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中国粮食生产(1949-2013) -- 老老狐狸

共:💬316 🌺3471 🌵3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光明日报:用玉米创造奇迹--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链接地址

          关键词:49年生、初中毕业、村农科队、74年推荐上大学、72年开始培育高产玉米

          1949年,李登海出生在山东掖县(今莱州市),因为地处山东半岛渤海湾畔,父亲期望儿子将来能出海谋生,取名“登海”。然而,事与愿违。农民出身的李登海,1966年初中毕业后回到了养育他的故土莱州市西由镇后邓村,并在1970年参加了该村农科队。不久,李登海出任农科队队长。李登海说,自己专心于玉米高产研究,是受到一则消息的刺激。

            1972年春,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登海获得了我国农业专家1970年赴美国考察农业的一份考察报告,报告中介绍了美国的玉米育种情况,特别介绍了美国先锋公司总裁华莱士先生是一个农民,创建了美国专业搞杂交玉米产业的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并提到了美国的玉米最高产量达到2500多斤。当时家乡多年沿袭种植的玉米“二马牙”、“小粒红”,亩产只有两三百斤,而美国的最高产量是我们产量的8-10倍,这一差距深深刺痛了李登海的心。从1972年开始,开创我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成为李登海一生的理想追求。也是从那时起,“培育良种,赶超美国”的雄心壮志,开始在他心中萌芽:“美国的农民能办的事,中国的农民也能办到。一定要培育出高产的玉米种来!让脚下的土地长出更多的粮食。”

          自此,李登海把一生与玉米育种联系到一起。他白天在玉米地里忙碌着,晚上痴迷地学习有关育种的理论。1974年,他被推荐到莱阳农校(今青岛农业大学)深造。幸运的是李登海遇到了全国玉米遗传育种的权威教授刘恩训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为他立志进行科技创新、科学报国,投身于玉米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79年、掖单二号、夏玉米纪录、推广20年

          中国是玉米种植大国,但长期以来的主要品种是平展型的。李登海在试验中发现这种玉米很难高产,于是他大胆提出,玉米要高产,必须选育株型紧凑、光合利用率高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当时,这是对传统育种理论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利用自己选育的“478”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表现出高光效株型茎叶夹角小、叶片挺直上冲的紧凑型玉米理想特征,其叶向值、消光系数、群体光合势、光合生产率等生理化指标更趋合理,实现了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经济系数、高产能力和较高密度下单株生产力的“五个突破”。

          经过李登海的不懈努力,1979年,中国第一个紧凑型玉米种——“掖单2号”诞生了,当年在全国首次突破亩产一千五百斤大关,首创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在全国推广20年之久。随后掖单6号、7号……亩产824.9、953公斤……李登海用中国的玉米种刷新着夏玉米亩产纪录。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玉米紧凑型观点同平展型观点僵持对立不下的时候,农业部依据李登海等科学家的卓越贡献,适时提出将全国玉米种植由平展型向紧凑型转移。同时,李登海又育成了掖单12号、掖单13号等亩产超吨粮的紧凑大穗型新一代玉米良种,其中掖单13号被全国16个省(市、区)审(认)定,创下全国年种植近5000万亩的纪录,被农业部列为“八五”、“九五”期间紧凑型玉米的主推品种。

          继“掖单”系列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李登海又育成了抗病耐密、优势更强的登海1号、3号、9号等“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种,在省级和国家级区试中表现突出,通过审定后快速推向全国,成为跨世纪的主推品种。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到2004年,李登海在选育新品种的数量上、推广面积上、产生的效益上都居全国首位。“八五”和“九五”期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年最大推广面积占全国统计种植面积的43.5%,占山东省种植面积的82%。全国累计推广达10亿多亩,为国家创造社会效益1000多亿元。2005年10月17日,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超试一号”亩产达到了1402.86公斤。时隔16年后,他再次刷新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李登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前面,已经有很多人的贡献和铺垫。

          谈谈紧凑型玉米育种

          中国第一个紧凑型玉米自交系是黄早4,它是文革时期,也就是70年代初期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下放到该院的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合作育成。黄早4作为我国主要玉米杂交模式父本的最基本的血统,一直沿用至今,在我国玉米育种史上彪炳千秋。该自交系2001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个提出紧凑型玉米育种理念的人是山东烟台农科所玉米室主任于伊。由于70年代初烟台农科所在玉米中发现无叶舌玉米,受无叶舌玉米叶片上冲的启发,提出理想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当时国际上也有人提出搞光效育种理想株型育种的概念),当时处于文革时期,提倡群选群育,所以于当时多次到基层宣讲他的理论,于宣讲时在黑板上挂着一张理想型玉米株型的画像,画的实际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紧凑型。李登海也是于的听众之一,于的理论肯定在他的脑海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第一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是烟单14, 组合是莫17×黄早4,育成时间是1977年,育成单位烟台市农科所,主要育成人就是于伊。同时育成紧凑型杂交种的还有陕西户县农民郭秦龙,组合也是莫17×黄早4, 还有一个早期育成的紧凑型杂交种是鲁玉4号,组合是1029×黄早4,育成时间也是1977年,育成单位山东莱阳农学院,育成人刘恩训。李登海曾经到莱阳农学院参加过培训,与刘有师生之谊。

          李登海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集大成者,他把紧凑型玉米育种发扬光大,同时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推向全国。李登海的第一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是掖单2号,组合是107×黄早4,育成时间是1979年。随后李登海育成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掖单12, 掖单13,掖单22。推广面积最大的是掖单13,该品种于1987年育成,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李登海不仅重视紧凑型玉米育种,而且还十分重视紧凑型玉米的高产关,多次刷新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这些高产纪录在全国引起震动,这也是李登海所以能把紧凑型玉米品种推向全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登海育成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骨干自交系是掖478,478和黄早4与美国SS和NSS相对应,被认为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标准测验种。谈到478,不能不谈U8112和5003,U8112是原来州市农科所玉米室从美国大豆夹带的玉米中选出的二环系,5003是沈阳市农科院以美国先锋的玉米杂交种3147为材料选出的二环系。没有U8112的坚韧秸秆的遗传,没有5003多基因致矮性的遗传也就没有478。同样没有478也就没有今天的郑58,没有郑58也就没有郑单958。而郑单958是我国玉米育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种子,没有郑单958我国目前的种子市场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因此在玉米育种中任何一个小的进步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完成的,我们应该向每一位为此作出贡献的人致敬。

          李登海:从事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60年代中期是我国从传统种植农家品种重点转向推广杂交玉米品种的历史性转折时期,杂交种的杂种优势被广大农民迅速接收。在70年代初期甚至在早些时候,国内外玉米育种专家相继提出了选育高光效的理想株型的杂交种,即具有玉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或近于直立,通风透光、适于密植等特点,在70年代初,就有“登攀1号”、“争光1号”等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相继在品比中出现,由于其在抗病性和产量方面较差,而没有引起重视。烟台农科所玉米育种专家于伊先生提出过,用从农家品种莫耶岛小粒红中分离出的无叶舌(隐性遗传)紧凑型玉米自交系组配理想型杂交种。莱阳农学院的刘恩训教授也提出过用有叶舌(显性遗传)的紧凑型自交系组配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我国的玉米育种界也报告了考察国外先进国家在玉米育种方面有关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动向,但就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究竟在玉米生产中能发挥多大的增产潜力,有多大的优势,起到多大的作用,在我国还尚未在实践中证明。

          我们从72年开始搞夏玉米高产攻关试验,至今已29年了,从73年开始搞玉米育种至今也进行了61代的选育过程。我们是在立志开创我国的玉米高产道路的试验探索中,在边搞高产边搞育种的研究结合中,发现了应用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是发展我国玉米高产再高产的有效途径,进而确立了以紧凑型为主体的玉米育种方向。

          通宝推:笑任平生,霹雳焦蛙,独立寒秋HK,邻居大哥,天天向上A,桥上,wxmang的书童甲,愚弟,西安笨老虎,
          • 家园 想起当年家乡的那些农科人员了

            我来自东北边陲小城,记得小时候听广播,经常介绍家乡农科人员的育种工作。当时好像主要集中在水稻和玉米上,水稻育种人员每年都要远赴海南,以加快育种进度。当时有几种水稻和玉米品种还是有点小名气的。

            家乡的那些农科人员也没出什么有名的专家,他们的成果现在好像也只有几个玉米品种还能看到推介。但是正是千千万万向他们一样默默无闻的农科人员,为我们今天能吃饱饭奉献了自己的汗水和青春,真心感谢他们!

            现在家乡在种业这一块早就公司化了,不知那些农科人员现在还好吗?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李登海和他妻子都痴迷于玉米育种

            他们夫妻的在玉米新品种培育这方面的工作做得确实是很好的,但多次申报院士无果,希望70岁之前给他个名分吧。

            话说当年袁隆平也是多次申报院士未果,投票的大人们认为袁的研究工作理论深度不够,后来总理关照才得以当选。如果这样相比,从技术上说水稻的杂交可是比玉米难太多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真不在一个档次上。

            祝福这些为这个社会真正做出贡献的人们吧。我们能吃饱吃好,很大程度上仰仗他们的辛勤工作。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现在的院士都是酒囊饭袋之辈了

              八十岁以上的院士,叫资深院士,没有投票权。低于八十的才有。这帮人决定谁是。往往和权力还有金钱结合。老袁要不是有总理和386的关照,估计工程院都不会给他的。

              其实老袁不需要那个了。院士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是已经发虚了。现在也是。

              • 家园 这种以发文章为宗旨的评价体系真是变态。而且还要在人鬼子的

                期刊发的文章才算数。没见过有这么自恨自卑的做法。这倒好,鼓励大家净做些能发文章的所谓热点研究,竟他妈烧钱,屁用没有。实用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东西反倒排不上位。

                我上学时,文章能发到 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都很高兴。这些期刊上真有不少不错的文章。现在好,能拿出手的,都尽量发国外期刊。把自己的期刊活活弄死了。然后那钱买人家的期刊,自己的文章回来读。还有比这个更变态的有木有?

            • 家园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掌握投票权呢

              投票的大人们认为袁的研究工作理论深度不够

              这些人完全是一脑袋的shi

            • 家园 袁隆平至今不是科学院院士,也永远不会是了
              • 家园 是啊,当年科学院院士要求很高,同行认为他理论水平不够

                袁隆平搞出杂交水稻后,同行大有不服,认为是袁运气好才找到雄性不育系、而理论创新方面的高度不够,这对他参选科学院院士很不利。

                当时参评院士是要求有某项创新达到国际首创(在国际上第一次发现某个科学现象),在封闭时代,这是非常难的。但所幸当时我们确实是有一批了不起的科学家(尤其是国外拿博士学位回国的那批老先生),那个时代的院士们确实大多很牛,为人也很好。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从技术含量上、贡献上讲,李振声的最高科技奖当之无愧

                袁的科学院院士、李登海的工程院院士,完全应当给。

                李登海的贡献岂是那些走管理口的高官院士可比的。

                想当年,那么多农民代表、工人委员,再看现在,也就不奇怪了。

            • 家园 院士们鄙夷地一看申报资料:工农兵大学生!

              英雄别问出处啊!

              通宝推:阴霾信仰,
              • 家园 确实是个问题,更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工作单位可以仰仗吧

                袁不是工农兵大学生,他1953年就毕业了,好像是专科(工农兵学员毕业时没有学历,后来通过补考拿专科学历,因此,从学历上说袁还是超过工农兵学员的,他的短板应该是在单位,记得是在某地区农科所)。最近几年工农兵学员当选院士的真不少,不过现在恢复高考后77、78、79年上大学的也逐渐登上舞台,很快就该是这帮人以及更年轻一代的天下了。

                工农兵大学生可不能小看,他们综合能力(尤其逆境下获得资源和求生存的能力)特别强。恢复高考后上大学的是以善于考试为标准筛选出来的,工农兵大学生则是以社会综合能力为标准筛选出来的,他们大多是真正的人中豪杰,极少呆子;我等通过考试出来的,则可以是书呆子,甚至书呆子的比例可以很高。

                申报院士也靠天时地利人和。当一个人的成果出现时这项成果正好被社会广为接受并且在鼎盛期,报工程院的话当选的可能性大得多,错过之后,如果这项成果不那么流行了,则报院士也就没什么份量了,这就是天时。所谓地利,指院士选举很大程度上依赖组织,候选人在某个强大的单位,则该单位及其友好单位及他们的主管部门及所在地域都会替他拉选票(其实甚至不需要拉,票直接就投过来了),系统内的院士们都会给他投票。所以,民营企业家难度大很多,需要绝对的优势才有希望。至于人和,大家都懂的,票是由有投票权的人一票票地投出来的,让有投票权的人认识你、认可你、愿意将他那神圣(确实非常神圣)的一票投给你,才是最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的,这个可能最考验候选人了,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用在这里很合适。袁的后2项好像都不占,靠的是他的成果长盛不衰。

                据说袁刚当选那几年不参加院士的任何活动,过了多年后开始参加,现在则看起来比较活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