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朝鲜战争基本常识问答(哪位高人知道这是谁写的?) -- 抱朴仙人

共:💬195 🌺1326 🌵7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您是和平时期,彭总在战场

                而且有志司的命令,拂晓后一律不准冒烟,进一步细化是吃了饭就到防空洞去。

                另外,不生炉子还能有别的取暖方式,不生炉子和冻病了彭总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实际上最后彭总被架到了防空洞中,防空洞中有炉火的可能性就更小了,那我们伟大的彭总不是钻一次防空洞就要冻病一次?可怜的没炉火就要生病的彭总啊~~~

                BTW,当时的志愿军战士可是在前线的战壕里,肯定不能一人背一个大火炉子上前线,听说穿的还都是秋衣秋裤,彭总是年纪大了,没炉火就要冻病,和年轻人是不能比了~~~可怜的穿着棉衣还需要炉火的彭总啊~~~要说彭总也是苦出生,戎马生涯,怎么到了flyingcatgm 笔下他就这么弱不经风呢?

            • 家园 有,那屋子北墙有一个大火炉

              原来的链接当了,我发个新的。

              毛岸英之死

              相关段落:

              这天上午,当所有的战斗命令下达以后,司令官可以有片刻的轻松了。一夜没合眼的彭老总,实在太劳累了。毛岸英正在靠北墙的大火炉子前签收有三个“A”字的战斗电报。彭总就和衣躺倒在毛岸英旁边一间小屋的行军床上。

              炉子这个必须有。我原文里就说过,必须得点炉子,而且就是白天也得点,否则屋子里没法待。白天撑死也只有摄氏5度的气温,晚上得零下10度,而且这才11月底,会越来越冷;不点的话压根没法干活。

              • 家园 有炉子,志司让点吗?彭总呆的地方有炉子,作战部有炉子吗?

                首先,您转贴的段落没有表明时间,能在有靠北墙的大火炉子前签收电报,并不能说明毛岸英牺牲的当天,鬼子圣诞攻势的前夕,志司就有或者允许点大火炉子。而我恰恰知道的是志司为了迎接鬼子的圣诞攻势明确规定了拂晓后一律不准冒烟这一条。进一步细化是吃了饭就到防空洞去。

                其次,白天摄氏5度,晚上零下10度的天气各位肯定也经历过,反正我小时候是没有空调的,家里也没有大火炉子,白天摄氏5度,晚上零下10度的日子也就过来了。

                再次,您举得例子看来是彭总和毛岸英联合办公的地方,和毛岸英牺牲的当天办公格局完全不一样,考据上有问题,完全没有可比性。我不知道你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问题?赐教。

                我也找到一段,希望能更清楚的对你描述当时的情况,您要是不知道可以原谅,可要是成心这么说那也是可以的。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200711/1120_335_303686.shtml

                天空,寒风凛冽。三架敌机在空中发出震耳欲聋的怪叫,穿梭般地俯冲、轰炸、扫射。离司令部不远的一座房子被炸塌起火了。那是作战处在洞外临时办公的地方,只见房顶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火势异常炽烈。

                1:只有三架敌机。

                推论是:

                A:美国鬼子很穷,对志愿军总部斩首行动只拿得出三架飞机,加上还有俯冲,扫射功能,战斗机的可能性比较大。看来志愿军总部在美国人看来真的不是什么有价值的目标,轰炸机都舍不得派。

                B:走过路过的飞机,哪座房子冒烟下面肯定有人,飞机就炸谁。

                2:依据毛岸英在热蛋炒饭的事实,同时如果你也同意热蛋炒饭要用火的常识

                推论是:

                作战处在洞外临时办公的地方,即毛岸英所在的地方肯定冒烟了,毛岸英他们三个人中有人违反了志司的纪律,不管是拂晓后没有灭掉炉火,还是拂晓后为了热蛋炒饭又生了火都是违反纪律的。志司为了迎接鬼子的圣诞攻势明确规定了拂晓后一律不准冒烟这一条,那即便是有大火炉子,那白天应该灭掉,坚决执行拂晓后一律不准冒烟的纪律,更别说还有可能是生了炉火。

                btw

                您的大作里试图回答以下2个问题,不过我看不明白,请教下

                关于毛岸英被炸牺牲的问题,一般都是针对其中两点争论:

                1.毛岸英吃蛋炒饭引来了飞机:

                2.毛岸英在屋里生火违反防空纪律。

                您没有说明为什么志愿军战士吃炒面就不会引来敌机,而毛岸英同志一吃蛋炒饭就会引来敌机,一个字都没说,反倒是长篇大论说明了炒蛋炒饭的油烟不会像蒸汽火车头似的猛喷烟。这个暂且不说。

                第二个问题,我还等着看呢,可是看到最后也没看见您的高论,讨论完了炒蛋炒饭不会冒出不会像蒸汽火车头似的猛喷烟,下面就没有了。

                我小时候有发炉子的经验,发旺的炉子冒的是袅袅青烟,只有在发炉子的过程中才会像蒸汽火车头似的猛喷烟。

                我的经验说明了发旺的炉子是袅袅青烟,您论证了炒蛋炒饭不会像蒸汽火车头似的猛喷烟,那么推论为毛岸英在发旺的炉子上炒蛋炒饭就只能是袅袅青烟。对了,这个推论好像没有用哦,您的问题是吃蛋炒饭和引来飞机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生火和和违反防空纪律之间的关系,我的推论一个都回答不了,看来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臭毛病我也有,还真不好改呢,一不小心就犯错了。

                毛岸英生火肯定违反了防空纪律,这无可置疑!

                毛岸英在战场上,在志司,在志司的防空纪律下,带头违反战场纪律,或者姑息别人违反纪律而不去阻止,导致志司和自己蒙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实是清楚的,问题是严重的,我想这是本次讨论的实质所在,并由此可以看出他个人的一些问题。

                而不是讨论朝鲜的天气有多冷,不生炉子没法活,炒蛋炒饭不会像蒸汽火车头似的猛喷烟这些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我们只要知道他带头违反,或者姑息别人违反了战场纪律就够了!

                • 家园 违反个头。我以前写的东西你大概压根没看

                  我引用的资料是王天成与杨凤安写的《北纬三十八度——彭德怀与朝鲜战争》一书,特意跟你引用的杨迪的书进行过对照;既然两本资料细节大不一样,就得通过旁证分析来证明到底是谁的资料可靠。

                  文章里写的地方就是总部办公室,没有别的屋子,就这一间。杨迪回忆录中是写的办公室中只有3个人,是在干炒饭吃的闲事;可是王天成回忆录中写的很清楚,办公室里除了杨凤安还有6个人,是在干正事!成普和徐西元两位参谋在汇报情况,毛岸英和高瑞欣因错过早饭时间正在热饭吃。所以说才会有“回到办公室”这句话,毛岸英他们两个是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然后在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主要是要注意到一个关键旁证:敌人进攻时间。

                  我把资料发出来,你自己对一下,注意加黑的地方:

                  王天成的资料:

                  毛岸英是在1950年11月25日早上牺牲的。

                  就在前一天晚上——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大规模进攻。这天晚上,彭总与司令部其他首长讨论战况,非常紧张。毛岸英和办公室其他人员一样,忙到大半夜才休息。当天是参谋龚杰在办公室值班,大家都休息后,龚杰和杨凤安留在彭总办公室。毛岸英与一周前刚到朝鲜的参谋高瑞欣两人在志愿军政治部的山洞里休息。

                  11月中旬,志愿军党委常委还专门开会,研究彭总的安全和司令部的防空问题。会上决定,司令部工作人员在25日拂晓前疏散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并注意防空。

                    当时是洪学智负责司令部、也负责彭德怀的人身安全。前一天晚上,洪学智来到彭总办公室,请彭总到半山腰上一个防空洞去办公。但彭总很犟,坚决不走。洪副司令见劝说无用,也不顾彭总在发脾气,边拉彭总出门,边让杨凤安把彭总的铺盖卷、行军床,连同毛笔、墨盒、电报稿纸等办公用品一起,“强行”搬进防空洞,邓华副司令早已等在那里。三个人在防空洞里研究了两个多小时战况后,彭总叫杨凤安到办公室问前线情况

                  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实际上是一个小木房,杨凤安刚进门,看见美军两架B-26轰炸机由西南向东北,在办公室上空飞过。杨凤安说了声:“注意防空!”随即向成普和徐西元两位参谋询问前线情况。

                    那时已是早上9点多。毛岸英和高瑞欣刚从休息的山洞回到办公室。他俩还没吃早饭,饭已经冷了,于是两人正围着火炉热鸡蛋炒米饭。毛岸英还没来得及吃热好的饭,美军飞机来空袭了。问完情况正准备离开的杨凤安见又有敌机飞来,便喊了一声:“不好,快跑!”这时美军的敌机的凝固汽油弹已有几十枚投在彭总办公室周围,成普、徐西元和彭总的两个警卫员逃出了火海,成普面部受了轻伤,可是离房门较远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却没跑出来。

                  杨迪的资料:

                  第二天(即11月24 日)拂晓前,我派参谋分头去检查防空落实情况, 我自己也准备到重点地方去检查,这时,邓华副司令员派人来找我, 对我说:“你到彭总那里去看看, 看洪副司令是不是已把彭总拉进防空洞了?”我迅速跑向彭总的防空洞,正看着洪副司令推着彭总进防空洞, 并说:“老总,我和您下三盘,今天非赢你不可。”

                  战史资料:

                  11月24日,"联合国军"在全线发起圣诞节(12月25日)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为进一步使敌人产生错觉,继续以部分兵力实施运动防御,至25日将"联合国军"诱至预定战场。

                  毛岸英是11月25日早上牺牲的(杨迪原文是24日,贴过来时没有改动)。对于杨迪回忆录我为什么说他不可靠,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整个志愿军总部怎么干闲事的那么多?按他的说法,毛岸英等3个人在干闲事也就罢了,怎么彭德怀和洪学智也在干闲事?这哪里是消遣下棋的时间?王天成回忆录和战史里都写得很清楚,麦克阿瑟就在24日晚发动大规模进攻,司令部人员包括毛岸英好多都忙了大半夜。第二天早上还在开会商议和了解战况,前面打的死去活来,总司令和副总司令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思下什么象棋?这根本就讲不通,所以说加上战史旁证,明显对“杨迪”那篇文章是不利的,我怀疑杨迪回忆录细节的真实性。

                  还有,并不是说美军就知道这是志愿军总部,他只要知道这是一个指挥机构就行了,什么级别的他未必清楚。所谓斩首,如果彭德怀还没有换地方,那就等于是斩首,志愿军总部高级军官有被一锅端的危险。

          • 家园 那个03版杨迪的书落实得怎么样了?
      • 家园 事实是他被炸死了

        所以不是镀金

        是真的去炼金

      • 家园 毛若真搞家天下,可以传给侄子毛远新

        这需要在死前将毛远新提拔到党内第二号人物,历史是什么?

        • 家园 你真当我朝是封建王朝啊

          毛岸英生于1922年,毛远新生于1941年。培养毛岸英,时间和资历足够,毛远新一小P孩,可能么。

          • 家园 毛岸英活着也不可能接班,问题在他老子。

            文革的既得利益者太少,却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又有一大批能力出众的老臣宿将,毛岸英活着也不可能接班。否定文革就否定毛,就否定他的合法性。

            如果是一个稳定的官僚系统,毛远新都可能接班,领袖也只是这个系统的一个部件。毛一直在破坏这个系统,所以毛岸英也不可能接班。

            • 家园 如果毛岸英活着而且老毛决定让他接班,很可能就不会有文革了

              对于文革的目的,老毛说的很清楚:“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何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老毛也给出了定义:“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何谓“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就是在老毛死后会对其全面否定,将其路线全面推翻的新任领导人。如果毛岸英活着而且老毛决定让他接班,那么所谓“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就根本不会存在,文革也就没有必要了。

          • 家园 这是你的观点

            你人物毛要传位给儿子,搞封建,我举例论证不是,你这题目是啥意思?你若没有这个观点,大家还讨论啥?

            毛远新在七十年代初已经成为一方诸候,到毛去世前,成为第二号人物,有什么不行的?你去看看历史,包括朝鲜金朝历史,就可以知道。

            • 家园 到毛去世前,成为第二号人物

              真的是二好人物的话,那能让花帅和华主席得手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