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什么是学佛 -- 淡淡微风

共:💬32 🌺1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这样的

              残忍通常是由恐惧引发,而恐惧则是弱者最难摆脱的情绪。

          • 家园 你说得有道理

            其中前面两段适用于大多数人,最后一段只适用于少数人。

            我的体会是,最好不要装,不论是装糊涂还是装明白。

            “幻师为幻人说幻法” 的说法虽然不错,但是很难实践,也很容易引起误解。

            还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诚自本心,达诸佛理” 比较适合大众

            • 家园 装糊涂还是好过装明白

              装糊涂一般是避免麻烦,所以有时是好事,装明白则难免有点贪图名利,这两者性质和因果还是颇有差异,我觉得可以区别来看。我的体会是,修行佛法要抖擞起全部精神来,避免自我欺骗。装明白去蒙骗别人,总有一天会暴露,但自欺则有更强的隐蔽性,除非遇到善知识,否则自己也不易发现。

              没有先完成自我欺骗的骗子只能骗到少数人,那些领着千万人共赴火坑的说法邪师,一定是先完全地欺骗了自己的。

              好,河里的诸位贤达,在完全避免了自欺后,真实地面对内心最深处的自己,炯炯地注视着他,再问一声:你是谁?

              不知哪位河友有个说法。

              • 家园 有这个胆量吗?

                真实地面对内心最深处的自己,炯炯地注视着他,有这个胆量吗?

                再问一声:你是谁?

                倘若明白自己在“装明白”,也是一种“明白”了。。。唉,这基本就是一句废话了

      • 家园 心随外物转,转处实能幽,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这个“幽”字是关键,我想。能“幽”的话,“手把猪头,口称净戒;趁出淫坊,未还酒债……”都不是问题~~

      • 家园 呵呵佛太高了,学不了,先学做人吧,人都不会做,还提什么佛
    • 家园 说得好,其实人人都能成佛

      关键看有没有那点自觉。

    • 家园 赞,活在当下 战胜和超越自己。

      达到我心光明的程度。

    • 家园 还有下文吗?

      从浅入深的讲讲?      

      • 家园 说个深得没底的

        学佛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佛为觉,觉却不由学来。

        譬如一人在梦中,所见所历皆为梦中,你叫他怎么学着醒来。

        醒来有时是另一种因缘,掉下悬崖,或者遇到一个和尚给你当头一棒,都可能让人醒来。在佛陀看来,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性,只要去掉妄想执着即可证得,不存在学佛之说。在禅师看来,当下内观,那个内观的人是谁,认得就没事了。佛字尚不喜闻,何况学佛,更是头上安头。

        通宝推:益者三友,
        • 家园 闻见学行

          所谓 先见之明

        • 家园 能不能多讲讲更多的入门
          • 家园 也说入门

            若说入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入,一时真不知从何提起。通常来说,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惟智能度。信什么呢?若是信佛菩萨可以保佑平安,赐予富贵,那是迷信。若是信学佛可以神通广大,法力无边,那是邪信。若是信生命有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而在现象界没有永恒的存在,这倒不失为一个可以入门的正信。

            我们都认为自身是一个有限的存在,在有限的时空里存在。却不知这种认识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因为有限,所以对同质要认同并攫取,也因为有限,才会对异质否定并排斥。前者总是表现为贪婪,后者则在异质强大时表现为恐惧,在异质弱小时表现为愤怒。

            学佛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无限性。这种无限性并非佛陀专有,而是一切生命全都具备。这种无限性本来就有,而且不因学习而有增加。让有限归于无限,这就是皈依。

            学佛进步就是相信自己的无限性,因为无限而不再贪执某些事物称之为布施,因为无限而没有负面称之为持戒,因为无限而没有对立面称之为忍辱,因为无限而没有动摇称之为禅定,因为无限而没有滞碍称之为精进,因为无限而没有局限称之为智慧。

            通宝推:zhikantie,高朋满座,
            • 家园 闻法有惊喜,收猪要回向啊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继续借楼主地盘讲话

                我认识一个佛弟子,学佛不久,认为佛法太高了。后来他接触了一些课程,是那种几天几夜封闭训练的体验式课程,有一些强制对治自私偏执的内容,属于教你怎么做人的范畴,并在过程中让参与者感受到强烈的愉悦感。这让他很认可,甚至他认为这可以作为多数人进入佛门前的学前班。

                这样想着广弘佛法,发心固然不错,然而这里面却是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说佛法太高,这已经类似谤法了。法无定法,岂有高低。譬如虚空,须弥之上,尘埃之下,皆有虚空,又怎能一个高字就限定了呢。

                另外佛法本质是解脱法,是出世间法,人伦天道,总是权宜。太强调学做人,总是觉得有点象住店的旅客花重金装修自己的客房一样让人别扭。

                佛陀初转法轮,四谛之首为苦谛,这说明痛苦挫折是可以促进觉醒的。佛说人生之难时说"富贵修道难",这说明人生过得顺利圆满,没有大智慧的话是很容易迷失在顺境之中,最终蹉跎人身。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朝错路。因缘甚深,不可不慎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