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好消息,eymn笔下的“不会掌权”的新贵族又增添一名。 -- 流多少鳄鱼眼泪

共:💬216 🌺822 🌵2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这个一字之差,就张冠李戴了

            独轮运现在是体制派的亲密盟友。

            E是哪派的捏? 难不成河里的体制五毛们都与独轮拜了把子,政委第一个就饶不了你。

            • 家园 体制当然不是铁板一块

              我说的体制某派,经历过去年自干五大反水的人都明白指的谁。重庆风波,轮媒自11年底便介入极深,中央没有人操纵是不可能的。E某去年的表现,与伪G中央及轮媒遥相呼应,不惜指鹿为马,这是他在老河友心中迅速丧失信用的根本原因。关于此事,你还是搞清楚前因后果再发言比较合适。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708788

              • 家园 e教主正是由于去年以来的特别表演才有了这些粉丝。

                这些e粉什么都清楚。相信这次e教主明白的祭出改旗易帜,粉丝还会增加。

          • 家园 这个e粉对e教主的谕令学习的不太认真。

            没有学习到E教主号召粉们要支持新贵族的段落。教主应该打他的屁股。

    • 家园 红朝的人事制度,退化到千年前的举孝廉了

      红朝的人事制度,猫摸改开三十年,终于败坏到了不可逆转的腐朽阶段了。 红楼梦里的贾家因为没人能过科举这门槛, 权贵豪门如贾宝玉也当不了官,贾家无人在朝无可奈何衰败失势。 红朝如今连红楼梦描绘的封建社会腐败的吏治都远远不如。 高层门阀化,基层黑社会化是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洪流。 任何位置上的任何人, 如果要螳臂当车,注定会粉身碎骨。

      中国也许会富强, 但这红朝的气数, 天晓得还有几代可以糟蹋。

      • 家园 举孝廉是一直存在的制度

        不一定在政治范围里。

        可以说,从386开始,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选拔过程,还就是一个举孝廉的过程。

      • 家园 科举什么时候成为吏治清明的标杆了?

        吏治腐败,不就是从宋朝以后,仕途惟科举为正途开始么?汉唐门阀时代,吏治腐败有明清那么显著么?更别提,自从宋朝以科举为正途出身以后,中国两次亡于异族了。

        宋朝以后文官体制开始成熟,官吏分野,官员和吏员泾渭分明。科举出身的官员,脱离实际,不通政务,只会结党营私,在朝中党争。这是科举制下文官的常态,因为大部分文人除了党争之外,毫无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唯一擅长的就是党争。而基层政务操纵于世袭的胥吏阶层手里,这个胥吏阶层在官场上没有出头之日,例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任你有一身本事,也只能一辈子当个小吏。最后的结果就是胥吏阶层黑社会化,如宋江结交匪类。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基层失控就是从宋朝普及科举制开始的。

        到了明清,整个国家就成了一个皇权不下县的泥足巨人了。高层是一个大而无当的皇权,底层是一盘散沙的小地主和自耕农。由于科举的关系,整个高层的官僚体系颟顸僵化,基层则被胥吏把持,农村则控制于乡绅地主之手。乡绅胥吏才是基层社会的毒瘤,而造成乡绅胥吏把持底层社会的根源就是科举。

        讲白了,不怕门阀化,就怕乡绅化。门阀再烂,也不会让整个中国亡于异族,乡绅地主和胥吏才不管这个国家是不是被异族统治呢。对于绝大多数没有上升通道的底层P民来说,科举和门阀有区别么?

        通宝推:西瓜子,
        • 家园 您这是忘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是怎么个原因了
        • 家园 科举的好处是社会底层精英有上升通道,国家稳定

          中国现在实行的是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俗称拼爹制,底层的社会精英已经没有上升的机会了,中国没有一个朝代是腐败才灭亡的,而是精英淘汰,社会精英没有上升通道,就会起来革命,推翻原政府。

          宋、明、清实行科举,社会精英有上升通道,所以国家都能延续200多年,而实行九品中正制的朝代没有长寿的,最长的东晋也就104年的历史,国家一直处于动荡中

          中国五千年,不管实行什么制度,每个朝代都一样腐败,关键是让社会精英有上升的通道,这样国家就能稳定

          • 家园 三块表就是解决上升通道的问题
          • 家园 谁告诉你现在是九品中正制的?谁告诉你科举就不拼爹的?

            即便是九品中正制,其本意也不是靠拼爹,九品中正制变成拼爹是个发展过程。科举制发展到了明清一样得拼爹。讲白了哪朝哪代无论施行什么制度到最后都得拼爹强调科举制如何给底层精英提供上升通道的,总是忘记隋唐一样是门阀时代。隋唐时期科举只不过是点缀,真正掌握隋唐统治权的依然是北朝的门阀士族。而宋朝开始门阀式微,科举制完善以后,中国却两次亡于异族。只不过这些事推崇科举的人都是视而不见的。

            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的根本原因也不是什么精英淘汰。而是底层的大多数过不下去了,才会揭竿而起。没有泥腿子揭竿而起,就算再多所谓的精英被淘汰又如何?

            我说了很多遍了,科举只是寒门地主的上升通道,别把寒门地主当底层。很多人总是忽视真正的底层绝大多数,无论在科举制还是在门阀制下都是没上升通道的。所谓科举给底层的精英提供稳定的上升通道,只不过是寒门地主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说法而已。拿科举来和TG的政治制度比高下,那是扯淡。科举有啥资格跟TG的制度比?就算同样是封建时代,我看门阀不比科举差,起码大唐盛世是门阀治下开创出来的。无论怎么给科举制贴金,至少靖康耻甲申变在门阀时代是没有的。

            通宝推:赵沐浴,
            • 家园 门阀时代没有靖康耻甲申变,却有晋怀帝晋慜帝

              拿这条说门阀制优于科举制,怕是不妥。

              • 家园 妥的很,东晋士族好歹能保住江南半壁

                明末士绅则临危一跪事鞑虏去了。更别提门阀时代的大唐盛世了。哦,科举时代似乎也有个脑后拖着辫子的康乾盛世。这个康乾盛世跟大唐盛世比一比,就是不知道谁高谁低啊,哈。

            • 家园 现在不是九品中正制是什么?

              看看习、李、王,哪个不是官二代,古代的寒门虽不都是农民,但小地主也算中下层吧?现在的中下层还能做到宰相吗?

              看看溥、李小鹏,现在能做到省长的哪个没有背景?这还不是九品中正制是什么?你倒是说说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 家园 请问,现代中国哪些姓是上品,哪些姓是中品,哪些姓是下品?

                不把世家大族分为上品中品下品算什么九品中正制?官二代继续做官的例子,宋明清三朝比比皆是,难道宋明清也是九品中正?

                中央政治局七大常委,几百个委员候补委员,红二代红三代比例多少?官二代比例多少,中下层出身比例多少?中国上百个省部级大员,官二代的比例多少?你把共产党组织看成什么了?要说背景,明清科举时代的背景有多重要你知道么?明清时期小地主出身没有任何背景做到宰相的又有几个?明清时期做到布政使按察使的没有背景的又有几个?真以为科举制下就不用拼爹啊?

                对于真正的底层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是门阀世家做宰相和中下层地主做宰相之间有多大区别?我看没多大区别。当然,如果阁下站在中小地主阶级的立场上,门阀和科举自然不同。但,未必人人都是站在中小地主的立场上看问题的,中小地主更不是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底层大字不识一个的劳动人民才是大多数。实际上科举制完善以后形成的乡绅地主和胥吏阶级才是真正鱼肉底层劳动人民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阶级。明清时期的皇权仅仅延伸到县级,县以下真正统治基层的就是乡绅地主和胥吏。天高皇帝远,地方上的土皇帝指的就是这些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