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汪东兴 死了 -- 东方白

共:💬251 🌺1803 🌵8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 家园 无非是对革命的认识问题

                      简单把革命等同于造反,才会把执政党和革命党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其他事情不说,古今中外造反起义,改朝换代的有多少,可被称为是革命的屈指可数。无非是因为所谓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造一个旧社会,并建立一个新社会。这并不是取得政权之前/本身能做到的,而是取得政权以后才能做到的。即使在49年以前,共产党自己的种种革命措施,不是一样在解放区才可以实施。49年10月1日无非是这个解放区扩大到了全中国,一刀切出来个执政还是革命,有什么必然性呢。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总结。解放前的种种革命措施,比如土改,哪个不是在解放区无产阶级专政下做到的。难道是在资产阶级专政下,地主阶级专政下的国统区实现的?

                      通宝推:camper,盲人摸象,老老狐狸,三笑,西安笨老虎,
                    • 家园 从在城楼上吼一嗓子开始,他就是执政党。

                      在此之前,他也是一个有利益特殊利益的政治团体,那就干翻现存的老大,自己当老大。

                      他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他只代表自己的利益。并且,这个人民也是一个抽象的虚无存在,怎么代表?

                      但是,不排除他里面有个别的理想主义者,需要分开来看待。

        • 家园 华被从末位被提到前台

          不就是指定接班人吗?

          以他个人能力和权力来源,注定他只能“按既定方针办”。所以,他和后党们在理念上没有冲突,特别是王姚这些借文革飞起来的后辈。

          倒是叶李为首的一帮老人,文革十年,老友蒙冤,新贵猖狂,“看在眼里,恨在心头”,终于熬到泰山崩塌,新主谙弱,再不动手,翻案无期。

          以后的所做所为,都是这种思维的实践。

          谁撺掇谁,还用问吗?

          汪只是大内总管,具体执行者,无论谁赢他都走不到前台,而且,能坐这个位置的第一条件就是忠,他怎么可能主动向太后发难?

          唯一合理的程序就是,叶说服华,华说服汪。

          通宝推:gschen,
          • 家园 叶华并不熟悉,而且被养病,不再主持军委

            既不摸底,又没有筹码,怎么可能主动去说服华?

            这可不是在高层政治生活几十年的作风。

            另外,论年纪,叶当时已经年近8旬,论地位,已达顶峰,党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他没有冒巨大风险主动挑事儿的动机。这一点,叶和华、汪,甚至李都完全不同。

            通宝推:camper,黑色眼睛,东方白,SleepingBeauty,偶卖糕的,
            • 家园 老狐狸总是一针见血

              从地方到中央有文革既得利益派,军队里怎么可能没有。论到军队里的文革既得利益派,叶不算第一也算前三吧,把“老友”们找回来他不担心?听说罗长子回来都把他吓个够呛。老狐狸再来梳理梳理?献个宝当定金。

              • 家园 权力的转移——简单编个年

                1971

                1971年9月,9·13。

                1971年10月,中央决定撤销军委办事组,成立由叶剑英、谢富治、张春桥、李先念、李德生、纪登奎、汪东兴、陈士榘、张才千、刘贤权10人组成军委办公会议,负责军委日常工作,办公会议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

                1972

                1972年2月,毛泽东突发休克。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1972年3月,谢富治癌症手术后去世。

                1972年5月,周恩来发现癌细胞。

                1973

                1973年12月,十大召开。

                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1974

                1974年1月,西沙海战。针对南越在西沙的挑衅,中央决定成立叶剑英牵头,王洪文、张春桥、邓小平、陈锡联(北京军区司令员)、苏振华(海军政委)参加的军委六人小组(最初提议为五人,无海军苏振华),讨论处理军委的大事及紧急作战事项:“大事视情况或直报主席或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后再报主席”,“对内对外不行文,一律以军委名义下达”。

                1975

                1975年1月,中央任命邓小平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张春桥兼政治部主任;同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陈锡联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国防工业和体育工作,叶剑英被任命为国防部长。

                1975年2月,中央决定取消军委办公会议,重新成立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会,作为处理军委日常工作的办事机构。叶剑英、王洪文、邓小平、张春桥、刘伯承、陈锡联、汪东兴、苏振华、徐向前、聂荣臻、粟裕等11人为常务委员(叶剑英建议在六人小组基础上增加三帅一将,汪系主席提名),常务委员会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同时决定,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一副总长杨成武、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梁必业、总后勤部党委第一书记(总后勤部部长)张宗逊、军委办公厅主任胡炜列席军委常务委员会会议。同年,又增补李先念、王震为中央军委常委。

                1975年8月,罗瑞卿等复出任军委顾问。

                1976

                1976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1976年一号文件:“经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由华国锋同志任国务院代总理。经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在叶剑英同志生病期间,由陈锡联同志负责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据熊向晖女儿熊蕾的回忆,叶帅是接受了熊向晖的建议,在和聂帅商量之后,自己主动打报告给主席,请病假。)此时,邓小平不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国务院工作,专管外事,军委副主席和总参谋长已无法履职。

                1976年4月7日,中央决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同时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总参谋长一职出现空缺。

                1976年10月6日以后,张春桥兼任的总政治部主任悬空。

                1977

                1977年3月,中央发出通知:叶剑英恢复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陈锡联协助工作。

                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凳公复职。

                1977年8月,十一届一中全会通过由63人组成的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副主席5人:叶剑英、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军委常委14人:华国锋(中共中央主席)、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刘伯承(政治局委员)、徐向前(政治局委员)、聂荣臻(政治局委员)、李先念(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中共中央副主席)、陈锡联(政治局委员)、韦国清(政治局委员)、苏振华(政治局委员)、张廷发(政治局委员)、粟裕(中央委员)、罗瑞卿(中央委员);列席常委杨勇、梁必业、张震;罗瑞卿复出任军委常委兼秘书长,韦国清任军委常委兼总政治部主任。

                1978

                1978年3月,六届人大任命徐向前为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叶帅为人大委员长。

                1978年3月,海军南海舰队的160“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在湛江发生爆炸沉没,邓小平批评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军委常委兼海军政委的政治局委员苏振华麻木不仁,指示海军要切实进行整顿。

                1978年5月,华国锋拟在访朝回国后到大连视察海军,因故未成行。(

                1978年8月,罗瑞卿赴西德治疗腿疾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军委秘书长出缺。

                1979年1月,耿飚由国务院副总理转任军委常委、秘书长,协助军委主席、副主席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79

                1979年2月,政治局委员、军委常委、海军政委苏振华病逝。

                1979年2月-3月,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年,习近平清华毕业进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担任耿飚秘书(现役)。

                1980

                1980年1月,增补许世友、杨得志、韩先楚、杨勇、王平等为军委常委。

                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批准汪东兴、陈锡联的辞职请求,中央免去其中央军委常委职务。

                1980年3月,中央决定邓小平不再兼任总参谋长,由杨得志兼任;徐向前不再兼任国防部长,由耿飚兼任(此前,国防部长一直由元帅担任,其职务规格高于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

                1980年11-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华国锋辞职,胡耀邦接任党中央主席,邓小平接任军委主席(1981年6月的六中全会上正式公开)。

                1981

                1981年7月,耿飚不再兼任军委秘书长,杨尚昆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

                1982

                1982年9月,十二届一中全会决定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为副主席。杨尚昆为常务副主席兼军委秘书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张爱萍、杨得志(总参谋长)、余秋里(总政治部主任)、洪学智为副秘书长(总后勤部长)。

                1982年11月,耿飚不再兼任国防部长,张爱萍兼任国防部长。

                1982年,习近平离开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

                1983

                1983年,耿飚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通宝推:camper,楚庄王,盲人摸象,SleepingBeauty,
                • 家园 给张震老将军献花上香,顺带聊聊当年的华北阅兵。

                  9月3号上午,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下午17时,最后一位开国中将张震走了,享年101岁!

                  老将军儿女双全,本人职务做到职业军人的巅峰,四子一婿均将星闪烁。

                  洪范五福曰: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老将军真是全福人。

                  • 家园 这句话可褒可贬呀

                    四子一婿均将星闪烁。

                    话说搁TG也就这家吧,就是叶帅也没全家这样呀

                    • 家园 四子一婿也是网上的资料,本穷没能力核实!另外将星闪烁

                      一词,可能不准确,因为里面可能有文职,当然,级别那是军职以上了。

                      有些事儿,看你从哪个方向理解,对吧。

                      喜欢当兵,一直留在军队,由于军队有最高服役年龄限制,呆到底的干部,级别总会不错的。当然,能一直留下不走,也不容易。

                      关于张老将军,河泥里有老文,说的是小秘书替张老写报告,张老宴请大家的事儿,挺有意思。

                  • 家园 1981年秋,邓小平检阅华北大演习参演部队和海军部队

                    80年1月,邓小平卸任总长,对越自卫反击战西线总指挥、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接任(该职是三杨竞争,得志中选,名字真好,呵呵),张震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分管训练,4月,张震任总参党委副书记。

                    张震到总参工作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协助杨得志筹划军事战略方针调整,将“积极防御,诱敌深入”调整为“积极防御”。坛坛罐罐多了,“诱敌深入”代价太高。为此,在80年9月召开全军高级干部战略问题研究班,亦称“801会议”,邓小平到会作重要讲话。

                    “801”会议后,各大军区和军兵种先后举行战役集训或召开作战会议,总参反复研究和讨论,最后向军委建议进行华北演习,集训各大军区、军兵种的领导同志,目的是研究在主要方向上防御作战的组织实施,具体地点定在河北省张家口以北地区,委托北京军区组织实施。

                    军委原则同意总参建议,确定这次集训、演习的代号为“802”会议,并指示总参会商北京军区,尽早制定出演习的具体方案。

                    1980年底,三总部联合命令,责成北京军区于1981年秋季组织实兵演习,演习代号“802”。

                    北京军区军训部部长李德臣回忆:

                    大演习到底多大规模?究竟怎样搞?前半年我们开始接触,1981年1月14日,副总参谋长张震、总参谋长助理韩怀智和总参军训部的有关人员到军区和司令员秦基伟、副司令员马卫华一起商量,由我负责记录。到底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马卫华主张搞大的,张震也主张搞大的,搞方面军规模。因为参观者是大军区一级的头头脑脑,你搞个师或集团军规模的没意义,人家用不上。也有不同意见。某领导提出,要搞大的,就由总部牵头,我们没这精力,也没这能力,办不好。是不是总部直接搞?你们拿出方案来,我们办。当时还考虑到花钱的问题,国家还穷,搞“大的”花钱太多。

                    随后,军事科学院拿出集团军规模和师规模的两个方案,北京军区拿出方面军规模的方案,一共三个方案备选。

                    3月初,凳公听取杨得志、张震汇报,杨得志把北京军区的方案作为第一方案,大、中、小三个方案一并报告给凳公。

                    杨得志说:军委常委都同意立案企图,只是感觉规模大,花钱多。1980年11月洛阳有个演习,一个师,规模不大,但出动了空军,花费67万元。动用储备油和子弹210万元。

                    邓小平说:搞就搞大的,能起点作用。就是用油多一些,现在我们油还不多,打的炮弹也多一些,这笔钱还是要花的。

                    张震说:如果这样搞,需要动用储备物资。

                    邓小平说:就这样吧。提笔在请示信上批示:同意(北京军区)第一方案,力求节约。

                    邓小平提出,部队阅兵式、分列式好久没有搞了,适当的时候要搞一次阅兵;总参要抓紧,这笔钱还是要花,要把军队的气鼓一下,把军队训练得像个样子。

                    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由此定板!总参随后正式发出通知,举办全军高级干部战役集训班。

                    1981年9月14日,华北大演习在张北地区拉开了帷幕。演习分四个课题,大批党政军高层领导参观。为搭建参观台,北京军区为此劈山削岭,以巨大土方工程建成供这一天3.2万人的观看和近千台车辆进出道路及停车的场地。

                    这次参观号称“中南海大搬家”,是百年难见的高层集会。不光北京,周边省、市、自治区,及至地级的党政军领导,应到的大体都到了。军队系统,只留一名副总长在京值班。秦基伟一再强调演习的“政治意义高于军事意义”。秦基伟事后诉苦:“人家说北京军区有钱,我们是拼老命了,为了搞好这次演习,我们比较舍得。”秦基伟在军区内部则用“砸锅卖铁”的说法。

                    华北大演习参演部队有陆军1个军部,8个师零29个团,空军2个航空兵大队,以及后勤分部、医院等,共11万余人。出动坦克、装甲车1300多辆,火炮1500余门,飞机285架、1000多架次,汽车1万余辆。演习消耗约占当年军费的十六分之一(当时强五飞机80来万一架,3万元一发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打了10多发,大导弹更贵),由国务院特批拨款。

                    演习全部结束后,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阅兵式。受阅部队除了参演的陆军和空军,还新增了海军的方队。10余万三军将士,以53个方队和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组成的6个航空兵梯队过检阅台上空。接受邓小平检阅。

                • 家园 登公

                  登公留下最恶劣的影响就是以枪制党。tg建军一直以来表面的原则就是党指挥枪,登公把这层纸撕破了,对tg的党军关系影响至深。

                  • 登公
                    家园 这个怕不是邓公开的先例

                    就不多说了

                • 家园 77年8月的中央军委里面英明领袖就是个光杆司令么

                  老干部们只用1年时间就全面占据主动了,权力分布严重失衡,没了文革派,华就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 家园 个人觉得,从华英明上台到下台,tg整个运行还是党指挥枪,

                    没到枪指挥党那步,当然,军方将领的倾向对政局是有影响力的。

                    老干部们只用1年时间就全面占据主动了,并不仅是军队,从中央到地方,党政军全方面。

                    象万里77年到安徽,每到一处,就拿出文革前的干部名单,复出;文革中上台的,下课。

                    华英明从78年底开始,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光是军队,主要还是党政系统,尤其是会计带头,火力十分猛烈。

                    看了些东东,最近倒有点新的体会,感觉凳公复出伊始,对华英明还是配合的,不像后来那些拍马屁的吹捧文那样腹黑。很多事情,都不是凳公最先表态,和改开叙史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

                    比如知青回城、停止下乡以及恢复高考,凳公都未在第一时间表态支持;包产到户,最初开小口子的是华英明,会计很早就表态支持,而凳公表态,晚的多;同意搞特区、发话胆子再大一点,是华英明,当然,现在被人盗版了;华英明搞洋跃进,凳公也是积极支持,几下就把最初几十亿美元的引进计划扩大到800亿刀……

                    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会计开炮火力凶猛,凳公最初为会议准备的发言稿是讲农业、谈经济,会议中途风向改变后才重新准备了那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稿。对于老干部们提议的三中全会人事变动,凳公强调的是“只进不出”。80年底的政治局会议,也是会计、木匠率先发难,叶帅撒手后,华英明最终黯然辞职。

                    会计的理由是:“我认为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十二大谁作报告决定下来,哪个当主席哪个作报告。”

                    这个理由真是牵强。实际上,离十二大召开还有将近两年,真是急不可待了?

                    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凳公接下华英明的军委主席,拒掉党中央主席,提出“70岁以上的老人都不要当!”,这帽子才落到乱邦头上。

                    凳公这话,是泛泛而论?还是有所特指?

                    凳公确实是当时实力最强、也最有资望的领导人,能力强、敢拍板、手腕又高,复出后逐渐架空了华英明。但个人认为,凳公当时可能并无逼华英明提前下台想法,如果平稳过渡到十二大交接,也许就是凳主席+乱总书记了。

                    当然,也许就是因为如此,看到凳系的真人在已经接了总理大位,会计才那么心急。

                    通宝推:camper,桥上,jboyin,SleepingBeauty,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