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土共是否存在信仰危机? -- 酱油群众

共:💬182 🌺1028 🌵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土共是小部分传统儒家的底层人物接受了共产理论,带领农民进

        行的一场带有“新社会概念”的农民起义的产物

        特点是其理论和理论的载体之间巨大的认知差距,简单的说就是只有领导层是精英

        这个特点可以从其治国能力和法制建设上了解一二

    • 家园 又搬出儒家来了

      儒家不过是传统文化里面的一支而已,用得着这样夸大其词吗?中国五千年不缺少圣人,但惟独缺少伟人。中国五千年历史养育出毛主席这样的伟人,伟人在不断的借鉴和思索中整合古今中外思想为一句话: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华文化单独提出个儒家太片面了

      • 家园 儒家的糟粕要批判是对,但是儒家的精华也要继承

        儒家的糟粕要批判是对,但是儒家的精华也要继承。要批判儒家,先要深刻体会儒家。

        我就从“中庸”2字上体会出来非常深刻的含义,“中庸”所代表在人类历史无刻不存在。下面我就举例说一点简单的理解:

        中庸理解一: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以及所有相关一切都可以用中庸解释。比如,日常工作中的工资待遇差距问题,比如我们社会大生产大合作分配问题,比如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个分配问题(官僚裙裾及先富阶层占有太多利益,而屁民太少引起屁民的反抗,对文革的欢迎就是这个问题的一个表现而已)。

        我们的社会是个大合作的社会。如果强调自然竞争、强调强者通吃(西方强调弱肉强食),打破了一个平衡限度,那么这个合作是难以继续的。如果大合作不能前进甚至倒退,那么社会的总生产就要减少、生产力难以发展,危机和战乱必然到来。同样过分强调平均分配、“共产”主义,失去了竞争机制,既然大家不管努力与否得到的总是一样,由于人性的利已性,必然导致“吃大锅饭、磨洋工、出工不出力”等等情况,也就导致了社会总生产减少、生产力难以发展,社会大合作也难以继续,危机和战乱必然到来。

        资本主义每10余年一次的经济危机本质,马克思已有阐述。但也可以换一种角度阐述,就是在分配上的“竞争和平均”问题。资本主义强调竞争,强调强者通吃,因此资本家在分配上具有通吃的条件,而广大劳动力仅得到微薄的收入以维生。刚开始时,资本家总生产还小,广大劳动者还能消费掉,随着时间的推移,总生产越来越多,资本家所占有的利益也越来越多,但是劳动者的收入不见大幅增长。劳动者已难以消纳全部的生产了,产品卖不去了。于是危机就来了。

        而中庸所强调的,也可以要求就是要在竞争、平均当中寻找一个中间适合值,这样就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社会的总体平衡和进步。也可以要求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分配强调一些平衡值。。。。。。。

        等等。。。

      • 家园 不同意

        古今几千年来当然不只儒家,但儒家根底之深影响之大不是随便杂家能比得了的。

    • 家园 花一个,然后我补充一个信仰和迷信的区别

      搞清什么是信仰,有一个重要点就是信仰和迷信的区别。

      我转一个果壳文:

      [URL=信仰与迷信]http://www.guokr.com/question/454690/[/URL]

      关键性的差别在于是否经过认真理性的思考。

      信仰,是建立在认真理性的对目标体系进行过思考分析,产生认识,并接受、认可以及践行这种认识。其前提是确实的了解及理解其所信仰的体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包括对某些宗教等等的体系的信仰,也仍然是建立在理性思辨的基础之上的)

      迷信,则一定是建立在没有对目标体系进行理性思考分析的前提上的。由于没有经过自身的思考分析,所以对其体系的认识,只能来自于外界环境的灌输和诱导。迷信者对其迷信的体系的接受、认可和践行的程度,与外界环境对其的灌输和诱导成正比。与其对该体系进行的理性思辨分析成反比。

      说的简单点,真明白的,是信仰;假明白的,是迷信。

      所以这带来了另外一个情况:即便是对同一个体系,也可以同时存在信仰者和迷信者。这二者并不冲突。

      比方说,GC主义。

      比方说,自由民主。

      比方说,佛教。

      比方说,科学……

      补充:

      也正因为如此,

      信仰者必然的逐渐倾向于对“因”的追求、认识和理解,而迷信者往往停留在对“果”的认识和想像上。

      基于这点,我们可以说,信仰一定会逐渐的趋于个体化,因为随着理解和认识的程度加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将越来越大。而迷信则不然,虽然也有个体化的 迷信者存在,但是由于理解和认识不是自发自觉产生的,而是来源于外部灌输诱导,所以迷信往往更趋向于口号化的、群体性的表现形式。

      同时,由于信仰者对被信仰的体系是确实理解并认同的,所以让信仰者放弃信仰,往往是相当困难的。也许由于外部环境的逼压,信仰者会放弃践行他的信仰,但是要放弃理解和认同则基本不可能。

      而对于迷信者而言,要其放弃迷信,则相对要简单许多。事实上,只要脱离了迷信的环境,迷信者很难再坚持迷信下去。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许许多多的迷信者今天迷信这个,明天迷信那个,是很少坚持某种确定的迷信的。当然也存在坚定的迷信者,这些人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采取了封闭自我,虚构一个维持迷信的环境来继续维持其迷信。另一方面,他们往往通过赋予某些特定的仪式、行为、物品等特殊的意义,来维持自己周围迷信环境的存在。而这种表现却很难被周围人群注意或认识到。

      信仰需要付出更多的思考和个人努力,并且随着信仰程度的加深,信仰者必然会陷入“思考者的孤独”这样一个处境。

      而迷信者则不然,迷信者接受一个迷信的体系,自己付出的成本是很低的,所以迷信者的群体扩张速度是很快的。而且很容易因此而得到“群体认同”。

      这就导致了真正的信仰者,永远是少数,是一个一个的。而迷信者,则是多数,是一群一群的。

      当然存在迷信向信仰转化的可能。但是不存在信仰向迷信转化的可能。就前者而言,其实并不少见,因时因地,很有些人是先被裹挟着参与进去,开始程度不深的迷信(大家都说对的,虽不明但觉厉嘛)。然后要么因为灌输者水平不够漏洞百出而生疑,进而开始自我探索分析。要么因为想要更加的明了所迷信的体系,从而开始自发自觉的探索分析。最终,成为了信仰者。

      以上,再看所谈之信仰,再仔细想想我们谈论的是不是信仰?

      通宝推:常识主义者,
      • 家园 花,科普得好

        由此看来得出两点:

        1. 民主,自由,这样的东西照样可能是“迷信”,不是打出“信仰民主追求自由”旗号就显得高人一等。科普文理也说到这点了好像。

        2. 不过由老兄的科普文也可以看出,信仰和迷信有时候差别也没那么大。其实我是想到科学了,因为主修物理,联想到了一些科学史上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未来还会有的事情:我们今天信仰的东西到了明天在后人看来是不是还值得“信仰”,还是只会被贬低为“迷信”而为后人不屑?好像科学史上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是因为人类的认知是在不断进步的吧,至少是不断变化。

      • 家园 你引用的内容精英味道扑面而来,

        信仰是超越理性范畴的,理性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信仰了。信仰也没有高低之分,关键是能否信而行之!

        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也许没有一次机会面对信仰的考验,所以,大多数人的信仰和他们的衣服,皮包一样,只是个谈资而已!

        举个例子来说,邱少云算有信仰,说“水太凉!”那个没有信仰,要是给精英来评价,邱少云肯定算不上的。

    • 家园 所谓信仰只不过是愚民的手段而已

      上层统治者有相信共产主义的么?只不过一些圈养的理论研究员人工堆砌的结果。

      首先有一个合法性的问题,老子打江山,儿孙就应该坐江山么?在古代是这样的,可是现代社会符合规律么?为人民、国家做贡献,值得奖励,可是子孙完全没有做过贡献,继承财产也就罢了,继承权利应该么?

      其次,老毛真正相信共产主义么?为什么对权力看得那么重?当年反右、大跃进,WG,都为了什么?能不能正确的看待这段历史?

      有人说他功过七三开,可是国家英雄犯了杀人罪难道就不是杀人犯了么?可能不会死刑,难道就可以逃脱刑罚么?丘吉尔带领英国打赢二战,可是那又如何?你是英雄可以活在历史中,可是不能继续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请您下台。

      沈东华教授有次讲座的问答时间,有个听众问他,你觉得老毛有几任老婆,他的个人作风问题是否对政治有影响。沈教授回答说,你觉得一个帝王有几个老婆这是一个大问题么?

      如果把老毛的身份以帝王来衡量,他所做的所有事情就非常合理了。

      所以呢,从根上就没人信这个信仰,反而把这个信仰从小数十年的强加给国民,还有很多人真信了,多么的可笑。

      最可悲的是,那些为了这个信仰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以及刚建国归国的热血青年,如果看到中国现在的模样,肠子都得悔青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