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将所有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 -- 喝点红茶上会网

共:💬67 🌺527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将所有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

    抛砖引玉

    国际观察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意思是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中国山寨的速度超过西方国家创新的速度,让创新无法回本,最终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这篇文章促使本人开始思考,为什么山寨的速度能超过西方国家创新的速度?山寨其实指的是技术的扩散,而所谓超过西方创新的速度,本质上是技术复杂度到达了一个新高度,使得进一步的创新进入了瓶颈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大部分技术领域没有大规模的进步,所谓的晶体管/IT革命只是一个特例,并且在2001年后,进入了一个同样的停滞时期。

    2008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萎靡不振快5年了,这5年中,美欧日采用了一切办法来刺激经济,除了行政部门的常规刺激政策,金融部门更是以超出常人想象范围的方式来给市场添加助力,美联储一次又一次的搞量化宽松,欧洲央行许诺无限制的购买债券,日本干脆以威胁以印钞的方式来撬动市场,但即使在这些史无前例的“救心针”作用下,发达国家的就业市场依旧远远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民间的抗议示威则是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欧洲那些二流发达国家,都快逼近国家破产的地步了。

    和历史上危机不同的是,本次危机的特点就是拖延时间长,1990年和2001年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都很短,市场反弹很快。从宏观历史看,如果不计1990-1991年的轻微衰退和2001年由于911事件所导致的美国宏观经济增速的短期下滑,自1979至1983年的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到2008年以来的这场经济衰退,整个西方世界已经保持了四分之一多个世纪的经济增长。

      而最新预计是,美国的就业市场要到2016年才能恢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不是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本来经济危机和经济繁荣应该是循环往复的,但这次经济危机后,似乎看不到经济重新繁荣的征兆。

      个人认为,此次危机之所以破坏程度深,对中产阶级的打击超过了以往危机,是因为本次危机在反弹阶段和过往危机有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这次危机中,掌握大部分财富的利益集团不愿意割肉来喂养失业人群,反应在宏观层次就是福利社会的崩溃,表现尤以希腊最突出。原因很简单:苏联倒了。西谚有云:两个相互竞争的魔鬼胜过一个善良的天使。福利社会这个词本来是苏联发明并提倡的,西方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平息社会矛盾,在二战后向民众大规模提供福利。但现在东方的魔鬼倒下了,没有了东西矛盾,西方充满了所谓的制度信心,因此,一遇到危机,社会福利就是第一个被砍的目标。

      再次,南北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过去西方的高生活水平是建立在剥削第三世界国家的基础上的,高价出口工业品,低价进口原材料,但现在南方国家出现了中国这样一头怪兽,大规模低价向世界倾销工业品,并把世界上的原材料价格大幅拉高,两重煎熬下,西方很多伪工业国的本质就暴露了,诸如西班牙,葡萄牙这样的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没有竞争力,沦为“欧猪四国”就不可避免了。

    从时间轴上来看,人类可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技术(不是科学)的大停滞时期。如果说前面的东西关系,南北关系是浅层因素,技术上的停滞所带来的影响则是全局性和长期性的。

      熊彼特有句名言:经济危机是破坏性的创新,就像草原上每次饥荒,活下来都是身体健壮,更能适应大自然的生物。经济危机的一大好处就是淘汰那些那后的生产力和相关企业,让社会资金更好的聚集于那些有前途,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上。在过去的两百年里,这条规律一直适应,火车替代马车,内燃机取代蒸汽机,电灯淘汰煤气灯,计算机埋葬算盘,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正是由于对以往规律的认识,西方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尤其是美国)慢慢把低端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认为自己只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创新上,抓住高端产业即可。所以我们看到了所谓的”雁行模式“,IT外包,以及富士康这样的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我看西方的报导,都充满了自信,针对国内有人抱怨产业转移,所有的西方媒体都会鄙夷的回复:让中国人和印度人流血流汗,我们抓住高端就行了。

      但本次危机后,严格意义上讲,2001年IT泡沫破灭后,西方突然发现,下一个产业突破点,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在哪儿呢?2001年IT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什么将联邦利率大幅下调?因为在找不到新型产业突破点的时候,必须依靠房地产泡沫来推动经济发展,满足资本牟利的需要。当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金融崩盘后,房地产泡沫也就一去不再回头,没有了新的投资方向,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美国企业里有着史无前例的充裕现金,国内失业人数一大群,但它们都不愿意投资。

    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b/html/2011-02/21/content_245467.htm

    先举例说下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一块水泥平地,中央放一个圆形漏斗,漏斗中灌了一些水,很显然,漏斗中的水会从下面流出来,向四周扩散,漏斗中的水越多,扩散得越快。

      要想保持漏斗中的水位不变,上头必须不停的有足够流量的活水注入,否则,漏斗中的水最终都会扩散出去,导致水泥地上各点的水位相同。

      西方要想保持技术优势,就必须不停的能够实现技术创新,保证"漏斗中有活水注入“。如果技术创新的脚步停下来,漏斗中的水位就会下降。

      美日欧现在的窘境就在于此。

    ================================================

    =============================================

    以我的经历来说下技术扩散的步骤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好处。

      九十年代末期,我在南大做本科毕业设计的时候,题目是给一个电路模块做测试,电路由一个博士提出框架和算法细节,两个硕士负责在FPGA上用verilog HDL实现。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就是实现一个完成特定功能的CPU,主要是要包含几条特殊指令,完成特定数据的叠加和变换。

      设计最终没有达到最初要求,因为那个博士不知道如何下手,当时根本找不到相关设计资料,想问人也无从问起,只能独自摸索。

      后来在企业工作几年后,又回学校读研,硕士阶段有一阵子很空闲,自己设计了一个32位CPU软核,由于技术交流和网络查找,并不觉得有多大难度。博士毕业前,我把电脑和资料移交给了一个硕士师弟,后来听说,10年,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设计一个4核CPU。

      也就十几年的时间,曾经看上去很高深的技术就烂大街了。

    有人会批评到,19世纪末,不少人说物理学的理论大厦已经构建完毕,今后只需要在细节上修修补补就行了,可20世纪涌现了相对论和量子论,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大大推进了一步。现在说“技术革命的停滞”,不是和当年的情况一样吗?

      但个人仔细思索后,认为这一次的情况不同于上一次。上一次是认为科学理论已经完美,今后不再需要完善,而这一次的情况却是,即使我们在科学上有越来越多的理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之处越来越多,但知其所以然不代表就能造其然,我们想发明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我们可能越来越难以推进技术的增长。

      当然,我不是说,技术马上就会停止进步,技术目前仍然在增长,但增长的步伐会慢下来。由于新一轮技术革命迟迟难以到达,在以后的岁月里,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不会像过去一个半世纪那样显著。技术很有可能进入一个“增长的停滞”时期,至于时间的跨度,如果不是永远的话,也是一段非常长的时期。

      其实人类文明已经经历过一次类似的“技术革命的停滞”,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的转换过程中,农业,马匹,车轮,冶金,文字所代表的一次技术革命,把人类从蒙昧时代解放出来,对世界的改造远超之前的原始社会,但在这之后,人类文明的进展速度大大下降,之后几千年的时间里,社会生活和技术领域的变化只能用龟速来形容,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公元1500年的世界和公元前500年的世界差别不大,但长期的积沙成塔,最终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瓦特改进蒸汽机到现在短短200多年,人类生活已经天翻地覆。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验里,“进步”是时代的主轴,周边的事务似乎在永不停息的变化,而科学技术就是这一切变化的幕后主宰。一方面,科学技术渗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在短短的三十年内,无数过去只能为精英所享有的产品和服务迅速普及到大众,如 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等。另一方面,汹涌澎湃的科技浪潮向旧时代的各种组织,机构和团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些组织,或者崩溃,比如, 信息化宣告了前苏联基于20世纪20年代对大工业生产的认识而提出的“现代化=电气化”政策的破产; 或者被迫做出重大调整,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像IBM公司从大型机转向PC,再从PC转向信息服务一样。

      在大部分人看来,技术似乎会永远不停的发展下去,因而,怎么可能出现“技术革命的停滞”这种现象呢?

    ===============================================

    ===========================================

      其实,技术的增长已经慢了下来,普通民众之所以感觉到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一方面是“滞后”效应,另一方面是IT技术在上个世纪70年后的异军突起掩盖了其它技术部门的停滞不前。很多现代科技产品,如手机,其原型在半个世纪前就存在了,但一直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在其它部门的配套科技水平(微电子)跟上来之后,再加上商业化组织和营销方面的创新,手机才大规模推广开来,但对于使用手机的普通民众而言,感觉技术却是离自己如此之近!赞叹之余,对技术顶礼膜拜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透过科学技术表面上的喧嚣,就会发现,在很多技术领域,人类已经陷入泥沼之中。

    在火箭推进方面,没有任何稍大一点的创新,导致太空运输的单位质量成本依旧居高不下。纳粹德国在40年代搞出V1和V2火箭,不到30年,阿波罗登月飞船在1969造访月球,把人类的空间跨度拉伸了百倍不止,在当时,很多科学家预测30年内,人类将会在火星登陆。但现在看来,由于推进技术没有革命性的变化,再过50年都不大可能。

      在航空技术方面,从莱特兄弟木头双翼飞机上天,到喷气式发动机出现,到波音747投入服役,总共也就60多年的时间,变化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但从1970年开始,航空技术骤然减速,40多年前开始生产的波音飞机和B-52到现在为止依旧雄风不减,托IT技术革命的福,新型飞机更舒适,通讯更便捷,但在载重量和航程方面没有大突破,从侧面说明了航空技术以蜗牛爬的速度在前进,

      在能源领域,依旧是石油和煤炭的天下,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每一次能源危机,总是会有人跳出来呼吁新能源。每一次吹嘘新能源的时候,总是说“技术进步很快,发电成本几年内就会与火力发电平齐”。但事实却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光伏技术和风电技术,一直没有革命性的的突破,发电成本远超火电,必须依靠政府的大量补贴才能生存。

      在核技术上,从发现核裂变到原子弹爆炸,不到8年时间,又用了几年搞出核聚变氢弹和核动力航母。接下来,可控核聚变研究了60年,经历了数次“快了,快了”的宣称,到现在,仍然只能用瞬间功率比大于1来忽悠政客,仍旧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性。

      在目前火爆的信息科学领域,自香农提出他的理论后,通信的基本框架就没有太大的变化,神经网络热闹了一阵子,大家觉得前途渺茫都不搞了,而目前所有计算机的鼻祖都是图灵机,事实上,现在最新的计算机,其工作原理,和50年前的计算机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曾经宣称要发展第5代“智能”计算机,现在也偃旗息鼓了(大家还记得小时候的动画片《阿童木》吗?)。其实有一个大家天天都接触的例子,互联网上现在为了防止机器顶帖和注册,竟然在使用类手写的“认证码”,靠大脑对不规则事物的识别能力来打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在生物学领域,从发现双螺旋结构开始,无数次的宣称要进入“生物学”世纪,要像牛顿力学那样指导工程实践,结果到现在为止对DNA的动力学原理依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为什么一个基因的改变会导致高鼻梁和低鼻梁的区别,中间过程是怎样的,牛顿力学中,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相关质点运动问题,但生物学中,快60年了,还只能观察表明现象,不能深入揭示内在机理,更不要说利用其中机理,无数次让人失望,搞生物的都只能拼命的发paper来申请资金,导致相关杂志SCI影响因子奇高。

      半个世纪前,人们曾乐观的宣称到2000年能了解大脑的思维特性,而现在人类对大脑的了解,比起50年前,没有什么大差别。如果说有什么成果的话,就是认识到大脑的复杂性远不能用现在人类的知识来描述。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人民日报》采访一位医学家,该医学家乐观的估计,说到2010年,人类将会战胜癌症,这是基于对之前医疗技术进步经验的积累而做出的估计,但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显然难以达到。

      不单是癌症,很多疾病的治疗效果改进都是慢得令人发指。事实上,医学和生物学这些年来的进步,要谢谢IT技术的进步和扩散,诸如CAT这样的设备,对于医疗技术的改进,要甚于医疗技术本身的进步。对于医疗技术本身,已经开始有学者提出,技术进步开始变慢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3/05/08/has-medical-innovation-slowed-down.html

      在材料学和化学方面,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很多工艺和技术都已经有几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历史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之所以认为技术在飞速发展,这是基于过去200多年的经验而得出的结论,但这并不能充分证明,技术在将来还会飞速地发展。

    ======================================

    =====================================

    为什么技术进步越来越难,乃至到了停滞阶段?在详细阐述我的观点之前,先探讨一下科学和技术的区别。

      个人认为,科学本质上是认知的范式,而技术本质上是实践。

      康德有句名言,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人类具备有先天综合的能力,即把感性材料综合为相互连接的表象,进而归纳出若干原则,这些原则可以用来解释众多的芜杂现象。当然,现代科学体系一般都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即用最少的来解释最多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11条提纲中的最后一条中说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话如果套用过来就是,科学解释世界,但对人类更重要的是技术可以改造世界。

      牛顿的理论最初只能用于象牙塔,而瓦特的蒸汽机改进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造其然,利其然。这是个人对技术创新所要经历的四步骤的归纳。

    知其然就是观察世界或通过实验,把众多现象(其中可能彼此看上去是风马牛不相及)总结起来,归纳到同一因果链。

      比如牛顿观察到大海潮汐,月亮的运转和地球绕太阳运动,他认识到这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在起作用。

      很多科学领域,比如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化学,都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

      但生物学的很多分支,还处于这一阶段。

      知其所以然,找出内部规律,用相对简洁的规律来解释庞杂的外在现象,如果能够数学化,那就意味着真正的知其所以然。

      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来解释诸多现象,配合微积分,演绎出一个庞大的体系,他的解释很让人信服,实验精度很高。

      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上作出了类似的贡献,相似的例子还有爱因斯坦,薛定谔,香农等。

      比较低层次的有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可用于定性解释化学现象,但无法定量。

      而生物学在这方面还没有及格,大部分生物领域,找不出较好的方法来简洁描述生物现象。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都知道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基因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但如何造成的?DNA如何根据碱基的不同,操纵物质一步步勾勒出单眼皮和双眼皮?能用什么数学方程来描述?

      造其然,就是主动利用已知规律来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事物。这一过程本质是人对自然的反馈。典型例子是原子弹,氢弹,火箭和宇宙飞船。机械,电子以及电力技术在这方面最成熟,相对不成熟的是化学和材料学,通过化学反应能够得到某种物质,能测出物质的特性,但反过来,预期要求某物质具有若干特性,如何通过一定的步骤,造出这种物质来?

      利其然,虽然也是利用规律,但和造其然有很大的差异,很多造其然的行为是不计成本的实验室行为,很多甚至是国家行为,例如曼哈顿计划。而利其然的核心就是要求设计精良,配合巧妙,能够产业化,人类能从中获利并可持续发展,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形容,就是要求能够引进低熵,在一定时间内抵消人类社会产生的高熵。

      瓦特依据离心原理来造出离心调速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自动控制及反馈机械系统,大大促进了蒸汽机的改进,进而改变了整个世界,让煤成为了最重要的能源。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常常遇到很多自认为是“技术天才”的人,而且通常都是些科幻小说爱好者,有趣的是,往往是这些只具有限物理背景的人想象力最丰富。

      最近遇到一个刘慈欣的粉丝,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如果正反物质相互湮灭,释放出来的能量会多得惊人,比核聚变多上几百倍。

      我当时反问道:哪里弄来反物质?通过粒子加速器能造出反物质,但造时所花费的能量比获得的能量多得多,这样的能源解决方案有意义吗?

      我举这个例子的原因是想说明,技术创新要达到“利其然”的地步,往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要考虑到可实现性,但大众往往被媒体误导,把技术创新想得很简单,利用大众和政府的这种心理,过去几十年,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科技噱头。

    ========================================

    ===============================================

    其实现在科技界心理也很急,也很心虚,技术长时间没有突破,经费怎么来?如何炮制论文?

      制造噱头是商家的拿手好戏,到大城市的商业中心随便转一转,诸如“跳楼大卖”,“清仓处理”等口号或标语铺天盖地。当然,喊口号是比较低级的手段,很多人已经具备免疫力了。一片规划中的绿地,一条待整治的臭水沟,就可以把楼盘加上“诗意栖居”的名头,这样的宣传手段,还真能让不少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如果加上政府方面的配合,诸如“城市副中心”,“半小时市中心公寓”,“江北CBD”之类的,就更蛊惑人心了,至于所谓的副中心,到底有没有前途,几十年后的事了,除了买单者,谁会去在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技界也逐渐沾染上了这股风气。更要命的是,在噱头背后,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在沉默不语。

      下面按照我自己的记忆来说下所见识过的科技界噱头。

    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在80年代中期吧,我还在读小学高年级,当时电视新闻里,报纸上都在热烈探讨智能机器人概念。仿佛一夜醒来,智能机器人就要满大街都是,很多专家学者在报导中痛心疾首的高喊,你看日本美国多么多么重视,投了多少钱来搞,再不搞智能机器人,中国要亡国了。搞出智能机器人,人类就可以从人剥削人,变成人剥削机器了。

      后来自己读大学了,开始系统学习IT方面的知识,才知道当年那些报导是多么的幼稚,何谓智能?

      人类大脑是已知的最复杂的组织结构。它有上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银河系星星的数目。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结。即使从数字比照角度讲,假定每个突触有两个状态,那么,人脑中所包含的不同状态总数超过了整个宇宙中的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的总数(不超过2^1000)。

      对如此宏伟复杂的结构,人类的认识还处于最原始的阶段,没认清自身的思维模式,就能搞出人工智能?

      读研时,数学系一位老师给我们上课,用一句话终结了人类按照冯诺依曼结构搞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有限个零级无穷大,不可能模拟一级无穷大。

      但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在科技界内部),当时竟然没人站出来说明。

      后来帮一位朋友整理学校内部史料的时候,突然发现,学校在80年代,竟然以人工智能的名义,申请了不少国家级项目。成果呢?几篇无人再看的论文。

      也许,这就是制造噱头的目的吧。

    第二个来说说生物工程,从初中开始,就一直被生物工程这个概念轮番轰炸,“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下一轮国际竞争的核心”,“新时代的曼哈顿工程”,一直喊了30年,我的一位初中同学和一位高中同学,都被感染得热血沸腾,跳进了生物工程这个专业。现在都在美国做博士后,博士毕业都快7,8年了,从一个实验室跳到另外一个实验室,还在苦逼的帮老板写项目申请书,向美国NIH申请赞助。而单单在美国,就差不多有10来万生物学博士后靠政府基金养活。

      生物工程,名字就取得奇怪,像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类的专业方向,大体上已经是“造其然”的地步,但生物工程实际上离工程化差得很远很远。仍然还在处于知其然的地步,尚未达到知其所以然,更不要说造其然,用我同学的话说,现在一片惨淡,看不到大规模工程化应用的可能性。

      生物工程主要靠政府养着,前一阵子,清华和北大的海归生命科学院院长都大声嚷嚷,说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实质是这帮论文牛人在抢夺政府蛋糕时处于不利位置。

      很奇怪的是,生物工程方面期刊的SCI影响因子很吓人。证明了论文大部分情况下是拿来忽悠出资者的道理。

      前景不明朗,噱头唱了30年。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886641-1.shtml#ty_vip_look[%E8%B5%84%E6%B0%B4%E4%B8%9C%E6%B5%81

    通宝推:joomla,明心灵竹,迷途笨狼,流云天下,dongdream,无无名,积吉,战龙在野,okcgb,李寒秋,假老练,武侯大道,股玩,黄世仁,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Why Science is in Trouble

      The Big Data Brain Drain: Why Science is in Trouble

      这是最近一篇说的比较有深度的分析,揭开了现代科学研究与软件,数据的依赖关系,以及为什么科学发展的停滞原因。

      -----google--------------

      不管是什么,你可能会认为无处不在的“大数据”米姆,很显然,数据集规模的不断壮大,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方式方法。这是真实的领域的行业媒体,学术界和政府之间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能力的增加,收集,处理,可视化和大型数据集学习,帮助我们的知识推动边界。

      但是,在科研方面,最近加速转向以数据为中心的科学有黑暗的一面,这可以归结为:所需的技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科研人员所需的技能是成功的行业也越来越难以区分。学术界,典型的惯性,逐渐转变,以适应这个世界,其余已经开始拥抱和奖励这些技能,更大程度不幸的结果是,一些最有前途的即将到来的研究人员都发现自己没有地方在学术界,而以营利为目的的世界行业代表,用财大气粗张开双臂。

      不合理数据的有效性

      在1960年,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发表他著名的论文,数学在自然科学的有效性不合理。它阐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抽象的数学概念似乎远远超出了那些在他们开发的背景下保持有效性。毕竟,谁会猜到,黎曼19世纪研究非欧几何就形成了爱因斯坦的引力反思的基础,或者,编纂抽象的固体旋转组可能最终导致物理学家,以成功预测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玻色子?

      与此相呼应,在2009年,彼得·诺维格谷歌研究员阿龙哈勒维和费尔南多·佩雷拉写一篇文章的标题下的不合理数据的有效性。在的话,他们描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洞察力,给予足够的数据,数学模型的选择往往会停止作为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自己的任务,自动语言翻译,“简单的模型和大量数据特朗普更复杂的模型,以较少的数据“。

      如果我们的飞跃,并假设这种洞察力可以至少部分地延伸到超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我们可以预期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仅仅是”数据挖掘技术领域的知识越来越多莫须有的。我认为,这个预测已经开始进行平移出:在广泛的学术领域,有效地处理数据的能力,取代其他更经典的研究模式。

      现在,我不是在这里争论域的理解是完全过时;毕竟10GB/second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所产生几乎是无用的,除了从固体粒子相互作用产生这些理论的理解,就像的原始图像数据制作的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15TB/night很少有告诉我们关于宇宙学的缺席我们的理论洞察驱动宇宙膨胀的物理过程。但大型强子对撞机和LSST反映科学成果越来越普遍的情况是完全依赖于利用先进的手段来分析大型数据集。事实上,我们发现,即使数据不太有资格作为“大”,科技进步越来越多地被带动下操作,可视化,矿山,并从数据中学习的技能。

      科学家的新品种

      数据驱动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这仅仅是一个延续过去的趋势。自我们棚亚里士多德的在16 17世纪,科学进步已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实证实验和观察。毕竟这是第谷·布拉赫的前所未有的16世纪的巡天,导致开普勒17世纪的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铺平了道路,最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科学家们一直埋头苦干的数据不同的是,今天这种行为拼杀日益重要的科学过程。

      然而,日益增长的数据为中心的科学,已经导致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和LSST的时代,最令人兴奋的研究正受到那些具备专业知识,应用高性能并行数据统计算法提出有趣的问题,社区产生巨大的数据集。它是由新的统计方法的应用,新的机器学习算法,以及新的和更快的代码重复经典的分析,在前所未有的规模。 总之,新品种的科学家必须是广泛训练有素的专家统计,计算,算法的建设,在软件设计,以及(也许是作为一种事后)在领域知识。从粒子物理学,基因组学,生物化学,神经科学,海洋学,大气物理学和无处不在两者之间,研究是越来越多的数据驱动,数据收集的步伐没有显示出减弱的迹象。

      科学软件的基础性作用

      科学软件的共同点是:这项工作没有发生不写代码。除非该代码是写得很好,良好的记录,并公开共享与社会,最重要的科学过程的可重复性将受到威胁。很多人都写有关当前在科学上的不重现危机,需要新的形式出版,并新开放的研究,代码和数据的访问。我不会住在这里就这些问题。

      我会住在大型数据集的分析和可视化,优化,专业软件中的核心作用和其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核心作用,直接翻译。我的合作者盖尔Varoquaux和他的同事们最近发表的社论争论这点 (在这里看到盖尔短的总结),和的情况下,开放的,良好的记录,以及行之有效的科学代码,不仅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可重复性是必不可少的,但研究本身的进展。新的研究不能建立在过去的结果,如果这些结果只是在一份文件中提到,与实际生产过程中他们在无证的代码隐藏在某处某人的笔记本电脑被困。和Donoho由于Buckheit写,

      一篇关于计算科学,环境学科的出版物是没有奖学金本身,它仅仅是广告的奖学金。实际奖学金的完整的软件开发环境的完整集合的指令,生成数字。

      代码公开可能看起来像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但一般只是释放代码是不够的。布兰登·罗德在他2013 RuPy谈话把它,“一个程序的工作的那一刻,它是更好地说,它勉强 “。科学有用的代码超出了研究组产生的,它需要一个重大的投资金额。像NumPy的,SciPy的学习的Scikit,和其他的项目,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价值:他们给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的代码是共享的,在github上,同行评审的研究社区的利益和释放。

      学院的断开

      这给我们带来学术界的核心问题:尽管当前科学研究的范式心性证据充分的,写得很好的软件,学术界已经被奇成功阻止这些非常的做法,将有助于其成功。 在的“发布-或灭亡“的模式,最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和记录的软件工具花费任何时间是花费的时间不写研究论文,学术奖励结构是主要的货币。因此,除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那些专注于重现性和开放式的软件不太可能建立促进学术系统内所需的简历。那些可怜的灵魂在于科学的软件开发,而不是科研论文的写作的礼物大多会发现自己在学术界的边缘。

      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存在这样断开。学术体系一直在别人的牺牲回报的一些技巧:教学是一项基本技能这是perenially边缘化的一个经典例子。但也有两个主要的差异,使目前的讨论更令人担忧: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这个技能现在通过学术奖励结构的裂缝滑动的非常现代研究的成功所需的技能。

      随着利用的工具数据密集型发现的几乎整个世界,现在相同的技能学术界忽略和贬低恰恰最看重的技能和奖励行业内。

      这场完美风暴的结果是技术研究人员认为一个阴险的渐变拉出的研究和进入行业的就业机会。虽然软件为重点的工作确实存在于学术界,他们往往是收入较低的位置,而在终身制的威望和升迁机会发现。产业是极具吸引力:它是解决有趣的和紧迫的问题,它提供了良好的薪酬和福利,它提供了一个路径迁徙鼠轮临时博士后职位,甚至常常鼓励基本主题的研究和出版。也许,最重要的是,行业提供职位的威信和职业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这真是一个奇迹,我们留在学院。

      我特别担心这个,在我自己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LSST项目正在加速光朝着这个十年结束。其目标的实时处理30TB的数据每晚超过十年的过程中,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野心。要处理的数据量,该项目可能会被聘请几十个数据集中的天文研究人员在未来几年。鉴于所需的技能,以及与目前在学术界面向工程职位的薪酬水平和职业前景,我有一些严重质疑该项目是否能够吸引到足够为这些职位的申请人池。

      学术界应该如何适应?

      我在没有办法的唯一的人思考这些问题。我讨论这个话题的作品与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我知道有政策制定者和资助机构思考这些非常问题。但实际的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很大。抱怨文化学术界似乎有一个共同的过去时学者:一些什么,我这里说的呼应迪尔德丽·麦克洛斯基的学术声望法:“更有用的领域,降低其信誉”。虽然这是最初铸造哀叹地位低下的大一写作和组成等基本主题,似乎随时适用于当前的主题。

      我认为,信誉的概念的关键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于采取故意在学术界措施追赶那些谁的工作必不可少的软件工具,当前数据驱动的科学发展产业,增加的声望研究。有几个研究人员,资助机构和政策领导人具体的事情可以做推广。这里有几个想法:

      继续按可重复性的重要性,在学术刊物上。这不仅是绝对必要的科学过程本身,但可重复性依赖于开放的,良好的记录,并编写良好的代码。制作这段代码的出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会使这些软件技能学术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入一个新的任期轨道标准评价标准:其中认为,随着更多的传统活动,如出版和教学的创建和维护开源软件。这将消除对投资生产清洁,记录,和开放代码的主要不利因素。

      创建并资助一个新的学术就业跟踪教学,科研,任期轨道教师,研究生和博士后奖学金。这些职位应特别强调和奖励的发展,开放的,跨学科的科学软件工具。像这样的位置,将提出一个可行的学术生涯路径,为那些热衷于建立和维护自己和同事使用的必备软件。

      加大博士后科研职位的薪酬,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种想法争议,但目前的情况是绝对不可持续的。NIH位置该基地博士后薪水是每年40,000美元以下的人谁刚刚完成了在各自领域的博士学位。这是慷慨地增加至约每年5万美元后七(!)的年博士后经验。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技能,可以很容易地问几次,补偿了第一年的行业工作,会发现自己的工作设置有趣的问题,在他们的计算能力被利用和重视。

      我担心,没有这些各种各样的文化学术界本身的变化,科研进展severeley的残疾人在未来几年。

      我们生活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的科学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的深度和广度正在不断加速的带动下,收集,存储,处理,规模空前的数据集学习能力。为了跟上这个步伐发现,最好的研究人员需要激励留在研究界。这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但一点点的努力,我们可以保证科研界到未来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 家园 看完了,觉得很沮丧,我还指望着以后有智能机器人给我养老,

      看完了,觉得很沮丧,我还指望着以后有智能机器人给我养老呢,看来没什么希望了……

      可控核聚变取得突破,量子物理研究取得突破,最终实现将能量转换为物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 家园 论:

      现阶段资本主义条件下科技创新的不可持续性

      基本原理:资本家不是慈善家和科技创新原旨主义者

      科技创新目的:即超额利润

      先举个例子:比如A技术第一代的研发成本是10亿美元,第二代研发成本是20亿美元,那么第一代技术出现后,资本家要先挣到起码40-50亿美元时,才会拿出20亿来研发第二代技术。也就是说,第二代技术表面上研发成本是20亿美元,而实际上是40-50亿美元,因为我们没有把超额利润那部分算进去。

      如果第一代技术只能获得20亿美元或更少的利润,那么资本家是不会投入资金研发第二代的,毕竟资本家不是慈善家或科技创新原旨主义者,在没有超额利润的情况下是不会投入新技术研发的。这就是中国“山寨”对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最大破坏。

      • 论:
        家园 参考这个金融经济的帖子看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928156

        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早已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只要有合理的项目,很快就能从金融市场上筹措到资金。虽然容易形成投机,比如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但社会创造力被极大释放,任何有可能带来收益的点子都被投资者关注,得以迅速成长,才有后来的YouTube、google、twitter、facebook。

        很多人奇怪美国为什么这么有钱,论实物产出早已被中国赶超,为什么看起来经济水平差距还是这么大?答案除了以前的物质积累,就是完善的金融市场。

    • 家园 竞争有良性的和恶性的,靠廉价劳动力山寨是恶性竞争

      良性的竞争是靠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来占领市场,并获取较高的利润,这样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和动力来开展新的产品研发,以推动下一个周期。在这种情形下的竞争,是总体技术水平的进步。

      恶性的竞争则是拼成本,靠低劳动力成本、劣等原材料、和粗糙的生产工艺以及更低的利润率来获取市场,这种情况下的竞争就是恶性的,而且最终会毁掉这个产业里的大多数企业。

      发达国家福利待遇好,所以劳动力成本高,所以推动了工业自动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成本。但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他们是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可对于一个工人来说,你会愿意在哪里工作呢?对于一个普通个人来说,你愿意在哪里生活呢?所以现在发达国家里有一股反国际化的潮流,要重新制订贸易规则,把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纳入,以增加山寨的成本。简言之,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作为发达国家粉碎机的潜在破坏力,所以要改变玩儿法来保护自己。所以中国也要改变玩儿法,要增大内需,因为在供过于求的大环境里,市场越大发言权就越大;要拉高国民收入,因为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要粉碎发达国家,而是要提高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是要把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拖垮、降低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是要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提高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意味着新的一轮大规模产业转型。问题是,我们有这个意识和危机感么?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有这个执行力么?

      • 家园 在这里一并回了- 盗亦有道

        看来绝大多数都是理直气壮的山寨支持者呵,俺戴上钢盔,在这里一并回了。

        首先,盗亦有道,山寨要有章法,不能无原则地剽窃。比如,看到老铁的西西河人气很旺,你也山寨一个类似的网站,叫流水人家啥的没关系,但叫细细河、西西里河啥的就有点儿不太妥当了,而直接也叫西西河那就是没有规则、近似无赖了。俺所反对的就是第三种,对第二种保持中立,但绝对支持第一种。

        无原则地剽窃复制,搞得遍地西西河,大多数新消费者可能都找不到正版的西西河是哪个,结果最终多半会导致老铁的正版西西河门庭逐渐冷落,各山寨的也大半垃圾化,所以俺不支持。

        复制要有原则,首先要尊重商业法规,老铁已经注册的商标,你是不可以用的,老铁已经批准的专利技术,你也应该注意规避。你说老铁是美国网站,搞垮了老铁咱们中国的网站就雄起了,那是愚蠢,因为你首先的竞争对手首先是国内的网站,任何一个有创新的中国网站在这种环境里都会被迅速地剽窃复制,进而被扼杀。形象一点儿,一个产品的创好比种个萝卜,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来培养,但如果你种的萝卜,任何人都可以去拔,那么最后还有谁会去傻乎乎地种萝卜呢?都是偷萝卜的啦。

        那么什么是有规则地山寨呢?那么就是要尊重知识产权,不一定合理,但一定要合法。你老美公司不是没在中国申请F16、F22有关的专利嘛,那么俺原件测绘仿制你的F16、F22都是完全合法的。所以你海外有什么新技术,比如新型飞机导弹发动机啦什么的,你一定要拿到中国专利局来登记一下,不然的话俺们没有义务预以保护。由于大多数军事科技是靠商业机密而不是专利来保护的,所以对这些的山寨是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做。俺干过一个很得意的事就是反向破析了竞争对手的产品,他们在中国和印度都没申请专利,所以我们大大方方地在中国生产和应用,并出口到印度。但在美国和欧洲等对方申请了专利的地方,我们是不这么干的。

        那么怎么干呢?一种是互惠互利,拿对方感兴趣的专利来交换,彼此给对方使用权,同时收取专利使用费用。这就是说,虽然是你自身开发的技术,但对方的专利已经事先包含了这个方面,那么你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得到对方的许可。我有个很成功的产品,性能大大超过了竞争对手,但对方多年前的一个专利曾经很笼统地把它的配方概括在了里面,所以虽然竞争对手实际上并没有这个产品,但是我们还是要给他们付专利使用费。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要有独到之处,对方才会有动力来和你做利益交换。

        还有一种就是钻对方专利的空子,在他们的专利之外找到合适的产品设计空间。我自己的亲身经验是大多数专利都是有空子可钻的。这也是一种必要的研发技能。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的专利审批越来越紧,专利所能宣称的范围常常被压缩得很窄,这其实很有利于其它公司合法合理地找空子。但俺在国内申请专利的体会觉得还是挺宽松的,各专利宣称被质疑的很少,被枪毙的更少。这其实对于鼓励研发并无好处。

        宽松的专利审核也会扼杀技术的发展。美国莱特兄弟虽然最早发明了飞机,但他们的飞机专利事实上严重抑制了美国的飞机研发,导致后来欧洲的军用飞机比美国领先了整整一代,以致于一战时美国去欧洲参战时,只能出飞行员,但要在法国购买飞机,然后为保护法国而战。

        像俺这样吃研发饭的,虽然做不来iphone, 但俺对于本行业里每个竞争对手的主要产品基本都破析过,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都做过具体比较,它们的大致配方甚至各个竞争对手的研发风格也是清楚个八九不离十的。俺在加拿大的一个客户被竞争对手拿了去。对方的产品我们一破析,觉得是在我们专利范围之内的,发了一封律师信去提醒他们侵权,对方律师回信说他们公司所有的产品都是合法的,绝无侵权一说;但那个产品很快就从市场上消失了,客户也拿了回来。毕竟,口实不能落,但规则还是要遵守的,呵呵。

      • 家园 诚实劳动是良性竞争,坑蒙拐骗偷抢是恶性竞争
      • 家园 问这个问题非常STUPID

        发达国家福利待遇好,所以劳动力成本高,所以推动了工业自动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成本。但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他们是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可对于一个工人来说,你会愿意在哪里工作呢?对于一个普通个人来说,你愿意在哪里生活呢?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来说,有选择“在哪里工作”和“在哪里生活”的自由吗?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唯一机会就是廉价劳动力和山寨技术。发达国家要修改规则,为的就是永久剥夺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任何机会。

        有些中国人自己生活在发达国家,就习惯于站在西方国家的立场看待中国,跟着西方人一起责备中国,这表明了屁股坐哪边的问题,很不好。

        • 家园 只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必要手段罢了

          如果唯一的竞争手段就是廉价劳动力和山寨技术,那么这个竞争就是破坏性的。国内这样的情形已经很明显,而且不同地域有着贫富差距,不要说发达国家要搞贸易保护,知道有个词叫地方保护主义么?

          我不是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指责中国,只是提醒一些盲目乐观的,会山寨了没啥好沾沾自喜的,能居安思危、早日转型并跳出山寨的阶段才是正果。

          • 家园 你以为山寨容易呀。

            给你一把电烙铁,你倒是给我山寨一个爱疯出来看看????

            要是山寨容易,咋没见到非洲中东印度东南亚俄罗斯(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都去山寨了??

            也不数数,现在还有那些国家可以从儿童玩具到太空飞船都本事山寨的???

          • 家园 怎么还有人不懂

            第七个饼和前六个饼的关系呢?天朝要想超越,无法不向先进的学习啊,哪怕再学习过程中被骂作为“山寨”,就算是“山寨”你当这是抄成绩比你好的同学作业这么简单?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况且天朝也不是仅仅“山寨”而已,别得不说,两弹一星是山寨来的吗?

            我们在追赶,必将完成超越,最终绝尘而去!

          • 家园 当然是特定历史阶段,对所有国家都一样,包括美国。

            如果唯一的竞争手段就是廉价劳动力和山寨技术,那么这个竞争就是破坏性的。国内这样的情形已经很明显,而且不同地域有着贫富差距,不要说发达国家要搞贸易保护,知道有个词叫地方保护主义么?

            请注意我的前提:这是发展中国家超越发达国家的唯一竞争手段。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发达国家廉价,这本身就是客观存在,没理由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付给本国劳动力与发达国家一样高的薪水。至于山寨技术,去查查历史就知道,当年美国崛起时是怎样山寨欧洲技术的。没有当年的山寨,就不会有后来的美国。

            只有给贫穷地区相对更宽松的发展环境,才可能减少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否则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一个国家内部如此,一个地球内部也如此。

            我不是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指责中国,只是提醒一些盲目乐观的,会山寨了没啥好沾沾自喜的,能居安思危、早日转型并跳出山寨的阶段才是正果。

            这不叫居安思危,这叫拔苗助长。先会山寨,才能超越,才有转型的条件,这是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必然要经过的历史阶段。等转型成功不需要山寨的时候,中国就是发达国家了。

            现阶段的中国,正是从山寨到创新的转型过程,也正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的过程。这个时候限制中国山寨,对中国的发展等于是釜底抽薪,断掉转型所需的资金来源。

            我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承认山寨现状,不指责也不支持,同时大力引导和鼓励创新。

            通宝推:唵啊吽,李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