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古文明的遗珠——中医(兼常见病中医理论普及) -- 正炁

共:💬812 🌺3097 🌵4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就慢慢玩吧。你不懂中国的”孝“,更不明白什么是传承。

        照你的说法,你对中医还比我更熟了?你懂什么是中医吗?你发一个帖,在下学习学习。

        不要以西方可怜的历史和他们的历史观来看待中国人的事和传承。在下没有要你相信。只是让愿意回家的人了解。

        我们的文化传承,不在墓里。中国人自古讲“死者为大”,掘别人(也可能是自己的)祖坟是大不孝的。出土的东西是相当可怜的。

        能记载在书里的东西也是有限的。

        我们的文化传承,但愿你这一生有机会能进入门。

        • 家园 所谓不明觉厉,只是个笑话,并非真的成语。

          您的文章我的确看不懂(除了神话那段,在这楼已经埋得很深了,别人可能不易看到),但我不明白并不等于您很厉害。

          既然您标题上都提到了“兼谈小儿中医养生”,我就可以提醒一下那些有这个养生需求河友,这位连神话和历史都不分的楼主有可能是在跳大神。

        • 家园 花这句。

          “不要以西方可怜的历史和他们的历史观来看待中国人的事和传承。”

          现在西方总是以他们的历史观为标准,解读整个世界。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傻的透顶。他们真傻吗?一个以抢、盗起家的民族,说谎、掩盖事实并竭力证明谎言的真实。这也许是最好的解释。

      • 家园 有些人会说啦,你怎么知道没有根据的东西就是错的

        你要打开心灵的窗户,不要迷信科学,要勇于接收未知的东西。你们这种被西方科学洗脑了的,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发现,你怎么知道人家不能用身体里的特殊器官感受到特殊物质?你看人家科学家都发现暗物质暗能量了吧?那不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吗?你这种人啊,就是没有开天眼,学了一点皮毛的知识,但是没有智慧。你还不用拿什么科学哲学来反驳我,你算老几啊,你小学参加过奥赛培训吗?你啊,就是心不诚,楼主是来教你们上层次的,你连天眼都没有开,还不好好虚心听讲,竟然敢来质疑!像你这种无理取闹的,哼,楼主一概不搭理。

        =============================

        以上所有的句子都出自本楼,我给编辑了一下,博君一笑

    • 家园 十五、法于阴阳

      阴阳是中华文化思维的源头和核心,明了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明了阴阳,就可以一通百通。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在这个帖子一起学习,锻炼阴阳思维。

      用阴阳之前,先看毛主席的《矛盾论》,这是一篇阴阳学说的代表作,只需要把矛盾换成阴阳即可。从这就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得中华文化正统传承的。

      把毛主席的矛盾论看完,理解下面的就容易多了。对了,在下引用这篇文章,可能又有“死读书”的人会说,你看毛主席不是在反玄学,反形而上嘛,咋咋的,坐等你们的反驳,哈哈,明者自明,不明者我也懒得理了。

      《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宇宙未生之际,本无一物,此为无极之态,无极者,无极也,亦处处皆极也,因是极者,处处当有物。无极之态,有物乎?焉无物乎?因物物皆同,无处是极,宇宙一片寂廖,鱼生水中不见水,有物即无物。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炁聚成形,此有形之始也。物之有形,阴阳始生,阴阳者,太极所生二仪也。太极一动阴阳现,炁聚成形万物生,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形一物一太极。凡有形必为物,物不必有形,有形之物,阴阳攸判,太极已成。有物无形谓之炁,有形之物皆有象。

      物物含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之论统一而对立。无阴则无阳,宇宙之至理也。阴阳非为绝对,乃为相对论。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乃道之用也。不管是何种阴阳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体现道的存在。 阴阳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静态阴阳,一是动态阴阳。

      一、静态阴阳:静态阴阳有太极体静态阴阳和层次太极体静态阴阳两种思维模型。

      1、表里阴阳:在一个太极体来说,其内为阴,外为阳。在多个太极体,也就是外为阳,然则中为阴。比如一盒子,外面的我们称之为阳,里面的我们称之为阴,这就是表里阴阳。

      2、相对阴阳:这是针对多个太极来说的,根据参照体系不同,而阴阳有所不同。动物好动为阳,植物不能动为阴,男好动为阳,女好静为阴。这就是两个独立太极体中的静态阴阳叫相对阴阳。

      二、动态阴阳:动态阴阳是一个太极体中阴阳相互转换的运动和两个太极体来去关系。 动态阴阳有太极体动态阴阳和层次太极体动态阴阳两种思维模型。

      1、阳升阴降:阳光的作用下,水化作水蒸气而升发,云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化为雨水下落。故阳化气,阴成形;升发为阳,下降为阴。此乃一个太极体中生长收藏的动态阴阳,比如对于人体而言,脾土左旋,血升化为气,此为阳化气。胃阳右转而气降,气降精生,此即阴成形。动态阴阳是相互转换,以达到相对平衡,所以不管是生化还是收藏都不能过度,否则就会破坏阴阳。

      2、来去阴阳: 相对于多个太极体来说,光自外来,来者为入,相对为去,故至者阳,去者阴。譬如人体肾脏这个太极而言,在内属阴,肾精不藏,不藏为去,去为阴,故为“阴虚”,但对于另外一个太极体人神而言则是至,至者阳。所以为“热”,故阴虚就会“内热”。若肾精不生发,不生发为不去,不去为至,至者阳。故为“阴盛”,但对于人神而言是不至,即为去,去为阴,所以为“寒”,故肾阴盛为“内寒”。

      阴阳之间的关系:

      一、2=1+1,说明2是两个独立的太极体相合。也就是阴阳各是一个太极体。这说明任何个人都有其立场,任何事物都有其独特的属性。所以说什么艺术无国界,爱情可以超越一切都是哄小资们玩的。

      二、相生关系。阳生阴,阴生阳,阳生阳,阴生阴。静极而动就是阴生阳,热极生寒就是阳生阴,生而长就是阳生阳,收而藏就是阴生阴。

      三、相克关系。阴克阳,阳克阴,阴克阴,阳克阳。身感外邪就是阴克阳,警察抓小偷就是阳克阴,犯罪份子内部出卖就是阴克阴,法官因证据不足或受贿说警察抓错了人就是阳克阳。

      四、转化关系。这是当阴阳矛盾在互相作用时,由一方转变到另一方。通常是阳的力量发展到了极点,就转化,变成阴的力量。同样,阴的力量发展到极点时,就转化,变成阳的力量。如:白天发展到极点,就是夜晚;黑夜发展到极点,就是黎明。还有,就是俗语常说的"乐极生悲"、"苦尽甘来"。同时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一样事物在量的内容里不断增加,到了一定的程度就突然变成另一种或相反性质的事物。

      五、互存关系。阴阳在互相作用时,虽是彼此属性不同,但却彼此相依相连,共同存在。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中有福,福中有祸。互相作用时,虽然彼此作用相反,但如缺少一方,功用就不能成立。如:磁石的正负两极,电力的正负电流。

      六、相对关系。比如,一行三人在走路上走,甲在左,乙在中,丙在右。如果左为阳,右为阴,那乙相对于甲为阴,但相对于丙来说又是阳了。所以阴阳是个相对的概念。

      七、统一关系。阴阳矛盾的运行,从阳过渡到阴,或从阴过渡到阳,不管他们怎么过渡,都是一体的,在同一个太极体中。

      学习中华文化,也分阴阳的。阳者,法阴阳,和术数,类万物情,这需要钻研实事求是精神。阴者,抟精神,服天气,通神明之德,这需要无私无欲无知无为无形为上。

      通宝推:muqi,海纳百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科学仅仅是分科之学。

        后面我会专门的帖子里和大家聊一下,现代分科之学,为什么发展这么迅速,它的优缺点。

        • 家园 这就叫望文生义

          而且望的还是中文。告诉你,science来自于拉丁文,意思就是“知识”。我就不明白了,你对科学根本就是一无所知,怎么还会有脸给别人介绍?谁用你这种人介绍?

          • 家园 不管原来叫什么,叫它“分科之学”并不冤

            触目所及的科学种种,无不是门类越分越细的,最终失去整体观,陷入只见毫厘不见车薪的困境。专家一离开自己所有专业发表意见,就难免贻笑大方。

          • 家园 不要在这里显摆了。不管怎样都摆脱不了“分科之学的”。
    • 家园 十四、古代中医是怎么传承的?

      古时候的中医是怎样学医的?

      先看看几位大医学中医的经历和看法。

      黄帝访问广成子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间居三月,复往邀之。

      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至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

      广成子曰:“来,余语女。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昬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扁鹊: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

      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

      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

      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

      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

      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

      “子曰,生而知之为上,学则亚之,广闻博学次之”

      孙思邈《大医精诚》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黄帝内经》关于学医也有一个散的概述。《上古天真论》篇提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然后例举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情况。同时《生气通天地论》篇,又提到:圣人抟精神,服天气,以通神明。

      从历史人物和书籍我们可以明白,学医,不是靠知识的积累,而是靠“点化”,也就是所谓的“顿悟”,然后真传一句话或一张纸就搞定了。通过点化,让你拥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思维,以及传授拥有更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探测能力的修炼法门(即现在所说的特异功能),然后才是习练,在本行业深钻。但是往往要传你真东西,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考验和磨练,把你的性情磨平了,达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为了保证中华文化的正统性,得通过数年或数十年的考验你的性情德行,非人勿传。

      我们来看繁体的“學”字,上面是的爻是经天纬地的学问,两边是手,也可以称为打开的囱门,也就是把宇宙大道的学问,朝你脑袋里灌,然后孕化成自己的东西“子”,这就是学。原来学是这么简单的,不是要头悬梁,椎刺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这个可能大家理解来有点难,觉得玄。如果按照信息理论来理解就行了,或者相当于刻光盘……或者拷贝,电脑这么弱智的都有这个功能,难到人这么高级的就没有?

      但是要学之前,你要所达到的境界、能力、智慧、德行、修为必须符合要求才行。不然,再努力再求也是枉然,空梦一场。那怎样提高自己呢?

      一是要有为天下人的心,如范文正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主席的“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二是要不断的学习,这个学习是学做人、磨自己的性情。一般磨性,一是做事来磨,一个通过修炼调平和自己的身心。所以现在明白打坐、练功什么的,如果你追求特异功能或者什么能力的,就错了,方向就偏了,不可能得到真传。其目的是通过静坐打通经脉,让身体平衡,身心平衡之后,心态自然平和。真正的目的是这个,当然还有让你变得更敏锐能内视五脏经络,和入定打破时空,达到他维空间的目的。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古之大医学医的方法不外乎:法阴阳,和术数,类万物之情;抟精神,服天气,通神明之德。

      法阴阳是看待事物的方法论;和术数是解决问题的数学、几何模型应用;类万物情就是格物致知,相当于现在的分科之学;抟精神就是修身养性,寡欲清心,服天气就是站桩打坐导引;通神明德,就是接收祖先传承的文明信息。

      下面几帖将简述阴阳、术数、通神明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中华文化的一点看法

      首先,楼主的努力,很值得赞赏,怎样发展中华文化,而不是抹杀中华文化,不但有利于中华民族,也有利于人类社会。

      中医,儒学,道家,汉传佛教等等,更重要的是创新性的建设,而不应只是保守性的诠释,更不应是否定性的破坏。

      楼主的努力,还是偏重保守性的诠释,创新性的建树并不是很多,俺只是提供一些创新性的看法,不是正确的答案,只是一种思维的方向。

      在俺看来,人类文明的起点,主要有教条和玄虚两种。

      西方文明,偏重教条,中国文明,偏重玄虚,在现代科学诞生以前,这两种文化没有孰优孰劣,但现代科学出现之后,中国文化就大大落后了。

      正如西方文明走出了教条,才迎来了科学的发展一样,中国文明也应该走出玄虚,才可能迎来质的飞跃。

      中国文明的根,在易经,可以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纲,也是玄虚的基石,这部古人用来占卜的书,其本身并不博大精深,而是因为玄虚,才造成了博大精深的假象。

      教条,基于力,基于物质,因此在形而上的逻辑思辨方面,客观唯心主义的宗教,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刻板,是西方文化的主流。

      玄虚,基于能,源于心,因此在形而上的逻辑思辨方面,主观唯心和玄虚唯能,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中国形而上的思辨哲学,主要表现为玄学,其逻辑关系是不确定,因此,黑格尔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当然,这是以西方那种确定关系的逻辑思辨而言的。

      力的传递,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这便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基础,从教条中走出,创造很多的模块,模块的联系与整合,就成了体系,这是由微观到宏观的发展路径。

      能量的流动,是不确定的,易经是一部基于农业生产的占卜书籍,对农业生产而言,天气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以能为核心的中国文明,其实由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路径。

      中医也是如此,首先强调的是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组织,治病应从先从整体入手,不但强调生理整体,还同时强调心理和精神,从精气神,全面分析病灶。

      中医,可以看做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这种着重整体的思维方式,不但是中国文明焕发生机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另辟蹊径的起点。

      现代科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但现代科学在社会和心灵领域,相对自然科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从另一途径发展科学,就显得的刻不容缓,这个新的途径,就是以能量为基础,通过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量子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构建新的思维体系。

      假定人是一个健全的系统,所谓健全就是能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既独立,又统一的能动系统状态。

      系统都是多次元的,系统的第一属性是载体,其次是主体,再次是客体。

      系统的能动性,就是多次元的独立,越来越多,多次元的统一,越来越大,独立和统一的趋势,同时进行,呈现裂变和聚变的链式催化反应,释放能量,增强能动性。

      多次元系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本只在集合,与临界。

      西方以力为基础的科学,可以看做是组织科学,而中国以能为基础的科学,可以看做机制科学。

      组织科学的思维方式,以模块和确定的逻辑思辨为基础,传递力量,而机制科学的思维方式,以集合和临界为基础,激发能量。

      多次元系统的集合与临界,是能量互相激发,互相抑制的根本,无论是独立和还是统一,链式催化反应的激发,都是无极限的,从人的生理,心理,精神,思维,可以统一聚变影响社会,自然,宇宙,同样,也可通过独立裂变,将生理,心理,精神,思维,形成更多的独立次元。

      而能量的有序抑制,就是控制,因此,可控的激发,是适用于任何事物的,个人,社会,自然,宇宙,可实现可控的激发,但微观的能量流动,必然受到宏观能量流动的影响,但也可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发展中华文化,创立以能量为基础的机制科学,并不是否定西方以力量为基础的组织科学,而是互相补充,因此,模块和确定关系的思辨逻辑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源自中华文化,以能量为基础的机制科学,以集合和临界为基础的多次元思维方式,更是中国走出一条自己道路,引领人类发展的关键。

      机制科学的诞生,将会真正实现社会科学的体系化,和心灵科学的体系化,完成社会科学和心灵科学,有经验科学向现代科学的转变,在自然科学方面,大大促进生物化学的发展,并利用生化技术,创造小的生态系统,人将向造物主的方向发展。

      只是一些不成熟想法。

      • 家园 既然你借用了科学术语,那就请把它们的含义讲清楚

        别打马虎眼。

        西方以力为基础的科学,可以看做是组织科学,而中国以能为基础的科学,可以看做机制科学

        这句话是文眼。“力”和“能”是个什么概念?是物理学上的力和能量吗?如果是,太荒谬了。“组织科学”和“机制科学”又是个啥?既然你把科学划分成这两块,系统论耗散论算组织科学还是机制科学?开普勒定律算组织科学还是机制科学?

        学术上并不反对引入新概念,但是如果不加定义,或者原有一个定义你要借用又不加说明,那写的就是散文诗。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民科都爱搞这一套。

        所谓的“中国的系统论可以增强西方的还原论(这是用通行的术语给归纳一下)”。我只能说现代科学也存在系统论,比如系统生物学。至于能不能从某个古代文明的玄学中学习到理论知识,反正至今没有例子,当然你可以做这样的希望

        所谓的“心灵科学”,咱们最好使用通行的术语“心理学”,也是理科。科学是分层次的。简要的说,由低到高为,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科学。

        物理学发展的最早,化学比物理晚了一百多年,生物学又晚了快一百年。如果把实验心理学的出现当作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诞生,那么其实19世纪中叶就出现了。但是长期以来,心理学家的基本假设都是他们的主关想象。心理学怎样与生物学对接,现在看来这个桥梁是最近三四十年出现的演化心理学。

        对接以后,高级学科就被还原成低级学科,就好比我们都认识到了,生物学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化学是特殊的物理。但是不能越级还原,所以有些论断说,因为物理学是线性的云云,所以西方科学如何如何,都是犯了越级的错误。

        演化心理学的教科书不难看,即使看一下有关的科普书也是不错的。比如<自私的基因><延伸的表现型>就很好。

        社会科学怎么样现在还不好说。

        总之呢,在科学的金字塔状结构里面,并没有世界各国的玄学、宗教思想的一席之地。我也不认为中国古代玄学比其他古文明的玄学有什么优越之处。

        通宝推:洛水清,赵行德,flux,常识主义者,易水,普鲁托,jent,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