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家两代人教育理念的比较 -- 捣蛋鬼狐狸

共:💬224 🌺1008 🌵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家两代人教育理念的比较

    接受网友的意见,改了个标题,对被“骗”进来的各位说声抱歉。

    首先说一下教育的目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我觉得教育的目的可以说有下列几个:

    1. 培养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来可以养活自己。

    2. 培养一些情趣,可以在生活中自娱自乐,可以过愉悦的生活。

    3. 培养伦理的判断能力以及驾驭自己心灵的能力。 生活中的伦理不是简单的“偷东西就是不对的”这么简单的黑白分明的事情。 而是碰到便宜的盗版光碟买不买,在中国餐馆吃饭要不要付现金而逃税这些模棱两可的的事情。 更难一点的题目,在工作中要不要冒着丢饭碗的危险严守职业标准,说实话以维护客户的利益。

    我觉得这三点可以说的上是真正的”素质“吧?

    我在中国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育。 我女儿在美国接受的是比较开放式的教育。 我们受的教育可以说是“对等的”--即在我们各自的国家都是中上的教育。 从我的感受来看,我更喜欢美国的基础教育。

    我在中国是“好学生”, 考试分很高。分数代表什么? 不代表能力,也不代表知识的丰富程度。 只是代表我会说别人塞在我嘴里的话(语文), 用别人告诉的套路来解决理论上的代数几何题(数学--包括奥数)。 对于数学和物理,我曾经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认真思考数学和物理实质问题,但要花大量的精力,未必能考高分。 另一个是,照本宣科,囫囵吞枣地模仿老师教的套路,记住在考试范围内需要用的公式,考取高分。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选择了后者。 这么多年的考试教育的结果是用课本说话的能力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 在美国的学校和工作中才逐渐培养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女儿在美国受的教育。美国基础教育的宗旨很简单:From "learn to read" to "Read to learn". 阅读是基础的基础。 女儿从小就进行愉悦地阅读,每天从学校带本书回家读。 每个学生挑的书都是不一样的,自己挑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就是适合自己程度的。 在学校用文字和图画的方式描述身边发生的事,都是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简单,生动,有趣。 老师也许有提改进的意见但从不说你错了。 实际工作与生活中难道不是这样吗? 很多时候很难讲哪个方法对哪个方法错。 自己要大胆尝试,通过试错来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具体情况的方法。 女儿”写作文“就从来没有我小时候怕这里说得不对,那里说的不好的顾虑--这也是为什么我小时候不喜欢语文的一个原因之一。

    学校教的数学比我小时候慢,更比不上现在国内的速度了。 我觉得美国的速度比较合适。 在真正培养了对数字的感觉以后,再教深一些的东西。 深和难不是目标,会在生活中运用才是。 其实绝大多数人这辈子用到的数学超不过我小学六年纪的水平。 赶那么快干嘛呢? 快马加鞭可不是打基础的好方法。 有人说是培养逻辑思维与严谨的能力。 我不认同这一点,我觉得至少写作也培养这两个能力--在此就不赘述了。

    美国的学时要远远短于中国的。 孩子回来以后可以休息,也可以去学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业余爱好。 我知道有些家长“充分”利用这些课余时间,培养如砖家所说的“多才多艺”,以作将来上名牌大学的敲门砖,那我只能说这是在美国实施中国式的教育。 我的孩子确实有两样爱好,所以一个星期白天的课余时间最多只“利用”了一半。 其余的时间在我看来也没有浪费。 第一是休息,休息很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精力才有学习的能力。 第二,帮妈妈做些家务,浇花剪枝。 第三,自己看书,自己给自己开小灶,好为人师地给妈妈与弟弟上课,跟弟弟玩。 一切都必须是自觉自愿的。 她的爱好都是真正的爱好,没有功利的目的。 我觉得将来她会是比我更有趣的一个人。 还有也许是更重要的一点,她跟亲人在一起的时间不是拿来做"有用“或者”有前途“的事情,而是分享快乐,她跟亲人的感情是我很羡慕的。 我是一个跟父母不亲的人。

    在美国的学校里,你自己对一件事的理解与看法很重要(有政治正确的问题,但可以说影响与在中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别人甚至大多数人的判断是别人的事,只有你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很可能看过中美对”灰姑娘“的故事课堂讨论的比较。 这个比较有些夸张与stereotype,但的确触及到实质的问题。 伦理的问题远远不止别人告诉你怎么做的问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要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正确与错误的事情。 这种判断能力一定是要从小细水长流地慢慢地培养的。 相比这下,大多数生活中知识与技能,只要你有学习的需要,有学习的渴望,在任何年纪都不难现学现卖的。 实际工作中就是这样要求的。

    总之,我女儿目前受的教育充满了爱,充满了自身的动力,充分汲取知识,培养着真正的素质, 比我幸福,比我幸运。

    关键词(Tags): #教育#子女#家长#老师#学校通宝推:我爱我家fh,青颍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很少有人注意到,教育制度下的教师的情况

      过去看过一个材料,推崇法国中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待遇高,地位高,能够吸引人才。

      法国的事情不大了解,看中国的中小学,其实教师在社会地位、待遇等方面相对较差。虽然教师很早就进入“四大黑”,实际上很多时候强势的是学校,教师本身还是相对弱势的。

      这就造成,多数时候更有能力的人才不愿意留在教师队伍中,最直接接触学生的人,不少在思维上都有卢瑟的倾向。这方面的负面影响,要比硬件设施和学习内容,危害要更严重。

    • 家园 中美教育的比较说穿了就是中国没有资格搞快乐教育

      中国十三亿人口,人均资源少,人均土地少,科技又相对落后。快乐教育消耗资源多,对老师要求高,填鸭教育又比较好复制,啥好学校的卷子多做点,就算是不知其所以然,也知其所然了。工程师多培养些,有利于工业化建设。基础教育比较扎实,人口的比较优势就突出,多抢点西方的生意,自己好有口饭吃。其实中国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美国,人口少,资源多,可耕种面积也多,科技又领先,自然创新的余地大。其实美国替人类多摸索摸索是好事,等中国追上美国了,再总结总结美国的经验,接茬创新下去。

      至于所谓的创造性,我认为是很难培养的,尤其是现在科技发达到这种程度,靠自己摸索而不是努力学习,更难有啥创造性。所谓孩子的创造性往往都是一种对前人的重复。真正有创造性的强人就是面对重重题海,也会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创造性的。其实中国现在创新能力不强,并不是学习的问题,而是国家实力的问题。

      我们的国家承担着独立国防的重任,克服现在眼前的工艺难题还做不完,完全没有能力去投资那些没有明确目的的科研项目。因为科研是在未知的世界寻找未知的东西,没有海量的不要求回报的投资支持,是很难实现科技的领先的。

      而美国的快乐教育,其实主要作用不是培养了更多的主动精神,而拉大的有主动精神的人和一般人的差距,使得这些被精英化,所以现在越来越变成一个精英化的社会。

      通宝推:谈谈爱中国,何求,
    • 家园 再发一言

      教育应该分两种,必修的教育和业余爱好的教育,LZ致命伤把两者混为一谈。

      以LZ为代表的观点,学画画应该只画光屁股美女,这是符合学生人性,充分鼓励创造力和想象空间的教学。画光屁股老头则是摧残学生。

      语文101的教学,应该以培养记者作家语文教师做标准,不能因为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记者作家语文教师,而降低语文101的教学标准。数学101也是同样道理。

      各个学科都在不断发展,打基础的过程注定越来越艰苦。独立思考想象力创造力不应该过分强调,脑子里面没有足够的材料,如何能够独立思维,那些概念真那么管用,数学物理两千年前就应该搞完,那时候很没有条条框框。

      艰苦的学习过程还有一个重要用途,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潜力和目标,在什么方向应该继续还是放弃。这方面中国学生也比美国学生强,美国学生转专业,休学,瞎折腾,很普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自己不了解自己。

      通宝推:洗心,三笑,随性自在,
      • 家园 最后一点不同意

        中国学生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该学啥,上大学时填专业要么父母、老师决定要么就瞎填一个。当然你要是说中国学生从文理分科角度知道自己学啥,那就算是吧。

        • 家园 从幼稚彷徨到成熟当然有一个过程。

          中国的学生成长后的强大,举个例,美国10几20年前,许多中国留学生转IT专业,从文科转的不少,原来国内中文专业外语专业的都有。这种强大的学习能力调节能力,换成外国人,精英们绝对能把外国人牛X吹到上天。

          中国学生这种能力,是在国内打基础培养的,但美国环境给了这种能力表现的机会也是事实。

          所以我的观点,中国至少中小学比美国强很多,但学生的质量是通过日后在社会表现,而中国社会环境资源等等条件总体上不如美国,比如看看人美国那么大的资源资金投入,很容易和很自然造成错觉"中国学生不如美国学生"。

    • 家园 不太理解认真思考数学和物理实质问题指的是什么?

      看到下面也有好多人顺着这个概念继续发挥议论,谁能给解释一下吗?

      • 家园 数学物理的实质-

        数学,物理,及其他任何学科都是从人类试图认识世界开始。 以物理为例,物理实际上从研究物体的运动开始的。 然后再把这些认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发明概念,推导公式实在是顺水推舟的事。 实际上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一个大问题化成若干小问题各个击破的顺理成章的事。 概念的产生是很有“道理”的,这个产生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反复强调的。 而我们的教学,一上来就做抽象的受力分析,而淡化甚至不讲为什么要把有体积的物体看成一个作用点。

        学习数学物理遵循这一实质的顺序才是合适的。

        1. 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做基础,(而玩--是积累感性认识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2. 学习了概念,学习公式。

        3. 然后必须知道如何解释物理现象,应用到现实当中去。

        比如力矩是研究物体旋转的理论。 人类用杠杆的历史悠久,估计是在开发力矩这一概念之前的事了。 开发了力矩的概念以后,应用到各种机械当中,比如汽车扭矩,和用来帮助飞机把握平衡的应用上。 学习物理应该先有这些感性认识和定性的认识做基础,才来谈公式。 公式,只不过是用来理解感性认识,和应用到实际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物理的核心。

        还有一点物理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是实验科学。 几乎所有的理论是从实际测量与观察得出来的。 所以美国人用Excel来举例子琢磨数字中间的规律,研究问题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中国人往往看不起这样的。 我猜想力矩平衡的公式,是先有人得出定性的猜想,然后测量臂长,力的关系用数据得出来的“定律”,然后才有微积分推出来的的“深奥理论”。 我们以前学习的时候,实验只不过是课本与考试的附属,而不是物理的核心。 如果实验数据不符合理论,那一定要“凑”到跟理论一样。 为什么实验会是课本与考试的附属? 因为它无法被考试,无法帮助升学。

        中国人学数学物理学得快,深,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不用在第一和第三两项最耗时间,而最为基础而实用的学习任务上花时间。 我们所学的物理,或者应试的物理,忽略第一项的感情基础,不顾第三的终极目的,只剩下第二项的“核心”,“骨头”,既无趣,也学不到实质,只是学会了套路应付考试特别有用,或者拿来讨论哲学问题。

        我在这里不是贬低象牙塔中研究终极理论的人。 实际上我本人也更倾向于象牙塔。 但是对大多数人类说,学习的过程与人类开发和引用概念的顺序一致是比较合适的。

        最核心的问题,很可能有人不认同我对数学物理本质和学习方法的理解。 那应该听谁的? 应该听来学习数学物理的本人的意见。 不同的人学习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如果某人认为只对概念与公式感兴趣,那他就集中学习概念与公式; 如果有人只有对物质世界有了足够的观察,足够的感性认识, 才能掌握概念,那他就不应该先看课本。 当然,你不可能在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人的倾向与学习态度是会随时间,境遇,及见识改变的,那他就应该按照在当时的倾向与态度来选择合适的方式。 这些都是填鸭做不到的。

        当然也有人根本就没有数学物理的头脑,而只喜欢看小说,那他就应该看小说。 如果只喜欢打球,就应该专心打球,去夺取冠军。 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么执着的,他们学习科目的分布,需要用他们的内心与市场的平衡来调节。

        通宝推:乾道学派,
        • 家园 实践理论再实践
        • 家园 你很爱你的女儿

          你的父母很可能也是以你爱你女儿的方式爱着你。

          通宝推:赫然,
        • 家园 老兄此话差已

          "所以美国人用Excel来举例子琢磨数字中间的规律,研究问题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如果是美国小学生,中学生这么研究问题,我也认为正常.可惜,这俩都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每小时每人收客户五百多美刀.让人怎么看得起呢.

          美国基础教育的问题就在于该学会的时候没学会,要想撑下去就要不停的补课,结果大部分就放弃了.

        • 家园 你通篇都在说物理啊...

          为啥非要说数学物理呢,这俩路数不一样,那怕做理论物理路数跟做数学的也都不一样。

          我说你真是深受中国教育就是指得这一点啦,啥事情一定要往大里说...

      • 家园 思考一个公式或者理论背后的因果关系就可以认为是思考其实质

        并不是到了现代数学现代物理学这一层的实质,才叫做真正的实质。

        现代数学,现代物理学的所认为的实质,在后人看来,也是表面现象。

        关键在于这样的对其因果关系的思考或者说探索就是一次科研的锻炼,科研的锻炼是应该从小就进行的。

      • 家园 参考Changshou以前的帖子

        链接出处

        • 家园 那种问题让一个中学生去思考?

          别说中学生,就是大学生也未必能胜任啊。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能留一个开放的接口给感兴趣的学生就可以了,楼主说的实质问题没那么高深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