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打,还是不打 ------试论冷战对抗大背景下的朝鲜战争 -- 老钟之00

共:💬198 🌺1460 🌵6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俄国一战前钢铁产量已经超越法国

                但为啥一战中的俄国士兵还没枪呢,因为俄国用的机器都是德国货,开战了以后没地方买去,没办法扩大生产。

                再比如沙俄时代的O型干线蒸汽机车,一五计划开始前的1928年停产,可以说跟斯大林的工业化关系不大,一共造了9千辆,中国生产的所有蒸汽机型号加起来也才造了9千辆,这只是人家沙俄一个型号的产量。但沙俄还是那个毛病,极度依靠德国,O型机车在一战前就已经落后,但替换O型的E型机车俄国不能自主生产,一直到苏联早期仍需要德国帮忙,拖到斯大林时代才彻底搞定。

                所以斯大林接手的俄国还是有相当的工业基础的,妥妥的二流水平,虽然比起欧美落后不少,比起一穷二白的中国还是强不少滴。斯大林的功劳是把俄国从二流水平带到了一流水平,老毛的功劳是把中国从一穷二白的水平带到了二流水平。。。

                通宝推:遥仰凤华,
                • 家园 沙俄时期的人口素质还是不弱的

                  布尔什维克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不像中共靠农村包围城市。工人阶级为主体意味着基本识字率有保障,同时工业化水平不弱,要不然也养不起那么多工人。

                  所以说沙俄底子还是比较硬的。再加上从十月革命到29年经济危机抄底,时间上足够新一代成长起来了,这点跟50后祖国花朵一个道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基本上20年一代人。只要政策稳定对头,差不多就足够实现工业化了。

                  扯远点说,其实苏联的底子就在20后身上,这帮人40、50岁年富力强社会中坚时候就是国力最强的时候,70年代全球出击吓得美国战略收缩,等他们退了死了,国家也就完蛋了。某国的花朵们一样,50后20岁时候70年代基本实现工业化,40、50岁从90年到10年国力走强……

                  如果从经济发展时间线上推,有句话很有道理:

                  苏联老大哥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 家园 难得支持你一次。

                    说的没错,人才是关键。

                    俄国人的20,30后,由于普及教育,不仅仅给产业经济注入了活力,

                    动员兵的作战能力,也提升了许多,

                    不然二战那个损失,单单政委也不够补充啊。

                    记得有回忆录说,希特勒的最后日子,一直诅咒张伯伦,

                    如果慕尼黑协定没有达成,那个早开战几年,德国就赢了。

                    当然,希特勒的平衡能力是严重短板,打不了顺风球,

                    即使如他想象,估计结果好不了多少。

                    20世纪的中国,其实是有三次高潮的,

                    第一次是00后和10后,民国建立,新试学校大量建立,

                    推动了30年代的所谓的黄金十年,

                    第二次是30后和40后,抗战结束以及内战结束,

                    大量普及教育,这个促成了50年代60年代的基本工业化,科学化的成功。

                    第三次是70后和80后,通过对于文革的反思,重新重视对于教育的投入,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也是推动了一代人的前赴后继,

                    这个也是2000年后,中国经济迅速扩张的一个基础。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80后的后半开始,平均水平迅速下降,

                    一切开始倾斜于钱和权,注意力从创造价值转到争夺价值上,

                    因此,和俄国一样,随着70后,80后,转换成管理层,完成交接,

                    帝国伟业,也要越来越显现出种种颓态了。

                    西方国家也一样,美国的婴儿潮,日本的团块时代,在某种意义上,

                    为冷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欧洲的话,特别是西欧,连续性还是好一些,

                    但是也类似日本,面临种种压力,特别是美国的无形的和有形的压力,

                    造成出生率下降,社会支出增加,外来移民增加等各种问题。

                    纵览世界,时下可以显示出重大活力的大国不多,

                    因此,大国即使衰败,也首先是被自己给打败了,华尔街的犹太人不过是在挖了许多坑之后,加了最后的一根稻草而已。

                  • 家园 别逗了

                    50后是中国社会的中坚?下岗的中坚还差不离。。。

                    • 家园 不能总盯着沉底的看啊

                      有沉底的就有出头的,而且正是这批人在七八十年代打的底子,后人才有的玩。虽然他们这批人出头的少,沉底的多……

                      相比较来说,美国的中坚比国内早大约5-10年,也就是婴儿潮克林顿那批。45年后二战打完了回家生娃,高潮就是90-00年间。

                      日本也一样,黄金一代是30后,31年918后经济腾飞,躲过了二战上战场也吃过苦,爆发在70-80年代

                      所以说,从人口时间线上就知道接下来几年比较危险……

                      • 家园 多少企业的总工40后退了就是60后70后接班

                        打底子是30后40后干的,50后壮年的时候正碰到经济转型,计算机懂吗?--不懂。能学吗?--初中学历比较困难。那还是60后来干吧,50后就回家吧。50后是倒霉的中坚还差不多,下乡下岗都赶上了,沉底的实在太多。

                        中国的中坚世代明显是60后,从90年代就开始挑大梁,这拨人也是中国的婴儿潮,而且现在正当年。。。

                        • 家园 50后婴儿潮时期就不用争了

                          这点其实全球共通,战乱结束后10年基本上都是回家爆人口。

                          解放前受教育水平限制,人跟人差别太大,所以30后接受过教育的人数基数太少,更何况其中大批能跑的都跟着家长跑了,40后也有这个问题,家里背景好(相对的教育水平高)的跑路的多,留下的少。真正爆人口是在解放后的50年代,家家至少3、4个孩子,口粮也有保证,最基础的教育也有,6070年代进工厂上山下乡当兵都是这批人。尤其是70年代返城进工厂,70年代工业化量变到质变,靠的就是这批骨干。别看后来沉底的多,但是基数太大,正是这批后来下岗的其实才是产业工人的核心。另外其中一比几十录取率杀出来的也都不是省油的灯。

                          50后还有个优势在教育,教他们那批的老教员底子都比较硬,毕竟受过传统教育。60后就不行了,学习的黄金时期赶上文革,学生以及教师的断档差别比较大。而且60后参加工作最起码是80年代,那时候工业化门槛基本已经迈过去,最苦最累原始积累打底子的活儿已经叫50后干完了。脏活累活让50后干了,吃技术饭又比不上70后,所以你说的中坚是60后不成立。

                          90年代挑大梁的其实是40后以及50后,60后在90年代30岁左右,还都没出头呢。30岁放到机关也就是科级干部最好不过正处,局级基本不可能,扔到工厂企业也最多算骨干,进不了领导层。

                          60后真正挑大梁实际上差不多是上一届那10年,2000年以后60后40多岁开始逐渐进入处级局级领导层,然后就废了变成全面溃败的10年……这是教育断层的硬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代价之一,没辙。

                          后面其实还得看708090后,不过关键在于能不能挺过目前这个坎儿。积重难返还是起死回生,就看这10年。

                          这些等我以后有时间慢慢具体写吧

                          • 家园 中国婴儿潮是很怪异的65年

                            中国最大的两次人口出生高峰出现在63-70年和80年代末,为什么是65年爆人口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又是一番血雨腥风。。。

                            50后虽然有初中学历,但基本什么都没学,最惨的一代,你不信去找几个50后问问,初中学到啥了。60后小学不行,但中学以后能补回来。50后中学没学好,然后就工作生娃了,再想补回来就不容易了,很多时候有心无力咯。。。

                            • 家园 这个不奇怪啊。

                              那三年攒的,体力恢复了,自然增加,而且,原子弹成功,根据宣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要深挖洞,广积粮,多生孩子迎接核战争。

                              组织上支持,鼓励,于是64年下种,65年结果,这个不离奇吧。记得当时一些40多岁的大姐还生呢,结果造成和其他兄弟姐妹的年龄差距比较大。

                            • 家园 保暖思淫欲呗,有啥不好说的……

                              人类本能而已。

                              查了一下,两个高峰,一个是49-57年,一个是62-70年,之后90年那批是60后的延续。

                              外链出处

                              50后主要提供的是低端的只要认字的产业工人,而对60后就有专业上的技术要求了,不过能靠补课上来的也不多,只不过因为基数大所以绝对数量上不少。但是真正的底子还是中低端的产业工人,而不是中高端的技术工人,因为毕竟看的是大多数而不是顶端的小部分。而且即使是60后,也是中低端的人数多,要是中高端的多那就离共产主义不远了……

                  • 家园 从时间线上排也轮不到中国,中国算老几啊?

                    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苏联的今天就是美国的明天,

                    长远的看,大家都会死,排队中国也是排美国后面。

                    简单一句话,帝国主义都会灭亡,只有人民才能万岁。

                  • 家园 前面的同意,后面几行论断简单粗暴了点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