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正德五年:明武宗的失败之年。 -- 天煞穆珏

共:💬1910 🌺13848 🌵145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正德五年:明武宗的失败之年。

    [IMGA][/IMGA]正德五年,有一个人死了,是被凌迟处死的。这个人就是被后世称为‘祸国专权’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

    如果正德五年真的只死了刘瑾一个人,倒还勉强可以说正德二年至五年间,确实是刘瑾专权,一应决策皆是他所做,武宗并不知道。

    但是,其实这一年,还有一个人死了,这个人就是户部尚书张綵。后世基本上没有人提到过张綵这个人,即使是极少数为刘瑾翻案的人,也没有提到过这个人。

    正德五年八月十一日,刘瑾因谋反被下狱。

    正德五年八月十五日,吏部尚书张綵下狱。

    《明史》记录得很有意思,说是:惩治刘瑾同伙。然后才有‘张綵下狱’一句。

    张綵为什么会下狱?

    清朝张廷玉所撰之《明史》只记录了张綵所做的一件事,就是发生在正德四年三月十七日的事情。

    那一天,时任吏部侍郎的张綵上书请求不定期考察在京官员。这件事据《明史》所记,是武宗采纳了他的建议。由此可见,说武宗朱厚照不理朝政,至少在这件事上是站不住脚的。

    而张廷玉的《明史》会记载这件事,很明显说明,在张廷玉看来张綵的死,与他提出这个建议有直接的关系。

    而张綵这个建议,是一个会得罪朝廷所有官员的建议。

    八月二十五日,刘瑾被凌迟处死。

    而张綵的下场则是:十月十六日,杀,丢尸弃市示众。

    正德五年,曾经在正德二年之后提拔上来的内阁重臣基本上都倒掉了:

    五月二十九日,焦芳辞官退职。

    六月二十二日,刘宇停职。

    八月十六日,曹元停职。

    能说这些人的上台,武宗朱厚照都不知道吗?没有他的允许,刘瑾再怎么专权,这几个人也一样进不了内阁。

    刘瑾倒台之后,朝廷政局的走向是这样的:释放了所有贬官戍边的大臣,下诏从正德二年以后所更改的政策法令全部按原来的执行。

    正德二年到五年,到底有什么新政出台?说实话,俺也不知道。不过张廷玉的《明史》有记载几件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来看一看:

    正德三年正月十三日,全面登记外官。

    正德三年二月一日,下令凡是在京官员休假超期及病满一年的全部退休。

    正德四年三月十七日,吏部侍郎张綵请求不定期考察在京官员。

    这三件事都对当时的官僚体系有极大的冲击。而从张綵提出考察官员这个建议竟导致他日后被杀的后果来看,可以看出他的建议令朝中的官员多么的对他恨之入骨,而这种恨之入骨又可以反推出当时官僚集团腐朽没落得可怕。

    这些事情,武宗真的都不知道吗?就算真的不知道,刘瑾,张綵做得不对吗?

    《明史》明确的说:庆幸武宗的用人之权始终亲自掌握。

    这句话说明什么?说明并不存在武宗朱厚照荒废政事的事情,说明正德二年到五年的所谓‘刘瑾新政’有武宗的影子。但是随着正德五年刘瑾和张綵的死亡,武宗朱厚照针对官僚体系的改革失败了。

    赢得胜利的大臣们把罪责都推到刘瑾身上,把他说成是引诱武宗成为一个享乐荒淫,不理朝政的君主的奸侫,这间接不也就是在攻击武宗吗?为何要这样做?因为他们不能向天下人说,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在对抗皇帝的新政!

    正德五年新政的失败,对于明武宗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这导致了他其后四年的蛰伏退守,最终放弃内政转向武功,一不小心还让他成功了。

    据说,后世很多人认为清朝所编的《明史》有很多‘失实,抹黑明朝’之处。那么在这样一部‘失实’的正史里,却能看到一个曾经想要改革朝政,却最终在朝中大臣疯狂反扑之下,遭遇失败的年轻君王身影,只能说张廷玉可能对明武宗朱厚照这个人有偏爱,有同情吧。

    [IMGA]点看全图[/IMGA]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明心灵竹,林风清逸,被明月兮佩宝璐,otto,hullo,mingong,西瓜子,Rusher,履虎尾,王小棉她妈,春风,赵行德,迷途笨狼,桥上,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挖完河泥翻完楼的感慨

      发现有多层那个歪的。。。

      虽然是两年后才看到的,对两个ID实在是感到恶心,修养凳公乱邦的崇拜者竟然也大言不惭谈什么民主自由

    • 家园 嘉靖十七年大概算赢了吧?然后比正德还不如。

      正德转型将军,嘉靖转型道士。

    • 家园 【商榷】正德二年开始修建豹房,前后五年,不听劝

      坚持要修这座宫外之宫,花费二十四万两白银,对于正德来说到底是何种心情?

    • 家园 现在看看习总面临的局面,算是能体会到过去封建皇朝皇帝

      被朝臣架空的情景。

    • 家园 明末和南宋末没出现强悍的陆上军阀

      汉和清末都出来了大地主出身的军阀,如曹操、曾国藩,唐末也是军阀混战,南宋末和南明末都没有出现。

      第一、这两个朝代都是文风太盛的朝代。

      第二、这两个朝代末年出现了强海军。重文的地主经商赚钱,练出了海军。

      招兵要有粮草,经济是当军阀的前提,明末江南地主或者叫工场主们,有了经济能力,却没当军阀的心,在满清铁蹄下毫无还手之力。明朝末年没出现一个曹操、曾国藩类似的军阀,看到天下大乱了趁乱拉起一支部队,东征西讨,问鼎皇位,这样是明朝中央对地方豪强的高压政策的理想结局了,现在回头来看,真正是好是坏,很难说清楚。

      再说豪强纷起的东汉,摆在两千多年历史里看,真算不上挫的了。

      • 家园 陆权向海权转变?

        就中国秦代以后的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早期是以陆地农业为主的,到了唐宋时代,北方农业开发到了一个极限,南方农业也逐渐达到了一个极限。这个时候的农业生产就无法实现“人无横财不富”的目的,于是此后的经济增长点就逐渐转为海外贸易。

        这就是陆权向海权的转变。

        本质上是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达到了一个极限,大家都熟练掌握了同样的发财模式,已经没有独占鳌头的好生意了,所以必须依靠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获取财富。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掌握着社会基层主要力量的地主阶级(姑且这么称呼)会如何变化呢?

        他们原本是以陆权为主的。所以,当陆地的敌人杀过来时,由于陆地利益受到损害,他们可以很自觉的支持国家进行集体防御。

        而到了海洋贸易时代,他们的利益在海上。陆地仅仅是一个落脚点。陆地权益由于发展到极致,变成了司空见惯的普通经济基础,这样,陆地权益相对不那么重要。于是,他们对集体防御的积极性就很低。

        一直到野蛮民族杀过来,展现出来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到如此地步,甚至连地主阶级看来已经毫无价值的、低效的农业生产都不如。在这个时候,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海洋化的地主阶级才起来抵抗。然而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与内陆的陆权力量合力防御的机会,于是呈现除了一盘散沙的态势,遭到敌人的各个击破。

        从这个角度说,再考虑到中国南方的经济基础本来就是高度分散的,失去统一核心的南明对野蛮民族的抵抗可以算得上是相当波澜壮阔了。

      • 家园 非也非也

        先说宋末。谁说宋末没有强悍的陆上的大军阀?没有强悍的大军阀南宋末年能够坚持那么长时间么?

        典型的强悍的大军阀就是川峡四路的余玠。而宋蒙战争之所以能够持续半个世纪,正是因为蒙古在四川战区迟迟不能得手反而折损一个蒙哥汗。当然,对汉人而言其代价就是整个四川地区的战后一蹶不振,从唐宋时期的文事巅峰跌落,人口凋零,经济惨淡,历经明初湖广填四川和清初湖广填四川,直到近代四川才从又回到经济文化大省的地位。

        明末没有强悍的陆上大军阀么?那李如松算什么?吴三桂算什么?左良玉算什么?

        明末不是没有军阀。恰恰相反,一方面因应北方对抗蒙古的需要,北方九边的军户制度逐步演变成为北方军阀的体制,典型如辽东的李家。而另一方面,因为军户制度在明后期越来越不适应战争需要,出现了私家募军,如戚家军,俞家军等等,这些都在明朝中后期乃至末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明朝末期的变局,说实话,更是政治糜烂的后果,跟军阀不军阀或者强悍不强悍没有太大的关系。

        只不过,宋末与明末都维持了中央的形式上的权威,而没有迈入军阀混战的地步而已。而这,又是与强大的外敌在前有莫大的关系的。

      • 家园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 家园 不一样,明末宋末都是外族入侵,什么样的军阀都被干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