿不出,只给了周瑜三万,然后孙权这次策应行动还是和张昭分路出兵的,估计孙权手下一万人顶天了

          张辽传曰: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

          连曹丕做了皇帝,都认可了合肥方面的夸大言辞,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满宠传曰:明年,权自将号十万,至合肥新城。宠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贼於是引退。

          这回总算进步了一点,知道 号称十万了

          • 家园 周瑜说的三万破曹,只有一部分是他的兵。

            记载流水账的《吴主孙权传》对赤壁之战的描写是: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周瑜、程普是左右督,谁左谁右也不一定,《程普传》说程普“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俩人各率领10000人,考虑到孙策时期,他俩手下就有上千私兵,他们的“各领万人”肯定是自己的私兵,韩当、周泰、甘宁级别的将领共领兵1万左右,周瑜才凑够3万,即使这3万,程普的1万他也差遣不动,不得不与程普搞好关系,通过私交和感情,请程普合作。后来吕蒙也说:“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於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

            孙吴的军事体制是将带兵,一个有私兵的将领组成一个基本军事单位,每个单位的军队多寡不一样,例如张辽威震逍遥津时,凌统只有几百兵。与其说孙权拨不出兵,不如说拨不出将。另一方面,周瑜在孙吴集团中资历较浅,旁边还有个地位相当,功劳资历大的程普,即使孙权调拨军队给周瑜,周瑜能不能差遣的动也难说,我要是韩当的话,肯定听程普的,周瑜下的令是否执行,先问问程普的态度,程普说干我就干,否则我就不干,出了事有程普顶雷。

      • 家园 好奇问一下,孙静这支是什么时候加入进来的

        孙策打到了吴郡的时候才加入的?

        对比一下,感觉老曹家的亲戚朋友一早就把家乡放弃了。

        • 家园 前面写了

          是进攻会稽的时候,孙静建议、董袭带路,过的查渎

          孙静是个宅男,死活窝在老家不动

          吴书宗室传曰:(孙策)表拜静为奋武校尉,欲授之重任,静恋坟墓宗族,不乐出仕,求留镇守。策从之。

          老曹的最近支(亲兄弟)不是给陶谦的手下杀了么(之前避乱泰山华县,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最好奇的是曹操的 小妈 得有多胖啊

    • 家园 【原创】7. 征服会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六王毕,四海一之际,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钱塘江/浙江一带只放了一个郡——会稽。会稽与财务上的“会计”是一个词,读音含义都相同。会意为聚会、开会,稽、计是绩效考核的意思,至今还有“稽查”、“稽核”之类的词,会稽、会计意为长官召集下属们开会,进行绩效考核,成绩好的升迁,成绩差的免职甚至法办。据《国语 鲁语下》,大禹就在会稽山召集诸侯或地方官搞绩效考核,防风氏来得晚了,大禹正好借他的脑壳立威,防风氏惨遭砍头,尸体埋在会稽山下。孔子时代,吴国攻打越国,在会稽山下挖到一根能装满一辆车的的腿骨,吴国专门派使者问孔子这玩意什么来头,孔子说应该是迟到的防风氏的腿骨。

      《三国志 郭淮传》记载,曹丕篡汉称帝时,各地大员们赶到京城贺喜,负责西线防务的征羌护军郭淮迟到,曹丕半真半假的引用防风氏的典故,威胁砍了郭淮:“昔禹会诸侯於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郭淮一本正经的拍马屁,把曹丕比做上古五帝:“臣闻五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於防风之诛也。”曹丕龙颜大悦,加封郭淮为雍州刺史、射阳亭侯。郭淮的侄女郭槐嫁给司马昭的头号亲信贾充,生著名的狠毒皇后贾南风。

      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将会稽郡以钱塘江(古称浙江)为界,分为浙东的会稽郡、浙西的吴郡。会稽郡的原首府吴县,成了吴郡首府,会稽郡的首府搬到东边的山阴——今绍兴越城区。从吴、会分家到眼下,不到70年,所以吴、会经常并称。

      孙策杀来之前,吴、会的关系恶劣,吴郡太守许贡杀了会稽事实太守周昕的弟弟周喁,吴郡都尉朱治所属的孙吴集团,与周家相争多年,孙坚一辈的恩怨不说了,周昕就是被吴景从丹阳太守位置上赶回老家的。

      大概从许贡任吴郡都尉,坐镇钱塘时起,吴、会双方就隔着钱塘江对峙,江西的吴郡方面以钱塘县为攻防枢纽,江东的会稽则修建固陵要塞。据《水经注》记载,越国大臣范蠡在钱塘江边筑城,“言可以固守”,命名为固陵,今杭州市东南、钱塘江东岸萧山区的钱塘江边。除了陆军,会稽方面还有水军封锁钱塘江面。

      孙策来到钱塘前线,汇合一直看守老家的叔叔孙静,准备东渡钱塘江。会稽方面,《王朗传》记载,郡功曹虞翻认为,会稽阻挡不了孙策的攻势,不如弃城而逃,王朗认为自己身为大汉朝廷的命官,有守土之责,决心抵抗。《虞翻传》的说法略有不同,说王朗想投降,虞翻的父亲死了,虞翻正在守孝,听说长官要投降,赶忙脱下丧服见王朗,建议王朗弃城躲避。两个传记分别为传主说好话,总之王朗决定抵抗,亲自跑到固陵坚守。事实上,王朗是否想抵抗不重要,会稽的真正主宰土豪周昕肯定要顽抗到底,王朗、周昕都到了固陵前线。

      攻打固陵首先要渡江,孙策组织水军与会稽水军作战,此役是孙吴集团的首次水战,去年的渡江战役,孙策没与刘繇打水战,偷渡长江后一直打陆战。双方的钱塘水战打了几次,孙策“不能克”,战事陷入胶着。

      长期在钱塘江畔生活居住的孙静指点大侄子:“王朗负阻城守,急切拿不下来,此地往南数十里的查渎,是交通要道,我们应该从那里攻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亲自率军作为你的前锋,一定能战胜敌人。”查渎也叫柤(zhā)渎,渎意为水沟、河流,从字面上理解,查渎应该是一条叫“查”的小河。在查渎岸边,一个叫高迁亭的地方,也叫高迁屯,在三国时代,屯做名词时意为要塞、壁垒,我猜是会稽军的屯粮之所,地位相当于官渡之战中的乌巢粮库。

      关于查渎、高迁屯的位置,《读史方舆纪要》的说法把我搞糊涂了,《方舆纪要》卷九十二说,“查渎在萧山县西南九里”,符合查渎在固陵南边的记载。然而它又说“高迁屯在萧山县东北五十里”,则高迁屯在萧山北边,与查渎相对萧山的位置完全相反,所以我画不出地图来,只能确定高迁屯在固陵东方,夹在固陵和首府山阴(绍兴)之间。

      高迁屯之战的另一个疑问是,高迁屯肯定在钱塘江以东,孙策军多次水战不胜,此次偷袭他怎么过钱塘江的。另据《董袭传》,孙策抵达高迁屯时,遇到“长八尺,武力过人”的会稽余姚人董袭来投奔,我怀疑董袭与渡江战役中的周瑜一样,给孙策送来船只和带路。

      不管有啥隐情,孙策依孙静的计策而行,对外诡称连日下雨污染水源,导致军士闹肚子,他要弄几百口大肚水罐子(学名罂缶)来澄清水。到了晚上,点起火炬作出大军要连夜撤军的假象,孙静走查渎杀向高迁屯。王朗、周昕闻讯大惊,由周昕领兵出战,原话是“故丹杨太守周昕等帅兵前战。策破昕等,斩之”,我没看懂周昕是向后回救高迁屯,还是向前进攻孙策的本营,我倾向于后者,因为陈寿用了“前战”二字,反正周昕当场阵亡。

      随着周昕的死,会稽的局势立刻明朗起来,王朗在会稽没有根基,只是个有德无能的名士,司马懿总结兵法就五个字——战守走降死:“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惟有降与死耳。”王朗没有战、守的本事,又不甘心投降和送死,只能选择逃跑。孙策汇合投奔自己的董袭,一路畅通无阻的拿下首府山阴等县城。主动投奔的董袭,被任命为门下贼曹,负责剿灭会稽郡的各路贼寇,程普为吴郡都尉,继续坐镇钱塘,监控钱塘江两岸的吴、会,孙策的爱将周泰获封别部司马,得到军队若干。

      战前就劝王朗逃跑的虞翻跟着王朗跑,哥俩按照孔子的遗训:“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乘船一路南逃,跑到今福建省福州市附近的侯官县——福州西北侯官村一带,候官县长商升闭城不纳,王朗跑去劝说,商升改了主意,不仅接纳他们,还为他们召集军队反对孙策。

      孙策不能容忍南方还有个反对自己的朝廷势力存在,任命会稽山阴人贺齐为会稽南部都尉,全面负责东南方向事务,追杀王朗。在贺齐的软硬两手作用下,商升献出印绶,出城投降。王朗、虞翻穷途末路,又互相猜忌起来,王朗害怕虞翻把自己绑了送给孙策换富贵,对王朗说,你爸爸刚死,你老母还活着,“父母在不远游”,你应该回家伺候老娘。虞翻也就借坡下驴,脱离王朗投奔孙策,孙策让他继续做会稽功曹,孙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鼓励虞翻说:“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勿谓孙策作郡吏相待也。”从此虞翻成了孙家的铁杆忠臣。

      王朗打算继续浮海向南去交州——现在的越南北部,被手下人抓了送给孙策。毕竟王朗是天下名士,又没啥本事,孙策没有杀他的必要,把他送到曲阿养了起来。此时曹操已经将颠沛流离的汉献帝迎接到许昌,好吃好喝养了起来,汉献帝至少不愁吃穿了,高兴之余,封曹操为司空。“奉天子以令不臣”也好,“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罢,曹操都占据了道德和法统的制高点,招揽了荀攸、郭嘉、董昭等一大批能臣,除了实干家,曹操也不忘招揽王朗这样的名士作为政治花瓶,点缀许昌朝廷,198年点名征召王朗入朝,在孙策首肯下,王朗乘船北上,大概是没找好船只或船员,王朗在海上漂泊数年才到许昌。曹操问他孙策及其党徒是什么样的人,王朗说:“策勇冠一世,有俊才大志。张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在曹操、曹丕手下,王朗越混越开,曹丕称廷尉钟繇、司空王朗、司徒华歆为“一代之伟人”。钟繇有真才实干,为曹魏的建立和巩固作出卓越贡献,还是著名书法家,儿子钟会也是个奇才,虽然造反不成。王朗、华歆何德何能与钟繇并列为一代伟人,我反正想不通,《演义》中诸葛亮骂王朗是“苍髯老贼皓首匹夫”,活活把王朗骂死了,看得我很爽。王朗有个孙女王元姬,嫁给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王元姬在很多三国游戏中出场,知名度仅次于二乔、貂蝉、甄宓、蔡文姬。

      孙策率领董袭等会稽人,剿灭黄龙罗、周勃等山贼土寇,董袭亲斩黄龙罗、周勃的首级,威名大震,拜别部司马,授兵数千,迁扬武都尉。

      负责追杀王朗的贺齐,此后多年坐镇东南,负责会稽尤其是会稽南部事务。会稽是当时中国最东南的郡,地大人少,在贺齐的经营下,会稽南部的开发、文明程度大为提高,后来调到多山的皖南任职,依然政绩卓著。贺齐在皖南、福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相比张昭、鲁肃之类的名臣,贺齐对中国发展的贡献更大。

      孙策结束会稽战事,胜利北返吴郡。按照之前的规划,着手肃清吴郡的各路山贼。邹他、钱铜及前合浦太守嘉兴王晟等土豪草寇被顺利歼灭,除了与孙坚有交情的王晟,其余的都被灭族。

      最强大的山贼是乌程人严白虎,这厮收留前吴郡太守许贡,让孙策如鲠在喉。严白虎一面高垒固守,一面派弟弟严舆请和,寻求招安的可能性。严舆一贯以勇猛闻名,他提出与孙策单独面谈,看看孙策的胆量,孙策慨然应允。俩人如约见面,孙策突然拔剑砍坐席,严舆身体动了一下,孙策笑着说:听说你能坐着跳跃,敏捷无比,我开个玩笑罢了。严舆的虚名被揭穿,肯定很尴尬,既然孙策主动给杆,赶紧顺着往上爬,说我看到利刃就这样。孙策就此断定严舆不过如此,拔出手戟扔过去,严舆当场毙命。严舆是严白虎集团的头号勇士,居然被孙策不费吹灰之力手刃格杀,严白虎部闻风丧胆,孙策趁势进击,大破之。严白虎跑到余杭投靠孙坚的另一个老朋友许昭,看在许昭的面子上,孙策没有对严白虎赶尽杀绝,暂时搁置。

      投靠严白虎的吴郡太守许贡,被孙策抓住,孙策与许贡无怨无仇,俩人甚至没有交手,打败许贡的是朱治,再说许贡是马日磾认证的正牌吴郡太守,所以孙策没必要难为许贡,跟王朗一样,被养了起来。至此,除了犄角旮旯,吴郡、会稽被孙策牢牢的握在手中。

      会稽战役的结束时间不明,肯定在196年六月郝萌兵变之后,196年下半年或197年上半年。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孙策的地盘也就这么大了,因为南面的福建已经在手里,开发尚待时日,东面是大海,北面是舅舅吴景的广陵郡,西面的丹阳郡,名义上属于袁术的从弟袁胤,堵住了孙策西进的路,再掺沙子也是小动作,不方便公开翻脸。孙策的事业进入瓶颈期,当然也可以叫调整、消化期。

      196年和197年初,是袁术的鼎盛时期,他赶跑刘备,合好吕布,向北渡过淮河进入陈国,安置从弟袁嗣为陈相,向西占有老家汝南郡,孙策的族兄孙香为汝南太守,淮南的三个郡都在袁术的掌控之中,孙贲为寿春所在的九江太守,袁术称帝后改称淮南尹,庐江太守为故吏刘勋,徐州广陵太守为吴景,长江以南三郡,丹阳太守袁胤,吴郡太守为领太守事朱治,朝廷认证的许贡似乎还在职,据《胡综传》,会稽由孙策领会稽太守。纸面上拥有8个郡国,地盘之大高居各路诸侯之冠。随着事业的成功,袁术的野心也急剧膨胀起来,认真的着手准备称帝。

      196年,汉献帝东归洛阳,改年号为建安,196年也成了建安元年,开始了建安时代。很快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建立许昌汉庭,各路诸侯纷纷表示效忠、臣服。

      就在献帝东迁前后,许贡向朝廷发出那封著名的检举信:“孙策骁雄,与项籍(项羽)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於外必作世患。”许贡将孙策比做项羽,这应该是《演义》称孙策为小霸王的由来。监控许贡的“候吏”截获此信,孙策大怒,将许贡绞死,许贡的门客流散民间,时刻准备着为旧主报仇。

      196年末或197年初,孙策也派刘由、高承进京,拜献方物。孙策抱上朝廷的粗腿,也意味着必须与图谋称帝的袁术划清界限。孙策先是好言相劝,“以书喻术”,告诫袁术迷途知返,继而摆出一副仁至义尽的模样,以此为借口宣布与袁术划清界线,“以书责而绝之”,断绝上下级关系。

      孙、袁断交后,首先倒霉的就是孤悬江东的丹阳太守袁胤,他在丹阳的1年出头,呆的相当憋屈,首府宛陵县令是孙策的头号亲信吕范,都尉是孙策派来的全柔。现在孙策干脆将他赶走,“便绝江津,不与通”,由渡江战役中立了大功的表哥徐琨任丹阳太守。

      不仅如此,孙策蹬鼻子上脸,派堂弟孙辅带兵过江到江西,屯驻历阳,封锁采石矶,“招诱馀民,鸠合遗散”。如果孙策与袁术划江而治也就罢了,毕竟江东三郡是孙策打下来的,占据江西历阳算怎么回事,比当年刘繇扼守横江津、当利口还狠,那俩只是江边的桥头堡,历阳则是内陆城市。

      孙策、袁术翻脸,在袁术手下混的孙家众位必须选边,吴景扔了广陵太守、孙贲扔下九江太守投奔孙策。孙香远在大西边的汝南,回不来,滞留江北直到去世。

      吴景的回归给孙策解决了一个难题,渡江以来徐琨大概靠讨伐土豪、山越发了财,“手下兵多”,引起孙策的不安,而且徐琨及其母徐孙氏私心很大,渡江前徐孙氏完全可以直接建议孙策用芦苇筏子过江,但她让徐琨说,这样功劳归了徐琨。此时孙策一定知道了内情,认为有必要整治一下他。于是当过丹阳太守的吴景二进宫,再任丹阳太守,徐琨则被召回首都吴县,担任督军中郎将,徐琨的部分兵力拨给吴景。徐琨的解职,是孙吴集团发展史上第一次降职和解职,也标志着内部调整和纷争的开始。之前孙吴集团的蛋糕越做越大,大家通通加官进爵,现在孙策开始猜忌功臣、宗亲,着手削弱乃至剪除一些尾大不掉的人和势力。

      通宝推:决不倒戈,看得真过瘾,飒勒青,
      • 家园 难道阴谋论从此开始,许贡门客只是孙家内讧的借口?

        怪不得,孙策要托孤时有让张昭自取之的怪话了!莫不是他是被自己的亲人干的某些事给气死了!?

        • 家园 没有啦,只是团队老大对内部做调整而已

          当时孙策自己连正式将军都不是,大表哥(徐琨)就做到督军中郎将,也不算小了,更何况徐琨做丹阳太守也没几天(建安二年夏,汉朝遣议郎王誧奉戊辰诏书曰:“董卓逆乱,凶国害民。先将军坚念在平讨,雅意未遂,厥美著闻。策遵善道,求福不回。今以策为骑都尉,袭爵乌程侯,领会稽太守。”....然后 策自以统领兵马,但以骑都尉领郡为轻,欲得将军号,(及)使人讽誧,誧便承制假策明汉将军。)

          其实孙策对朝廷的轻视十分不满,连乌程侯的爵位也没有接受,而是让给了小弟孙匡

          而且吴景在集团中的地位非常高,“策复以景为丹杨太守。汉遣议郎王誧。衔命南行,表景为扬武将军,领郡如故。”

          不知孙策是威胁了还是利诱了还是忽悠了王誧,总之,王誧按照孙策的意思,以朝廷的名义对孙氏集团的头头脑脑们派发官位,吴景的级别与孙策相同

          而且景前在丹杨,宽仁得众,吏民所思,而琨手下兵多,策嫌其太重,且方攻伐,宜得琨众,乃复用景,召琨还吴。吴景名声好,更适合地方外任;徐琨兵多,应该跟着团队核心继续扩大业务——实际上孙策集团的调整没过多久,就又开始膨胀了:先后讨伐丹阳西部的太史慈、祖郎,然后破刘勋、收豫章,也不过两三年间的事情;这个时候还轮不到团队高层勾心斗角

          大表哥(徐琨)在孙氏集团中地位也非常高了,“琨以督军中郎将领兵,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迁平虏将军。”单从官位上看,和孙策、孙权也相当

          真正出问题是孙权接班,因为江东是孙策主持打下来的(之前团队代行领导孙贲、吴景收拾不了刘繇),孙策能力强、威望高,自然没人有理由反对;孙权就不行了(接班那一年孙权才周岁18,之前打江东的时候基本上是白捡功劳,而且孙权武力不行,差点儿没被山贼打死,考周泰拼死救护才脱身),而且孙权统事早期,集团扩张才是真正减缓(直到赤壁之战前夕,才干掉黄祖而已,还没有完全吞并江夏)

          至于托孤周瑜,是因为世家大族出身的周瑜懂得在团队中的定位:“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

          张昭也是如此,(昭)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

    • 家园 【原创】6. 平定吴郡

      孙策从句容出击,在神亭给了太史慈、刘繇一记右钩拳,已经暴露了他的下一步计划,就是阻止刘繇南下与会稽太守王朗合流。而阻止他俩合流的目的,就是要吃掉王朗,至于刘繇西去的目的地豫章郡,距离曲阿太远也太穷,至少目前不在孙策的考虑范围内,要打也是后面的事。

      孙策东征前,袁术决定放孙策东征,原因之一就是“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刘繇放弃曲阿企图往南跑,“将奔会稽”。从地理上看,江东三郡三大长官:扬州刺史刘繇、吴郡太守许贡、会稽太守王朗,袁术、刘繇都没提吴郡及其长官许贡,倒不是他们对许贡有什么成见,而是吴郡一盘散沙,不可能组织起抵抗。

      前面说过,吴郡的最大问题是土豪太多、政令不一。土豪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山贼”,代表人物是严白虎,《三国演义》给他戴上一顶帽子“东吴德王”。另一种是能量极大的豪门、名士,代表是吴县陆家,孙策逼死的前庐江太守陆康的族人。除了不服管的土豪们,吴郡政府也分为两支,坐镇首府吴县的太守许贡,盘踞重镇钱塘县的都尉朱治。朱治是孙家军首席元老,188年就做了长沙太守孙坚的司马。194年太傅马日磾来到寿春,任命朱治为吴郡都尉,继续太守、都尉分立的局面。通过这一任命,孙策成功的在吴郡老家打入一个楔子。

      朱治坐镇的钱塘县,紧挨着孙家的富春老家,而在富春还有孙坚的小弟弟孙静。当年孙坚起兵的时候,孙静“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已经是颇有实力的地方豪强。孙坚起兵北上,孙静在老家看护“坟墓宗族”,一晃12年过去,孙静和孙家的势力有增无减,马日磾的任命,既是取悦袁术、孙策,也是对现状的承认。另外,马日磾做任命时,孙策正在攻打陆康,而陆康是吴县豪族陆家的掌门人,陆康在遭到围攻前,把本家侄子陆逊送回吴县老家,陆家似乎有向富春孙家开战、报复的意思,马日磾的任命,表明朝廷在孙、陆两家的争端中偏向孙家,告诫陆家不要炸刺。孙家有朝廷的支持,加上陆逊、陆康的儿子陆绩年龄尚小,所以陆家没给孙家制造麻烦。

      吴郡的各种力量盘根错节,导致许贡力量虚弱,事实上不具备抵抗孙策的能力,即使孙策不来,许贡也可能被刘繇或王朗吃掉。许贡联合会稽太守王朗对抗孙策也不可能,因为会稽的真正太守是土豪周昕,而许贡杀了周昕的弟弟周喁,双方不共戴天。钱塘县挨着会稽,朱治、孙静盘踞钱塘和富春,也是给许贡看门,这也是许贡接受马日磾的任命的原因之一。

      大约在196年初孙策不战而下曲阿的同时,吴郡也动了起来。朱治从钱塘出发北上,“欲进到吴”,明摆着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许贡率军出吴县迎战,双方在苏、杭州之间的由拳——浙江省嘉兴市会战,许贡大败,逃进山里投靠山贼严白虎。朱治进入吴县,“领太守事”,做了没有太守名分的太守。

      孙策听说朱治独立夺取了吴县,也领兵南下向吴县进发。孙策可能兵分两路,东路由孙策自领,沿着太湖东岸,经毗陵(常州)、无锡到达吴县。另一个吴郡土豪,钱塘人全柔,本来担任会稽东部都尉,听说孙策到来,带领手下兵马投奔孙策。孙策不仅平白得到一支军队,也削弱了未来要征服的会稽防务,孙策当即表全柔为丹阳都尉,继续向袁胤担任太守的丹阳郡掺沙子。全柔一家靠及早站队,赢得了巨大利益,其子全琮、孙全怿都成了东吴名将,全琮还娶了孙权长女孙鲁班,因老公姓全,孙鲁班往往被称为全公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196年的广陵袁刘之战、孙策定吴郡示意图。下邳、海西不在图中,只能标出大致位置。红色是战场 =====

      另一路孙军由孙权、首席老将程普率领,沿着太湖西岸南下,先占领阳羡县——江苏省宜兴市,由孙权担任阳羡县长,孙权因此成了吕范之后第二个当上县级干部的人。未来杀死关羽的潘璋,就在孙权担任阳羡县长期间投奔孙权,成了孙权的嫡系将领。程普继续南下连破乌程、石木、波门、陵传、馀杭。乌程在江苏湖州西南,孙坚晚年获封为乌程侯,从此乌程侯成了孙吴最重要的侯爵之一,仅次于吴侯,末代皇帝孙皓继位前就是乌程侯,所以东吴成也乌程侯,败也乌程侯。馀杭是杭州市西北的余杭区,石木、波门、陵传的位置不详,只能确定在乌程、馀杭之间。

      至此,孙策打通了从曲阿到朱治出发的钱塘县之间的两条交通线,即使除去袁胤的丹阳郡,孙吴集团的地盘也扩大了一倍以上,可谓战果辉煌。

      关于下一步的发展,孙吴集团的高管们产生了分歧。舅舅吴景认为,虽然许贡被打跑了,可是许贡还活着,庇护他的山贼严白虎等土豪,“各万馀人,处处屯聚”,威胁着孙策的统治和未来南征会稽的交通线,所以应该先把土豪们清理一遍,再南下进攻会稽。孙策认为,土豪们都是自守贼,只要咱们不碰他们的地盘和利益,他们就不会造反,之前盛宪、许贡做太守时如此,我孙策统治下也会如此,所以应该趁着锐气征服会稽,回头再收拾吴郡土豪们不迟。事实也却如孙策所料,孙军南下的过程中,土豪们全无反应,坐等孙策回头收拾他们。

      说到这里,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如前文所述,孙策赶走刘繇之后,吴景回到江西向袁术述职,就任广陵太守,现在咋又跑到孙策身边了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说说广陵郡和徐州局势。

      广陵郡属于徐州,陶谦去世前归陶谦管,当时的广陵太守是陶谦的亲信赵昱。孙策在广陵郡江都县定居时,遭到陶谦的猜忌,由孙策的头号亲信吕范运作,将家属搬到江南的曲阿。陶谦晚年昏聩,“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任用了一批奸邪小人,其中有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融。

      笮融是丹阳人,陶谦的老乡,带着数百丹杨兵投靠陶谦,陶谦给了他管理漕运、财务的美差、肥差,加上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于是笮融成了当时中国最富有人的之一。即使在三国历史上,笮融也是个小人物,然而他在中国佛教史上非常重要,我所看到的所有像点样的佛教史书,都提到了笮融。笮融热衷佛教,修建佛寺——当时叫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馀人,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馀人户。”每到佛陀的生日四月初八,笮融不惜重金大搞浴佛、布施,“多设酒饭,布席於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

      193年,曹操攻陶谦,所过之处血腥屠杀,“泗水为之不流”,随着徐州北部陷入兵燹,笮融趁机在广陵郡作乱,笮融杀掉广陵太守赵昱,兼并了赵昱的部属。然而笮融没有在广陵站稳脚跟,大概在陶谦及其新盟友刘备的打击下,笮融带领党徒过江投靠了扬州刺史刘繇,与老朋友薛礼分头镇守秣陵,后来刘繇被孙策打垮,笮融和刘繇西逃豫章。

      赵昱死后,相继执掌徐州的陶谦、刘备,似乎都没任命新的广陵太守,广陵郡陷入权力真空。196年,刘繇被逐后,吴景带了一批江东生力军回江西,被袁术任命为广陵太守。同年袁术大举进攻新任徐州牧刘备,刘备留下张飞守老窝下邳,领兵南下与袁术军在盱眙、淮阴一线相持数月,《英雄记》的说法略有不同,双方在淮阴交战,“更有胜负”。

      盱眙(也叫盱台)、淮阴都在淮河以南,从袁术的寿春进攻下邳,有水、陆两路。水路是顺淮河而下,在泗水与淮河的交汇点泗口,溯泗水而上进攻下邳,这条路经过盱眙。陆路是直接向东北1点钟方向走。淮阴在盱眙、泗口的淮河下游,2条路线都不经过淮阴。值得注意的是,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位于邗沟与淮河的交汇处。前486年,吴王夫差挖掘邗沟,沟通淮河、长江的下游左岸支流中渎水,用于运送军队、物资,北上与齐国、晋国争霸中原。从地理分析,在淮阴与刘备更有胜负的,肯定是广陵太守吴景及其江东军。吴景从广陵首府广陵出发,沿着邗沟北上,在淮阴入淮,刘备为了阻止吴景,在淮阴与吴景拉锯。

      就在刘备与吴景在淮阴纠缠时,留守下邳的张飞杀陶谦旧将、下邳相曹豹,陶谦留下的丹杨兵们兔死狐悲,丹杨兵带头大哥丹阳人许耽发动兵变,迎屯驻在小沛的吕布攻入下邳,张飞扔下刘备的家属败走,刘备丢了老巢,顿时无家可归,刘备搜罗残兵败将打算攻取袁术的广陵郡,再败,刘备西北方是下邳吕布、南边是广陵吴景、西边是寿春袁术,只能向东北方逃到海西,陷入人吃人的窘境,这是刘备一生中最窘迫的时刻,后来刘备在曹操、刘表手下不得志,却也吃香的喝辣的,享受高官厚禄。眼看刘备在袁术、吕布的内外夹击下要完蛋,刚刚入主徐州的吕布也担心被袁术吞并,容留穷苦无依的刘备,将其安置在小沛,合着吕布、刘备掉了个个。

      对张飞个人而言,丢失下邳给他的未来发展造成巨大阴影。看守老家的通常是集团二号人物,张飞留守下邳意味着他的地位高于关羽,张飞处置失当逼反丹杨兵,导致刘备丢失徐州,永远失去看家的机会,此后给刘备看家的一直是关羽,关羽到死压着张飞一头,并多次独当一面。例如吕布完蛋后,刘备利用堵截袁术的机会回到徐州,杀徐州刺史车胄,第二次占据徐州,刘备让关羽镇守下邳,自己和张飞出镇小沛,张飞在小沛期间,百忙之中抢了夏侯女做老婆。刘表死后,面临曹军的进攻,刘备、张飞、赵云等人从陆路南下当阳,关羽独当一面,率领水军顺汉水而下,在汉津接应刚刚在长坂大败的刘备等人,渡过汉水向东投奔江夏刘琦。刘备入川时,关羽镇守荆州老巢,继续看家,“董督荆州事”。

      丹杨兵的下邳兵变,一定得到吴景的支持和煽动。吴景之前的职务正是丹阳太守,在丹阳郡呆了数年,在丹阳人中很有威望,“景前在丹杨,宽仁得众,吏民所思”。此时刚刚从江东返回,手下必然有许多丹杨兵,通过老关系策反丹杨兵打倒刘备,兼具可能性、可行性、必要性,吴景不利用丹杨兵搞事反而奇怪。

      袁术吞并徐州的野心,没有随着下邳换了主子而作罢,196年六月(196-07-14—08-11),在袁术的煽动下,吕布的部将郝萌发动兵变,吕布与他的老婆——传说中的貂蝉,光头裸体,翻过厕所围墙逃脱。郝萌兵变被吕布、高顺平定后,袁术暂时放弃夺取下邳的企图,袁术、吕布进入蜜月期,抱团对付老仇人曹操,吴景的广陵战线平静下来,吴景才有空回离开多年的吴郡老家看看。

      孙策、吴景的争论,只能发生在郝萌兵变之后,反推孙策进入吴县在196年7月左右,上下误差1个月。

      确定了先打会稽,吴景返回广陵郡,继续监控吕布、刘备,孙策让孙权、潘璋坐镇太湖西的阳羡,朱治坐镇吴县——朱治直到202年才被孙权正式表为吴郡太守,保证曲阿到钱塘前线的交通线,孙策率领主力南下,196年秋,孙策来到钱塘县,估计会顺道看看富春老家。

      通宝推:晨池,铁手,楚庄王,飒勒青,和平共处,
    • 家园 【原创】5. 驱逐刘繇

      孙策率军来到历阳前线,依然面临吴景、孙贲的老问题:打不打,怎么打横江、当利两个桥头堡。如果打,以孙策的8000乌合之众,很难拿下来,绕过敌军渡江的话,手里没船,刘繇军控制着江面,即使孙策搞到船也很难渡过敌军封锁的长江。关键时刻,一个人的出现,为孙策解决了过江问题。

      此人正是孙策的发小——周瑜。192年孙策离开舒城处理亡父孙坚的丧事,一晃俩人3年没见了。据《周瑜传》,周瑜正在担任刘繇的丹阳太守的从父周尚身边,孙策写信告诉周瑜我来了,周瑜率领军队迎接孙策,孙策大喜,说:“吾得卿,谐也。”于是孙策、周瑜联手攻克横江、当利。《周瑜传》引《江表传》记载:“如前在丹杨,(周瑜)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这段记载字数不多,却透露出很多信息。当时周瑜在江东,而从父周尚负责为江西的樊能、张英提供补给,孙策一封信策反了周瑜,所以周瑜带着一批军队和船只来到江西迎接孙策。从种种迹象看,周瑜是瞒着周尚偷偷造反,或者周尚知道但没阻止周瑜。证据有3个,一是后来周瑜、周尚到江西投靠袁术,袁术想启用周瑜为将,周瑜不干,袁术转而任命他做了居巢县长,周尚却没得到任何封赏,从史料上消失,大概被周瑜气死了。二是周瑜带来的船不多,不足以让仅仅数千的孙家军过江,周瑜的军队也不多,以至于史书没说数字。第三个原因后面再说。

      孙策见到周瑜及其船、军、粮大喜,多数《三国志》版本和《资治通鉴》记载孙策说:“吾得卿,谐也。”元本《三国志》多一个“事”字:“吾得卿,事谐也。”为《资治通鉴》做注的胡三省说:“谐,偶也,合也。史言推结分好,正当于此观之,又当于此别‘分好’二字。英雄相遇于草泽,一见之倾,靡然为之服役,此岂声音笑貌所能为哉!”在胡三省看来,“谐也”指两位英雄重聚首时发出的由衷喜悦,然而从周瑜背叛刘繇,为孙策提供渡船来看,“事谐也”更符合当时的局面和事实。

      孙策、周瑜的交往,少则5年多则8年(孙坚担任长沙太守3年间,孙策可能在长沙),“独相友善、登堂拜母”,刘繇不大可能不知道,之所以不作防备,原因就在孙策围攻庐江郡首府舒城上。周尚、周瑜就是舒城土豪,周瑜的高祖父周荣是袁家祖宗袁安的故吏,参加过西元88年的关于是否北征匈奴的大讨论,做到尚书令。周家在舒城财雄势大,根深蒂固。《后汉书 陆康传》说孙策围攻舒城长达2年,兵燹之下玉石俱焚,作为当地首席土豪,周家肯定损失惨重。庐江太守陆康所在的陆家是吴郡吴县土豪,“世江东大族”,孙策逼死陆康,自然也得罪了吴郡豪族。

      通过庐江之战,孙策向袁术献上投名状,与童年、周家、老家吴郡都划清了界限,袁术认定孙策忠于自己,即使征服江东也会被江东人视作入侵者,只能靠他袁术的威望才能立足。从刘繇的角度看,孙策在舒城混了那么久,为了地盘忘恩负义、反攻倒算,与周家决裂,周尚、周瑜与孙策有不共戴天之仇,必将死守江防。

      周瑜的投奔,对孙策的事业是巨大帮助,但不等于孙策就能攻克横江、当利或过江。根据《徐琨传》、《周瑜传》,孙策虽然搞到了周瑜送来的船,依然不足以将孙策的八千军队载过江,孙策采取两步走。一步是派部分兵力继续围攻横江、当利,牵制张英、樊能,阻止他们妨碍自己过江;另一步是根据姑妈徐孙氏的意见,用芦苇扎筏子,载大军过江,“众悉俱济”。这里有个细节,徐孙氏没有直接把主意告诉孙策,而是告知徐琨,再由徐琨向孙策献计,因此孙策以为是徐琨的主意,归功于徐琨。

      由孙策扎筏子过江,能算出孙策渡江的大致时间。从采石矶过江,固然比其他江段容易,但那毕竟是天堑长江,北军过江通常选择长江水量最小的冬季。三国时代极为明显,曹魏、晋主动发动的南征,往往选择冬季,曹操四越巢湖、曹丕3次南征、西晋灭吴,全部在冬季,曹操二越巢湖时,与孙权相持到春季,孙权写信告诉曹操:“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曹操表示赞同:“孙权不欺孤”,撤军北返。就说在采石矶过江,最著名的一次发生在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在冬十月南下,十一月宋金两军在江上进行采石大战,金军战败,完颜亮死于兵变,南宋幸运的躲过一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C是长江的按月流量 =====

      长江的水流量在1月最小,其次是2月、12月、3月,孙策用芦苇筏子过江,只能选择在这4个月,其他8个月根本不可能,不要考虑。那么孙策过江只能有2个时间,兴平2年(195/196)年初或年末。

      再看其他时间点,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到江南上任,发生在太傅马日磾被袁术逼死的大约同时,即194年。经过一段蜜月期,刘繇与吴景、孙贲翻脸,吴、孙反攻横江津、当利口1年多,孙策才出征,那么孙策来到历阳前线,肯定在195年下半年。《朱治传》说,马日磾在寿春期间,“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於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则孙策攻庐江陆康,在马日磾去世和刘繇与吴景孙贲掰脸之前,由此可以得出如下时间表。

      ①. 194年,陶谦死,刘备继任徐州牧。

      ②. 袁术没得到徐州,很恼火,决心武力夺取徐州,为了准备军需,向庐江太守陆康索要粮食或兵器铠甲,遭到陆康拒绝。

      ③. 袁术派孙策围攻庐江郡首府舒城。

      ④. 太傅马日磾和解关东来到寿春,封官许愿,骗走马日磾的节杖不还,公然不给朝廷面子。

      ⑤. 李傕版朝廷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与袁术打擂台。

      ⑥. 刘繇来到曲阿,得到吴景、孙贲的支持,继而双方掰脸,后二位为袁术攻打刘繇的两个江西桥头堡。

      ⑦. 195年下半年,孙策解决陆康。吴景、孙贲继续围攻横江津1年多,依然毫无进展。

      ⑧. 195年12月,孙策来到历阳前线,指挥吴景、孙贲,讨伐刘繇。

      孙策攻陆康之战,比吴景、孙贲攻横江、当利开始的早,吴景、孙贲攻横江、当利1年多不下,孙策攻陆康的时间更长,应该超过1.5年,约等于《后汉书 陆康传》说的“受敌二年”。足以确定孙策过江在195年12月。查《二十史朔闰表》,应该是旧历十月(195-11-20—195-12-19)或十一月(195-12-20—196-01-17)。

      回到渡江战役,孙策用周瑜的船加上芦苇筏子,将大部分军队运到江东,一举攻克江东采石矶的刘繇军仓库——当时叫邸阁,将对手的粮食、武器一锅端了,并在采石矶建立大营。这一精彩的战术机动,很可能是周瑜建议并带路的。

      孙策随即兵分两路,吕范率领一路人马向东,“下小丹杨”,周尚占据的丹阳县也叫小丹阳,由此也能看出周尚没有背叛刘繇,周尚对吕范做了一些抵抗。

      孙策率领主力杀向江东重镇秣陵——江苏省南京市南边的江宁区秣陵镇。秣陵周围有两支刘军,薛礼驻守秣陵县城,笮融驻守秣陵城南,两军成掎角之势。孙策先进攻秣陵南边的笮融部,笮融没把孙策放在眼里,率军出战,孙策身先士卒,大破笮融,斩首500多,笮融退入工事固守不出,此役是孙策东渡以来的首次野战,孙策军士气大振。孙策绕过笮融围攻秣陵薛礼,薛礼突围而去,孙军夺取秣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孙策驱逐刘繇图。从图上分析,刘繇从曲阿逃往丹徒在神亭之战后 =====

      再说还在江西防御的张英、樊能、于麋,他们听说后路被抄,采石矶的仓库被端了,江津和当利口肯定守不住了,他俩放弃桥头堡东渡救老窝,于是围攻他们的孙军攻克江津、当利口。张英、樊能、于麋退到江东,如法炮制进攻孙策刚刚扎下的采石矶大营。孙策闻讯杀了个回马枪,行进间击破樊能、张英部,俘获男女1万多,取得采石矶大捷,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

      孙策的渡江战役,与5年后的官渡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妙,孙策、曹操在相对被动的局面下,绕过敌军设防坚固的壁垒,偷袭敌军的仓库,迫使敌军来救,在行进间战胜敌人的援军。区别是袁绍听说乌巢仓库被劫,派主力进攻曹操的大营,企图围魏救赵,只派少量军队救援乌巢。张英、樊能、于麋则是主动或被迫放弃壁垒,全力进攻孙策的大营。

      解决了张英、樊能,孙策再度向秣陵出击,第2次进攻笮融。战斗中,喜欢冲锋在前的孙策大腿中箭,不能骑马,坐车返回采石矶大营,继而放风说自己中箭死了。笮融信以为真,派部将于兹进攻采石矶,孙策派出步骑数百为诱饵,一步步吸引于兹进入埋伏圈,于兹果然上当,孙策见时机成熟,下令伏兵出击,大破于兹,斩首1000多,取得渡江以来的第3次大捷。孙策乘胜进军到笮融的营下,让手下人大喊孙郎还活着。《三国演义》中周瑜诈死骗曹仁,创作灵感很可能来自孙策诈死骗笮融。

      对孙策喜欢身先士卒的爱好,张纮劝诫:“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不宜轻脱,自敌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但史书没留下孙策的应答,估计张纮吃了软钉子,这为后来孙策遇刺,埋下了伏笔。

      笮融闻风丧胆,更加深沟高垒死守不出。孙策见笮融的营垒坚固险峻,一时难以攻取,便把集中精力清理秣陵周边。孙策相继攻占胡熟、江乘,在梅陵打垮一支刘繇的援兵。梅陵在《三国志》写作海陵,其实海陵在江北扬州市附近,是徐州牧刘备的地盘,肯定不对。

      孙策过江以来,连战连捷,而且孙策“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孙军军纪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大得民心。名士张昭也来投奔孙策,孙策任命他做首席文官,担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张昭、张纮二人轮流跟孙策出征和坐镇后方,出谋划策和管理后勤。

      眼看孙策的事业蒸蒸日上,刘繇的援兵被孙策消灭,笮融断定守不住了,逃出营垒前往曲阿投靠刘繇,大概在逃亡的路上,笮融杀掉老战友薛礼。

      清理完采石矶到秣陵之间的地区,孙策着手进攻刘繇的老巢曲阿。曲阿在长江南边,距离长江边的丹徒(江苏镇江丹徒区)20多公里,从秣陵进攻曲阿有两条路,北路沿着江边走,到丹徒再南下,南路是从秣陵县向东偏北2点钟方向行军,两条路线代表了两种对未来的考虑。

      如果孙策走北路,就是把刘繇堵在长江以南,只要刘繇不投降,只能往南去吴郡投靠许贡。孙策走南路将切断刘繇南下的道路,刘繇只能向北跑到江边,要么继续向北渡江投靠徐州刘备,要么溯江而上前往荆州投靠刘表。

      孙策选择走南路,把刘繇往北赶,目的是阻止刘繇与吴郡许贡、会稽王朗合流,减小下一步征服吴郡的难度。增加了2000步兵、50骑兵的程普部,从秣陵前出攻占句容县——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逼近曲阿。

      一贯喜欢“身临行陈”的孙策,与韩当、宋谦、黄盖等13骑为尖兵,突入到曲阿南边的神亭侦查敌情,正遇到在刘繇处不受重用的太史慈。刘繇给太史慈的工作是“侦视轻重”,做侦察兵。关于未来去向,刘繇的军师许劭说,会稽富庶,孙策一定会打过去,而且地处海边,孙策追过来的话,咱们无处可逃,不如溯江而上前往乱七八糟的豫章郡。豫章郡北连豫州,西接荆州,还能联系兖州的曹操,虽然中间隔着袁术,但此人狼子野心,肯定长久不了,你是朝廷认证的正牌命官,如果袁术来打你,曹操、刘表肯定来救你。《刘繇传》说“繇从之”,但是从太史慈跑到神亭侦查来看,刘繇还是想向南去吴郡或会稽,担心孙策截断去路,才派太史慈去探路。

      太史慈身边只有一个骑兵,面对孙策为首的14骑,太史慈依然无所畏惧,主动冲向孙策,俩人近身肉搏,这段战斗在《三国演义》中有着浓墨重彩的描写,笔者就不费唾沫了。

      我认为,刘繇和主力就在太史慈的后面,太史慈是刘繇的开路先锋。孙策则是率军截断刘繇军的去路,企图在野战中打垮刘繇,所以孙策、太史慈背后都有“兵骑”。

      神亭之战后,刘繇听说南方出现敌军主力,自知野战不是孙策的对手,南下无望才按许劭的建议向北跑到丹徒,随后率领许劭、笮融和残部溯江向西前往豫章郡。太史慈没跟着刘繇走,向西南逃到丹阳郡西部山区,自称丹阳太守,割据一方,成了个小军阀。关于刘繇、笮融、许劭、太史慈的动向,后面再说,先留个话把。

      刘繇不战而逃,孙策追着屁股连下曲阿、丹徒。孙策在给朝廷的上表中提到,兴平二年十二月二十日(196-02-06),他已经拿下曲阿赶走刘繇。从西历195年12月过江,到拿下曲阿,孙策只用了2个月或更短,进展神速。

      孙策的地盘包括丹阳郡东北部、吴郡西北部,东到太湖,西、北两侧到长江,南到芜湖和青弋江。孙策下令,刘繇、笮融的旧部,只要愿意投降,一律既往不咎。参加孙家军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免除全家赋税差役。消息传出,应募者云集景从,旬日之间,军队膨胀到2万多人,战马1千多匹,《周瑜传》说孙策的人马达到数万,我感觉3万以上才能叫数万。

      有了稳固的地盘,孙策派部将陈宝将家属接到曲阿。人事安排和分蛋糕也提上议事日程。渡江之前,袁术分配给吴景、孙贲的任务是攻破长江防线,进而夺回丹阳郡,现在任务完成,孙策让他俩去江西向袁术述职。袁术正在与刘备争夺徐州,手头缺人,任命吴景为广陵太守,算是从丹阳太守平调。孙贲以征虏将军的职务,为袁术打仗。

      孙策出发前对袁术承诺在江东招募3万军队,帮助袁术打天下,现在任务基本完成,从吴景、孙贲之后在袁术处都混的不错,以及孙策渡江不久就给了程普、吕范各2050人马来看,吴景、孙贲都带了一些江东军队回去。在196年的徐州争夺战中,袁术连连获胜,刘备在袁术、吕布的内外夹击下,一度无家可归,在吴景下辖的广陵郡海西县陷入断粮、人相食的窘境,这是刘备一生中最悲惨的时刻,其中肯定有江东生力军的功劳。

      手握上万人马的孙策对周瑜说:“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孙策的计划是,自己领兵向东南进攻吴郡、会稽,西方由周瑜镇守丹阳郡,一来抵御西逃豫章的刘繇、丹阳西部的太史慈的反扑,二来扼守采石矶,维护或阻断与寿春袁术的联系。就是让周瑜坐镇自己的后方,保证自己进军吴、会期间的侧后安全。

      孙策希望周尚继续做丹阳太守,由发小周瑜掌握实权。然而孙策是袁术的属下,无论如何都没有自行任命太守的权力,所以袁术派遣从弟袁胤来江东做丹阳太守,周尚、周瑜没了地盘,却也没跟着孙策,他俩都渡江前往寿春投靠袁术。袁术很看重周瑜,想启用周瑜为将,周瑜认为袁术不能成事,请求担任居巢县长,袁术也同意。

      孙策失去丹阳郡,但保留吴郡的曲阿、丹徒,总算有了自己的地盘,虽然还不算大。对袁胤为太守的丹阳郡,孙策没就此拉倒,任命心腹吕范为首府宛陵县令,作为自己掺入丹阳郡的沙子。吕范是最早投靠孙策的人,最受孙策信任,渡江战役前后,吕范独立领一军作战,攻取小丹阳。吕范还是孙吴集团中第一个当上县级官员的,拿下湖孰侯国就当了国相。赶走刘繇取得曲阿,孙策论功行赏,给吕范增加2000步兵、50骑兵,同样获得这么多人马的,只有首席老将程普,以及198年二次投靠孙策的周瑜。韩当也得到2000步兵、50骑兵,但那是在征服江东三郡之后,进步比吕范、程普、周瑜慢。

      在孙策时代,吕范、程普、周瑜的地位相当,孙策去世时,他们都是遥领太守兼中郎将,周瑜领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吕范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程普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地位仅次于孙策为首6大太守。其他将领中资历最老的韩当,还只是行先登校尉、乐安县长,赤壁之战前才做到中郎将。

      吕范做宛陵县令,实际上架空了袁胤,他的真正任务与离去的周瑜相同,都是坐镇丹阳后方,免除孙策东进的后顾之忧。

      从孙策集团与袁术的互动来看,到目前为止,双方还是相当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孙策抢来的江东地盘,袁术一刀切走一多半,孙策即使有怨言,搞些小动作,依然无条件接受。周瑜、孙贲、吴景也承认袁术是上级或主公,尤其是周瑜,与《演义》中一直追随孙策的那个俏周郎不同,他叛变刘繇不是为了投奔孙策,而是为了投靠袁术,直到198年,袁术称帝已经一年,距离败亡只剩一年的时候,周瑜才脱离袁术投奔孙策。足见周瑜这样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的瞧不起孙策这种人,即使孙策是官二代,在豪门眼里还是土包子、暴发户,与宦官出身的曹操没有本质区别。孙家的洗白,要等到第三代领导人孙权了。

      同理,孙策也必须抱袁术的大腿才能立足,甚至可能对豪门有着深入骨髓的自卑感。198年,周瑜脱队2年回归,孙策亲自热情迎接,一锤子就给了2050人马,授建威中郎将,恐怕不能完全用俩人的友情和周瑜的功勋解释。

      通宝推:楚庄王,铁手,飒勒青,决不倒戈,
      • 家园 另外,太史慈在孙策时期地位也很高

        孙策划豫章六个县设立建昌都尉,由太史慈担任;东汉三国时期,副郡级的都尉,实权和小郡的太守是一致的。(比如曹操手下的李通,分汝南二县,以通为阳安都尉。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於牧守

        太史慈的建昌都尉是仅次于孙氏核心(孙策手下郡守:孙策本人、孙贲、孙辅、吴景和孙家军元老朱治,这里就显得 李术这个家伙特殊,居然没啥资料)和原从众 程普、吕范、周瑜 的 高管了

        可见孙策确实善于用人

        另外,这一招是否也有削弱孙贲系实力的意思(俺承认过于腹黑了)

        • 家园 征服江西三郡之后的人事安排很有深意

          与孙贲的资历相当的吴景做了丹阳太守,孙贲做豫章太守无可争议,但是,孙策将豫章郡一刀砍成南北两半,北边还是豫章郡给孙贲,南边庐陵郡给孙辅。孙辅是孙贲的亲弟弟,由孙贲一手养大,俩人其实是一个人,虽然本质还是孙贲一个人占一个郡,但毕竟还是拆了,孙贲吃了亏,还没法反对,因为孙辅的功劳不足以做太守,让孙辅做太守至少名义上让孙辅占了便宜。

          孙策在江西打了2个楔子,在豫章郡、庐陵郡之间的巴丘,孙策放了发小周瑜,将二孙分开。在豫章北部,首府南昌和长江之间,分出一个副郡级的建昌都尉,由太史慈担任,孙贲想离开南昌叛逃投奔刘表都做不到。

          孙、曹两家蜜月期间,孙贲的女儿嫁给曹彰,更注定了孙贲兄弟不受信任。决定孙吴集团命运的赤壁之战前,孙辅私自结交曹操,被软禁至死,作为距离战场最近的郡太守,孙贲被剥夺了参战的机会,孙权亲自坐镇柴桑——今九江,赣江的入江口,孙权跟已死的建昌都尉太史慈一样,将孙贲堵在南昌,不让他进长江,叛逃都不能。

          • 家园 孙辅交结曹操是赤壁战后。

            阮瑀以曹操名义执笔的《与孙权书》里这样写:“离绝以来,于今三年……闻荆杨诸将,并得降者,皆言交州为君所执,豫章距命,不承执事……”。

            “离绝以来”,显然是指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之前曹孙一直保持有婚姻关系的和平状态,“于今三年”,则可知此书写于建安十六年。

            “交州为君所执”,“交州”就是孙辅,辅本传记载“迁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这个任命显然来自于曹操版朝廷,不然曹方口径里不会直称孙辅为“交州”。此时孙权被朝廷认可的军号官职并不高于孙辅,也没有来自于朝廷的假节。实际从赤壁战前曹操拜孙贲征虏将军以来,孙贲孙辅一系名位一直不低于孙权,这是曹操的统战措施。

            “豫章距命,不承执事”,此事在史书里没有明确记载,但仍可发现一些端倪。据孙贲传,孙贲在官十一年卒,孙贲就任豫章太守,是建安四年,孙策讨刘勋过定豫章之后,那么可知孙贲的卒年是建安十五年。环宇先生下面说孙权囚禁孙辅,孙贲的感情可想而知,其实孙贲不可能有感情,因为他已经死了。

            建安十五年发生了什么事呢?孙权分豫章立鄱阳郡,以步骘为鄱阳太守,此事应在孙贲死后。而豫章本郡,则是由孙贲之子,年仅九岁的孙邻继任太守,这大非常理。显然孙权意图将豫章从孙羌一系手里撬出来,但遭到了孙贲余部和当时还有自由的孙辅的抗拒,由此发生了“豫章距命,不承执事”。最终妥协结果,是孙权从豫章割了一刀,承认了孙邻作为孙羌一系的继承人对豫章其余地区的统治权。

            但曹操这个统战措施留了一个后遗症,即交州刺史的符节印信落到了孙家手里。步骘的鄱阳太守一年都没当到,即就任交州刺史,第二年又追拜使持节。从名位上来讲,不计孙辅的话,这是孙权属下第一个方面大员,而且之后很长时间没有第二个,这明显与朝廷的封拜是有关的。孙刘交州之争中,孙方轻取交州,当然有利益交换带来刘方默许的原因,但朝廷名位对争取交州本地实力派应该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通宝推:铁手,赫克托尔,
            • 家园 请教,孙辅担任交州刺史,在赤壁之战前还是后?
              • 家园 应该是赤壁之战之后

                刘表还没死的时候,曹操控制的许县中央的策略是团结 控制扬州的孙氏集团 和 控制交趾刺史部的士氏集团,集中力量打击刘表集团

                中央已经任命士燮“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则以诏书的形式认可士燮一门对交趾的统治,再把交州刺史给孙辅,就是唆使孙、士两家打架了,当时似乎不应该这样做

                到了赤壁之后,曹操记 中央 和孙氏决裂,则挑唆孙家和士燮对立,恰好合适

                悲剧的是吴巨,他赶走赖恭,把自己彻底搞成孤家寡人(吴巨占有士家的老家苍梧郡-至少部分土地,应该不会和士燮关系友善),在刘备默许下,孙权派步鸷南下,轻松杀掉吴巨,和士燮差不多是平分了交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