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红朝惊魂诡案(1)--又到一年两会时 -- 海峰

共:💬843 🌺4634 🌵4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可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官谣”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王洪文点不动许世友

                        • 家园 官窑,真是多了去了。当代多少谣言不是出于官府?
                          • 家园 官窑代表了官方的立场和口径

                            那么即使是谣,也算是另一种史实了

                            • 家园 当事人的回忆,看来编故事的人主要经验是老百姓家里吵架。

                              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在遗作《我的前一百年》中回忆

                                对调的八大军区司令

                                1973年12月21日下午6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兵种和各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到毛主席书房受到主席接见。

                                在各位司令员、政治委员没有到位之前,周恩来、叶剑英、李德生、朱德、邓小平、徐向前、聂荣臻、李先念、韦国清、陈锡联、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兴、苏振华、赛福鼎,文则孜、倪志福、田维新及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已在座。

                                当外地来的司令员、政治委员们进入主席书房时,先前赶到的政治局委员对我们说:“中央决定,把你们这些司令员们互相对调一下,好不好啊?”我们听到这个决定,先是一愣,然后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拥护中央的决定。”

                                ―会儿,主席来到了书房。大家起立问主席好,主席说:“大家请坐,我昨晚上没有睡好觉,想看看同志们。”只见主席一边说一边拿起开会人员的名单。

                                主席说:“陈锡联,你在沈阳也10多年了,你同李德生对调。”当讲到李德生时,主席说:“你到沈阳当司令,家就放在北京,就像阿庆嫂唱的‘司令常来又常往’嘛。

                                主席接着说:“杨得志你在济南17年了吧?曾思玉你在武汉也7年了吧,你们两人对调;许世友同志你在南京时间最长了,19年了,你同丁盛同志对调;韩先楚同志在福州也是17年了,你同兰州皮定均同志对调;秦基伟在成都才1年,王必成去昆明才2年,

                              这两大军区就不动了。”

                                主席接着说:“8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一下好,人在一个地方待长了,油了,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调一下,有好处,到处都是干革命。在调动工作上要做好工作,打招呼,调动要欢迎,不要冷冷清清,冷冷清清不好。要同军长、军政委,师长、师政委见面,包括司政后机关,一二百人见见面,不认识不好。如东北陈锡联,可以带李德生到

                              沈阳军区熟悉熟悉,李德生也可以带陈锡联到北京军区熟悉熟悉。”

                                主席停了一下,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地听,接着说道:“我们请回一个参谋长邓小平同志,他办事比较果断。不是我请的,是政治局请的。我们对邓小平同志的过去要三七开,功占七分,过占三分。我送他两句话:‘柔中寓钢,绵里藏针。’他外表看起来和气,里面却是钢铁公司。”大家都被主席的幽默风趣逗得直笑。

                                邓小平同志当着大家的面说:“我这个人有许多缺点,但对党是忠心耿耿的。”

                                主席说:“互相对调,是河南人发明的,东调西调,调远一点,这个军分区调到那个军分区,都欢迎。杨得志带一个旅到了延安,我才认识他的,那时候有逃兵,我说不要抓,人家不愿在这里,要逃让他逃,请他吃一顿肉回去算了,捆绑不能做夫妻,捆绑不能做朋友,捆绑不能革命。”

                                主席说:“对贴大字报的问题,世界上就有这样一些人,爱造谣惑众,搬弄是非。国民党的报纸、广播天天骂,也没有把我们骂倒,我们还是共产党,我们还是先进的。贴两张大字报不要紧,过去,他们说,‘出了朱、毛,杀人放火样样干,嘿呀嘿!’无非是想误导人民,消灭我们,事情是两面的,有的人不听话,不听调动,养着也是常事。有一个能办事的人就好了,你们要交好班,有困难,人生地不熟,有些人批你们,有些人保,大多数人舍不得你们走。”

                                主席说:“我不是给你(指韩先楚同志)讲过嘛,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些,心要宽,胆要大。心宽一些,胆大一些,无非是做官,革命,一个不降,一个不撤,一个不批。你们自己想想,总有缺点,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缺点。这个会差不多了吧?明天就‘聋子放炮竹’(意思是散会)吧。”

                                主席说:“许世友同志,你看过《红楼梦》没有?”

                                许世友回答:“看了1遍。主席说要看5遍才有发言权。”

                                主席说:“把甄士隐、贾雨村引出来,这两个人,一名甄士隐,一名贾雨村,假语村言。真的不能作假,是政治斗争,吊膀子是掩盖。要读第五回(第五回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你要读5遍。”

                                许世友说:“坚决看5遍。”

                                主席说:“《水浒传》不反皇帝,单反贪官,最后还是招安了。”主席叫总理坐在身边,“总理你75岁了?”

                                总理答:“76岁了。”

                                主席说:“还是年轻力壮,文官务武,武官务文,文武官员都要读点文学,你(指许世友)也应该读一点。汉朝有个周勃,没有读什么书;刘邦,也没有读什么书。如果中国出了修主主义,要注意咧。”

                                许世友说:“把它消灭掉!”

                                主席说:“你去读读杜甫的文章。”

                                许世友说:“坚决照办,坚决去学。”

                                主席说:“到一个地方,很多困难咧,党政军民学,都不熟悉。东西南北中,你不熟悉怎么办啊?”

                                许世友说:“不怕,依靠党和群众。”

                                主席说:“慢慢就会顺当。中国古代小说写得好,这是最好的一部,创造了好多文学语言。你(指许世友)能读得出来吗?你这个人也搞点文嘛!文武结合!你这个人只讲武,爱打仗,还要搞点文才行。汉朝有个《陆贾传》,你可以看看嘛!”

                                毛主席又说:“你看《红楼梦》看得懂吗?要坚持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讲一讲嘛!”

                                叶帅说:“明天还要开一下会。”

                                主席说:“明天开个大会就算了。”

                                总理说:“起草了一个命令,很简短。”

                                主席说:“你们带一个头,还有总部、军区、军、省军区、军分区、武装部,问题还很多,人也很多,不要紧,事情总是两面的,有廉洁必有贪污,有贪污必有廉洁,只廉洁,没有贪污不正常!(主席用两只手比划)这只手廉洁,那只手贪污,对立的统一(主席把两只手合在一起)。怕什么?我睡不着觉,把各位同志请来。”

                                主席说:“80来岁的钓渭滨(指姜子牙),我是80岁把你们调来中南海,你们不吭声啊?我是‘一言堂’了,你们不吭声,我不讲了。”陈锡联说:“我们想多听听主席的指示,到新地方好工作。”

                                主席说:“曾思玉和杨得志对调,丁盛和许世友对调,韩先楚和皮定均对调,这几位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了。李德生、曾思玉、丁盛不那么久。你们带一个头,就会牵动全国,对今后军分区、人武部的调动,带个好风气。你们把我调一下吧!我实在不愿意当主席。”(大家哈哈大笑)

                                主席说:“《三国志》上有3个人,刘、张、赵,都是小商小贩出身。刘备,是卖草鞋的;张飞是卖猪肉的;赵子龙,是卖年糕的。我老了,应该去‘卖年糕’(即,老迈年髙),到福州去卖,好不好啊?南京、武汉不去,太热了。”(大家再一次被主席风趣的比喻引发大笑)

                                主席说:“对同志要少吹,多批。有些同志专批评人家,不批评自己。一批评自己,就好像挖了他家三代祖坟,说人家是‘革反分子’、‘五一六分子’。我们这个党不要杀人,包括反革命不要杀(除杀人、放火、放毒的现行反革命要杀),要保存活证据,犯点错误,改正就好。”

                                主席说:“要准备打仗,我能吃能睡,我还可以打几仗。要打就打,谁打我都欢迎,几个氢弹,能把北京消灭得了?北京有各国大使馆,要打氢弹,他们也消灭了。我看导弹、氢弹可能不会打北京,美国打日本,就选择广岛、长崎,不打东京,大阪。”

                                主席说:“小张(张玉凤)领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唱了第一段后,主席说:“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林彪搞什么大小舰队,就不能得胜利,据说,在江西一个省选了300多妃子,这是共产党干的事吗?”

                                主席说:“过去战争年代,干部经常调来调去,我们党政军民有这样的传统,八届十中全会决定,要交流干部嘛,有计划、有步骤地交流各级党政的主要干部。共产党员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东能西,一切行动听指挥。调动一下有好处,也是加强集体领导,反对山头主义,保证党的绝对领导的重要一环。军队要统一,要整顿,要加强。各大军区司令员不再兼省委书记,集中精力搞好军队工作,议政议军,抓好部队建设,

                              准备打仗。”

                                主席说:“你们在座的,有几位懂得英文?(插话:毛远新、姚文元)沙发是外国名词。沈阳,外国人不叫,叫孟克得。山东赵庄,看来几百年前是个镇子,你们不讲,那我就闭口了!你们一点勇气都没有?开点玩笑吧!”

                                总理说:“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第一条,李志民同志领唱。”(唱毕)

                                总理说:“差不多了吧,散会吧。”

                                主席说:“才谈了半个多钟头嘛!”

                                总理说:“已经一个多钟头了。”

                                主席面对朱德同志问:“你是红司令,还是黑司令?我说你是红司令,就是红司令。现在还有人骂你吗?”

                                朱德说:“没有。”

                                主席又问:“我们两个几十年了?”

                                朱德说:“我跟主席40年了。”

                                主席说:“你跟我,我跟你,40年了。”

                                主席说:“邓小平同志,从现在起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又是军委委员。我喜欢他,有些人有点怕他。此人还是个好人,姓邓,名小平。”

                                主席说:“还是唱歌吧!唐文生、王海容、小张同志领唱,我指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这一条要紧。还有八项注意,第一条是说话要和气;第五条是不是不要打人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是不是这样?我记错了没有?”

                                大家齐答:“都对!”

                                主席说:“散会!”

                                1974年1月2目,《人民日报》以《紧密地团结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继续贯彻十大精神,夺取更大的胜利——全国各地隆重举行军民联欢会》为题,将8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消息公布于众。

                              通宝推:偶卖糕的,敬畏生命,
                            • 家园 对,这个思路恰当。但是相信的人心里必须清楚这是

                              什么“事实”。

                    • 家园 有点夸大了,菜总

                      哄毛的也就许世友这种3姓家奴吧,此人善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王点名时也有点幼稚,本以为和许喝过酒,交情不错,从他点起会顺些。没想到彼一时,此一时,人家看风向不对早就跳船了,给他难看不是很正常么。如果换个人比如从李德生或陈锡联开始点,也不会这么尴尬了。

                      说那些军头集体不给毛面子,感觉有点夸张了。关键是开始从许那里僵住了,局面就不好打开无法继续了。

                  • 家园 那时候上层都知道毛身体不行了,快去见马克思了。

                    没有多少人会听一个将死之人的话的。所以毛在世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公开反对他,他一死,他的夫人和精神上的继承人就被抓起来了。

                    通宝推:种植园土,
            • 家园 这里顾全大局这四个字用的有意思。

              把叶这一派又想借刀,借刀不成还要维护死者权威以便借势的心态,真是活灵活现表现出来了。真是有春秋笔法之妙啊,不知当初是出自谁手?

            • 家园 这个,

              所谓准备好纸和笔,不就是要周公下达政变手令么?可是周公是个过于聪明的人,怎么肯拿自己晚节去涉险。“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剩下的事,就随便你们去做吧

              所以,对其真实性提出……

              是否可信?

              • 家园 段子是有的,可信不可信就不好说了

                中国人写历史,有意或无意的,从来不注意写证据出处。比如这个段子,是谁说的?是花帅说过的么?如果是,有没有文字记录或录音记录为证?记录者又是谁?如果是医护人员或保卫人员的回忆,那么回忆者又是谁?有没有文字记录或录音记录为证?

              • 家园 新华网:周恩来与叶剑英 52年扶持见证生死之交

                周恩来与叶剑英 52年扶持见证生死之交

                这个桥段很多地方都有,我记得央视的周恩来纪录片和叶剑英纪录片里面也是有提到的。事实本身是没问题的。关键看你怎么理解:叶到底希望周写下些什么

                • 家园 还有一种可能

                  就是希望周能在最后时刻留下一些资源,好帮助他这个派系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这些资源包括:

                  1. 可靠的人事安排,不仅避免误伤而且兄弟齐心

                  2. 可靠的关键情报,某些政敌的致命弱点,等等

                  3. 教授周本人不方便出手的一些手段方法,等等

                • 家园 我觉得重点在这句啊。

                  9个月后,即1976年10月6日,叶剑英没有辜负周恩来临终前的嘱托,坐镇中南海怀仁堂,与其他同志一道一举粉碎了“四人帮”。

                • 家园 蔡教授可能有点太高看我了

                  我的长处,是把历史书当侦探小说看,就如同鲁迅的《狂人日记》,在字里行间掩盖的吃人罪恶。

                  至于红朝的历史,我其实并不特别在行。尤其是前30年的历史,里面的烟雾弹太多,仅凭一条新闻,不太好判断。

                  关于红朝前30年的历史,我有这么一个推理假说:

                  49年建国后,功臣们大致可以分成两派:仗剑封侯派和官僚体制派。

                  仗剑封侯派,也就是所谓的军头,觉得自己都是有军功的老臣,打心眼里佩服主席,觉得主席应该称帝,而他们也应该理所当然的封王封侯。

                  而缺少军功的文官,最想做的就是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官僚体制必然和军头的封侯美梦发生冲突。刘少奇,周恩来甚至邓小平,他们缺乏军功,很可能都是官僚体制派。

                  但是,军头之间有矛盾,而文官之间,也是有矛盾的。矛盾重重之中,是眼花缭乱的利益大组合。真实的历史,具体组合情况,我们局外人很难摸得到头绪。

                  不过,有一个大致的脉络,就是军头和官僚彼此互相看不顺眼。在文革之前,主席主动退居二线,军头和官僚自然产生了冲突。在文革之前,刘少奇为代表的官僚,已经在动手铲除军头。而军头也在不停的给刘少奇等官僚上眼药。

                  到了1966年,矛盾总爆发。文革最初是刘少奇搞的,高喊“老子英雄儿好汉”的红二代,其实是在替他们的老子要“封侯”。打击黑五类,其实是军头对官僚的警告。

                  之后军头反击,设下栽赃陷害之计,打死卞仲耘,栽赃刘少奇,最后顺利拿下了刘少奇。

                  拿下刘少奇后,老毛自己冲到了一线,67年1月上海风暴,发动造反夺权,赶走(军队出身)的当权派。

                  少了刘少奇这道防火墙,老毛与军头发生了直接冲突。军头联合起来,以军队支左的名义,接管了权力。然后以武斗、屠杀,抹黑老毛的造反夺权。

                  在这个背景下,很难想象官僚派的核心周恩来,会和军功派的核心叶剑英,双方会联手。

                  1976年周死后第一个清明节,天安gate广场的纪念活动,如此大规模,很难想象仅仅是群众自发的。我问过家里的家长,普通的升斗小民,内心对政治其实是非常恐惧的,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么会主动去广场惹事呢?

                  天安gate广场的纪念活动,很可能是官僚派组织的民意代表。

                  而镇压天安gate的黑手,正是叶派的核心吴德。而兵头们,用其掌控的民兵,直接上大棒驱散天安gate广场的纪念活动。

                  从76年清明节天安gate的纪念活动,我看到的是官僚派和军头派在相互斗法。看不出两派之间,有任何的密谋。

                  至于你提到的,叶到底希望周最后写下些什么,也有可能是叶想强迫周屈服,让周出面,指示官僚派向自己臣服。

                  叶恐怕是稳操胜劵,周既然没有臣服,就只好指示死后将骨灰洒向大海。

                  最后军头派政变,然后是官僚派的邓小平掌权,消了军头的军权。这中间的眼花缭乱,又是一笔糊涂账。

                  89年动乱,胡乱邦是叶的白手套,李鹏是周的政治继承人,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则更难以相信,叶和周之间,会有什么秘密的联盟。

                  红朝的历史,扑朔迷离。这只是其中之一的假说,具体是否成立,还需要第一手的历史进行验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