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志愿军九兵团入朝情报泄密案 -- 黄河故人

共:💬161 🌺1274 🌵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仇的,有瘾的,有病的和有任务的

      张鹤慈曾把海外冥运人士归为四类:有仇的,有瘾的,有病的和有任务的。他把自己归为第三类。93年民联阵在华盛顿开合并大会(结果貌似非但没合并成,反而分裂成了几个组织,依稀记得国内的官媒将冥运大肆嘲笑了一番),当时他已经跳出了这个大染缸,去会场去看朋友。有人问他怎么又回来了,答曰:我早就出院了,回来看看病友。

      其实我倒是觉得他是有仇的那类。他跟TG的倒不完全是因为他爷爷的事结下梁子,而是因为他和几个朋友在文革时搞了一个读书会,还自办刊物在那几个朋友之间交流,结果可想而知。

      张东荪的“有合作希望的民主人士”这件事是这样的: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以为TG很快就会完蛋了,就和美帝暗通款曲当上了带路党,天真地把自己当成第三条道路的领袖,还给美国人一份他拟的组阁名单。

      张鹤慈和一般的公知不一样,最起码他不是逢中必反的那种,算是比较理性的,结果被公知们当成了五毛。

      从张鹤慈的微博上看,他是真心不相信他爷爷的那些事。有兴趣的人可以去他的微博看看。

    • 家园 太祖对敌人太仁慈了
    • 家园 一声叹息。另外不杀还是明智的,感情用事无益。
      • 家园 我不这么认为,何来感情用事要杀之,本来按律当斩

        太祖之所以不杀,我想有这些原因:

        1.刚刚建国,大战之前,人心浮动,稳定局势

        2.你不是依靠美国爹吗?我让你看着把你美国爹打趴下。(并非对他一人,而是以他为代表的一个阶层)

        • 家园 历史渊源

          板仓杨昌济岳麓书院读书,参加谭嗣同、唐才常等在湖南组织的维新改良活动,加入了“南学会”.谭嗣同称得上杨昌济的恩师,把唯心主义思想传授给了杨昌济.

          杨昌济是毛泽东的恩师.毛泽东曾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人定胜天的beta版)。毛泽东1936年在保安接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时说"那时我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扬我的那篇文章。他给了我一百分。"

          谭嗣同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龢等.

          少年毛泽东--谭嗣同的再传弟子--很佩服梁启超. 1910年秋,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这里,他从表兄文运昌的藏书中第一次看到了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毛泽东着迷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如梁启超的《新民说》一文,他看得非常用心,并在该文“论国家思想”处写下一段批语:“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一段政论文字,表明这时的毛泽东已欣然接受了维新派思想。

          1912年2月,当了半年兵的毛泽东决定继续求学,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在回答试题《民国肇造,百废待兴,教育、实业何者更为重要》时,他即以梁启超的“以教育为主脑”之说立意下笔。

          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毛泽东是年10月至12月的课堂记录,有直接引自梁启超《新民说》的名句,有化解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相关论点的体会,还有对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所述内容与中国哲学家杨朱的比较,等等。或许是因为沉醉于梁启超的言论之中,毛泽东在四师的国文课上,很快就被教员袁仲谦看出其文风着意模仿梁氏,因而建议他应研读唐宋八大家尤其是韩愈的文章。毛泽东听从师命,买了一部《昌黎先生集》,精心钻研古文文体。

          张东荪1905年官派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倾向于梁启超等立宪派的立场.

          1918年,他和梁启超共同领导由进步党演变而来的研究系参与国会选举,尝试成为第一大党,但被段祺瑞皖系军阀支持的安福俱乐部所败。从此他放弃直接的政治活动,转入思想界。1919年(民国8年)9月,他在北京创刊雑誌《解放与改造》(翌年该杂志更名为《改造》)并任总編輯。1920年3月,他和梁启超等人发起講学社,并于同年9月邀请哲学家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罗素来华。毛泽东北漂时,张东荪风头正劲,对毛泽东很有一些影响的.

          毛泽东的舅舅文振之曾留学日本,与蔡锷很有交往。文振之是文强的父亲,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文强的姑母.文强自小称呼毛泽东为“毛大哥”,与毛家小弟毛泽覃是同学,两人关系最好。

          蔡锷15岁成为梁启超的高足,两人深情交往近20年。1915年8月,梁启超与蔡锷发起護國戰爭.张东荪也参与了.梁启超写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于8月底在《京报》发表,打出反对帝制的旗号。张东荪写了《对于古博士国体论之质疑》,对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谬论进行驳斥.

          蔡锷对毛泽东有很大影响,对朱德也有很大影响.晚年朱德在回忆录中写到“蔡锷先生影响我整个前半生,而毛泽东影响了我的后半生”。

          张东荪诗书传家,家族文革中的下场蛮凄惨.

          长子:张宗炳,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后因“张东荪出卖国家机密案”而和张东荪同时被逮捕。在狱中精神错乱,1975年释放后,才逐渐恢复。

          次子:张宗燧剑桥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文革中于1969年在中关村宿舍自杀。

          三子:张宗颖在天津市文化用品公司工作,1966年与妻吕乃朴在遭“斗争”后一同自杀。

          女儿:张宗烨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两个孙子张鹤慈(张宗炳子)、张佑慈(张宗颖子)均在文革中被判重刑,关押劳改10多年。

          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毛泽东是菩萨心肠,怎么可能杀张东荪呢?

        • 家园 这是太祖兔粗暴干涉法律!

          看看,几十年后,替张翻案的不少,太祖干涉法律的后果啊。

          毙了不就没事了嘛。

          说实话,我觉得太祖用意可能是以树典型、打击亲美派,教育团结人为主。

          但是,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啊,要是我,非毙张不可。

        • 家园 按律当斩云云,可谓笑谈。如果真要杀了,自然是感情用事。

          中国的独立司法一直以来是一种比较玄幻的概念。若是为了解气和民意(话说当时有公开此事吗?),枪毙是必然的。太祖“粗暴干预了沸然的民意和独立的司法”,而没有感情用事,可谓明智。

          这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 家园 哈,类似袁绍出征前不杀田丰,不过太祖比袁绍强太多

          所以 “田丰” 的命运也不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