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自动化的迷思 -- 晨枫

共:💬108 🌺81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自动化的迷思

    在美国再工业化的讨论中,自动化将拯救美国制造业是一个很流行的说法。自动化、机器人将取代熟练劳动力,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率,从而振兴美国制造业。当然,自动化和机器人无法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不能解决再工业化最主要的目标:通过大量就业使美国经济重新走上正循环,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的问题是:自动化能救美国制造业吗?

    一般认为,自动化能做到几件事:

    1、 提高产品质量

    2、 节约生产线上的劳动力

    3、 降低对熟练劳动力或者技术人员的需求

    4、 理想的全自动生产方式中,系统还具有自学习功能

    在实际上,前两件事是有条件的,后两条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人们想象的那回事。

    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可以达到非常高的重复性,所以产品的一致性较好。但原料品质不是绝对一致的,生产设备也有磨损和状态的变化,在实际使用中,全自动的生产线也是需要经常调整的。自动化生产的产品可以达到相当高的产品一致性,但不能达到最高质量。最高质量只有根据原料和设备的情况实时做出最优调整,这只有手工才能做到。这不是低级劳动力的手工,而是高级技工的手工。这不是锉刀、钻头的手工,是借用精密机床的手工,甚至是数控精密机床,但在熟练的高级技工手里,根据每一件产品的材质精细加工。罗尔斯罗伊斯轿车和百黛翡丽手表不是用自动化生产线制造的,这里面有传统工艺的原因,但更大原因正在于此:只有手工才能达到最高质量。但对于大宗产品和普通用户来说,自动化生产达到的质量足够好了。

    节约生产线上劳动力就不这么简单。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里,生产线上的劳动力是劳动力的主体,自动化生产无疑可以大大降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要求,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自动化生产的设备维修、加工设计和生产改进本身带来了新的劳动力要求。广义的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以典型的大型化工厂为例,精馏塔、泵、管道、容器、反应器这些不因为自动化生产还是人工控制而改变,但计算机控制系统(简称DCS)及相关的仪表、阀门是自动化的产物。围绕着DCS,化工厂“多”出来一整条支援链,一般仪表工、专职DCS仪表工、专职PLC(专用于程序逻辑控制和安全连锁保护)仪表工、专职分析仪表工,控制工程师、DCS工程师(负责系统软件和系统整合)、控制系统IT工程师(负责是DCS到商务/管理网络中间过渡层和通过OPC和DCS连接的先进控制、数据管理系统),这只是在化工厂里的这一部分。相关系统厂商还有一整套技术支援体系,从硬件到软件到应用全面支援,他们当然还有他们的上游支援体系。这样一整条产业链的人力是很可观的,尽管系统厂商及上游厂商的支援体系是在全行业共享的,而不是化工厂专用的。

    到这里为止,自动化对拯救美国制造业的作用还是正面的。但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那么清晰了。

    自动化能降低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吗?从表面上看,一切都自动了,人的存在都是多余的,当然能降低对高级技工的要求。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正常生产条件,并处理有限的、已知的非正常情况。但只要在现实世界中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未知的非正常情况不仅是可能出现,而且总是在最要命的时候出现,只有训练有素和善于应变的高级技工才能对付,所以人的存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救命的。但自动化正在产生新的问题。由于自动化系统自动处理绝大多数正常和低度离谱的情况,轻度异常工况的情况都被自动补偿了,容易使操作工产生麻痹和懈怠,并忽视潜移默化的异常征兆。一旦出现明显异常的情况的时候,通常已经很紧急了。这时首先要经过一个惊讶和反应阶段,然后就需要判别现状,回忆起或者翻出种种应急操作规程。由于这样的异常情况很少见,和平常的正常情况的反差太大,心理素质不特别好的操作工常常不能正确处理,像平常一样继续依赖自动化系统把他解围,没有正确判别这已经超出自动化系统的能力范围,造成故障升级,甚至演变成灾难性的事故。墨西哥湾里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平台事故中,就有操作工惊慌失措、当断不断的原因,造成事故升级和人员伤亡扩大。相反,自动化程度不高的话,操作工时时刻刻需要对过程“把脉”,容易察觉异常现象的蛛丝马迹,反而不容易出现故障升级现象。对自动化系统的过度依赖、不能正确判别和处理自动化系统失控的状态,这已经成为工业界的一个共同头痛。工业上通常使用仿真系统(也称模拟器)训练操作工的异常情况处理,但训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正确预测典型异常情况,超出训练课程的异常情况依然要靠操作工随机应变,但高度自动化系统非常容易钝化人的随机应变能力。

    还有一个问题是工作负荷的高度集中。在手动操作时代,很多操作工分兵把守,各自为政。自动化之后,很多机械的、重复的工作被自动化系统取代了,操作工在更高的层次监控自动化系统。在体力上,这更加轻松;但信息量实际上大大增加,需要关注的事情多得多。这好比交通警察。在一个交通警管一个路口的时候,他要根据车流情况开关红绿灯,指挥这个路口的交通。交通控制自动化后,他的工作岗位转到交通控制中心,具体路口的红绿灯控制转为自动控制。在正常情况下,他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确保一个路口交通畅通变为确保一大片路口交通畅通。一旦自动控制不力,出现交通受阻,他需要及时人工干预,正确疏导,而不是加剧堵塞,实际上工作负担是增加了,对技能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

    高度自动化的另一个问题是操作经验的流失。随着人员流动,有经验的老资格操作工被缺乏经验的新操作工取代,新操作工从一开始就依赖自动化系统,缺乏实际经验,到时候想随机应变都无从入手。这就好比用GPS导航自动驾驶的汽车,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人的干预,可以安全自动地从A开到B。车上的人在原则上是可以手动超越驾驶的。问题是久而久之就生疏了,或者只有理论上的能力,真的到了GPS失灵的时候,驾车人临时抱佛脚,不把车开到沟里才怪。

    操作经验流失的另一个坏处在于未来自动化系统的研发。自动化系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纸上谈兵拍脑袋出来的,而是丰富操作经验的物化。高级技工的经验不仅对于现有生产过程十分重要,对于把新的生产过程开出来更加重要。只有通过他们把新过程摸出来了,才谈得上高度自动化。自动化的难点通常不在关键过程或者动作的自动化,而在于异常情况的处理、人机交互处理、不同状态之间的无缝转换,这些都不是理论或者空想可以解决的,必须要靠高度的经验。所以自动化降低了对中初级技工的需求,但不降低对高级技工的需求。问题是高级技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从中初级技工中筛选出来的。这使得自动化带来的技术进步难以为继,因为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但高级技工成了无源之水之后,下一步的自动化就难以为继了。换句话说,依赖自动化的制造业振兴可能成为一次性的。

    这个问题在工程技术人员中也存在。美国制造业公司中技术工作大量外包,一般性设计和工程管理都承包给EPC公司(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以降低公司的负担。这对公司是有利的,有项目的时候请人来做,没项目的时候不需要养一支队伍,更没有福利、养老等长期负担。外包的公司都是专业人士,经验和见识比公司里的人还广。问题是EPC公司对用户公司的工程标准和项目程序有一个熟悉过程,这中间的磨合常常令人抓狂。更要命的是,现在可以依靠EPC公司,但大家都没有从第一线出来的工程师了,下一代EPC的人马从哪里来?这种“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短视做法和试图用自动化振兴制造业一样成问题。

    不过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给人们以新的希望,说不定以后高度智能的系统可以自学习了,那就彻底摆脱对高级技工的依赖了。摩尔定律依然在发光,计算机的速度依然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你怎么知道以后计算机就不能比人聪明呢?”

    人工智能的极限是一个哲学问题,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计算机是否可能比人聪明都是空谈。人类智能到现在为止依然是一个无法定性和计量的东西,人类智能的生成、演进、转移和储存都是远远没有解决的问题,更谈不上复制或者超过人类智能。智能不是知识的堆积,具有海量的数据库和闪电般的快速检索并不能绕过知识的堆积不等于智能这个障碍。面对同样的数据,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人工智能要超越的是谁的智能?事实上,人工智能极限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是否对人工智能实践没有实质性指导意义呢?自动控制理论比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先行,很多东西可以借鉴。早期控制理论使用输入-输出模型,但60年代卡尔曼提出状态空间理论,用状态方程建立全新的模型,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动态系统的本质,并且把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确定性/随机、单变量/多变量理论放到统一的架构之下。同时,状态空间也第一次触及可控性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不是完全可控的,不管控制系统设计得多精巧都不管用。可控性就是一个跨不过去的坎。人工智能的极限是什么?这个问题最终是绕不过去的。

    就更具体的自学习系统而言,自动控制理论里也早就有了模型参考尤其是自校正控制,这就是入门级的自学习系统。这些概念在60、70年代就提出,也曾经是的人们大为振奋。自控理论的一个关键难点在于拥有形式合适而且精确可靠的动态数学模型,但对于大多数工业过程,这个模型难以获得,所以早期的控制理论常常停留在空谈的层次。自校正控制把在线辨识和最优控制相结合,一面实时校正数学模型,一面根据最新更新的数学模型实时调整控制策略,这不解决了缺乏数学模型的问题了吗?实际上没有,只是把问题的复杂性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上去了。在线辨识需要过程处于动态中,只有牛鬼蛇神纷纷出动,才能辨识出过程的真实特性。但辨识的目的是形成最优控制,也就是把牛鬼蛇神统统镇压下去。但是都牛鬼蛇神都镇压了,在线辨识就要瞪大眼睛无事生非、没有牛鬼蛇神也草木皆兵造出几个来,导致模型失真,真有牛鬼蛇神再露头的时候,就容易发生过程失控。这个问题有很多就事论事的办法,但没有能从本质上解决的。人工智能的自学习是否会遇上同样的问题,这只有人工智能专家来解答,但类似的问题是逃不掉的。对于复杂过程的控制,最终取决于实质性的理解,而不是用投机取巧的数学方法绕过学习关。数学是对现实的抽象,但不下功夫理解现实,抽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定要误入歧途。这就是自学习救不了人工智能的本质原因。

    对于系统复杂性,还有另一个例子。传统数学模型有一个公式,形式可以很复杂,可以有很多方程联立,可以是代数方程和微分方程的混合,并加入随机等其他复杂性因素,但这种传统数学模型能够描述的现象受到具体方程形式的限制。在研究人类智能的过程中,人们提出神经元的数学模型。这是一个简化的模型,但把很多这样的简化模型组网连接起来,可以描述几乎无限的现象,但神经元网络本身依然在数学或者计算上相对简单。神经元网络出现后,很多人以为这是终极数学模型,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和包括进所有的变量,从此可以把世界上所有复杂现象一网打尽。在学究们还在颤颤巍巍地刺探神经元网络的数学特征的时候,已经有人把它用于股票预测、市场预测和其他来钱的名堂,结果没有悬念:没戏。还是那句老话:数学是对现实的抽象,但不下功夫理解现实,抽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定要误入歧途。

    那么自动化可以救美国的再工业化吗?自动化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要人来使用的。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力量倍增器,但基数是人。美国再工业化的关键还是人。想绕过美国人力资源的现实,用自动化来创造奇迹,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美国的人力资源问题是另一个话题了。工业DCS已经有很多自带“自动参数整定”软件,可以对自控回路自动整定,这或许是自校正控制的简化和实用版。这东西有用吗?软件能整定的回路,只有最基本的整定知识和经验的控制工程师都能搞定;工程师搞不定的,软件根本没戏。这就是inconvenient truth。

    关键词(Tags): #班门弄斧通宝推:zwx650,诸法空相,joyfm,侧翼,dashanji,Lioncat,山海马甲,南渝霜华,莫飞,积吉,崇山彩云,PCB,坏坏哥,迷途笨狼,柏林墙,唐家山,我不是海洋,桥上,达雅,GWA,西电鲁丁,pipilu,好说好说,dongdream,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自动化迷思是忽悠出来的

      温习一下80年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今天的自动化技术,有质的区别吗?没有。拿不出任何有区别的证据,只有迷思。如果说非要找区别,区别在政治上:今天米国没别的迷思可以忽悠了,只好忽悠自动化、3D打印、大数据什么的。

      • 家园 忽悠最终都是可以戳穿的

        鬼子有一句话:if it sounds too good to be true, it probably is not true。对所有这些忽悠都用这句话套一套,多半管用。

    • 家园 这个论证不是很强

      几个正面因素几个负面因素,加加减减究竟是正还是负?

      等中国人力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可能就是正了,但是上升到多少?可能需要定量计算,也许和行业相关。空口白话定性说说,可能难有说服力。

    • 家园 我觉得关键是这个产业链的出现和转移

      就像计算机和互联网,最早在美国出现。其他各国都要从美国买。后来制造转移到亚洲。这个产业的出现和转移给美国带来了80,90年代繁荣。现在美国也期望一个新的产业能带来同样的效果。至于这个产业链以后再转移的别处,那就再来一次别的产业。这样周而复始,总能保持在产业链的潮头,就是美国的期望。

    • 家园 TG机器自动化也很关键--快走丝就是一个极其显著的例子

      BS地说:没有快走丝,TG的工业化进程会被大大减慢。

      因为TG的材料和电气自动化都不行,CNC对这两项要求很严---有些像发动机。因此TG在96年前CNC的总装机数量还不如一个外资厂的多。

      而TG的快走丝就像打印机一样,装机数量达到全世界CNC总量的几倍。

    • 家园 例子:比较美国和中国:同样的板材生产线

      中国一条线(800万片/年)共276人,美国2条生产线(1000万片,比较旧)Headcount是86人。因为美国的生产线从备料到包装全部自动化。而中国的生产线,除主要工段是进口美国的自动化线,因为当时投资很大,没有全部进口,其他工段是手工的。但美国的生产线不赚钱,而中国的生产线刚好盈利。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的运营和人力成本太高,虽然原料(BOM)甚至比中国还便宜。

      • 家园 这个国内赚钱是不可持续的

        国内一条生产线的人工数量是美国两条线的三倍,那就只能靠工人收入不抵美国工人的六分之一来保证利润了。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迅速升高,这个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会不断地缩小,而国内如果在生产效率上不能成功转型的话,那么是没有多大前途的。也许不久的将来,印度的人工就会是中国的一半,那时侯说不定会看着阿三乐呵呵地数落,你们中国人一条生产线要300人还不赚钱,而我们印度一条线500人还赚钱... ...

    • 家园 自动化导致的不同部门生产率进步的不均衡以及协调是个问题

      这个我还是结合我当年在船厂的一些理解,当然我是在小船厂,我是以下见大的看问题的。

      造船生产大概相对于其他的生产有个不同的特点,就是工位多,造船生产各部门所需的时间往往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常常是一个部门累死的同时,另一个部门的人没有事干。

      而自动化会导致有些部门的人更加没有活干,因为都让机器给做完了。

      当年我在上海某船厂实习的时候,对方管理人员讲了一个例子,一种半自动角焊机,效率高,但是最后大家都不用了,原因在于自动化以后,工人的工时减少,工资也就少了。

      自动化导致,有的部门人力闲置,有的部门人力不足,这个并不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日本的解决方案是进行一专多能的训练,根据现场的需求,灵活的调配,但是这个做法实际上要求整个企业有很多的可协作性,不然人家就不高兴了,你把我们的人调走,不累了我们,便宜了他们吗?

      我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人和自动化的关系的,与你从技术的角度看不同。

      就造船生产而言,日本的自动化程度应该是最高的,就是船头船尾的线型复杂的部位需要手工焊接,我们船厂有几个焊工就去日本焊船头船尾。

    • 家园 听听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巴基斯坦怎么说

      Chine losing the battle, Industry retuning to U

    • 家园 What Are Human Beings For?

      http://www.austinchronicle.com/columns/2013-01-25/letters-at-3am-what-are-human-beings-for/

      在迷思的同时,时代已经自己大踏步前进了。

      Terry Gou is chairman of Foxconn, a Chinese manufacturer of iPhones. Foxconn employs more than a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Gou says, "As human beings are also animals, to manage one million animals gives me a headache." Gou plans to avoid headaches by replacing his employees with more than one million robots (The New York Times, Aug. 18, 2012).

      That Times report also describes a Dutch electronics factory staffed almost entirely by robots: "[T]hey do it all without a coffee break – three shifts a day, 365 days a year." No coffee breaks, no sick days, no health care, and no unions. "'With these machines,'" said engineer Binne Visser, "'we can make any consumer device in the world.'"

      The article goes on to quote Harvard economist Claudia Goldin: "'If you're doing something that can be written down in a programmatic, algorithmic manner, you're going to be substituted for quickly.'" Meanwhile, "South Korea ... is 'hiring' hundreds of robots as teacher aides and classroom playmates and is experimenting with robots that would teach English"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10, 2010).

      "Some law firms now u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ftware to scan and read mountains of legal documents, work that previously was performed by highly paid human lawyers" (Newsweek, July 25, 2011).

      "Nearly six million factory jobs, almost a third of the entire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ve disappeared since 2000. And while many of these jobs were lost to competition with low-wage countries, even more vanished because of computer-driven machinery" (The New York Times, Nov. 25, 2012).

      The Pentagon, of course, is having a robotic field day. "New robots ... are being designed to handle a [broad] range of tasks, from picking off snipers to serving as indefatigable night sentries. ... Fifty-six nations are now developing robotic weapons. ...

      Robots have replaced millions of workers and are on track to replace hundreds of millions. Three-dimensional printers may replace millions of robots, plus millions more workers, plus myriad functions of retail and transport. This isn't the future; the process has begun with, as The Economist puts it, a relentless march.

      • 家园 听信经济学家和记者谈自动化比听政客和妓女谈战争还要不靠谱
        • 家园 文中举的例子以前都在新闻中出现过

          连出处都有,你的意思是说那都是假新闻?还是他们因为不懂自动化,所以谈到的机器人代替工人,计算机代替律师处理文件,Siri等都是不属于自动化的范围?

          既然想从宏观谈自动化,那么各行各业的发展就都需要了解。那么关心社会经济影响就自然属于经济学家份内的工作,这类比较严肃的新闻课题没有专业人员在指点经济学家也不容易会看得到。不要说他们,现代科学技术分类跨度这么深广,一个领域内的人都不见得知道其他领域到了什么水平,能把这些独立的事件联系起来看本身就不个容易的事?

          2000那时有个笑话说,互联网上流行什么等到NYTimes开始报道的时候,基本可以肯定那个已经是黄花菜了。这个滞后的现象到了十年后的今天肯定进步了很多,但是仍然可以说等到记者经济学家都在大谈的事,实际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最“不靠谱”的是我们现在还在讨论这些事,都快成考古了。

          不过发现好莱坞大多数时侯对未来的预见反倒不是捕风捉影,但是因为提前量太大,人们一般把电影中的情形当天方夜谭看了。

          • 家园 这些不是假新闻

            但经济学家和大报记者误导公众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diversification/core business、outsourcing/insourcing、business transformation/re-engineering、globalization/onshoring,还有很多,哪一次不是信誓旦旦、一副救世主指点江山的样子?最后呢?back to basics。如果对于自动化、机器学习的承诺不是来自有关领域的专家,而是来自经济学家、记者,那就要小心了,buyers beware。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