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人古代的上帝信仰 -- 飞天鸭

共:💬68 🌺698 🌵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人古代的上帝信仰

    尽管商代人的神鬼世界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许多学者则越来越倾向于认定商代的宗教属于一神崇拜的范畴。对此,一位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就长驻北京并专事商周文化研究的意大利人安东尼奥·阿马萨里博士在他的《中国古代社会》一书中曾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诚如其所言,商人的上帝掌握着风雨、命运和生命,管理着星辰、白昼和夜晚,它是大地、河流和高山的绝对的主宰,是宇宙的中心,统治着四方、四风和四神,并对祖灵、战争、农事、生死有着绝对的权利。它能发号施令,降灾赐福,惩罚罪恶,虽无人的外形,但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它独一无二、全能的神性特征与古希伯来人的上帝雅威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使我们有理由认为,商人的上帝与希伯来人的雅威其实就是同一个神。

    安东尼奥在他的《中国古代社会》于1990年成书时就已61岁了,算起来如今应该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四十多年前,他本来是意大利埃米利亚大区的一个小城的法官,后来却放弃了本职工作,来到了耶路撒冷研究哲学和学习希伯来语。在耶路撒冷期间,他又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3年他来到北京,并开始了他的汉学研究。他把源于犹太人的《圣经》与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以及其它文献作了比较,发现了两种文化中的关于上帝崇拜信仰的相同之处。他的《中国古代社会》一书引起了中国学术界极大的兴趣。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为此于1992年9月9日专门召开了一次出版座谈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研研究所、文献中心,北京大学西语系、考古系以及故宫博物院等部门的三十余位权威学者出席。学者们对阿马萨里博士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应该说,东西方的学术传统和思维定势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中国的专业学者却能认真地为一个外国的业余写作者召开一次如此高级别的学术讨论会,说明学术研究在当今世界上已愈来愈具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

    安东尼奥从对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入手,详细分析了商代人的上帝所具有的属性,并进而认定他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特点的真实性。上帝是大地的四个方向的主宰,当然也统治着来自四个方向的风以及依次而来的四个季节。作为宇宙间至高无上的君主,他还对大地、山川、行星以及人的祖先具有统辖的权力。作为象形的“帝”字本身就是由“上”、“木”和“方”三部分组成的,因而“帝”就是处在森林四方和大地中央的那个树木顶端的最高位置的那个人的名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渔猎、建筑、播种、收获、战事都要通过占卜来获得上帝的号令,而天气、疾病、以及吉凶祸福也都是出自上帝的意志。“‘帝’是似乎是指一个不能确定的、间接的和隐喻的名字,一个具有拟人的形式,无法形容的人,其真实的名字是无法知道的和不可言喻的。”(29页)同希伯来人不同的是,商人有着把崇拜对象予以扩大化的倾向。人们不仅仅把上帝作为神,同时还接受地方神祗和部落神祗,而且还把上帝本身的部分属性单独分出来作为神祗予以膜拜,如帝的使者风神、服务于上帝的地母神、山神、河神以及方向神东帝、西帝、南帝和北帝等,还把死去的祖先奉为神灵。这种趋势最后还导致中国人把上帝同中原地区的种族神——黄帝等同起来。这也许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然而,尽管如此,上帝的至高无上性却从来没有过动摇。

    安东尼奥还发现,古希伯来人把他们的上帝称为“SHADDAJ(意为全能之神)”,这一发音与今日广东人“上帝”一词的发音相似,而广东方言正是对汉语古音的保留。因此,中国人的“上帝”与希伯来人的“SHADDAJ”原本就是同一个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不同存在方式而已。(51页)

    此外,中国古籍《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提到上帝是“和平乐园”或“野禽狞猎园”或“空中花园”的主人,所描述的环境与《圣经》中之伊甸园十分相似,而且,希伯来语中的“伊甸”一词正是快乐、愉悦的意思,如果意译过来就可以称之为“乐园”。(54页)

    接着,安东尼奥又对商代人的婚姻、国王继承方式、社会构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这样的设想:中国的早期历史不是神话的源泉,而是一种高尚的宗教精神传统。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虽然具有中国特色,但同西亚的闪米特文化传统相比较又是平行和一致的(闪米特文化的代表就是希伯来人的《圣经》),因此,两种文化应该来源于一个共同的历史源泉。《圣经》的传统在2000年前发展成为基督教,而在中国,这种上帝崇拜传统在商代灭亡之后马上就奇迹般地消失了。因此,重新考察中国早期的宗教文化无论对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本质的、与人类生命密切相关的意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这种信仰其实不算中断过啊。。。

      同希伯来人不同的是,商人有着把崇拜对象予以扩大化的倾向。人们不仅仅把上帝作为神,同时还接受地方神祗和部落神祗,而且还把上帝本身的部分属性单独分出来作为神祗予以膜拜,如帝的使者风神、服务于上帝的地母神、山神、河神以及方向神东帝、西帝、南帝和北帝等,还把死去的祖先奉为神灵。这种趋势最后还导致中国人把上帝同中原地区的种族神——黄帝等同起来。这也许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然而,尽管如此,上帝的至高无上性却从来没有过动摇。

      要这么说,你该去考证下北京的天坛、地坛等。其实封建时代所祭祀的“天地君亲师”里面的这个“天”很可能是有上古孑余下来的哲学意义的,是一个抽象的无所不包的概念。

      唐代以前,据说封禅行为都是祭天祭地全由皇帝去做的。据说武则天提倡男性祭天,女性祭地。但是后来她继位后,有派人替她祭天,投下金简现存河南博物院。这个是除罪金简,但是实际上,封建王朝的所谓祭天,祭祀天帝,这个天帝其实也具备这人所说的这种特性,就是什么都管,一神独大。但是,中国传统的神祗依然是多重的而不是唯一的。举个例子,雷神,有说为雷震子,为周人,玉帝无考哪朝人。看似这些神祗都晚于商代,而实际上不好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周以前,在老外那里看来,他可能认为商代的天帝是分化出来了各种职能,而我认为不能简单的如此论定。这里有本书,虽然我没有看过我觉得看目录大体可以知道这个体系。

      http://www.box-z.com/books/chinapub-1699362.shtml

      也有通过青铜器花纹来考证的: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LYY201001004.htm

      这儿有篇论文是考证二者之前关系的:

      http://www.doc88.com/p-219942174156.html

      这有个学术讲座是讲这个问题的:从古文字材料看商周祖先崇拜的演变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4403590/

      个人认为,将中国古代 上帝等同于西方基督教 上帝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

    • 家园 这个上帝崇拜并没有马上消失

      应该是汉民族自商朝之后,对鬼神的信仰越来越淡化,像商人那样的淫祀不见了,但是这个上帝崇拜并没有马上消失,至少在汉宣帝的时候还有,汉宣帝本人进行过祭拜仪式。

      是不是在东汉南北朝期间,一方面对本土的上帝的崇拜逐步淡化,一方面受到佛教的冲击,导致“上帝”终于消失。

    • 家园 中国人早就有“天”的信仰,用不着去附会圣经里的上帝

      而且圣经里的神在不同宗教和民族都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希伯来人经常口头上都称呼为“Adonai”或者“Elohim”而不是叫什么Saddaj,穆斯林叫“Allah”或者“胡大”,基督教叫“Eloho”“Jehovah”都有。中国基督教把神叫“上帝”是很近代才有的事情,景教里是叫做“阿无罗汉”的(耶和华附会佛教的音译法),“上帝”本来是以前指玉皇大帝的称呼(全名叫昊天金刚玉皇上帝)。就算古希伯来人和古中国人都有类似的叫法,这位老兄的观点最靠不住的是为何两地中间的其他民族就没有这种叫法?就闪族而言,最广的叫法是Elohim, Eloho和Allah.

      中国人关于“上帝”在一神教意义上的概念早就有了,而且一直延续下来,并不是什么商代以后就没有了,所谓敬天法祖里的天就具有“上帝”的所有意义,要说具体叫法,这个“天”有的人倒是认为跟突厥等民族的“腾格里”有相同的来源。

    • 家园 上海有某学者,意国有安博士。

      记得九十年代有上海某“学者”孜孜以求几十载(据其自述),研究出一重大成果:美洲印第安人乃殷商时期迁移过去的中国人的苗裔,铁证一大推:

      1,印第安,印第安,yin di an,本该写作“殷地安”,是远方的游子时时遥祝家乡“殷地”平安的意思,后人误写作“印地安”。

      2,美国有州名阿拉斯加,阿拉斯加,阿拉斯加,阿拉思家,上海方言“阿拉”乃“我、我们”之意,阿拉思家,我们想家啊。

      3。美国又有州名阿拉巴马,阿拉巴马,阿拉爸妈……

      这口殷地安上海话呦。

      据说从前咱们中国地大物博物阜民丰,外国有一物中国必有一物相敌,以至于金国有狼牙棒我等有天灵盖。现在看来,这等好事再不能由我国专美,这不,上海有某学者,意国有安博士。

      • 家园 按照这个说法印度才是商人落脚点啊

        那个安博士能看懂山海经么?我都看不懂

      • 家园 印第安文明和华夏文明确实同源

        人类分出人种分地而居大约至少在6-4万年前,也有更久远的说法,印第安人东渡白令海峡在一万年前,此前和古代黄种人一起发展了5-3万年,而且一万年前很多文明特征也已经有雏形了。

        鄂温克的传说至今还有记载他们的一部分祖先过了白令海峡,阿拉斯加是西伯利亚土著语“等着你”的意思,鄂温克语也是一样。印第安语言和汉语及东亚其它语言近似,所以有相似的发音也不奇怪。阿拉巴马的来源显然也不是英语。所以这里还真歪打正着了。虽然,殷商东渡的说法没有证据,而且太华夏中心理论了,南美文明和华夏文明应该是一母同胞,但独立发展的双生花。

        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220717-1.htm

        杜拉尔·梅说,鄂温克人还很可能和北美印第安人有亲缘关系。

          杜拉尔·梅从小就听鄂温克的老人说,在很早以前,鄂温克人就开始迁徙了,是朝几个方向迁徙的。其中一部分人沿着海边往北方走,走到了大陆尽头,发现这个地方有三角形的海岸,海岸像箭头一样朝前伸,鄂温克人称它为:“牛热”(niure);而海水围过来,就像一把弓,鄂温克人称它为“白令希敦”(bairing xiden),这个地方就是白令海峡。当时有好几个氏族一同迁徙,走到这里,人们就开始犹豫了,是顺着海岸线往西拐呢?还是掉过头往回走呢?这时候,一个萨满做了一个梦,它梦见一个白胡子长者对他说:这就是像弓箭一样的海岸啊!从这里渡海就像射出去的箭,海的对面可是一个好地方,那个地方叫阿拉希加(alaxijia,鄂温克语意为“等待你”)—这个地方就是美国的阿拉斯加。一连几天,萨满都做同样的梦。于是萨满召集各氏族首领共同商议迁徙的事,结果有的人同意渡海,有的人却要往回返,各说不一。最后萨满拿出一个主意,他说:“往回走的人,晚上朝回去的方向睡;想渡海的人,头朝大海的方向睡。”第二天早上,萨满一看,人们真的分两个方向睡了。这促使他下定了渡海的决心。临行前,萨满说:“现在就让我们分手吧,以后我们会离得很远,我们的后代怎样彼此相认呢?要记住,大拇指上戴箭环的人,就是我们鄂温克人。”就这样,他们分手了。

          过去,鄂温克人并不怕海水,他们会游泳,也会造船,他们用原木扎大排的方法横渡过宽宽的海峡。临别的时候,渡海的人与留下来的人难舍难分,渡海的人站在木筏上向岸上的人不断招手呼喊:“乌格连,乌格连(wugelian,鄂温克语,意为“走吧!走吧!”)后来,这个地方就叫这个名字:乌厄连(英语Uelen)。

          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渡海那部分人的消息,往回走的鄂温克人记住了海峡对岸的名字:阿拉希加——等待你。

          这些古老的传说都给后人研究鄂温克族的发展进程和历史渊源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文本。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内蒙古大学生物学院薛晓先教授曾从生物基因方面研究过东北三少民族和北美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发现他们的基因排列很相近,极有可能有血缘关系。

        • 家园 这个也是张光直的观点

          两边是从同一个不远的祖源,各自独立发展而来的。所以你看中美洲的古代艺术品,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那个独特的纹路跟我们的饕餮纹神似。玉器和龙(飞天,司雨的羽毛蛇)崇拜也一样。

          两边的分离时间应该在一万年以上,多数北美的印第安人是属于“半成品”的蒙古人种,面部突出度依然较大。

          • 家园 多数北美的印第安人是属于“半成品”的蒙古人种

            这个说法也不太妥,北美印第安人的西伯利亚起源较为明显,血统分布上他们确实和现在东亚人口的分布不同,较多印第安人有面部突出度高的特征,但同样也可见于目前东亚的少数民族,如南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族(鄂温克,鄂伦春,达兀尔都是),上面部突起,颧骨突出,和Dine族系如出一辙,西南方彝族,佤族等民族,鼻梁骨也较高。此外,印第安人同一部落内也可见面部较低的类型,一些部落如苏族,爱斯基摩族的长相和主体中国人的区别也很小。。

            • 家园 面部突出度

              面部突出度的指标是鼻颧角,以鼻根为原点,向两侧颧骨顶点射线,两线夹角就是鼻颧角。这个角度越大,面部突出度越小。跟鼻梁的关系不大,主要因素是颜面宽度和颧骨高度。

              典型蒙古人种的突出度最小,一般认为是较晚形成的特征,距今一到两万年。 大部分印第安人是在这个特征形成之前就分出去了。 只有西北部的Na-Dene语系印第安人和极地爱斯基摩人是较晚的移民,与东亚人最接近。爱斯基摩人的乌鸦创世的神话跟古东夷的玄鸟很相似,狐狸变人妻的民间故事也很有意思。。。

              • 家园 Navajo的skin walker传说

                也是比较明显的萨满教风俗。另外,小孩玩得波浪鼓,印第安人也有。

                总之还是很有意思的,想想一两万年前,黄种人的特型文化就基本成型了,什么五千年文明相比之下只是一部专政史罢了。

                Na-Dene语系的长相和西伯利亚民族最为接近,现在美国的华人多了,很多长得像中国人的印第安朋友和我说,他们现在出去常被当中国人。。。

                • 家园 这种人类学证据只能形成假说

                  无法形成板上钉钉的结论。这也就是我之间讲的从人类学入手比哲学更没有说服力,就在此。哲学讲的是思想史中的本质联系,这不因经验证据的改变而改变。

                  人类学诉诸经验科学的方式,那么也就具有一切经验可学所具有的缺点,即休谟问题。此外,所谓的经验证据更是可以伪造的。

                  所以这类“研究”是一种典型的画地为牢,按照某种所需要的结论去“构造”所需要的证据。

    •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操你妈,我最烦耍手段的货色。

      骂你丫个傻逼,敢他妈在这里公然干卑鄙的勾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