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聊聊这几天热炒的“火车装上了黑匣子” -- 忘情

共:💬48 🌺3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了LKJ,火车司机的乐趣少了很多

      以前开火车,看到东北大片的国营农场的玉米地,火车慢速行驶,副司机在车头跳下去掰玉米,然后在车尾跳上来。

      前面一趟火车撞了只狗,告诉后面的火车减速,将狗拎上火车,再呼叫下一站给扔上把刀来,在车头上就开始扒狗皮,回家就有狗肉吃了。

      • 家园 田园生活...看火车的也有乐趣...

        利济巷东边200米有条铁路...同学带我看铁轨...一根针已被压到铁轨里...铮亮...

        曾坐在铁路旁...数节数...最多的55节...看一下午遇到的...

        好像最多的有80多节...

        俺有过一个理想...做个火车司机...没想到...还能吃玉米...

    • 家园 这个“黑匣子”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 家园 客车的风管里是600MPA的风压?

      是不是写错了阿?这个压力大部分压力容器都受不了。

    • 家园 “客车的风管里是600MPA的风压” 600kpa?

      6bar?

    • 家园 很惊讶

      刹车分压还不能实现集中遥测,这太不可思议了。如果列车员可以在车厢内看到本车厢的风压,那读书一定是在车内,而不是趴到车底下。车内环境都无法做到仪表可靠性吗?为什么要用无线传输信号呢?车厢之间的挂钩是铁疙瘩,但风管、电线(有电线吗?)连接还是柔性的,加一根信号线不是难事啊?无线传输受环境影响太大,现在据说过关了,但我对这东西是不信任的,关键信号肯定不用无线传输,次要监测信号还好说。

      • 家园 车内有支管

        就是从车底主风管接一根支管到车厢里,管尽头安一个风表,在风表上读数据。车载信号线最大的问题就是可靠性欠佳。每节车厢端部都有插口,将不同车厢之间的信号线,电力传输线连接起来,但插头暴露在外,日晒雨淋,颠簸震动,接头如果有些许松动,经常导致信号传输不稳,车载广播为啥老出问题,有些车厢有有些车厢没有?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用信号传输线也有问题的。

        • 家园 很奇怪

          为啥自动设备信号传输可靠性不高?以最差的情况,以前人用什么通信方式联系,设备也用同样的联系方式就行了,例如用对讲机把数据进行编码发送接收就是了,这个数据实时性要求没那么高,反正不停的发送就是了。技术上应该不是啥难题,为啥一直要修,是故意做不好赚维修费的嘛?

        • 家园 一个小接线箱+cable gland接口呢?

          我们公司产的机器应该比火车的工作条件恶劣的多,都没问题的

        • 家园 除了技术问题,还得考虑工程问题

          即使技术上可以实现,也得考虑工程实施的问题。无线的话,每列车装一个装置就可以了,而有线的话,每节车皮都要安装信号线,工程量一下多了十几二十倍;无线只需要一台设备,而有线,每节车皮都有两个接头,在同样可靠性的情况下,发生问题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无线才是正道。另外,天涯上有个ID,叫我才是忘情,从那时候认识忘情,到现在,已经好多年。

        • 家园 既然高压风管可以有效连接

          如果在风管内布线,使用柔性接头,是不是能管用呢?当然这可能使系统复杂化。

          至于压力信号的无线传输,我觉得未来应该是趋势,现在好一点的轿车上都有,价格也不很贵。当然火车的工作情况恐怕要恶劣一些,主要是列车重新编组,反复安装。航空上的应用趋向更普遍,比如A320, 330, 340现在用的是接触式的,未来恐怕要用无线的, B777, 787, 747-8都在用无线的,当然价格嘛,比汽车就贵多了,百万人民币左右一套。

          另外,黑匣子实际上是红色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