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17):细浪艇(一) -- 本嘉明

共:💬42 🌺20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些问题,人家可以用主动声呐,而且如何协同呢

          大群细浪艇的战术感觉说穿了还是德国人的狼群战术,问题在于若潜艇要构成集群攻击力恐怕彼此间得有协同,若在巡航导弹攻击距离(上百公里)这个尺度上,潜艇之间如何协同?若要靠近点,问题在于,敌人若用飞机集中反潜,可不就一锅端了么?

          • 家园 细浪艇不是狼群战术

            “细浪艇支队”不是野战军,而是警备区。

            这是“(手机的)蜂窝分布信号基站”模式,在“瓮城海域”里划20个“街道”,每片儿一艘细浪艇,20条艇熟门熟路,在自己的自留地里随便找个猫儿洞一蹲,绝对静音,就隐形了。美日的潜艇过来,你照走,我不露面,全程监视,直到走出这片儿。在海底铺一个秘密光缆网,每个区片里都有几个接入口,伪装成礁石/沉船等,潜艇定时过来用机械手接入,打卡签到报平安,顺便同邻艇和总部联络。

            快打起来了,就再派10来条艇(可以是细浪艇,也可以是明级,宋级啥的)过来,大鸣大放地在全海域巡逻,谁也不许过。那20个片儿警仍然不出声。美日的潜艇敢动那10个巡警,便衣路人甲就在背后下刀子。美日的反潜机要飞来,不就进了咱们“东海防空识别区(二期)”了吗?拿竹竿捅下来。

            和平时期,这一片的海底控制住了,美舰在水面上跑,不就是个虚面子吗?任他费那个油钱。围师必阙,中国要是从水面到水下,把这一片都占死了,俄国,日本,韩国怎么透气?人家不急眼才怪呢。咱们“让开大路(水面),改走两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办法管用

              以正合, 以奇胜, 有了水面力量, 加上这个细浪,把两方面都照顾到了。问题是水下通讯网不好建, 如果接入点固定, 时间一长肯定暴露, 成了细浪隐身和机动性的大罩门。

              我估摸着md版的细浪工程,已经在我们的周边海域布设多年, 只是人家用的不是潜艇,而且只注重情报搜集和监视而已。 要搞我们自己的细浪工程, 得先破了这张网。

        • 家园 东海大部分都是水较浅大陆架,是否有必要开发潜艇的钻地功能

          比如可以钻到海底里

        • 家园 大冷天的停电啊!

          希望家里不是电力供暖, 要不然可不好受。花慰花慰, 并祝节日新年快乐。

          • 家园 此事说来话长

            容后再写一篇详细的,跟大家汇报。

            到现在,多伦多还有8万户(至少20万人),自星期天凌晨停电至今,痛苦不堪。

            我们都是电力供暖的,无暖气无热水无电梯无照明,不能煮饭烧水,48小时。万幸已经熬出来了,家里的花草基本都牺牲了,人都好。

            • 家园 我也是周日凌晨停电,周四下午才供电的。

              坐等本大雄文。

            • 家园 花慰。。。
            • 家园 你们那里现在恢复了吗?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还坚守阵地,本大以河为家的精神为我等钦佩啊。

              • 家园 24日凌晨恢复供电

                正好连续停电48小时。

                所以当晚可以把早已写好的第一节贴出来,算不得坚守岗位。

                这种天灾,地球每个角落都可能轮到,但安省和多伦多市这二级政府的作为相当迟钝。我们一家三口,都是壮年人和高中生,又住公寓的高层,朝南单元,所以能熬过来,但老年人和住独立屋的家庭就更难过了。我家是周日凌晨3点停电,事实上停到周二晚上,我们的意志力也支持不住,已经打算去住HOTEL了(多伦多的宾馆连日爆满),还好次日凌晨3点来电了。

                由于政府内部的政治斗争,省政府和市政府迟迟不愿向中央申请进入“紧急状态”。

                作为受害者之一,我的意见,是立刻进入“紧急状态”,措施为:

                1)军队进城,以野战发电车,炊事车,为仍断电的居民区无偿服务。

                2)组织大巴,到断电居民区不停转圈,呼吁居民上车,拉到开暖气的社区中心安置。目前是在电台号召居民自己去,这是放屁,很多独居的老年人根本不想走或不能走,甚至听不到电台,你得去挨家敲门,去拉。

                3)设置“带宠物安置中心”,有些居民是顾虑自己的宠物扰民,不愿去社区中心和亲友处暂住。某些中心要专门为这类家庭准备。

                4)抽调警察组成机动队,全城收拢无家可归者。

                5)部分医院尚未完全恢复供电的,请求军队野战医院支援。

                6)对于暂时无法安排抢修的地段,要明确向当地居民说明,以免大家无谓地等待。凡断电地区,设置联络官(当地警长)和小区热线,为居民和政府之间牵线,随时咨询抢修进展。

                不进入“紧急状态”,单靠电力公司抢修,早已超过这2家商业公司的运转负荷了。现在必须依靠联邦政府和军队的力量,为电力公司赢得抢修的时间,为居民赢得健康生活的机会。

                这次事件,我的判断,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希望截至目前已经停电80余小时的居民们,能平安无事。冻了3天,大活人怎么再熬?天天飞雪,零下10几度啊。

                • 家园 断电状况后续

                  断电自2013年12月22日凌晨开始,至2014年1月2日,已经12整日。目前仍有数百户用户无电。按多伦多电力公司的统计,全市来说,每用户平均2.5口人。

                  这些剩下的,都是最难修复的地段。好在其中不少独立屋同时用煤气和电力,单单停电虽然不便,人还不至于冻坏。

                  受灾初期,邻近各省(包括美国北部)的电力抢修人员紧急援助受灾的加拿大三省(其中安大略省情况比较引人注目),多市每日耗资100万元用于抢修。曼尼托巴省赶来安省的救援队牺牲了自己的圣诞假期,昨天刚刚撤回。由于严寒,这些抢修的电工和处理压倒树干的园林局人员在户外作业的条件相当恶劣,甚至危险(有电线搭在断枝上)。

                  对于要不要向联邦申请“紧急状态”,省长,市长福特,其他数名“参与决策者”都不同意。只有副市长Norm Kelly,1名多伦多市电力公司副总裁提议申请,此2人当时家里也停电。

                  我对于省长相当失望。对于狗斗数月的市政府内两派也相当失望。草菅人命。

                  1)最后当局终于安排了“挨户敲门”检查,救助老年人,但开展得太晚了。

                  2)全过程里,没有逐区抢修的实时细节通报,多数记者会里发布的内容,对灾民毫无帮助。

                  3)由于市长在此前的内斗中被夺权,因此一向不鸟福特市长的同性恋女省长只肯和接收了大部分市长权力的Norm Kelly交流灾情,而该副市长坚持不在记者会上站出来发言(把无权的福特市长推在前台代表市政府发言),下午1点记者会毕,副市长即飞往美国同家人团聚渡假,逗留十几小时,结果遭市民痛骂,副市长辩解说去年好几个亲友过世,如今是见一次少一次,不去不行,你们先冻着,我去去就来的。而那帮打倒了市长的市议员们发挥了多少救灾领导作用,不得而知。

                  4)福特市长不肯申请“紧急状态”,重要的原因是一旦申请,他最后残存的权力也要移交出去。对比今年夏天由于暴雨停电,市长上窜下跳,他的市议员哥哥跑到街上志愿指挥交通数小时(没有红绿灯了),这次兄弟俩基本是撂挑子了。市长是因为触动了大批既得利益集团,被以私德不检点的理由(吸毒,酗酒)而打倒的,他并没有贪污和工作不力的情况。结果该干活时造反派们傻了。

                  市长选举2014年年底进行,现在到9月供候选人报名参选,福特扬言一定竞选连任。福特兄弟在中产阶级白人和低收入郊区白人阶层里支持者众,至今在全市仍有33%的支持率,他确实为受损害的大多数市民干了些左派市长坚决不会干的活。我个人认为福特太胖,确实要去治疗(戒酒,戒毒,节食),由他哥哥,市议员道格-福特出来选市长,或许也是个选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左面是哥哥道格,右面是市长大萝卜。

                • 家园 狗尾续貂几句

                  1.住独立屋半独立屋的,很多人搬到地下室。地下室冬暖夏凉,因为有锅炉房热水器,所以一般温度都比楼上要高几度。如果是中青年,衣服多穿一点,可以抗过去。

                  2.老人的确难熬,如果没有子女照顾,在家里肯定熬不过去。

                  3.目前为止,似乎在家里取暖不当造成的伤亡比冻死的人要多。

                  4.最难熬的是平安夜晚上,气温达到零下15度。现在已经慢慢升温了。

                  5.据说最后没通电的,都是难度最大的。

                • 家园 附近供电正常地区没有可临时投靠的亲友吗?

                  这真真难顶。 还好没老人家, 不然就糟了。

                  看来我大姨子家要自备发电机是对的。

                  不过我劝她搬来加州算了。 本大也来吧, 反正儿子也大了, 这边的大学还是不错的。

                • 家园 也许一开始,政府部门没估计到会拖这么久的。

                  以为半天,一天就能恢复正常。你是受害者之一,是当局者之一。我能理解你的心境。

                  你们那儿生活习惯是否象美国这里,很多家庭都在地下室存放一些食物饮用水和生活物资。

                  • 家园 关键是低温冰雨造成树木倒塌压断电线和电线结冰太重最后断线

                    这次大停电,据说是多伦多开埠以来最严重的。物资倒是不匮乏,超市商场只要没停电,都有充分的食品和饮用水供应。

                    停电不但影响照明,还导致无法煮食和供暖。多伦多大部分家庭的炉灶、供暖和热水系统都要用到电力。所以停电的当年,华人超市的瓦斯炉就卖断货了,很多西人则去买发电机。

                    停电加上低温和降雪,真是雪上加霜。周日周一周二那几天,没停电的MALL和图书馆积满了充电的人,也算是一景。但他们都只开放到24日下午。平安夜晚上,气温达到零下15度。即便如此,政府开放的避难所还没有客满,大部分人都选择1,在家硬抗;2,投亲靠友;3,住酒店旅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