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扯天朝历史上的皇家姑父们 -- AleaJactaEst

共:💬49 🌺19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来,问大位前必先熟读宗主国的史书
    • 家园 清朝那段吧,路子是对的

      清朝的公主大多嫁到了蒙古,内蒙古、外蒙古都有,因此清朝皇帝的姑父多是蒙古王爷,但是,他们中立过大功的可不止僧格林沁一个。

      比如策棱的功劳起码不比僧格林沁小,而且他可是乾隆正儿八经的姑父,娶的是康熙的第十个女儿、雍正的妹妹和硕纯悫公主。策棱是外蒙古即喀尔喀蒙古的王爷,忽必烈的二十一世孙。

      他很能打仗,当年傅尔丹率领的清朝远征军在外蒙古和通脑儿惨败给准噶尔人,几乎全军覆没,幸亏策棱带领部下拼死突击,在额尔德尼昭战役中击败准噶尔可汗噶尔丹策零,为清军扳回一分,否则按照当时的情形,清军一败再败,外蒙古很可能就没了,内蒙古恐怕也难说。

      一般都是驸马夫以妻贵,到了策棱却反过来,凭借赫赫战功让自己的老婆纯悫公主沾了光——她是妃子生的,本来只能封和硕公主,因为丈夫的功劳被提升为固伦公主(按规矩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能受封),可惜这位公主当时已经病故了,只能追封。

      在《清史稿》的列传里,策棱死后和岳钟琪住一间房,“钟琪忠而毅,策棱忠而勇,班诸卫、霍、郭、李之伦,毋谓古今人不相及也”。而从战绩来看,策棱似乎更为出色,可以说是雍正后期到乾隆初期清朝外战中唯一的明星,他的“超勇亲王”封号实至名归。

      • 家园 写错了,应该是元太祖二十世孙

        “元太祖十八世孙图蒙肯,号班珠尔,兴黄教,西藏达赖喇嘛贤之,号曰赛音诺颜。其第八子丹津生纳木紥勒,纳木紥勒生策棱。”

      • 家园 楼主,这个二十一世孙没算错吗?

        二十岁一代的话,也四百多年啊。

      • 家园 一声叹息

        钟琪忠而毅,策棱忠而勇,班诸卫、霍、郭、李之伦,毋谓古今人不相及也”

        这一段有神经错乱之感

      • 家园 确实遗漏了策棱这么重要的姑父

        不过他还是一方土豪,而不是张承泽那样的中央大员.

        策棱立下大功,依靠是他蒙古本部的力量,而不是皇帝交给他的中央军.和僧格林沁不一样.

        记得僧格林沁的养父,好像是留在中央工作的,而且算是受重用的.

        • 家园 僧格林沁算是屌丝逆袭的典范了

          他其实并不是蒙古王爷的养子而是继子,而当他过继的时候,王爷已经死了,因此他和那个王爷其实没啥关系。

          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的后裔,但他这一支家道中落,后来混得非常惨,到他这一代已经成了羊倌儿,小僧和他爹不得不给富人放羊为生。

          科尔沁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济,也就是僧格林沁这位名义上的继父,嘉庆六年娶了嘉庆皇帝的三女儿、道光皇帝的姐姐庄敬公主,老丈人死后当过小舅子道光的顾命大臣,道光五年去世,死的时候没有子嗣,结果让僧格林沁捡了便宜。

          当时郡王家族把辈分年纪合适的子侄们都集中起来,请道光皇帝从中挑一个继位,王爷的远方亲戚僧格林沁也在人群里。没想到的是,道光竟然看上了这个小羊倌,据说是因为小僧“仪表非常”非常养眼,于是皇上拍板就是他啦!

          为了笼络他,道光此后还经常称呼小僧为外甥,其实这时候皇帝姐姐庄敬公主早就死了,巧合的是她正好死在小僧出生的那一年即公元1811年,也就是说僧格林沁和他名义上的继母根本没见过面,而鉴于此前他的羊倌身份,和自己名义上的继父估计也没啥机会接触。

          他的荣华富贵可以说完全是皇帝赐予的,大概也正因为如此,僧格林沁心中对满清皇家一直充满了感激。

          通宝推:dfindy,
          • 家园 还是等级制度起了关键作用吧,再穷的贵族还是贵族

            再富的包衣依然是包衣,也得给小僧行礼避道啊。要不是这层身份,他连见道光的机会都没有,还谈何选中。

            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初期,那么多的富商倒贴钱,也要把女儿嫁给贵族,哪怕穷也无所谓。还不是因为等级制度依然左右着人在社会中的真正地位吗。

          • 家园 感觉完全是道光的权术

            提拔一个毫无根基的年轻人上来,下面的人肯定不服,年轻人为了巩固地位也只能依靠皇帝,于是满清皇家就可以稳坐钓鱼台,以仲裁者的地位控制整个部族了。

    • 家园 终于找到一个

      没有皇帝命的桓温,晋穆帝哀帝废帝的姑父,离皇帝宝座就差那么一点点

    • 家园 石敬瑭当过“姑父”
    • 家园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姑父要牛比,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和老皇帝关系好,老皇帝要待见自己的姐夫或妹夫;二是要和现在的皇帝侄子关系好。两者只要缺一,就很难产生牛比姑父。

      天朝公主一般好像比较强势,和公主结婚不能叫娶,叫“尚”公主,这气势上就差了一截,哪像国舅爷那么气势烘烘的。

      而且公主一般都嫁给勋戚,作为政治联姻的工具,这些人本身就是皇帝防范的对象。除非关系特铁,一般皇帝不会重用自己的姐夫或妹夫,即使这些人能得到岳父皇帝的垂青。东汉明帝刚上台就把自己的妹夫梁松赶下台,过两年还把梁松给宰了,给自己的岳父马援报仇。另外,皇帝和很多姊妹都不是一奶同胞,对这些姐夫或妹夫估计也不很感冒。所以这第一个条件就很难满足。

      第二个条件就更难满足了。传统上,姑父和侄子的关系就没有舅甥关系亲。如果小皇帝上台正当年,为了表示对皇太后的孝顺,汉朝一般要给舅舅封侯,很少听说给姑父封侯的(姑父本身可能就是侯了)。如果小皇帝还小,太后听政,肯定重视自己的兄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