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81):第二空军 -- 本嘉明

共:💬32 🌺15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茗谈(81):第二空军

    (一)

    南海这一闹,中国的“五龙闹海”,藏也藏不住了,以至于简氏年鉴惊呼中国原来还有“第二海军”。于是一众友邦,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好在这次老态龙钟,行将“不国”的,肯定不是"一贯愚昧落后的中国"了。

    我们大家都清楚,中国一直有“第二陆军”,就是广大基干民兵同志们。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有没有“第二空军”呢?如果没有,应该不应该有?

    民航那批同志,当然不是“第二空军”,只是空军的干休所罢了。所以老实讲,现在没有“第二空军”,但不远的将来,会有------必须的!

    在《航空军》一篇里,我们提出一种以集中使用“低成本,低性能,大数量”低空有人飞行器,遂行“空中皮卡”的战法。一国空中力量的建设,是个踏踏实实的事情,我们这个设想,属于“歪门邪道”,奇兵。奇正相守,要以“正”为主,“正”事办好了,加点“奇兵”,作为添头佐料,才能起有益的作用。这个,是不是“第二空军”呢?

    不是。所谓“第二X军”,要比“大哥军”年轻,稚嫩,业余(就是兵们另有全职工作),不是专业的杀才,只是“大哥军”的预备队。“航空军”,是现役军种,专业杀手,是介于陆军和空军之间的一个军种,使用的主要是“非典型平台”,比如类似于CL-84,X-22,V-22这些古古怪怪,短距/垂直起降,跑得比直升机略快的飞行器,和大量无人机。

    而我们现在讲的“第二空军”,所用的载人飞行器,我想,大致是:技术成熟主流的,无武备的,喷气动力的,体育航空飞行器。

    就是说,“第一空军”的抗日队伍里,歼-20是老八路,歼-10是武工队,歼-8是各村的民兵,“第二空军”就是儿童团。你靠儿童团几棵红缨枪去打鬼子,那肯定是不行的;不过平日站村口查查路条,送送鸡毛信,这个可以有。而且打小锻炼好了,长大就是个好战士了。

    (二)

    看看美国的“空中打击”战法,其中的台柱子,是“战斧”巡航导弹。怎么打这个巡航导弹,是我们解放军“三打三防”里的一个重点。

    大家传统的对策,是强化地面防空火力,比如小口径高炮,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路。但这个属于“守株待兔”(地面火炮自身的机动性太差,追不上飞机),洋兔子走不走你这条道,要看老天爷开不开眼。而且高炮的射程有限,准头不高,要打远打准,必须靠地空导弹,那个不但贵,而且依赖雷达,很容易招来反辐射导弹。

    所以“费效比”比较高的“打巡航导弹”法,应该是以快打快,用飞机追着打。二战末期,德国以V-1轰炸英国,英国就以战斗机在伦敦外围巡逻,击落了大批V-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螺旋桨战斗机伴随V-1飞行

    这“战斧”跟V-1一样,设定了航线后,就呆头呆脑一根筋走到黑,而且是亚音速,最快速度是880公里/小时,不算快。所以战斗机只要比“战斧”快一点,敏捷一点,只要能发现,堵着打,追着打,都行,反正“战斧”也不懂还手。

    那么,伊拉克,利比亚,怎么没用这招来抵抗战斧呢?因为他们的空军弱小,被一“禁空”,就飞不起来,一起飞就被击落------这两个国家的战斗机数量少,国土纵深小,不敢承担损失。如果中国的首都受到战斧的威胁,那么歼-20们拼着命控制一部分“制空权”,派一批超-7巡逻,把个北京上空围得密不透风,那也是做得到的。

    但有请德高望重的七爷去料理“战斧”,那还是太给丫的面子了。

    (三)

    中国的几大飞机制造中心里,南昌的洪都航空,算是一支“奇兵”了。首先,洪都的块头小,不能跟几个大哥二哥争;其次,因为没人宠着,洪都为了生存,比较市侩,每次弄点东西出来,往往能投老爷子所好,所以再这么发展几年,洪都人把洪都拉斯买下来建职工大院,都是可能的。

    洪都的第一个成功产品,就是强五。第二个成功产品,就是K-8初级教练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赞比亚的K-8

    K-8是中国为数很少的几个“能在外国赚到钱”的军品,在第三世界人缘好得不得了。连中国空军都觉得这款初级教练机价廉物美,计划最终采购400架。K-8操控性好,留空时间长达4小时,是培养苏-27之类重型先进战斗机飞行员的入门台阶;同时也可以加装武器吊舱后,变身为对地攻击机;巴基斯坦更过分,弄过去直接加挂空对空近距导弹。所以等于花一块钱买了仨苹果,广大发展中国家自然排队抢购。

    中国空军这400架订单,是用来替换“歼教五”的,不过空中兵力不足时让它挂上航炮,跑出来看看场子,扁扁“战斧”,能力上讲,应该也足够了。

    但K-8也不算便宜,这不,刚卖给玻利维亚6架,收了人5800万美刀。这价格可能包含部分标准化维护,不过在国内私人飞机市场上,K-8也叫价3500万人民币(洪都是上市公司,不是纯粹的军工,能赚钱的话,不在乎卖给私人)。这飞机要想比较大规模地普及,成为“第二空军”的主打机种,我看条件也不够成熟。

    不过,好在洪都还有一份“冬眠资产”,只要善加利用,就是“第二空军”的台柱子。

    这就是歼-1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四)

    世界上的拳击手,分“重量级,轻量级,羽量级”。歼击机,也分重型和轻型。不过要说到羽量级的喷气式战斗机,全世界至今只有两位,一个,是英国的Folland Gnat,一个就是中国的歼-1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国的蚊纳,至今还有私人拥有,用于休闲和表演。

    歼-12 的研制计划是 1969年初提出的。当时,观察了越南和中东几场战争之后,中国空军认识到:歼击机不能单纯地追求飞行速度快,还要赋予良好的机动飞行能力。飞机的机动飞行性能,指的是它的加速爬升和盘旋性能,但跑得越快,盘旋(转圈子)的能力就差,转弯半径就大,不好调头。

    于是中国空军提出了研制“小歼”(即后来的歼-12)的计划,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关于“小歼”的设计思想,虽然台面上有“适应人民战争需要,开展空中游击战”的提法,但空军在专业上的本意,是搞出一种高度机动灵活、短距起落、维护简单、造价低廉的羽量级战斗机。问题的提出是与国际航空技术的动向相吻合的,但南昌飞机制造厂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与众不同,就是美苏都走重型大推力的路子,中国则做“减法”,尽量把重量减轻。

    当时中国的航空工业基础很弱,做“减法”很务实,最后也确实达到了设计初衷,成功首飞,叶帅激赏之下,称其为“空中李向阳”。

    歼-12 在海平面高度上的最大爬升率,5000米高度的最小盘旋半径,都不输于当时的西方战斗机如F-14,F-5E。其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5马赫,巡航速度居然是0.95马赫,虽然不是“超音速巡航”,但已经接近音速了,也大大超过战斧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由于贴地飞行,通常战斧飞不到速度上限)。

    歼-12 是迄今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它的正常起飞重量为 4.5吨,最大正常起飞重量 5.3吨,空机重量只有 3.1吨。简单说,就是一个飞行员,抱着门航炮,背着桶柴油,骑在一台“涡喷6乙”发动机上。正是由于太小巧,歼-12的敏捷性固然不输给美苏先进战斗机,但航程太短,战斗力也不行,只有挨打的份,顶多让人家打你打出一身汗。所以空军最后一架都没有订购。

    这个飞机的设计,既可以说是成功,也可以说是失败,端看你站在哪个角度说。据说,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公司的某专家,在我国航空博物馆看到歼-12后,认为:歼-12是中国设计得最好的飞机,只要给它换上一台先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油耗就可以降低约一半,航程可以增加近一倍。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总设计师陆孝彭同志,非常舍不得自己主持设计的歼-12项目就此下马,此后一再试图改进,直到2000年去世前夕,还提交了呕心沥血的《第四代轻型歼击机研究报告》,提出以歼-12为基础,换装法国的M-88-2涡轮风扇发动机,换装新航电和雷达,机身涂隐形涂料,等等。希望能起死回生,再得空军的青睐。

    但我的建议,这架飞机,暂时就不要再想着回到空军的战斗序列里去,而是市侩一点:先活下来,而不是继续冬眠。活动起来了,混个脸熟,就有机会。等将来无人机大发展,用来当无人机操作员的座机,还是有希望的。

    而活下来的方法就更简单了:利用今天的技术,延续当年的思路,继续做“减法”。

    就是牺牲歼-12的军用机性能(比如最高平飞速度),增加主翼面积,改造为双座(教练型),升级航电,以昼间飞行为主,最大速度能跨音速,售价在1000万人民币以下,维护简便,成熟可靠的“体育航空用喷气飞机”------“12改”。

    我们不要用一个解放军战士的要求来衡量他,他就是一个基干民兵,厂里的青工,平时干好本职工作,领一份工资过日子就是了。等有突发事件了,再召唤你。

    “12改”的用途,可以是:

    1) 航空表演。在城市的喜庆活动时,拉烟表演。

    2) 在西部不毛之地,开设飞行训练学院,给有志于航空事业,又没有通过“招飞”选拔的平民年轻人,一个自我创造价值的机会。同时,也安置了退役的战斗机飞行员(作为教官),这样将来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老的小的,都是保家卫国的生力军。

    3) 给军迷一个“坐战斗机跨音速”的终极体验,3000块飞一次,完了发一张“猪八戒到此一游”的证书,你愿意不原意?

    4) 军用警用,比如边境巡逻,反恐追逃,有两门航炮足够了。

    这样逆向打开思路,只要国家给相应的政策,西部地广人稀的地区就多了一个无烟产业,而歼-12也焕发青春。市场的有效调节下,到最后小机场遍地,上千架“12改”空中斗技,每年培养数以千计的优秀初级飞行员,空军都不必招飞了,每个月直接到各省的“快女超男航空表演分站赛”上把头十名签下来就是了,公务员竞争上岗嘛。那富二代还飚什么70码啊,太娘娘腔了吧?有种就上天嘛,你见过孙悟空站在地上跟妖魔掐架的吗?

    本嘉明:茗谈(70):航空军

    通宝推:知其何休,梓童,dongdream,黄河清,戴某,匿名: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转贴一位网友的资料帖

      中国空军得短板,飞行员培养

      ------iCall

      众所周知,美国空军在全球空中力量排名稳居第一是毫无悬念的。在飞行员储备方面,飞行员的人数不仅多而且水平成金字塔型,非常合理。也就是说,飞行 员的人数从随着水平由高到底人数递增。如果高端飞行员有损失,很容易从下一个水平的飞行员经过短期培训补充上来。而中国飞行员结构是成倒金子塔型,因为基 数不够大,所以希望人人都能多飞成为飞行高手。如果中美空军进行一比一的交换,显然是中国空军损失更大,因为飞行员难以在短时间内补充。

      那么,平时多培养一些高水平的飞行员不就行了吗?不错,可是,飞行是个烧钱的玩艺儿,军费再多也有一个极限,总要追求合理使用,发挥最佳效益。以最 简单的活塞式单引擎飞机为例,一架塞斯纳飞机价值十几万刀,一名飞行员要飞到商业飞行级别代价是5~6万刀,飞到教练级别再加1~2万刀。换句话说,塞斯 纳飞行员要想爬到金字塔顶尖,代价接近一架新飞机的一半,还有时间因素呢?如果不当教练,有必要花那么大代价吗?具体到空军,和平时期保持庞大的高性能飞 机飞行员也不实际。空军飞行员的培养更是代价大得惊人,战斗机飞行员工作负荷非常大,同时要能操作飞机和武器,仅飞行就需要兼顾飞机控制,通讯,导航,气 象和机上设备查看和校正(因大气环境和地理位置不同,一些仪表在航行中需要多次校正)。美国曾经用F14和F15进行对抗,F14获胜,原因是F14有两 名飞行员,分管武器和飞机控制,工作负荷比F15的一名飞行员要小。既然这样,为何以后出来的机型仍配备一名飞行员,除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外,恐怕还要考 虑飞行员的价值。俩名飞行员驾驶俩架就算性能底一点的飞机,战力应该会超过一架F14吧!由于缺少资料,我只能估计培养一名战斗机飞行员的成本,保守一 点,一架新战机的35~40%。

      美国之所以有庞大的飞行储备不都是国家花钱,其私人飞行非常发达而且门槛很低。举例来说,FAA(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简称)规定里,即使身体某方面有 残障的,也允许取得飞行执照,只不过要求增加一些限制,这基本上颠覆了我们以前飞行员(不管飞什么的)都是百里挑一的概念。私人飞行非常发达的另一个因素 是低空空域对私人飞行完全开放,而且有完善的空域管理。所以,私人飞行员一年可飞的时间非常多。这也就不难理解美国飞行员基数为什么那么大了,据统计,民 间拥有飞行执照的人数为42万。

      飞行员基数大为战争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第一例,二战之不列颠之战是一场空中战役,为了对付德国飞机数量的优势,英国只好以提高飞行员的出勤率来对 应,那时皇家空军被弄得非常疲劳,可以说之有招架之功。但德国空军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把空中进攻从对英国军用机场攻势转移到了对城市的轰炸上,尽管英国 平民蒙受了巨大损失,但皇家空军却得到了喘息,保留了将来反败为胜的资本。第二例,二战开始时美国并未参战,那些跃跃欲试的美国私人飞行员只好投奔英国皇 家空军,当美国参战时,发现自己已经有那么多有战斗经验的飞行员在皇家空军服役,罗斯福就想要回来,丘吉尔于是乎牛X轰轰在军援方面向美国开价。第三例, 有文章说,日本敢于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本钱是零式战斗机,中途岛一战,日本损失了几百名海军飞行员,后来的战争进程表明,这些飞行员的损失比几条航母还难于 补充,如果日本注意到美国飞行员方面的巨大优势,恐怕发动战争时会有多一层顾忌。关于二战,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苏联德国的王牌飞行员击落的敌机数远远多 于美国的王牌飞行员,原因在于美国飞行员一旦成王牌,就调回去当教官,记录也就停止,苏德则没有那么多飞行员可用,所以飞行员要继续战斗在第一线。

      再回过头来谈中国空军,当前比较紧迫的任务是准备可能发生的和日本的钓鱼岛空中对抗,中国的飞机数量和性能应该不在日本之下。但日本有一项三代机最 高出勤率的记录,甚至高于美国和以色列。如果出勤率高于对手10%,每一百架飞机就等于多了10架。而出勤率也和飞行员储备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 下,几名飞行员一架飞机飞多架次肯定比一名飞行员多架次出勤率高。

      综上所述,中国在不断更新空军装备的同时,也要学习美国在民间飞行管理方面的经验,以便更广泛的发现和利用民间资源培养飞行人材,同时,低空空域的开放也能造就一个产业,为经济服务。

      外链出处

      培训喷气战斗机飞行员,依赖模拟训练器,肯定是不行的。而实地飞行,费用确实庞大,如果不是看了水晶球预见到战争,哪个国家会发疯多培训2倍的备用飞行员?

      这时候借助“私营经济部门”,由社会适当分担一些,就很必要了。因为人是一种奇怪的经济动物,有些事明明没有效益,比如收藏旧火车头,但因为是有些人从小的理想,发财后真会去干,喜欢嘛。同样的,喜欢飞行的也大有人在,更何况学会驾驶喷气式飞机,也是一种稀有的技能,可以去给李家诚开私人飞机。

      关键是,这样一种“公私合营,各管一摊”的机制建立后,实际上蕴藏了巨大的弹性,要打仗了,成倍需要飞行员时,这两大部门都会迅猛地增长,甚至私营部门会反应更敏捷,增长更快。

      通宝推:海峰,
      • 家园 那个观点要看怎么看了

        以民用航空给军用航空提供后备人员这个视角来看。

        如果是活塞战斗机时代或者早期喷气机时代这是没有错的。

        现代高性能战斗机驾驶员培训时间长,对体能技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身体合格的,能够驾驶轻型飞机的人员对整个现代战斗机驾驶员的后备培训可以有一定的补充(对飞行的认识),这是没错的,但是其价值,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大。毕竟现代作战飞机和轻型飞机有巨大的不同。现代培养一个正规的作战飞行员甚至需要经过系统的模拟目标飞行器的训练(高教,模拟器),直白的说,比如一个学员的方向是苏27,那么在高级航校里,甚至还需要专门的高级教练机甚至专门的苏27教练机(比如苏27ubk)来让学员学习如何操纵。在这方面,一个哪怕身体合格已经熟悉了通航飞行的人员反而需要扭转自己以往的飞行经验(哪怕李哥的座架是利尔这样的喷气机,和f22苏27的飞行品质操纵,实在差别太大,更别提复杂的战术了)。原有的熟悉一些飞行具有一定飞行经验的这时候反而可能会变成劣势了。这是现代专业化正规化空军很难跨越的。

        所以说现代化空中力量的操作人员培养,已经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已经很难直接由民用航空的飞行人员直接补充了。通过培养民用航空人员作为军用航空人员的后备补充,这个意图的战略价值并不像活塞战斗机或者早期喷气飞机那么大了。甚至可以说走不太通。现代军用航空人员的培训主要还是要立足于军队自己。即使到了战时拼消耗的时候,可能仍然主要还是要军队自己的培养体系发挥用。

        但是这个命题反过来是有一定正确性的。给现代化空军驾驶人员的培训很全面,这些人员经过民用航空的培训是可以很好的适应民用航空任务的。因此民用航空作为吸纳和储备军用航空人员作为后备,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不过这个已经主要和国防动员的体制有关系了。(一个转民航的飞行员,不经过重新熟悉机型与战术是很难应对现代空战的,更何况空中装备和战术在不断的变化)和民(通)航发展的必要性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 家园 你不能把眼光全放在飞行员的顶尖上

          除了最高性能的战斗机飞行员以外,还有大量的辅助航空任务需要有人来执行,比如货运、伞兵、无人机驾驶等等。这些工作是大规模战争时需要飞行员最多的——造一架战斗机,需要一个飞行员;造一架运输机,需要一个机组。而恰恰这些辅助航空业务和民用的跨度还比较小。比如你战时大造运输机,就可以把原来一个机组的几个人分别做机长,各带一个机组,一下就把运输及驾驶员队伍扩张几倍。

          总之民间飞行员多一些不是坏事。但是就我个人反对j12的改装方案,还是初教六最好。

          • 家园 原文说的重点是战时的损耗

            战斗飞行员是战时损耗最大的。不是我的着眼点是顶尖的,而是就原文议论而已。至于民航补充军航,这个我也说了,那个要涉及的是国防动员的体制。哪怕是非战斗飞行员,现代空军的条件下,除非有特别的体制,由民航直接补军航也是非常有限的。

      • 家园 补充一条信息

        我们系刚卸任的系主任家里本来有三架私人飞机(每架飞机大概不到一百万美元的样子),后来他的一个侄儿还是外甥过生日就直接送了一架。

        说这信息,就是想补充,美国的民间飞行员确实很多。

    • 家园 还第二空军呢

      TG现在对人民怕得要死,再武装人民,岂不先把自己掐死?

      TG为什么现在都不开放低空?真的是怕管理困难?无他,现在的TG已经是无根无源的大树,就怕那阵风一来就被拔根而起。

      你出这种第二空军的主意.......

    • 家园 好东西, 怎么跑经济版了?
      • 家园 这个说来话长

        我写的东西乱七八糟,天上地下,但自己编成一个系列了,主要内容还是偏重于经济的,所以始终在经济版挂着,也没挪过窝。

        这中间有几篇不伦不类的,其实不是说一个具体的,非经济类的话题,而是借一个题材当道具,还是在说经济管理中的“解放思想,逆向思维”。

    • 家园 九龙脑海,不是四龙闹海
    • 家园 支持有,必须有,否则中国的航空业无法发展壮大起来,西部

      开发也缺乏骨干产业。航空业是带动高端工业的最好火车头和领头羊,而我国西部广大的领土不发展航空业在便捷性上是无法与东部比拼得。西部应当以西安(西飞阎良)成都(成都广汉)为两个核心,为甘肃青海新疆以及西藏发展安全便捷和技术先进的航空产业。

      好的是,现在西安已经是第一个放开了低空空域的地区。希望能投身到这个航空工业和技术大发展和进步的洪流中啊!

    • 家园 我觉得比较靠谱的还是用皮卡架高机

      就像利比亚反政府武装那样,弄个大号的皮卡,后面架个高机,配发给地方人武部,定期组织基干民兵防空训练。

      以目前长城汽车的产能,每年生产10万辆这种皮卡底盘不成问题。再配上12.7或者14.5的双管高射机枪,到重点保护目标附近组织防空阵地。用来打战斧或者无人机。射程2000米,高平两用。价格便宜量又足,老爸老妈都喜欢。

      如果有可能的话,在伺服系统上下点功夫,配上步进电机,用鼠标控制射击参数,把打飞机搞得像打游戏一样简单就更好了。别整的四五个人伺候一台双管儿机枪,大家手忙脚乱的,贻误战机。

      • 家园 我看不好

        这种武器大量流落民间,后患无穷。

        歼-12之类,便于集中管理。

        • 家园 瑞士很多家庭都有枪,人家怎么管理的

          据说是没有子弹。呵呵

          人家美国,管不住枪,又管不住弹,人家管枪机(只准单发,不准连发)

          • 家园 民间拥枪,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美国一年枪杀3万,1.7万是用枪自杀(或走火),1.2万多是被无辜枪杀。

            人都会有想不开的时候,一时冲动,拿起枪杀人或自杀,都是很可能的。枪这个东西,不像上吊服毒,太容易“解决问题”了,一扣扳机,一了百了。

            民间有了枪,黑市上弄点子弹就很容易,因为交易隐藏,甚至容易小作坊自制。

            中国的社会,戾气太重,凡社会闲散人员都很容易学会使用的小型火器,都应该严禁。这不能跟瑞士比。

            歼-12拆除航炮,由公私联营航校管理(私人不许购买,富二代最多只能买螺旋桨小飞机),教官都是退役战斗机飞行员。每架飞机安装北斗应答机,只能在严格限定的空域飞行,一旦越界,自动收窄油门,只能缓速飞行并向空管报警。如果征召入伍,只要把航炮舱的配重铁块拆除,换上航跑,由教官驾驶,直飞北京上海的周边小机场就可以了。歼12的起降跑道,都只需要500余米,只要找条高速公路,旁边停一油罐车,其他后勤都不需要,搞掂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