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踩踩某些人的尾巴,今天公历9月9,毛泽东思想万岁 -- 白浪滔天

共:💬29 🌺333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就是毛主席不对了,刘少奇是全国人民间接民主选举出来元首

          自然民意地位高于毛主席,毛主席凭啥发动文革打到他呢?

          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现在再搞大民主,我也赞成。

          。我们宪法上规定有游行、示威自由,没有规定罢工自由,但是也没有禁止,所以罢工并不违反宪法。

          那就好办了,就是说现在要民主是要完成毛主席的事业,反对民主,反对言论自由、罢工自由就是反对毛主席,是叛徒汉奸卖国贼。

          当年的四大自由写入宪法,是一个很大的民主进步。70年代初中期,西方国家可以说中国“红色”、“好斗”,但没谁敢攻击中国不民主。现在呢?

          谁说的,林副主席都叛逃了,他为何不要民主投票解决分歧?

          毛主席自己都在设立国家主席的庐山会议上说“外电说我们是军政府”云云。

          • 家园 看帖不仔细,找打

            前面的引文已经说了,毛处理刘也是经过组织程序的。开除刘修养党籍,百多个中央委员只有陈大脚一张反对票,全是“违心”、“盲从”的吗?

            毛要是只要打倒刘的话,哪用得着搞WG

            • 家园 打住,百多个中央委员跟国家主席有什么关系?你党内要撤谁

              当然无所谓了。可是国家主席是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的,只能说明我国国家元首是非党人士而已。而且根据当时54宪法,国家主席统帅武装力量,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

              中央主席到处乱跑,打招呼动用军队算真么回事?

              第八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

              陶铸、陈伯达经过那个法院决定的?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革命委员会算真么回事?

              • 家园 我懂了

                宪法视角下的毛泽东与刘少奇

                黄 钟

                在八二宪法中确立党在法下原则,是吸取了过去三十多年的历史教训。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于党在法上,在政制上形成了一种阴阳体制:宪法规定的明面体制是一套,权力运行的实际体制又是一套。在这种体制下,出现的极端事件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毛主席,打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刘主席。这一事件,凸显了党在法下之必要。

                一、1949-1959:确立独特体制的关键十年

                1. 党在法上体制之形成

                自1949年9月颁布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共同纲领》,至1959年毛泽东卸任国家主席,十年里,中国政制形成和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阴阳体制。《共同纲领》、五四宪法及其他宪法性法律所规定的明面上的体制是一回事,权力的实际运行又是另一回事。

                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国家机构中,迅速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完整、严密、集权的组织体系。早在1949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同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决定》要求:“凡党中央一切有关政府工作的决定,必须保证执行,不得违反。”

                二是,中共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严密的“党管干部”制度,而人大对重要人事的任免则成形式。在1951年3月28日,刘少奇在中共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党除开管理我们党的干部外,对于非党干部的任免调配及其他问题,也必须发表肯定的意见,因此,对于非党干部也需要间接地或直接地予以管理”。195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要求“逐步建立在中央和各级党委的组织部统一管理下中央及各级党委的各部分管干部的制度”。1955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颁发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提出“今后,凡列入这一职务名称表的干部的任免和调动,均须报经中央批准”。该决定同时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制定各自管理的干部的职务名称表,以便统一管理干部体制。

                三是,排他性地在军队、外交、情报等国家机关中自由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党的组织,若无党员或党组织的配合,任何国家机关都将无法正常运转。1950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有关各民主党派组织活动的决议》要求,“各民主党派不在人民解放军包括公安部队在内的部队中及其军事机关、学校以及军事企业中发展党员”,在情报机关、革命大学、旧人员训练班和使、领馆,“亦不进行组织活动”。而中共党员人数和党组织则迅速膨胀,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占绝对高的比重。

                四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政府必须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

                “为了使政府工作避免脱离党中央领导的危险”,195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加强中央对政府工作领导的决定(草案)》,要求:

                今后政府工作中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针、政策、计划和重大事项,均须事先请示中央,并经过中央讨论和决定或批准后,始得执行。政府各部门对于中央的决议和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均须定期地和及时地向中央报告或请示,以便能取得中央经常的、直接的领导。

                五是,自上而下建立起了同级中共党委领导政府的体系,而政府不能对中共党委发号施令。1953年毛泽东提出“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由中共各级党委决定,对政府工作,中共各级党委普遍实行分口领导,将政府工作分为若干“口”,如工交口、政法口等,由同级中共党委的常委或分管书记负责。

                与此对比鲜明的是,政府对中共党委缺乏权威。财政部党组1955年1月11日关于目前税务干部中贪污盗窃国家税款情况给国务院并报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请求国务院将该报告批转各省市党委。1月13日,毛泽东批示:“这种请政府命令党委的观点是错误的,并且不止一个部如此,请作纠正。”1月17日,毛又批示:“由国务院向各省市委下达命令的办法不妥,此类内部命令,似由国务院与党中央联名下达为宜。”

                就这样,党在国家之上,形成了一套不见诸于宪法规定的、控制一切国家权力的机制。对于这种撇开宪法的做法,并非没有反对的声音。但是,这种声音在反右中被严厉地镇压下去了。

                2. 党在法上体制之强化

                在反右运动中,连“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独揽用人权”等等,都被当成右派分子“通用的说法”。把党权约束在宪法之下的问题成了禁区。此后,党在法上的体制进一步强化。毛泽东的个人权威,也随之水涨船高。

                据薄一波回忆,1958年2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南宁会议上说:政治设计院究竟在哪里?章伯钧说国务院都是拿成品,他不满意,他要有权参与设计。我们政治局委员可不可以有权参与设计呢?过去这个五年计划,实际上是无权参与设计。我是主席,也没有参与设计。毛泽东还批评:有人想把大权揽过去,让党委搞点小权。这样就没有集中了。集中只能集中于党委、政治局、常委、书记处,只能有一个核心。

                随后,周恩来在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检讨:在经济工作中,有些重大问题没有及时地向中央请示报告,更没有经常地系统地向中央反映情况。周说,“毛主席是真理的代表”。

                1958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毛泽东写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发[58]84号文件)。“六十条”在毛生前没有公开发表。

                “六十条”明确了中共对政、军事务全面直接掌管。比如,要求“县以上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列有工业、手工业、农业等十四项。“县以上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工业工作”,又列有产量指标等十四项。“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农业工作”,也列有产量指标等十四项。

                “六十条”提出中共的领导原则:“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所谓“大权独揽”,指的是“主要权力应当集中于中央和地方党委的集体”。“六十条”还说:“是否事事都要过问第一书记?可以不必。大事一定要问。”

                1958年6月8日,毛泽东对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各小组的通知稿做了批示和修改。按照通知稿,中共中央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小组组长分别为陈云、彭真、陈毅、聂荣臻、陆定一。对组长人选,毛泽东未做改动。毛修改后的通知说:

                党中央决定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各小组。这些小组是党中央的,直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向它们直接做报告。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只有一个“政治设计院”,没有两个“政治设计院”。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都是一元化,党政不分。具体执行和细节决策属政府机构及其党组。对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政府机构及其党组有建议之权,但决定权在党中央。政府机构及其党组和党中央一同有检查之权。(黑体字表示是毛所加改——引者注)

                这等于是在国务院、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之上,另立一个“太上”机构。6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小组的通知》。自此之后,国家的行政和司法机关,将原来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改为了向中共中央和各级中共领导机关负责。依葫芦画瓢的地方,比如在山西,中共山西省委领导成员明确分工,“有工业书记、农业书记、文教书记、财贸书记、政法书记之称”;“各项工作都强调‘书记挂帅’,以体现‘党的绝对领导’。在组织工作中强化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实行省委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分级统一管理各系统干部的制度”。

                在1959年4月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前夕,中共召开了八届七中全会。毛泽东在全会上的讲话提纲里写道:“权力集中常委和书记处,我为正帅,邓为副帅。”邓,即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毛完成了卸任国家主席后依旧能大权在握的制度安排。

                3. 统帅权的归属

                1949年9月27日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为国家军事的最高统辖机关”;“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管辖并指挥全国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9月29日通过的《共同纲领》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受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率”。

                这也就是说,统帅权并不授予任何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1949年10月组织的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其成员也不是清一色的中共党员,有一位军委副主席和6名军委委员的公开身份不是中共党员。

                可是在《共同纲领》生效之初,就出现了国家的军委和中共中央的军委并存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总政治部仍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1950年4月才改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

                国家军事工作的大政方针,也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决定。介入朝鲜战争就是例子。据《周恩来年谱》记载:195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朝鲜战局和援助朝鲜问题,周恩来表示坚决支持毛泽东出兵朝鲜的主张。次日,周在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现在朝鲜政府一再要求我们出兵援助,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呢?党中央、毛主席决心已定,因此现在不是考虑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考虑出兵后如何争取胜利的问题。”10月8日,周代表中共中央赴苏会谈“抗美援朝和苏联给予中国军事援助及向志愿军提供空军掩护问题”。

                可见,在五四宪法颁布之前,就已牢牢确立了统帅权名义上归国家,实际上属于政党的成规。

                1954年9月20日通过的宪法,同样也没有把统帅权授予任何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而是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

                宪法颁布八天后,1954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指出“中央政治局认为,必须同过去一样,在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之下成立一个党的军事委员会,来担负整个军事工作的领导”,并决定毛泽东任主席,彭德怀主持中共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五四宪法规定的国防委员会被虚化。1954年10月6日,彭德怀在关于军委直属的总参等部的称谓问题给毛泽东的报告中说到,“国防委员会则为咨询机关性质”。依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的有关决议规定,国防委员会被定性为“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

                195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党委要抓军事。军队必须放在党委的领导和监督之下”。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地方党委对军队的领导和密切地方党委同军队关系的指示》。7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关于改变组织体制的决议(草案)》,规定:“中央军委是中共中央的军事工作部门,是统一领导全军的统帅机关,军委主席是全军统帅。国防部是军委对外的名义。军委决定的事项,凡需经国务院批准,或需用行政名义下达的,由国防部长签署。”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成了中共中央军委的一个执行机构。

                这也就是说,七五宪法规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和七八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统率”,在1958年就已成为五四宪法之外的定制。

                对党的效忠进一步发展为对个人的效忠。1956年11月2日,在第二〇二师的军人俱乐部,彭德怀看到墙上挂的“军人誓词”第一条“我要在毛主席领导下……”,就说“这个写法有毛病”,“现在的军队是国家的,不能说只是在哪一个人领导之下。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毛主席死了谁领导?”彭的看法并没有导致军人誓词的变化。1963年9月28日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正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军官必须“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

                从体制的角度来说,毛泽东手握军权,不是因为他任国家主席,而是因为他是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这种体制不仅违反了宪法,而且还存在严重漏洞。一是五四宪法对国家主席和副主席职位没有党派限制,因此依宪也可选无党派人士及中共之外的任何合法政党之成员;二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国家主席两个职务难以做到同时就任和离任;三是国家主席是中共党员时,不当国家主席却不辞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因此,在国家主席由于去世、辞职、罢免等原因缺位,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或国家主席因健康原因长期不能工作而由副主席代行主席职权,以及选举新一届国家主席时,都可能存在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家主席或代行国家主席的副主席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不是同一人的现象。由于统帅权至关重要,漏洞就可能导致国家的危机。

                看懂了吗?就是前几年流行的宪政思潮。

                (1)架空DANG。人大选上来要人大罢免我,DZY你奈我何,我反党你也奈何不了我。

                (2)难怪要军队国家化,手上枪杆子、笔杆子、官位子全乎,还有DANG什么事。

                说毛违宪并不冤,但刘真的冤吗?听听反右时右派的腔调,站在DANG的角度谁是谁非谁冤?

    • 家园 很同意楼主的观点-毛是个图腾

      象征着一个伟大名族复兴的关键人物,他一生的功过如何评价是具体的问题,但是放在5000年历史的大局观来评价,他是不败的

    • 家园 这句看着很给力啊

      他是胜利者。中国大陆秩序的恢复者,西藏新疆的征服者,军队的缔造者,旧文化的粉碎者,唯一的至高的人民执政官

    • 家园 他带着中国和中国人,从“历史的垃圾堆”里爬出来了。

      还给了我们一个赖以腾飞的基础。

      有此,足以傲视历史。

      不管别人怎么争议文革,人们最终会理解: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比这个还能解放思想,不再畏惧所谓的大人先生们!

    • 家园 37年了吧
    • 家园 顶你一下,我就写不出这些东西,不过我作为81年的,

      也经历了从对毛主席的态度转变,尤其读大学时候,看了很多黑毛主席的东西,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佩服毛主席了

    • 家园 贴一段新科动漫网友玩的仿罗马近代史,有点崇洋,但是好玩

      【转贴】如果中国各省都用自己的拼音起个罗马式行省名字的话(北朝出品,时髦.. 由 minorin 发表在虎扑篮球·开放区 http://bbs.hupu.com/kfq

      由于汉语拼音的结构,那就会出现一大堆的“吉亚”

      比如:

      河北:Hebeia 或 Zhilia 赫伯亚

      河南:Henania 赫纳尼亚

      辽宁:Liaoningia 李奥宁吉亚

      山东:Shandongia 山敦吉亚

      福建:Fujiania 弗加尼亚

      广东:Guangdongia 广敦吉亚

      陕西:Shanxia Inferior 下珊克西亚

      山西:Shanxia Superior 上珊克西亚

      好吧我真无聊,楼下有没有无聊继续的。

      --------------------------------------------------------------

      赫纳尼亚的保卫者,终身保民官,恩伯斯-汤尼里斯。

      延安尼亚的征服者,宗努斯-胡乌斯。

      -----------------------------

      爱民如子汤恩伯和拱卫延安胡宗南??

      ----------------------------------------------------------------

      斯传尼亚行省的双璧—流西尼亚和流温会利亚。。。。。。。。。。。。。。刘湘和刘文辉

      ---------------------------

      那似乎应该叫:

      琉西乌斯和琉温辉乌斯

      ---------------------------------------------------------------

      大概应该是西阿古斯-琉斯和温辉乌斯-琉斯这样吧

      山贼出身的佐力努斯-占古斯在乱世中成了东北诸行省的实际统治者;而他的儿子,薛力安古斯-占古斯-败家子却在野蛮人入侵时不进行任何抵抗就放弃了那里的土地。

      --------------------------------------------------------------------

      佐力努斯-占古斯宣称他是共和国东北部三个主要行省:李奥宁吉亚、吉利尼亚和黑龙伊奥吉亚的总督,并在1916年获得了“李奥宁吉亚、吉利尼亚和黑龙伊奥吉亚三行省的保护者”的称号,1927年,在元老院的拥戴下就任共和国执政官。次年,他在返回李奥宁吉亚首府法惕安努姆 的路上被刺。刺杀是共和国时期政治冲突中的常见现象。关于究竟是谁刺杀了佐力努斯,目前在史学界还存在一些争议,主流的意见是,共和国东方的野蛮人王国泥轰策动了这次刺杀,以获得其在共和国东北部的非法利益——佐力努斯曾明确表示拒绝泥轰人的要求。

      ----------------------------------------------------------------------------

      王政时期的凯锡安·常古斯在乱世中成为军队最高指挥官、首席保民官,并名义上统一了王国。凯锡安曾身兼100多个职位,权力大体相当于帝国时代的凯撒、第 一公民。他热爱文学,第一次把日记这种文体上升到了艺术层面,并被认为日记是强国的关键。他在地理学上的造诣也非常深厚,执政期间绘制的地图极大的扩大了 疆域,并为共和国时期的领土要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成为元首之前,凯锡安从事过许多社会工作,比如参加有活力的社会团体,充当中间人,杀手,甚至为野蛮 人的武士养过马。凯锡安大帝兴趣广泛,除了文学和地理学之外,还十分热爱长跑,并把长跑这一伟大的运动普及到帝国军队之中。帝国军队从此形成了另外一个良 好的传统,战事不利转进如风。敌人往往追之不及。

      -----------------------------------------------------------------------------

      再给他们加上譬如“强人”、“长脚”、“无地王”之类的外号,会不会更有喜感?

      ---------------------------

      这个似乎蛮族味道多了些,罗马人在名字前缀官衔和荣誉称好多些。

      不过这些可以用在泥轰的设定上以示区别。

      ---------------------------

      奉天努姆翻译成法惕安努姆如何?

      --------------------------------------------------------------------------------

      日耳曼部落联盟首领莫泽冬里克统率庞大而善战的精锐步兵军团,最终打败了奥古斯都常西安和恺撒颂兹温尼及他们的盟友兼财政援助者、东腓尼基人米利拉坚特的僭主图鲁门斯。

      奥古斯都常西安带领残余的南罗马人退守塔湾尼亚岛,由强大的腓尼基舟师提供保护。

      莫泽冬里克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单一制日耳曼人封建国家,开始医治战争的创伤。

      然而,在更北方极寒地带的斯拉夫人的支持下,北高卢丽亚僭主,自称“太阳王”的金乌提日岑发兵十万南下,企图吞并接受东腓尼基人国家米利拉坚特保护的南高卢丽亚僭主,自称“万民之主”、“柿油王”的李奥承万斯。

      腓尼基名将马克阿尼瑟在强大的腓尼基水师的掩护下,在冷川登陆,一举摧毁了北高卢丽亚军队的主力。

      为了保护东北行省的安全,莫泽冬里克痛下决心,动员三十万日耳曼步兵大军,由元帅彭·德·托怀拉克统率,跨过了绿鸭子河……

      日耳曼步兵大军利用敌军的狂妄自大和对地形的无知,连续两次设伏,大败腓尼基军队。

      然而,由于日耳曼部落联盟正向封建国家转型,军队的供应极其原始,在迪拉斯平里平原附近的第四次会战中被腓尼基军队打得大败。

      于是,双方都转入对峙,战线形成僵持。

      在北高卢丽亚的群山中,日耳曼人发挥他们的挖掘特长,大挖特挖堑壕,又引进了斯拉夫人的技术,仿制出了弩炮、轻型的轮式抛石机和重型的配重式抛石机。

      双方在一个叫“山顶甜菜岭”的地方互掷石弹、盛满油被点燃的瓦罐和各种病死腐烂的尸体长达一年。

      最终,腓尼基人被迫停止进攻。

      日耳曼名将、统帅彭·德·托怀拉克说,腓尼基人等西方海上民族,在广大的日耳曼尼亚地区的海岸线上,架起几尊抛石机就能统治日耳曼部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太祖爷男生女相,难道人称“全日耳曼尼亚神圣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的伪娘大首领”?

      五大书记就是部落联盟最高长老会议。

      解放军就是“神圣日耳曼尼亚的保护者,邪恶罗马人的驱逐者,伪娘大首领的拥护者”的步行条托堡骑士团?

      国家足球队就是“石家庄圣日耳曼队。

      最终的封建国家的国号是“神圣日耳曼尼亚帝国”,北高卢丽亚被称为“第九僭主区”,南高卢丽亚为“第十僭主区”,泥轰为“第十一半僭主-腓尼基总督、包税人、军区长官二元联合统治区”。

      《被遗忘的高卢丽亚远征》(米)约翰·科穆宁。

      “哥特人的步兵是行军的勇者,是隐藏的专家。他们非常善于使用弓箭、弩箭和弩炮,还有投索。但是,他们极度缺乏御寒衣物、食物和箭矢。”

      极北的斯拉夫人国家摩尔斯库瓦科大公国,是以重骑兵见长的陆地强国,号称有“甲骑百万”。

      ----------------------------------------------------------------------------------

      西藏-提卑塔尼亚

      海南-哈伊纳尼亚

      湖南-胡纳尼亚

      云南-约兰纳尼亚

      江苏-加斯乌尼亚

      安徽-阿奴胡里亚

      甘肃-格安苏维亚

      宁夏-尼西亚

      绥远-苏维约西亚

      ---------------------------

      在莫泽冬里克建立的日耳曼人国家以南,是日耳曼化的凯尔特人的传统领地---韦特兰尼亚。日耳曼国家建立之后,即与斯拉夫人结盟,共同帮助韦特兰尼亚摆脱腓尼基人国家费兰西亚的控制。

      腓尼基人国家费兰西亚在与原始的韦特兰尼亚人的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优势。于是,韦特兰尼亚人的主要盟友及援助者日耳曼人不得不提供大量武器以及军事教官。 日耳曼名将格恩努斯·奇恩乌斯担任总指挥官。韦特兰尼亚人在付出一系列“皮洛士式的胜利”后,终于勉强恢复了上韦特兰尼亚的控制,并向下韦特兰尼亚渗透。

      ----------------------------------------------------------------------------------------------------

      口胡,我大陕占有黄河上游,自然应该翻译为上

      ---------------------

      首都在北京的话,山西离的近,所以是上。

      --------------------

      那这样还不如“西珊柯西亚”和“东珊克西亚”

      ------------------

      这不是山东和山西么,陕西应该独占塞西尼亚

      ---------------------

      参照日耳曼行省的命名,以河流的流向区分上下,还是翻译成:

      陕西:Shanxia Superior 上珊克西亚

      山西:Shanxia Inferior 下珊克西亚

      这样比较合适。

      这贴太神了,你们都是强淫。

      地图开疆常凯申、爱民如子汤恩伯、拱卫延安胡宗南都有了,曲线救国汪美男咋写?

      -------------------

      汪美男可以翻译为:吉维努斯-瓦昂涅斯又名扎奥米诺斯-瓦昂涅斯,以纪念给牛头人修迷宫的克里特国王米诺斯^-^。

      --------------------

      吉林和黑龙江也可称为金伊林尼亚与黑罗翁加尼亚嘛,还有,还有那是绿鸭子河…

      ------------------

      然后中国把英文名改成Huasia

      ------------------

      Hania——哈尼亚更有槽点。

      ------------------

      上下埃及是埃及人的概念还是罗马人的概念?依照河流流向划分有没有权威的出处?我看的一个说法是罗马行省是按照距离罗马远近划的?

      -------------------

      上下埃及是埃及人的概念吧,法老的称号之一不就是上下埃及的统治者嘛。

      ------------------

      罗马行省如下

      1、下不列颠尼亚;2、上不列颠尼亚;3、下日耳曼尼亚;4、贝尔京;5、卢格都尼亚;6、阿奎塔尼亚;7、上日耳曼尼亚;8、雷提亚;9、阿尔卑斯潘 乃;10、阿尔卑斯科蒂安;11、阿尔卑斯玛里提摩;12、纳博奈;13、塔拉格尼西斯;14、卢西塔尼亚;15、贝提卡;16、毛里塔尼亚廷吉塔 尼亚;17、毛里塔尼亚凯撒里亚;18、努米底亚;19、阿非利加直属领地;20、昔兰尼;21、埃及;22、阿拉伯;23、叙利亚巴勒斯坦;24、 叙利亚腓尼基;25、叙利亚;26、西里西亚;27、卡帕多西亚;28、加拉太;29、吕西亚;30、亚细亚;31、比提尼亚与本都;32、亚该 亚;33、克里特;34、伊庇鲁斯;35、马其顿;36、色雷斯;37、下梅西亚;38、达契亚;39、达尔马提亚;40、上梅西亚;41、下潘诺尼 亚;42、上潘诺尼亚;43、诺里库姆;44、意大利;45、撒丁尼亚;46、科西嘉;47、西西里。

      有上下之分的一共四对,上下不列颠尼亚和上下潘诺尼亚看不出来上行省更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9%A9%AC%E8%A1%8C%E7%9C%81

      查阅地图可以大致看出,上下不列颠应该是泰晤士河上下游,日耳曼尼亚是莱茵河上下游,潘诺尼亚和梅西亚或莫西亚应该是多瑙河上下游关系

      ----------------------------

      多谢,我看了一些外文材料,虽然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但是有一些细节信息提醒我,所谓Superior和Inferior应该确实和河流的上下游有关系。 因为所谓“行省”(Province,拉丁文叫Provincia)这个词,从词源上讲,是一个与军队驻扎和军事辖区有密切联系的词汇。在一些外文材料 中,当提到某个Superior行省时,往往提到派驻该省的军队是驻扎在河流的上游,而提到某个Inferior行省时,大多提到该省的军队驻扎在河流的 下游(Lower Rhine 之类)。这样的话所谓上下行省的词源应该都是来自这个缘故。

      参见:

      http://www.livius.org/gi-gr/governor/provinces.html

      http://www.livius.org/ga-gh/germania/inferior03.html

      我把前面改了,希望能找到更详细的证据。

      -------------------------------

      via 百度里亚

      Q:神圣共和国第二任执政官是翻译成西仙努斯·德尔,还是德尔·西仙努斯?

      A:亚美尼亚过去的出版物通常译为西仙努斯·德尔,不过按照华尼亚人的读法应该是德尔·西仙努斯。

      -------------------------------------------------------------------------------------------------------

      "日耳曼人 只靠少量的补给就能维持一周左右的攻势 他们轻装而行 为了隐蔽自己 日落时进军 日出时休息 使他们总能从意想不到的地方通过 包抄我们的后路 截断部队间的联系 一到晚上 他们吹起各种各样的乐器 打击我们的士气 并在轻型抛石机和投石索的掩护下发起无畏的冲锋 至死不退 面对这样的战斗 即使最勇敢的士兵也会苍白着脸 祈祷能活到阿波罗出现的那一刻..."

      ---------------------------------

      我在见证史诗的诞生!

      ---------------------------------

      亚西尼亚史诗

      ----------------------------

      将整个GCD发家史 这样翻译 发到起点会咋样?

      -----------------------

      将朝鲜战争翻译完后去出版,铁定大卖。砖家还会高呼这架空写得好!

      ----------------------

      把党史这么翻译一下发到起点上去绝对能糊弄一堆小白

      ---------------------------------------------------------------------------------------------------

      华西亚王制的渊源:

      华西亚(Huasia)王制兴起的具体时间并不可考,据上古传说称,华西亚地区的王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尤乌斯·西乌斯·玛各乌斯(Ius Sius Magnus)时代,他废除了古老的贵族民主政体,将他的最高执政官官位变成王位(Rex),并事先安排他的儿子启乌斯·西乌斯·玛各乌斯(Qius Sius Magnus)作为王位的继承者。当尤乌斯去世后,启乌斯迅速联合支持他的贵族消灭了所有的竞争者(这其中包括当时的著名贵族伊尤斯[Iius]),登上 了王位。华西亚地区的王制随后建立。

      王制晚期的危机:

      王制晚期时的华西亚面临种种危机:首先是来自欧罗巴的诸蛮族不断入侵,削弱了整个国家的实力——原本在华西亚极盛时,这些蛮族都是列王不屑一顾的边远蛮 夷,他们来华西亚的唯一目的似乎只有称臣纳贡一种(当然也是唯一被华西亚列王接受的官方交往目的),并顺便进行一些贸易活动。著名的丝之路(Road of Silk)也在此时得以维系,无论如何,后世史学家提到这个时期的陆上贸易和海上贸易都是极为繁盛的,华西亚的威严笼罩着整个亚细亚大陆及其沿海地区,这 就是著名的“华西亚的和平”时期(Pax Huasia)。但到了王制晚期,欧罗巴蛮族的势力越来越膨胀,以至于威胁到整个华西亚的安全。晚期的两个华西亚王朝,朱利乌斯·明格乌斯王朝 (House of Julius the Great Mingus Dynasty)和埃辛觉鲁斯·清古乌斯王朝(House of Aesinquelus the Great Qingus)意识到欧罗巴蛮族对华西亚的财富和土地有过于旺盛的需求,因此关闭了绝大多数海上贸易港口,以控制欧罗巴诸蛮族对华西亚的觊觎。

      不过,这种消极的政策并不能彻底阻止欧罗巴蛮族通过海路继续向华西亚侵蚀。到埃辛觉鲁斯·清古乌斯王朝末年,来自不列颠尼亚(Britainia)和法兰 克(Franks)的诸蛮族通过海路向华西亚发动了一波又一波侵袭,这些“海上民族”给华西亚晚期的王朝带来极大的麻烦,并最终导致王制的解体。

      共和的建立:

      共和的建立是从末代王朝的内忧外患中发轫的。越来越多的公民对王制的腐败无能感到痛心和无力,而傲慢贪婪的王室则给华西亚平民阶层带来了太多的痛苦,从而 使他们逐渐从良好的公民转变为充满破坏欲望的暴民,心怀异见的骑士阶层和逐渐离心的贵族阶层都开始利用这种趋势以确保自己的利益。王室晚期的几个王都既孱 弱又无能,大多处于独断专横的王后(或称太后)西克伊娅(Cixia)的摆布之下。西克伊娅驾崩后,王廷处于一片混乱中,手握大权的摄政王埃辛觉鲁斯·察 益坡恩努斯(Aesinquelus Zaephonus)试图挽回败局,却不想为早就心怀叵测的将军希凯鲁斯·尤安努斯利用(Sicaelus Iuanus the Imperitor),通过在南方诸叛变行省和王室之间同时展开的调解斡旋与武力威胁,希凯鲁斯·尤安努斯如愿以偿地卸下了自己身上王朝元老的外袍,而转 身就在共和国元老院的一片拥戴声中戴上了共和国第一任执政官(Consul of the Republic)的桂冠。

      维努斯·索恩“”(Venus Throne the Woodman of Congshania or the True Father of the Republic)与共和国

      (先列个标题,明天有空再写)欢迎大家一起来!

      ---------------------------

      希凯鲁斯·尤安努斯都有了,那么他的主要政敌伊西安.苏恩乌斯也该出现了吧

      -------------------------

      赞!这才是sc的精髓!

      希凯鲁斯·尤安努斯军制改革是他成为共和国第一执政官和后来的帝国皇帝的权力基础

      ----------------------------------------------------------------------------------------------------------------------

      薛力安古斯年轻时被称为“小将军”,这个绰号在当时是对无能者和败家子的一种隐晦的称呼,而之后的历史证明他当之无愧。1937年蛮族人在法惕安努姆发动 的军事冒险本来可以成为薛力安古斯-占古斯提高声望和影响力的机会,但薛力安古斯自私地认为与蛮族作战只会消耗他的军团,进而给凯锡安·常古斯吞并自己势 力的机会。由于这种幼稚而愚蠢的想法,他的军团主力未经战斗就完全撤出了东北三行省,将广阔而肥沃的土地拱手送给了野蛮人。在那之后,失去财政来源和土地 的薛力安古斯逐渐失去了自主权,他先是奉命防御轻松取胜的野蛮人对华西亚北方的军事进攻,之后被派去与日耳曼起义军作战。他从东北三行省带来的军团因为家 乡被野蛮人征服而士气低落,完全无法与精锐的日耳曼轻步兵对抗。薛力安古斯每天都在损失军队,而凯锡安·常古斯又以各种借口限制他的实力,甚至直接禁止他 重新组建被消灭的军团。在面临完全失去权力和地位的时候,薛力安古斯总算做出了一次他人生中少有的正常的决定。他和另一位受到排挤的将军趁凯锡安·常古斯 巡查他的防区的时机将其软禁,迫使其承诺停止与日耳曼义军作战并认真抵抗野蛮人的入侵。但很快他又回到了往常的状态。在事件和平解决后,因为天真和过度自 信,薛力安古斯亲自护送凯锡安·常古斯回到当时共和国的首都,而他也因此失去了后半生的自由。

      ---------------------------------------------------------------------------------------------------

      日耳曼部落联军统帅莫泽冬里克,在连续四次打败前来进攻的罗马军团后,在权力斗争中被斯拉夫化的日耳

      通宝推:SleepingBeauty,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