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高考!高考!高考!! -- 掉毛的天使

共:💬67 🌺37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三、如何改革高考考试的内容?

          如何改革高考考试的内容呢?一是必须要增加一些科目,二是减少一些科目,三是需要把一些科目进行整合。

          我觉得,第一个要加进高考的,是体育考试的成绩。看看现在的中学生,戴眼镜的,肥胖的,瘦弱的,手无缚鸡之力的:男生稍稍好一点,但好的不多;女生基本就是个悲剧,体育课常常看见女生晕倒,特别是大一的军训。我原来读大学军训的时候,就亲眼看见两个女生直挺挺朝前倒下去,磕掉2颗门牙。这个原因很多,女生爱美,小小年纪,就要减肥节食,为了保持皮肤的白皙,平常又不晒太阳,出门还要打个小伞;平常学习也很紧张,足不出户,比古代的千金小姐还千金小姐。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专门机构调查这个中学生的健康状况,以我的感觉,不乐观,十分不乐观!!学校的运动会,跑个1500米,躺倒一片。要是让现在的中学生参加长征,真不知道有几个能够活下来。

          身体健康,是关系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大事,不仅仅是奥运会上的几块金牌啊。有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可以极大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孩子的心里承受能力,好处太多了。

          那么怎么考体育?其实很简单,就考一个项目,1500米跑步。跑步是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对身体的好处就不用我说了。杜绝舞弊也很简单,全程视频追踪,跑得快的就是跑得快,怎么舞弊?

          当然,也许有的学生会服用兴奋剂?这个不是有尿检嘛,问题不是很大。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只有好处没弊端的,长远看来,体育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利要远远大于弊。

          通宝推:板砖黄,
          • 家园 加个体育考试就行了,保证个个身体倍儿棒!

            我们考高中有体育三十分,中考成绩考前的同学,体育三十分往往也是拿下二十五以上,一般都是二十七八或者满分的

            高考要是敢给体育三十分,哼哼,不可想象啊

            就是高考那个,恐怕要加个兴奋剂检查了

          • 家园 北京中考有体育分

            而且前两年已经从30分增加到40分,所以初二、初三的体育老师很受重视。

            高考因为有社会考生,比中考复杂得多,举两个特例:

            (1)高龄考生如何办?极端的有四、五十岁。

            (2)残疾考生如何办?分等级?如何认定?

            从大原则上我是支持加强体育的,我孩子中考过程是智、体平衡发展的,1200m跑步,掷实心球,25m篮球运球折返跑,我孩子为了练实心球到满分8.9m(?),从初二到初三用坏了二个球。农村孩子,特别偏远贫穷的孩子可能就有困难。全国范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孩子的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我孩子长在北京,班上孩子身高180以上比比皆是,可是在我们老家江苏,孩子的表哥表姐们一个也没有达到180。这个在考体育时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 家园 问题是

            体育考试是不是容易作弊?--- 全程追踪,哪里看得清谁是谁? 而且具体操作起来很花钱?

            • 家园 回复:张lini

              “体育考试是不是容易作弊?--- 全程追踪,哪里看得清谁是谁? 而且具体操作起来很花钱?”

              这个真不是问题。现在国家对教育投入还是很大的,我所在的中学原来的房子拆的差不多了,全部重修。包括5年前才修的比较漂亮的2栋宿舍。加起来有2栋教学楼、4栋学生宿舍、一个体育馆、1栋办公楼。全部国家拨款。

              比较好的摄像机学校有4部,只要体育场架个环形轨道,搞个运动车,上面架个摄像机,出发点一个,终点一个,半场一个,轨道车一个,一次跑20个学生没问题。

          • 家园 现在的办法是体育不达标不能参加高考。
          • 家园 好象前几年是计入体育成绩的,就包括一千五百米跑
          • 家园 【原创】四、高考科目的减少

            那么,哪些科目需要保留,哪些科目需要减掉,哪些科目需要改进整合呢?

            我觉得,语文数学不用说了,应该保留;

            物理化学生物,也应该保留,这些科目,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现,是现代人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现代人区别古代人的标志。

            君不见,那些红火的穿越小说中,那些被雷劈、被电打、被车撞的穿越男主们回到古代,要嘛做个香皂,要嘛烧点水泥,要嘛制点香水,要嘛吹个玻璃,要是知识丰富的,还可以大炼钢铁——实在没什么知识的,还可以用蒸馏法之类的酿点高度酒啊,这些知识,怎么会没用?什么,这些您都不会?看看吧,没学好物理化学生物的,可怜的孩子,基本上就是说你了。

            其实我觉得,最应该去掉的,是英语。回想起当年为了背单词,头悬梁,锥刺骨,费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弄了个及格。而现在呢?基本忘光了,除了几个基本单词,什么都没留下。与我当初的付出,严重不成比例。

            有人会说,会英语,看美国大片原版多过瘾啊——您忘了,在咱们中国,网络上有个叫字幕组的团体,相当的敬业,凡有大片,第一时间必有字幕流出,让语言不再成为欣赏原版的障碍。有人还会说,A片可没有字幕啊!亲,看A片,您还需要翻译?

            也许还有人说,高科技领域很多学术书籍是英文写的,不懂英文是不行的;莎士比亚的原著,英文原版是多么美妙,虽然现在的土著英国人,能看懂老莎的语法的都不多——其实,我并不是说要取缔英语考试,专业的东西,还是要给专业的人去做。

            也就是说,把英语从高考领域撤掉,变成一个和美术音乐体育等同的专业,有专门的专业考试,有专门的英语学院。有语言天赋的学生,不至于被埋没。同时,随着中国的发展,还需要有更多的语言方面的人才,法语、德语、阿拉伯语、日语都可以学嘛,只不过,让感兴趣的学生去学。没必要强迫大家一起去学,对很多学生来说,英语是个很大的负担。

            有些专业科目是需要英语的,现在不是有面向社会的英语等级考试么?包括口试笔试都有,完全可以说明这个专业需要英语口试过多少多少级,笔试过多少多少级,不就皆大欢喜了?

            这英语实在占用了学生的太多时间,现在连小学都要学,尼玛,汉字都还没学完,就学英语,还美其名曰,从娃娃抓起,我觉得,实在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实在是把英语捧到了太高的位置,反而对汉语教学,没那么重视。

            看看现在,这么多年了,出过语言大师么?出过大诗人么?出过大小说家么?出过大戏剧家么?中国的电影,常常剧本语言是硬伤,所谓的青年作者小韩之流,很多文字都是莫名其妙。

            我一直认为在语言文字方面,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最好的语言。中国文坛的没落,跟对汉语的轻视是有关系的。面对先人,教育者应该感到惭愧。

            • 家园 关于英语的地位(2)

              另一方面,我也知道很多人发现 花了很多时间学的英语实际用不上。然而数学难道不是也有同样的问题吗?可能在很多人看来高中数学除了概率统计排列组合几乎就没有用得上的,而数学对孩子们脑细胞的杀伤力恐怕还要强于英语。

              这些都是事实。我认为这其实是全人类的教育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教育中有很多孩子的时间是花在“陪太子读书”上。在学术和教育界混的时间越长, 我越深感这个问题的厉害(虽然我的屁股一直都是在“太子”这边的)。这个问题我有机会另写文讨论。

              具体到英语的地位,综合以上两篇我认为鉴于其“陪太子读书”的性质比较明显,其地位可以有所降低;但鉴于世界现实和大潮流,英语的地位不能下降太多。至于具体的标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在这篇文章里面能找到中学课程的有用性(1)我心目中较理想的中学课程排序

            • 家园 关于英语的地位(1)

              英语可以减弱,但不可减太多,更不能降到美术音乐的地位。

              毕竟英语是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世界通用语(我认为其实就是唯一的通用语)。俄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这些比中国先发的国家都无力抗拒英语完全统治(比如说) 科学学术界的潮流(只有个别法国学派还在顽抗),如今(至少在自然科学学术界)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已取得了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时拉丁语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这是中国人将长期面对的残酷的硬事实。而中国的语言和英语属不同的语系,这更加重了中国人的困难。对这件事我的态度是

              1。正视现实,不要怨天尤人。 真要怪,就怪老祖宗近代以来落后太多。

              2。向TG的一贯行事风格学习:付出大牺牲, 做成大事情

              我一直认为 英语从娃娃抓起 是邓时代中国教育的亮点之一。

              • 家园 英语不该减弱

                维持在跟中文同等的地位;日常生活中当然不能拔高英语的地位和用途。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英语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掌握最先进科技和最大话语权的语言;另外,我们的中文水平在掌握基础知识后的学习阶段基本是几何增长,我觉得可以稍微减轻一点。

              • 家园 事实上,不懂一门外语,很难真正理解中文。

                不懂外文就无法比较,就不能真正认识中文的特性。

                • 家园 这么说太绝对了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喜欢在中文里加两个英语词。表面上很拽,实则是两种语言都没学好。主席外语也学得一般,花的时间也比现在的学生少得多,但其对中文的驾驭能力无人能及。古人更不知外语为何物,但他们的文章却传诵至今。

                  如果把花在学英语的时间,都花在学中文上,结果会怎么样呢?

            • 家园 【原创】五、高考科目的整合

              再讲讲历史地理政治,这些科目对一个人来说,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地理撇开不论,把这个归类为文科,其实有点不妥。比如季风环流地质灾害之类,是自然科学,应该归类于自然科学,属于理科;但是国家人文地理的介绍,又和历史政治有关。这个科目到底怎么调整,我水平有限,无能为力。

              历史政治其实是不分家的,对了解我们从哪里来,往何方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影响很大。归根结底,这是一门研究我们人类自身的一门学问,和自然科学不同,唯心的说法很多。有些历史事件,站的角度不同,看法会截然不同。因此,这2门学科首要做的是,确定正确的是非观,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但是现在,教者在讲台上讲的东西,很多时候连自己都不相信,却要学生死记硬背,一个是效果不好,二个是加大了学生的压力。更多的是,让学生变得很“纯洁”。从小到大,就教导他们,我们是个么么国家,是么么当家作主,你要拥护么么,你要听话,你要做个好孩子,你要学习雷锋——结果毕业走上社会,全不是这么回事。

              现实其实很残酷,几个打击下来,要么随波逐流;要么愤世嫉俗;要么走向极端——信仰的崩溃,其实是件很可怕的事,想通了的,就会变的很坚定,什么都左右不了;想不通或不愿想的,就会麻木不仁,今朝有酒今朝醉;想岔了的,就会变本加厉,为了私利,无所不为。

              这个是社会的大环境,很多时候,教育界其实无能为力。但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虽然有点虚无缥缈,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其实现在十分缺乏的,是思想家。恕我直言,拜金主义现在已经成了社会思潮的主流。思想政治界的人士,确实应该努力了。

              有句话,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有道理。在这个经济挂帅的社会,想想其实也正常。

              我能做什么?有次给学生放了一段动物世界:母狮子养了一群小狮子,这天饿了,就去猎杀小水牛,大水牛奋力抵抗,结果一角顶翻了狮子,肚子上豁开了一个大口,最后死了。看着狮子失血过多死去时的挣扎,就有学生说:“这狮子好可怜啊!”马上有学生反驳,“水牛不可怜啊,难道就应该被狮子吃?”

              其实动物界有动物界的法则,这个问题没有对错。但是如果硬要把人类社会比如成动物界,我希望我的学生,永远站在水牛一边,站在弱势的一边。这就是立场,有了立场,才能更好的看清那些似乎永远分不清对错的问题,才会更加坚定。才能让学生不管今后到了怎样的地位,权势滔天或者家财万贯的时候,别忘了朝下看,别忘了底层民众的疾苦。

              我想,政治历史的教育,不外如是。在上课的时候,不妨更多的联系实际,别光照本宣科,讲一些自己都不理解的道理。

              似乎跑偏了哦,关于高考的贴啊。。。。。谅解,谅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