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反恐 -- 本嘉明

共:💬47 🌺2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火车站广场入口的设计要封闭性

      1、广场入口由开放式,改成半封闭式。入口设立警卫。

      2、考虑在火车站广场入口处,加强技术预警,比如红外感应等。

      3、设计要考虑到紧急事态情况下,能快速封闭所有出入口,不让恐怖分子逃窜。

      • 家园 这样更危险

        车站广场不开放?那么,广场外面的马路就天天堵车吧。混杂的人群又会是恐怖分子的新目标。

        快速封闭所有出口?恐怖分子是逃不掉了,普通群众也逃不掉了,死伤更众。

    • 家园 这个办法用处不大

      中国人口多,人员密集场所也多,除了车站之外,学校、医院、商场等等地方人都不少,不可能把所有这些场所都改建了。

      最简单的办法,是增加安全力量。一是扩充警察员额,中国警民比例还是很低的。二是增加协警数量,可以利用公益性岗位方式,增加一批协警,顺便也可以解决一批4050人员就业问题。

      增加100万的安全人员,按照每人每年10块费用计算,也不过1000亿元,顺便还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 家园 算术题不能这样算哦。

        100万的安全人员,就算全是100万的警察部队,那是要发工资的。就按平均工资0.5元算,每年发工资,要发多少?600万!还要加上:办公设施的建设及维护、人员训练,武器装备及保养……那是个天文数字。

        • 家园 不需要那么多钱

          我是每人每年10万块经费计算的,误写成10块了。

          这10万块中一半是工资,另一半是运行经费。工资这块是按现在一般公务员工资标准算的,实际上我的想法是大幅度增加公益性岗位人员(类似与合同制保安,不属于公务员),4050人员只要身体好就可以了,这个工资已经相当高了。运行费用也用不了多少,比如派驻学校的保安人员,只要配备警棍、防爆叉之类的器械就行了,办公设施完全可以利用原来学校的房屋。

          从昆明这次事件看,少量但是有组织的保卫力量也可以起到比较好的作用,最少可以减少伤亡,迟滞犯罪分子行动,争取时间等待增援力量的到来。

          1000亿这个数实际上也不少了,军费才8000多亿,军队可是200多万人,而且重型装备采购和运行都是非常费钱的。

          • 家园 您应该去看一下公开的三公经费,再说1000亿够不够。

            就我知道的小道消息,在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一个检察院一年的汽油费就上千万。如果是警察,那更是油老虎。

            另外,以军队作比喻,是很不恰当的。首先,军队中大量义务兵,不拿工资,第二,即使转士官的普通兵,工资远低于警察。我知道的一个工作五年左右的文职警察,每月收入大约七八千是很正常的,这是六年前的水平,现在,不知道。

        • 家园 数学是基础啊,你俩
    • 家园 重点不能放在这最后一关。防不胜防,事倍功半。
    • 家园 少数人面对多数人,却能够取得取得交换比悬殊的胜利

      是因为双方有组织,训练,武器,和战斗意志上的差异。

      少方目的明确,手法熟练,彼此间配合默契,经常在局部实现多打一,且其打击的伤害性强。多方缺乏思想准备,大多数在受到伤害后才意识到自己也是被攻击的目标,事先没有自保或反击的意识。其反击的毁伤效果也差。于是少方可以以很少的代价在短时间内对多方形成重大杀伤。

      如何改造多方来改变这个局面?

      1.通过宣传提高警惕性,给出易于判断的风险标准。只要见血或有人倒地,就可以判为袭击发生,需要启动自保或求援程序。

      在掌握宣传工具的前提下,这是比较容易的。

      2.增加个体攻击力,使其具有迅速使对方失能的能力。

      可以通过广泛配发小型失能型武器实现。如防狼喷雾器。普通人面对防狼喷雾器的下场不会比遇到刀具更惨,所以这类武器的普及对普通人来说并不带来比以前更多的危险。但少方在持续进攻时就无法避免被有效反击和失能。

      3.增加个体防护力。

      比较困难,因为需要多方改变生活方式。

      4.增加组织力,通信力,使其可以协同作战,呼叫援军。

      可以开发和公安监控系统的手机报警应用。多数手机都有定位功能,这不难。而且在整合公共广播系统后,可以立刻由警方人工远程确认情况后向当地人群示警。

      大数据时代下,每个个体都是网络的一个节点,反恐不过是增加一个系统功能,并把相应的软硬件配备到各个终端和网络。如此而已。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回到户口本的时代,居委会,自然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

        类似建国初期前三十年的样子,每个人的阶级斗争弦紧绷着,比如就无法想像恐怖分子在北朝鲜或前苏有任何机会。不过在中国那个时代无法回去了。

        从防御态势来说,如果无法从社会制度结构上形成有组织的防御,比如上面描述的建国初期那个所谓的“警察国家”制度,另一个途径就是大数据下的监控,这后一个办法就是类似美国国安局的办法,但是需要吧数据收集终端广泛的布置到社会中去。这后一个办法可以与前者结合使用,也可以完全不依赖前者而单纯通过数据分析独立起作用。美国国安局的做法基本是后者,以达到尽量少的干扰正常社会的目的,同时麻痹对手以达到更好的数据收集效果。

        但是监控也存在问题,比如美国国安局就有这个问题,就是效果上并没有防范911之类事件的发生。这里面有大数据技术上成熟的问题,数据收集的问题,随着时间可以慢慢提高。

        最主要一个问题是,如果敌对势力有意识的避开数据收集终端,就是所谓的“off the grid”,这个办法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斯诺顿被美国人当成卖国贼的主要原因是他向世界揭示了大数据的威力,而对手一旦有意识的对抗大数据,那么监控的优势基本上就失去了,后面出现马航失联的事情,是不是与恐袭有关,在后斯诺顿时代就很难指望大数据的帮助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