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文明只有63岁——《大目标》后记 修正技术错误 -- 马前卒

共:💬216 🌺1256 🌵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传统的力量被忽视的厉害

          毛主席当年搞斗争,也是从资治通鉴里面学习,2000年经验总结搞出一本资治通鉴,一般民族有么?中国的历史就是5000年,而不是63年。 63年历史的国家是可悲的,别的不说,连几本像样的书都没有,没有荆柯刺秦的悲壮,没有破釜沉舟的豪迈,没有卧薪尝胆的励志。

          • 家园 传统也是要和现实结合才有力量的。

            父母在不远行,这就是一个传统。在传统农业社会这阁传统到是一个好东西。先不说农业社会去个省城基本上就有可能死于旅途中导致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悲剧。就以当年的通讯手段,家里老人有啥事,临死了都通知不到。

            但是放现在,谁要再坚持这个谁就是鬼扯了。这就是工业文明的力量。也就是说旧传统没有意义了。

          • 家园 吐个槽,资治通鉴只写了一千多年的事

            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

        • 家园 中文是唯一现存的文字,拼音语言是没有文字的

          中文不是象形文字,中文里造字法有六种:指事、象形、会意、假借、转注、形声,象形仅仅是其中一种而已。所以,中文的文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是停顿,而是极大地向前推进和扩展。

          中文和其他拼音语言的根本区别在于:表意还是表音,而不是象形和拼音。前者用文字表意,后者用字母表音。二者是语言发展上的不同路径,象形到拼音不是唯一的道路,更不能说不这么走就是落后和停顿,那是西方中心论的产物。

          这里还必须区分文字和字母的区别,或者说,方块字和字母的区别。它们是两者完全不同的东西。文字的本质是表意的,本身具有确定的意义,无论你怎么读它都是一样,比如“茶”字,天南海北的人读出来是完全不同的发音,但只要写出来,大家就没有歧义了。

          字母只是一种记录发音的符号,本身无任何意义,只有组合成发音后,那个音节才代表所指的事物,比如“you”,y-o-u三个字母本身什么都不是,表示“你”这个意思的是“又”这个读音,你完全可以写成“u”,只有把它念出来,别人才能明白。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文是唯一现存的文字(日语也许可以算半个),而所有其他的拼音语言里只有字母,没有文字。文字的好处在于可以长久地保存文化,这也是我们中华文明能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稍受教育的人就可以阅读两千多年千的古籍,比如诗经、论语。而对拼音语言而言,一本古书就是天书,里面记录的是古人的语音,即便能念出来也是不知所云,因为你无法知道那些发音指代什么。

          无论文字还是字母也好,无论书写还是语音,根本目的无外乎传承和交流两点,前者保证知识能从前人传递到后人,后者使得同时代的人之间可以交换信息。所以,要评价和比较语言的优劣,必须考察在这两方面发挥的作用。先谈传承,举例来说,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亚原著恐怕不是一般人可以读懂的;而六百多年前的《水浒传》,尚未受完义务教育的初中生就可以毫无困难地直接阅读。再看交流,书面语方面,中文公认是最简短的,口头语方面,中文的表达速度也高于拼音语言。如果一定要比的话,谁先进,谁落后,这是一目了然的。

          现在还存在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中文正在把拼音文字吸收进自己的体系,特别是英文。直接引用的有:“hold”、“pose”等,音译的就更多了,比如“xx卡”、“饭”等等。另外,还有一种现象是:把方块字当拼音字母用,表达某种特殊的发音和含义,比如“美眉”“酱紫”“神马”等等。

          有些道学家很看不惯这些,要维护中文的纯洁性。其实大可不必,语言是活的和发展的,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收录了很多网络新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吸收和学习拼音语言只会促进和提高中文的发展,也许我们正在目睹一种全新语言文字的诞生。

          通宝推:empire2007,真理,adrupal,醉寺,az09,天涯睡客,删ID走人,avalon,
          • 家园 英语母语者读莎士比亚原著不会有太大困难

            随便拣一句《罗密欧与朱丽叶》

            Love is heavy and light, bright and dark, hot and cold, sick and healthy, asleep and awake- its everything except what it is!

            莎剧的行文风格已经不够时尚,显出一些古意,词句实际上非常之通俗,而且优美,实为可贵。我觉得英美人读莎剧的困难,和中国人读三国水浒西游记接近。中国古代文学走上白话路线早了一些,仅此而已,未必是象形文字对拼音文字的优势,或更因为文化积累的必要时间。甲骨文也是象形的,但是我们能够识别的字却寥寥无几。基于拼音文字的失传语言,如果缺乏字典,困难程度好像也是差不多的。

            用历史尺度衡量,基于象形和拼音文字的文化几乎同时走入工业和信息时代。我认为这表明二者都没有内在的致命缺陷。两类形式上截然不同的文字突出的不是人类的差异,而是人类共有的、强大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

            • 家园 英国人读不懂的是600年前乔叟的诗
            • 家园 而且,汉字中绝大部分也是拟音的

              举个例子,猫,从这个字上你能看出的意思,首先反犬旁——这是个像狗狗的东西,而另一半像是在模仿猫的声音,所以整体上表达的是“像狗狗而喵喵叫的动物”。

              这个例子从字联想到义还是比较容易的,而狗、狮、狼这样的,要这样联想就不是太容易,而狂、独这样的,干脆连形旁的意义都不是太清晰了。其实你将其中的声旁当成是几个字母的表音组合也无不可,

              汉字兼具形义,明显比字母高一个层级,与字母对应的应该是笔画。中文的特色应该在于字母的组合方式,即二维组合,而不像字母那样线性组合。另外,一字一音,缺乏形变,也与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无格无时态的特点相印合,所以拿汉字来记录汉语很合适,拿来记录有形变的语言比如日语的时候就感觉不给力,于是日本人发明出了假名作为补充。

              而看不看的懂古文,台湾人喜欢拿简体繁体说事标榜其正统,其实扯谈,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语法,古文从繁体变成简体,信息损失有限,但不熟古文语法就算看懂了每个字也还是没法理解。语法是人群的语言习惯,随着时间自然会发生变化,中文用了几千年来,变化不比英文小,只是中文的书面记录作为文人的交流工具,一直遵照古典文言文规范,不严格反映语言变化,所以直至近代的白话文运动以前大体保持稳定(这与近代以前欧洲人使用拉丁文作为交流工具异曲同工),清代文人看古文确实难度不大。但今人看古文观止之类,没点基本功就很难了。

          • 家园 我认为英文有类似汉字的因素

            就是字根,比如pro,大家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但好像字根的数量不够多,而且语源过多,比较混乱。

            • 家园 嗯,确实如此

              看来拼音语言也有表意化的用法,搞不好各种语言最后会混合成为一种大杂烩式的通用语言。

              • 家园 是啊,很难明确区分

                个人感觉,殊途同归,人类识别使用语言的方式是有相同之处的。上次有个实验,证明英文单词中的字母顺序错误不影响阅读,人脑自动就调整了。我认为这说明这种识别其实也是成块实现的。还有英文的造词:

                林伯有个特长:造词。 大学没毕业的他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天赋,总能造出流行词来。比如上文提过到的feminazis,女权纳粹,就是林伯把女权主义和纳粹主义合而为一生造出来的。

                我看和中文的造词也差不多么。

                我认为英文是词根不稳定,中文是词不稳定,各有难点。据说老外学中文比较痛苦的地方就是不知道什么地方断,因为中文的词与词之间不像英文有个空格,但中文的字可就清楚明白,组词也方便。

                • 家园 这不光是老外学中文的痛苦

                  也是计算机的痛苦,由于中文字符之间没有空格,不像西方语言中词之间天然的空格分割,所以tokenization是一个问题(当然有不少成熟软件可以做这个尽管不是十全十美)。

                  • 家园 不知道如果更改一下书写习惯是否可行

                    就是在词和词之间加上空格,我想过,其实也不困难,这样稍微一改,中文绝对比英文易学多了。

                    • 家园 不可能了

                      二战战败后日本实行当用汉字政策,限制汉字使用量为一千八百多个,所以新闻里面的「屍体」都写成了「死体」。

                      可是到了网络时代的今天,各种“繁难”汉字(1945个常用汉字以外的)出现在了网络上,政府能规定出版社的用字,但是网民的使用呢?政府能规范得了吗?

                      中文词语分写同理,技术上是可行的;实际上会变成这样:

                      某国外友人学会了中文,结果一上西西河一看,诶?这些人发贴居然不在词语间加空格!没办法,对外汉语教学中只得又恢复了教老外拆分中文词汇的内容。

                      要想方便老外学习,何不直接拉丁化呢~归根到底,母语者使用方便才是真方便,其他人都给我入乡随俗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