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关家垴之战使用炮兵的两个细节 -- 河蟹

共:💬238 🌺1410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又看到“观感”这个词了……

                                                              国际上对我们的观感就要变。500亿美元也不是一下子全都用,我想先借200亿美元,用点还点,还点用点,滚着用,大概就差不多了。(李先念听取各部汇报后的讲话(1978年8月3日),《在风浪中前进》第一分册,第140页。)

                                                              以前跟人说事情,就说到某种做法观感不好。结果那人直接呛了一句“观感是什么意思”,当时差点没气死。结果光顾着解释这词儿什么意思了,本来想说的东西被打断了,于是事情也就没谈下去。

                                                              现在想想,那纯粹就是一种辩论艺术。虽然只是为了不落下风为了取得胜利而不择手段的辩论艺术,但是毕竟,虽然他办不成什么事,最后大家也什么事也没办成。

                                                              看到这个词,再想一想1978年当时的局面,唉,当时事情得弄得多么坑啊。

                                                              很多事情,不是你知道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能做事的不一定会做事,会做事的也许只能救火,甚至连救火都救不成。

                                                            • 家园 老习惯改不掉,一管经济就跃进
                                                        • 家园 第一,当时叫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

                                                          即便是在58年,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在武昌会议上,也一再念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

                                                          他叨叨叨叨,还要带着大家学《政治经济学》,实在是惹人烦,要知道,刘、彭等领导人主张的是趁大家还穷,赶紧过渡到共产主义!

                                                          那个吴芝圃在会上还和主席哓哓争辩。

                                                          补一句很少有人知道的太祖语录:“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1942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2卷)

                                                          第二,割资本主义尾巴

                                                          1950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共有393篇文章提到割资本主义尾巴。

                                                          文革前1篇(1957年11月28日):“另一户新富裕中农刘润生,经过干部的说服教育,他的思想搞通了,表示决心割断自己的资本主义尾巴。”

                                                          文革前期3篇(1966年6月14日——1970年3月31日):割资本主义尾巴。

                                                          文革后期22篇(1971年12月21日——1975年8月22日):人民日报批判“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做法,说这是刘少奇形左实右的路线。

                                                          文革后367篇(1977年7月21日——1995年12月1日)

                                                          从《人民日报》看历史是怎样“割资本主义尾巴”的?

                                                          农村最后一次割尾巴,恰恰是75年中,邓小平搞整顿,开完农业学大寨会,向农村派出大批工作组,这帮人干得不亦乐乎。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是凳公割大家尾巴,这确实不是事实,但把屎盆子扣在那四位身上,就符合事实吗?

                                                          【原创】检索过去的新闻几则,看文革 [ 雪里蕻 ]

                                                          我们单位订了新华社1948年以来的稿件全文数据库,闲着没事,我特别喜欢看里面的旧新闻,可以发现不少东西。

                                                          其一:关于“割资本主义尾巴”,历来是作为文革的错误政策、四人帮的罪恶来声讨的,可是我用“割资本主义尾巴”检索,出现了以下结果:

                                                          第一篇有关“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稿件是 1972年5月22日新华社稿件:《中共吴忠县委认真看书学习从理论上加深对党的政策的理解提高了执行政策的自觉性》说道:“有一段时间,这个县有些社队取消了社员正当的家庭副业,说这是‘割资本主义尾巴’。。。这件事引起了县委领导成员的深思,他们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

                                                          这是批判“割资本主义尾巴”的。

                                                          1973年11月5日新华社稿件:《盐城县委在批林整风中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说道:“。。。这个大队由于受到林彪一类骗子‘割资本主义尾巴 '的影响,集体经济一度受到削弱。”

                                                          这也是批判“割资本主义尾巴”的。

                                                          1975年8月20日新华社稿件:《调查报告:兴和县大养其猪》说道:“在这方面,他们克服了许多阻力,在全县推广大库联大队的经验,大办集体养猪场;同时动员社员家庭养猪,批判哪些把社员家庭养猪说成是‘发展资本主义’,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谬论。”

                                                          这还是批判“割资本主义尾巴”的。

                                                          从这个可以看出,至少从1972年开始,四人帮对“割资本主义尾巴”也是反对的。

                                                          但是,TMD到底是谁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呢?

                                                          其二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同样,这也是被批判为四人帮罪恶的东西。

                                                          用这个关键词检索,得出的结果更加好玩:“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个说法第一次出现,是1976年12月31日新华社稿件《北京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工厂以连续一百个月完成国家计划的优异成绩狠批“四人帮”》。

                                                          以后就是,所有狠批”四人帮”的稿件,都得搭上“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可是,文革期间的稿件居然从无此类表述。

                                                          第三,tg从来就没有封闭过,只是被封闭,努力打破封闭。

                                                          71年基辛格访华后,成功打开对西方关系。

                                                          1961-1980,中国进出口贸易

                                                          点看全图

                                                          第四,tg从来就不是一个保守的政治组织,改革也好、革命也好,都是求变。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基因里带着呢。

                                                          通宝推:乾道学派,东方白了,摇曳凡尘,飒勒青,年青是福,西门飘飘,tanhuan,高中三年,hwd99,
                                                          • 家园 现在官方材料

                                                            1958年11月2日 毛泽东召开第一次郑州会议

                                                              1958年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在郑州召集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大区负责人和部分省市委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会前,毛泽东视察了河北、河南等省的一些农村,发现在人民公社问题上存在许多混乱现象,开始对当时已经认识到的错误着手纠正。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在完全肯定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前提下,指出必须划清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种界限,并批驳了陈伯达等要求在现阶段就废除商品生产,实行产品调拨的错误主张,指出这种主张实质上是要剥夺农民。毛泽东又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我们不能避开一切有积极意义的诸如商品、价值法则等经济范畴,而必须使用它们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一个国家,商品生产不是要消灭,而是要大大发展。会议规定了要实行劳逸结合,既抓生产又抓生活的方针。会议期间,毛泽东还给县以上各级党委委员写了一封《关于读书的建议》的信,建议他们认真阅读斯大林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并说:“现在有很多人有一大堆混乱思想,读这两本书就可能给以澄清”。

                                                              (人民网资料)

                                                            “并批驳了陈伯达等要求在现阶段就废除商品生产。。。”,58年陈伯达不过是“红旗”总编,“陈伯达等”什么呢?小编? 显然应该是大人物,后来都伟光正了。

                                                  • 家园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1977年四人帮的罪名还是和林彪集团勾结,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呢。

                                              • 家园 哪儿那么容易解决?

                                                78-81、86-87、89-91、92……,那么多番的缠斗,非好基友不能为。

                                                政治的、思想的、路线的分歧,最终会体现到组织路线上。

                                        • 家园 77年的时候,总不可能直说:让我来

                                          会计不过是借“主张老邓出来”之杯酒,浇自己的块垒而已。

                                          英明应当让他出来管经济,会计搞经济内行,这是当时党内的共识,把总理给会计,也能制约凳。陈三两任总长,凳专任党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政协主席就行了。

                                          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会计猛批康生、洋跃进,这其实是明打英明,暗抽凳公。

                                          谁都知道,凳公和康生关系是相当不错,而且洋跃进凳公的热度比英明还烧的厉害。

                                          80年2月,五中全会上胡、赵补进常委,重建书记处,胡为总书记;9月,赵接下华卸下的总理一职,邓、李、陈、徐、王也不再兼任国务院副总理。

                                          失落啊。

                                          所以才有年底发难逼宫。

                                        • 家园 陈会计还是有所得的

                                          政治局常委,实际上掌管组织部。386就是他中意的人选。

                                          • 家园 89-92,陈李的影响力比凳大。
                                            • 家园 286也该休息一阵子了

                                              自己选的两个总书记都不成器,就算让他再选一个,一时间他也未必有合适人选。倒是92年的南巡讲话,想想看一个普通党员带上军委常务副主席公然说谁不改革谁下台,如果把286等人的名字抹去只看职务,完全是兵变的架势。也别怪94,95年时386反攻倒算手狠了。当时我们正在军训,北大军训生有幸做为“下达到县团级”的同时“学习了南巡讲话内容”,比完全见报公开早了一个多月?现在回想起来,呵呵。

                                              • 家园 他倒是有人选,无奈大事件受创过甚,只得暂时蛰伏。

                                                陈云同志1989年8月24日与杨尚昆同志、王震同志谈话:“小平同志征求我的意见,我赞成他彻底退下来。退下来可以多活几年。只要人在,随时可以讲话。”

                                                大事件后,陈、李联手,将386推上大位,把13大上赵要求只认邓一个婆婆的格局翻了过来。

                                                1992年1月16日,李先念将《关于人民日报宣传报道工作的报告》批转江泽民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语中说: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李鹏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在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这个大好局面确实来之不易。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应该十分珍惜这个局面。谁在这个问题上不清醒,谁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全党利益的关键所在,也正是邓小平、陈云等老一代的心愿。

                                                2月,老木匠一病不起,住进了北京医院。6月21日,三巨头中最年轻的最早去世,会计越发是独木难支。

                                                凳公1月31日到达上海,在那里休息了三周。会计当时也在上海过年。两人没有见面。

                                                回头看统计,89、90、91经济数据,91情况相当不错,所以,南巡批经济那些话,呵呵。

                                                87、88价格闯关,惹出大事件。89、90年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实际增长低一些,分别是4.1%和3.8%。91年的经济指标已经很不错了,GDP实际增长9.2%(名义增长16.7%),速度不慢,物价压力也不大。

                                                作为掌舵的大家长,看到这三年数据,评判新班子两年多工作,是应当再看看呢?还是“不改革,就下台”?

                                                南巡后,各地大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贷款猛增,物价狂涨。92到95,各年GDP名义增长都超过20%,GDP平减系数分别是:9.2%、17.2%、23.3%、15.2%。除此之外,改开30余年,只有85、88年的GDP平减系数上过两位数:11.6%、13.4%。

                                                老朱出手,93年到96,固定资产投资最常见的3~5年期贷款利率由9.54%提高到14.94%。93年6月,下令全国银行限期收回贷款,一时间哀鸿遍野,除了在海南、北海等地留下大批烂尾楼,很多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渠道也突然断掉,被迫高息集资、饮鸩止渴。

                                                94年汇率并轨,由5.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一步调整到8.7:1,有哭有笑。出口确实有所增加,外贸企业按人民币计算的利润大增,但贷款引进设备企业死伤无数。

                                                通胀控制住了,通缩又来了。96年GDP平减系数降到7.1%,进入个位数区间。98年,首次出现实际增速快于名义增速,这一年,gdp名义增速6.9%,创下78年以来的新低(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速快于79、81、89、90),老朱任总理这五年,也是改开后唯一一届任期各年经济增长均低于两位数的,这个记录留给蒋英羽了。

                                                经过这番折腾,国企债务问题、现金流问题全面恶化,96年开始,下岗这个词频频出现,98年,出任总理的镕基同志开出国企三年脱困的承诺,开始国企大改革,其后,5000万国企职工下岗3000万!

                                                92南巡,为的就是14大人事安排,此战决定谁主导今后20年。

                                                87年13大,凳公大胜,用尽手段,将八老理政变成太后垂帘。

                                                一朝权在手,直闯价格关。边缘化的会计反对无效,谁让真人只认一个婆婆呢?

                                                大事件后的89-91是凳公最憋屈的几年,照此下去的话14大他就进历史垃圾堆了,哪还会有总设计师这个谥号。

                                                一位退休的老党员携军委第一副主席南巡,纠合广东地方势力,叫嚣:“谁不改革谁下台”,北京顶了一阵,军委秘书长跳出来了,宣称:PLA要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duang,黄河溃堤,一发而不可收拾。

                                                南巡之后,陈李一系大败,14大7个常委,凳公推举的人占了4个(李刘胡朱),除小木匠外,其余三个都是出人意料的人选越级晋升,而且分布非常好:刘在军委,全权负责挑选军队接班人;朱在国务院,掌握经济大权;胡是储君,负责组织人事;还有李在政协这个层面制约386。

                                                1992年7月21日,陈云写了篇文章怀念老木匠,结尾是:

                                                先念同志和我虽然都没有到过特区,但我们一直很注意特区建设,认为特区要办,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力求使特区办好。这几年,深圳特区经济已经初步从进口型转变成出口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发展确实很快。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规模比过去要大得多、复杂得多,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很多已经不再适用。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探索和解决新的问题。

                                                会计一辈子没肩膀,认怂出局。

                                                通宝推:盲人摸象,海峰,东方青木,叶入林,发了胖的罗密欧,年青是福,gschen,楚庄王,天涯无,偶卖糕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现在想想看我们北大军训生能作为县团级率先传达

                                                  是不是和这个也有点关联,毕竟我们当时在军队院校。甚至我们刚入大学就有县团级待遇,是不是有人迫切希望能扩大影响力?按道理传达到我们时负责我们训练的军官们不可避免地会知道,他们也就是连排级。

                                                  一位退休的老党员携军委第一副主席南巡,纠合广东地方势力,叫嚣:“谁不改革谁下台”,北京顶了一阵,军委秘书长跳出来了,宣称:PLA要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难怪后来386要借空降军事件先打了秘书长。

                                                  • 家园 确实刻意要扩大影响。

                                                    南巡最先见的是湖北省的头: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途中,在武昌火车站接见关广富(时任中共中央委员、湖北省委书记)、郭树言(时任湖北省省长)、钱运录(时任武汉市委书记)等湖北省、武汉市负责同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直接对关广富说:“你拿出笔来记下我的话。我有几点意见请你转告北京:

                                                    …………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改革开放,国家需要改革开放,人民需要改革开放,谁不改革谁下台!对,不改革开放就下台!下台!”

                                                      

                                                    “暂时就这几点,没有了……你去吧。回去就向北京报告。”

                                                      

                                                    “就照我说的,原汁原味发给北京!你去吧!”

                                                      

                                                    “记住,回去就向北京报告!”

                                                      

                                                    “要记住,书记大人,你也一样,不改革开放就下台!”

                                                    有话在北京不好当面讲?要的就是让人传话,传的满世界都知道。

                                                    下面这个是傅高义版本:

                                                    邓小平于1月18日上午抵达武昌火车站。尽管只是“家庭度假”之旅,但像邓小平这样显赫的人物,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和省长郭树言还是前往站台迎接邓小平的到来。邓小平只在站台上停留了20分钟。邓小平说,“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你们要多做少说。……周总理四届人大(1974年)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超过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务。……现在文件多如牛毛。”发了一通脾气后,邓小平说出了他的要点:“谁反对‘改革开放’,就让谁下台。”

                                                    回头来看,木匠16日的批复,是不是已经预先得知了一些风声?

                                                • 家园 南巡的时机有点意思吧

                                                  趁他病要他命,攻击型打法。

                                                  李貌似不怎么擅长做主将,中原突围以后就莫名其妙从游戏中丢失了。陈就没怎么做过主将。李在还可一战,李不在就垮掉了。

                                                  南巡的时机估计就是某人掌握了一些有关健康情况的重要情报吧?

                                                  刚刚看了一下简历,貌似李本人能做决断,战略选择能力不错。看来中原突围以后因为能力属于领导系列的、而当时领导又显然不会是他,所以只能雪藏了。

                                                  另外李似乎需要一些强有力的辅佐。

                                                  陈似乎一直都是做一些辅佐性质的工作,技术工作多一些。在几秒钟内几句话就决定一切的嘴皮子斗争上不是强项。

                                                  李陈组合有合理性。

                                                  不过看起来貌似又都不够劲。

                                                  • 家园 有意思,不过呢,就算木匠没病,南巡也是必然的

                                                    要开14大了,大会上人事安排一落盅,就没他啥事儿了。

                                                    所以,势在必巡。

                                                    客观上看,陈李87落败,能在89翻盘,有偶然因素。两人就算打组合,没病没灾,实力也不是凳公对手。

                                                    即便是在89-91蛰伏期间,凳公对大局也有相当多的影响力,只不过不是一个婆婆独断而已。

                                                    阿雪的说法,南巡在上海过春节,公开嘲笑同在上海避寒的会计的“鸟笼经济”,就是撕逼的架势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