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纸上谈兵:狙击手对狙击手,万不得已之举? -- silencsrv

共:💬42 🌺232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能拐弯的子弹必定飞行速度不快

                  如果要求子弹能击中巷战中躲在复杂掩体后面的敌人的话,子弹的速度会更慢。对于这样的慢速来袭子弹,说不定还拖着尾烟,也许一根木棍就能解决了。

                • 家园 英军狙击手使用8.58毫米口径的记录更好

                  12.7毫米大号弹药比较可能带自动制导能力

                  应该不可能,这个口径不过是重机枪的口径而已。估计到20毫米口径的弹头才能考虑采用近炸引信吧(也要靠精确射击才行)?

    • 家园 狙击手一般在战线固定的情况下使用

      野战/运动战状态下使用狙击手没有意义。所以阻击手在战壕战/巷战里面大显身手。

      敦克尔克大撤退,英军的狙击手给德军带来很大的麻烦,极大地迟阻了德军的进展。在苏芬战争中,芬兰的狙击手Simo Hyh创造了狙击历史最高记录:击毙了505名苏军士兵。

      阻击手同步兵配合可以起到一些作用。比如狙击步枪的杀伤射程一般可以到达1500米,狙击手可以为行进的步兵提供精确掩护,而对手的步兵还不能回击。

      至于双方狙击手较量,平时的训练和装备就是决定性因素了。美英加的狙击步枪/夜视装备的质量要超过对手,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都有专门的狙击手学校(美军现役狙击手每个星期训练耗弹250发,在伊拉克/阿富汗前线的狙击手在没有出勤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训练)。在目前战场上美国/加拿大/英国的阻击手的记录一次次被打破,说明这些英语国家下大本钱培养狙击手。

      美英加狙击手在伊拉克/阿富汗战场上的击杀距离记录从1250米一直到英军狙击手Craig Harrison创纪录的2475米(2009年11月)。

      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使用哪些国家的枪进行比赛就知道装备是哪边的好了。

      根据统计,杀伤一名敌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耗弹6000发,到了越南战争时耗弹25000发;而使用狙击手,平均13发子弹(王牌狙击手不在这个范围)就可以杀伤一名敌兵,这个数值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没有多大改变。

    • 家园 狙击手最大的敌人已经从人变成机器了。

      反狙击仪可以根据子弹爆音轻易定位狙击手。一旦定位,打击狙击手的手段五花八门。 美军基地多用数据线直接连接发射烟雾弹的迫击炮标位。然后直升机,无人机,巡逻队三维封锁包围。三分钟内的反应时间。伊拉克反美狙击手的淘汰速度很快。

      • 家园 感觉定位条件很苛刻

        周围环境、天气、风向、嘈杂音等等都会影响判断,定位绝对不是这么容易的事。况且狙击手往往藏身居民楼,这招直接失效。机器在复杂操作环境里,表现恐怕没那么有效。

    • 家园 实战中会考虑更多因素,有的时候只能派狙击手对狙击手

      首先,地雷对于狙击手而言不算威胁。排雷是狙击训练里的基本功,在特殊情况下,狙击手会在一个小队前方担任尖兵的任务,发现地雷并视情况决定排除还是绕行是他的职责之一。要是连个地雷都能限制狙击手行动,那说明这个人不适合干这个。

      炮火覆盖的确对于狙击手是致命的。除了楼主说的环境限制外,更重要的是这只是火力优势一方的专用手段。因为如果你是火力劣势一方,开炮后往往在一分钟两分钟内招来对方的报复射击。为了一个狙击手搭上一个炮队,就算不被消灭而只是被迫转移而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提供炮火支援,也不见得合算。

      所以,有的时候,狙击手只能由狙击手来对付。除非你真的财大气粗,别人打1发炮弹你能还击100发炮弹,或者用导弹还击对方炮弹。

      至于重机枪对狙击手,呵呵,绝对是狙击手比重机枪造成的压力大。要知道只要你趴着不动,露头观察的时候,基本上被重机枪击中的可能性极低,但是你知道狙击手可不会放过你——你还活着的唯一理由是你还不够重要。而且,指挥官一般都会保护自己远离重机枪火力,但是狙击手却可以远远的发现指挥官并击毙之,从而使整个作战单位失去指挥。

      顺便说一句,狙击手的第一优先目标永远是对方狙击手。炮兵(等重武器手)和通讯兵其次,然后才是军官等。

    • 家园 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主要是热兵器时代了,要讲故事

      狙击手相当于热兵器时代的武林高手,也有故事可讲

      不过呢,从狙击手相当于热兵器时代的武林高手这个角度,狙击手对狙击手,相当于针锋相对,也未必一定就是万不得已之举

      关键是派狙击手去对狙击手的目的,我猜应该主要不是一定要杀了对方的狙击手,当然杀了最好,关键是一旦对方的狙击手知道己方也有一个狙击手在附近,对方的狙击手的效力就会大大减小了,所以,不一定非要杀了对方的狙击手,跟他在哪里周旋就足够减低甚至消除对方狙击手的战斗力了,因为狙击手狙击重要目标需要时间还需要全神贯注,而这恰恰就是狙击手自己的生命最危险的时候,对方的狙击手有任务在身,己方的狙击手的任务至少阻碍对方的狙击手完成任务,告诉对方的狙击手,你的生命有危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猜派狙击手去对狙击手的目的就是这个,让对方的狙击手不能完成任务,至少不能毫无后顾之忧的完成任务

      比如你说的“直接呼叫己方炮火对可疑区域覆盖一遍”,不考虑炮弹供应,狙击手自我保护的能力往往比较强,炮火覆盖一遍属于拳头砸跳蚤,未必有效,还有就是暴露己方炮兵阵地,至少也是让对方一个狙击手吸引了己方炮火,覆盖一遍不仅需要炮弹也需要时间,这段时间己方炮火就不能干别的,如果炮火很富裕就另当别论

      一枪一命固然是好,如果只是杀人,那是武林高手的概念,靠狙击手,别的不说,时间就耗不起,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狙击手不是关键

      用项羽的话说就是一人敌跟万人敌的差别,所以,战斗规模决定狙击手杀人的价值,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规模,比如打游击队还是有用滴,当然了,杀指挥官另当别论,不过一枪一命指的应该不是指挥官

      一枪一命就相当于一个技术高的普通士兵了,也许有时狙击手也没别的事好干,为什么不一枪一命做点贡献呢?

    • 家园 央6前不久刚在佳片有约放过,不过改了片名。

      叫《决战中的较量》。而且剪掉了赫鲁晓夫责令前任吞弹自尽的镜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