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英国人自豪的茶 -- 燕人

共:💬141 🌺70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给朱先生的妙文加点注释

            英国从未以美食见闻于世。他们是大自然的探险者和开拓者,资本主义的先锋和帝国主义分子。吃苦耐劳,生活俭朴是这类人的本色。像法国意大利人这类讲究生活情趣的家伙搞不成真正的帝国。

            所以朱先生文章开头就用法国的土豆把英国先贬下去了。像华衣脱女士(E.White)组织民间烹调社之类的事情也无济于事。因为历代传下来的菜谱,还是以法语的为主。这也没办法。谁叫法国人是英国最后一次的入侵者呢。

            朱先生说英国人重早饭,与成都一样。可见他还没有去过广州。成都自古是天府之国。早饭丰盛也是有基础的。不过我是少见多怪了。英国人早饭中的麦粥,即是水或者奶煮的燕麦片。薰咸鱼是整条的鲱鱼,从中间剖开腌过后用烟熏,味道不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薰咸鱼

            英国饭店的头等至今还是法国菜。意大利餐馆的档次可高可低。低档次的意大利店遍布全国。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意大利菜,印度菜和中餐三分天下。朱先生吃用黄油煎熟的意大利细粉不大可能。估计是新鲜手制的意粉,煮过,加黄油调味,再撒奶酪粉。炸“搦气蚝”却不知何物。大概把生蚝油炸了吧。我认为熟蚝味道远远好过生蚝,特别是油炸的。朱先生说这菜"鲜嫩清香,蝤蛑,瑶柱,都不能及;只有宁波的蛎黄仿佛近之"。不知宁波是否有炸蚝吃法。

            朱先生说到伦敦的茶饭店,还提了三家最有名的。茶饭店英文写作Tea Shop,后来演化成了Tea Room。在朱先生经历的茶饭店时期,店里除了茶及茶点外,还销售其他冷热饮食。1980年代后餐饮服务业功能进一步细分。茶饭店的业务功能大不如以往,所以名字也从整间店Shop缩成单个室Room。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角店”一景,女侍者

            朱先生提到这三家店中,拉衣恩司(Lyons)和ABC面包房的资料网上都找得到。他们起先都是面包糕点制品生产商,后来索性开办茶饭店自产自销。拉衣恩司比ABC面包房的档次高,因为ABC面包房是自助服务。这是英国开风气之先的。朱先生说那里"点心烤得却好,有几件比得上北平法国面包房"。这话有两说。一是国人的西点制作水平可以。二是朱先生意在挖苦英国人做西点水准之低,只能和中国人水平相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建筑在街角的“角店”

            拉衣恩司的“角店”,英文写作Corner House,朱先生忠实原文直译过来了。这种“角店”在当时属于大型餐饮娱乐中心。楼下销售各类自产自销的食品茶点小吃,鲜花糖果等,楼上是各类风格的餐厅。每个餐厅都有自己的音乐演艺人员。“角店”里面还有美发室,电话亭,剧票销售代理等等服务项目。“角店”的服务人员并非是全是男的。这一点朱先生记错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角店”的演出广告

            相对于普通的茶饭店要更吸引顾客,但是出于同样原因到1977年全部停业了。伦敦闹市中唐人街附近不远有一座大型建筑物Trocadero,现在是游戏中心。当年也是拉衣恩司的角店风格的场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English muffin

            朱先生写在茶饭店吃到一种甜烧饼(muffin)和窝儿饼(crumpet)。这两种吃食都可能是英国原产。从19世纪起成为喝茶时的配餐品种。甜烧饼和窝儿饼个头厚度差不多,都是利用酵母发酵的。但是甜烧饼本质上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面包,不过个头比较小。英国之外的朋友注意了,朱先生写的这个甜烧饼是一种形状很规矩的小圆面包,与更常见的美国式甜点muffin不是一样东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式muffi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rumpet和黄油

            制作窝儿饼用的是稀面浆,需要用器皿帮助成型。在成熟过程中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受热从面浆中逃逸,留下许多小细孔保持在窝儿饼中。这是它的特色。通常都是把窝儿饼加热后抹上黄油吃。因为小细孔的关系它比普通面包如甜烧饼吸收了更多的脂肪。所以朱先生说它浸油更容易,更香。

            通宝推:滴滴涕,
            • 家园 fish&chips不香么

              伦敦的的确比北美的好吃

            • 家园 搦气蚝大概是Norwich Mussel

              北方叫海红,南方叫青口,前些年被涨潮淹死的同胞在海滩上捡的就是这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玩意在我老家是穷人的海鲜,渔船出海用来压仓的,早些年打鱼回来5分钱一大麻袋,自己家吃吃还行,谁家请客上这个主人是会被人笑话小气的。我毕业饭老板请我们去吃海鲜,前菜上来一盘这个,看他们吃的满足的样子,不禁“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 家园 小时候常吃,味道比较淡

                现在好久没吃了,看到图片不禁流下了怀念的口水。

              • 家园 这个可能性不大

                Mussel在无论中西都是最廉价的海产吧。我查了一下,英国没有油炸的吃法,似乎法国那边也没有。英国这里最流行的吃法还是法式的白葡萄酒炒加大蒜和鲜奶油沙司。饭店里这个菜名都是法语。

                另外Mussel的味道距离生蚝甚远。朱先生应该不会搞错。

                前几年中国同胞惨遭海水灭顶的地方是英格兰西北部的莫堪必湾Morecambe Bay。他们是在那里挖掘另外一种海产cockle, 外壳类似我国的海蚶,蛤肉类似我国的杂色蛤。

                [IMGA]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e807JNO8u0SdtcmsqJEvfGPQeR_Sr2usyVg0lU7WGLwFz98Ib[/IMGA]

                • 家园 在荷兰有油炸的吃法

                  在周末的鱼摊上有的,满香的,就是太油

                • 家园 Moules et Frites

                  在法国很有名的,就是没啥大吃头,图个热闹。

                  里尔每年9月第一个周末的有一个盛大的旧货节日,每个饭店都会提供这煮淡菜和炸薯条,然后各饭店把壳堆到大街上,看谁家堆得最高。

                • 家园 如果是裹面干炸海蛎子的话

                  恐怕和“鲜嫩,清香”的口感相去甚远,所以我才会想到mussel,中文里这两者的界限不是很清楚,朱先生又是扬州人。朱先生文章里说这是伦敦EUSTON区的一家意大利小餐馆,正在顺着这个线索发动一帮吃货同事一起找呢。

                  • 家园 大鹏兄老家是哪里

                    炸蛎黄是山东辽宁名菜,细嫩鲜香四字不足称道它的美味啊。

                    如果按照欧式的面包粉炸法,因为它有蛋/面粉/面包渣三层包裹,其外酥里嫩效果应该比中国的单层蛋面浆炸法更好。

                    我印象中70年代末炸蛎黄的做法是用猪里脊薄片包住鲜海蛎,再裹蛋面浆油炸。现在没有这么做的了。

                    • 家园 我对这边的炸法实在是没有信心

                      国内的做法肯定外酥里嫩,这边的炸小海鲜通常是变成薯片一样只脆不嫩的东西了

            • 家园 俺一直受不了往意大利面条上撒奶酪粉,加橄榄油多好

              朱老先生口味偏重啊,可能他那个时代吃饭用油少且用的油比现在更天然更绿色,所以炸制的东西不像现在那么油腻。黄油,奶酪拌面俺肯定吃几口就够了。

              • 家园 您们埃及那地儿

                您们埃及那地儿天气太热,吃奶酪肯定不受用。

                咱们英格兰这里天一冷橄榄油就结了冻。吃起来黏糊糊的不如臭奶酪得味儿。

                开个玩笑,别当真。意面上撒奶酪就是提味的。你在德国不是吗?南德施瓦边面有一种混合好多奶酪烤的,那才是特色。

        • 家园 佛罗伦萨的牛排天下闻名。。。。。

          你吃了那里的牛排再去英国吃。。。 五岳归来不看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