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怎样避免养出一个浆糊脑袋 -- 易水

共:💬409 🌺1056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们对这个词的理解不同罢

                            女性当然应该有一颗坚强、勇敢而理性的心灵,但是为什么要把这种女性称为“女汉子”呢?难道坚强、勇敢而理性是男性独有的特征么?

                            我所指的女汉子,是那种身为女性,但是性格有点粗糙,简单,直接,外表不修边幅,可能连裙子常年都不上身的那一款。其实真这样也挺可爱的,就是早晚要恋爱结婚,转型的时候会比较痛苦。这都是我切身的体会,我不是不喜欢女汉子,但是我是不会让我的女儿再来一遍的。

                            • 家园 其实能打动女汉子的都还是真正的男人
                              • 家园 那就是个死循环

                                女汉子喜欢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男人一般喜欢真正的女人,倒是比较优柔的男人会喜欢女汉子。。。死扣,无解。

                                所以从小就不要趟这个浑水。

                                • 家园 那你怎么看奥巴马?

                                  • 家园 那就又回到定义了

                                    在我的定义里面,女强人和女汉子是两回事。

                                    我自己不太喜欢这一对,据说这两个人关系也不太好。希拉里和克林顿还比他们看起来舒服些,不过听说也是貌合神离。

                                    • 家园 这个我基本上同意

                                      有的时候,我也有些困惑。婚姻如意的女人,大都是小女人,以丈夫为天,基本上牺牲了自己的所有追求。这样的人生也没啥意义。看似幸福,其实是麻木,主要是无欲无求,自然没有痛苦。即使诸葛亮或是周恩来的婚姻让无数人羡慕的,也是以家有贤妻,辅助丈夫而出名。对于妻子本身来说,自己的才华终究是被埋没。

                                      但是希拉里即使全地球人都知道她的婚姻很不辛,她依然是一个强劲的总统候选人,站在所有人都看得见的台前。要不然怎么说,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总有一个伤她心的男人。家庭事业,看似总是难以两全。

                                      所以我就想,对于有才华的女性,有一个成功的事业,就是幸福的。对于没有太大才华的女性,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就是成功的。如果两者都想要,即使付出常人两倍以上的努力,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还是尽人事,听天命吧。

                                      • 家园 也无须太悲观,

                                        一个正面的例子:钱钟书和杨绛。虽然难,还是可能的,需要双方都有一点智慧。

      • 家园 那你长大的过程中得到家人指点了么?

        我觉得自己长大过程中受到了一些误导,养成了不太好的思维习惯,后来花了时间扳回来,已经错过了很多机会。所以对自己孩子的教养有些担心。不过这几天在网上交流,又觉得我可能过度焦虑了,拔苗助长问题说不定会出得更大。

        • 家园 略有一些

          子女水平最终能比父母高一点,就已经不错了,不能求全责备我觉得。

          • 家园 我家爸妈干得已经不错了。

            当然存在他们受自身局限没有做到的地方,不过做对的地方更多,也值得总结一下。至少我始终保持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很多小伙伴早就厌学了。

            我曾经抱怨我爸不靠谱,但是自从习得了“爸妈当孩子哄”这六字真言,我已经游刃有余了

    • 家园 我只想补充一句

      不是每个人都是逻辑怪或者都能变成逻辑怪。

      • 家园 我的理解是:她提到的逻辑,应该是

        理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她把逻辑等同于理性思维,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异的。虽然她的第二部分提到了“细节是魔鬼”,但还是没有注意到细节上的差异。

    • 家园 【讨论】第二 细节是魔鬼

      就是因为脑子里面不太清楚,才在这里跟人讨论的,所以可能最后完了之后需要重新整理,现在先想到哪儿聊到哪儿吧。

      个人觉得,受研究生训练前和训练后,自己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就是开始注意细节。比如看一个论文,之前只注意逻辑上面的联系,某人提出了什么假说,然后怎么样证明了它,完毕。而现在会注意他提出这个假说的理论背景,实验方法的局限,使用的动物,溶液的离子浓度。。。。。。具体到每一个细节。细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决定了结论的适用范围。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差一点点都不行。私以为有些人所差的一口气,主要就是在对概念的精确把握和实打实的理论功底上面。

      精确地记忆概念和知识的重要细节是一种习惯,如果记不住,那至少也要记得自己没有记住,不能随便演绎。这看起来是记忆力的问题,其实是理解力的问题,归根结底呢,还是思维习惯的问题。我以前的记性比现在好,却没有现在有效率。那一方面是因为我现在理解的能力上去了,所以知道什么需要记住,什么可以忽略。另一方面,精确地记住这些事件的上下文和适用范围,就能够把它定在某个位置上,这样所有的知识点最后形成一张大网,新的概念和知识只是在其中寻找一个位置,跟旧的概念产生一堆链接.不知道其他人的大脑里面是不是也有这么一张网。不过我想,脑子越清楚的人,概念和知识的排列应该会越有序吧,没有精确的细节,你要怎么排呢?那就只好一脑袋浆糊了。

      孩子的经验不够,理解能力也不够,我不太确定从什么年龄开始,能指望他们有比较精确的记忆能力。反正我也不push,也不责怪他们,就是一遍遍示范,直到他们习惯为止。不知各位河友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和观察结果,请多多指教

      继续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