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赵括的常平 -- 文玉

共:💬78 🌺33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园土兄说的很好,我也来说两句。

        在盆地/山岳结合地带大规模运用骑兵确实是白起的创举。赵括没有想到并不能怪他,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天才。但是赵括在被包围后并没有慌乱,而是迅速冷静了下来,控制住了赵军的情绪,在包围圈内和白起展开了一场长达四十天的惨烈的消耗战。就这点而言,他的表现超过了白起以前遇到的所有的对手。他给白起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白起无法仅靠自己率领的军队战胜他。最后决定战争胜负的,是秦国体制上的优势。秦昭王亲赴河内,给当地居民就地升爵一级,全部发往前线。能把秦国压箱底的功夫都逼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战赵军固然全没,秦军同样伤亡惨重。据白起的自述,秦军伤亡过半,国内空。这就为秦军此后的几战失利埋下了伏笔。再多说一句,战胜方在付出如此惨烈的代价后,失败方即使投降也很难得到宽恕,大屠杀几乎是必然之举。以后的历史也多次证明了这点。

        通宝推:特里托格内亚,种植园土,
      • 家园 这个纸上谈兵的错误是整个赵国决策层的

        赵括如果不改变廉颇的稳守策略,就不会撤换廉颇了,所以赵括的贸然出击不仅仅是他自己缺乏经验,也和后方的压力有关,另外,之前的阏与他爹撞上的是菜鸟胡伤,会被简单忽悠,他这轮撞上的是老鸟白起,运气也实在太背。

        • 家园 胡伤可不是菜鸟,白起对他的评价就很高。

          所以阏与一战才比较大的意义。要真是个菜鸟将领领军,秦赵两国早就再开一仗掂掂对方的分量了。

        • 家园 如果不改变防守的态势

          那么最后赵国的损失恐怕也不小,长平之战到最后双方都到了一赌国运的境地,输家固然灰头土脸,赢家也未见得轻松许多。

          • 家园 这是决战的必然结果

            就看谁先挺不住,赵国的国力当时可还没有衰竭到不能支撑,平原君一直到邯郸围城都还花天酒地姬妾成群,比起亲到前线加劲的秦王赵国高层的作战意志太薄弱了。

            • 家园 赵国

              当时的政治系统应该还没有秦国这么有一致性,于是乎封臣不急君王急,意见可能比较不统一吧。

              • 赵国
                家园 长平几十万人关系赵国国运的

                前线消息断掉这还不急啥时候急啊,赵王不能上前线平原君还安然坐着,这仗能有赢的希望么?

          • 家园 如果守势不改,就是阵地战比消耗了

            从地理看,赵国应该占优势吧;

            外交上确实应该发动诸侯乘机四面围攻秦国。

            • 家园 赵国地理处于劣势

              秦国国力更强,而且可以借水路运粮,赵国则要翻越太行山。战役后期赵国已经向齐国借粮,说明本国已经难以支持。这时救援别国争取减少损失是必要的,但是赵国在外交中同样失败了,居然直接向秦国派出求和使臣,这样一则暴露自己力量已经枯竭的底牌,让秦国坚定了彻底消灭赵军的决心;二则秦国盛情款待赵国使臣,给别国造成秦赵可能很快议和的假象,争取到避免别国干预专心最后决战的时间。

            • 家园 我记得有文讨论过,赵国是耗不起了

              才派赵括的,赵国的粮食储备拼不下去了

    • 家园 长平的地形决定了赵括部队很难展开

      赵军被包围点周围都是山地,秦军凭借弓弩和地形优势射杀先头赵军后,士气本就不高的赵军选择了固守待援。另外赵军并非有四十五万人,里头可能有相当一部分随军民夫,所以赵军战斗力并不一定比秦军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