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嫁衣神功”——工业化后发国家的破局之路 -- relishi

共:💬101 🌺444 🌵4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昧国造船业确实把学习日本失败归结为文化问题

                我认为这倒不是推卸责任,问题在于西方人骨子里的高傲,他们很难从整体上接受至少在某些方面东方文化优越于西方文化的事实。

                在1997年以前,世界学术界一直流行着一个儒家文化强于基督文化,至少儒家对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大于基督对经济的促进的作用的理论。

                然后华尔街开始酝酿了一个反击,在1995年他们就让克鲁格曼写论文,说什么东亚经济奇迹仅仅是泡沫,但是其论证是很不严密的,1997年随着西方资本对东方的大举进攻,攻击东方文化东方经济模式的文章则甚嚣尘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瑞典中央银行纪念诺贝尔先生经济学奖的评奖委员会等组织可没有闲着,炮击东亚文化,东亚经济模式的理论文章不断出台。

        • 家园 棒子从来不是自由市场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的典范之一

        • 家园 韩国是典型的财阀计划经济嘛
        • 家园 前三十年还是基础,决定了中国即使人力成本上升还能保有

          世界工厂的地位,没有这些,中国和人力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度有什么优势?工厂早就转移走了,轻重配套,就近获取,交通,基础教育.你不能想象所有重工业产品都靠进口的国家,除了人力还有什么能卖的.

          中国又由于在重工业基础上不断追赶,做出来更便宜的但是能用的重工业产品,让这些工厂越来越没办法随便转移.

          另外到朝鲜战争为止,没有核武器的话,你能保证不过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前的小打小闹?拥有能作战的核武器也都到70年代了吧.

          河里有个帖子,说到韩国,没有美国超大量的技术转移,棒子能搞出什么?中国能指望哪国给我们如同韩国那么多的技术转移?

          • 家园 从台湾和韩国的历史上看,中国花了三十年还没有完全承接其低

            端企业。

            当其人力资本上升时,这些企业也不是立刻就能搬走的,搬迁成本也是高昂的,到新地方培养新人也照样是需要时间的。除了最低端的制衣行业。

            另外还要感谢地方政府,他们真是不惜余力挽留这些企业

            对于企业来讲,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税收等项是综合的。地方政府给予土地优惠和税收优惠,在其他国家是可不能的——通不过民主程序的。

            中国人力成本才升了几年呀?真要是迁移,是很缓慢的。

    • 家园 .

      .

      • .
        家园 福尔马林浸泡的尸体都保存的比较好

        印度的社会等级文化就是那个福尔马林。

        另外,那烂陀寺都被印度教徒给烧了,印度学者要研究佛教经典需要跑到中国来找玄奘的译本,梵文唯一的用途就是考古了,要论证印度的文化传承,千万别拿佛教做案例。

      • .
        家园 印度有几个人信佛呀
    • 家园 【讨论】关于市场问题的部分

      “就是1个人可以干原来5个人的活,这是工业化后人群变得富裕的原因,但也意味着1倍的工业化人口必须找到5倍以上的人口作为市场”

      我觉得这里不太严谨,1倍的工业化人口只需要找到5倍的市场,这个市场并非一定需要5倍的人。如果所有人都增加到5倍的消费,则人口不需要更多。

      当然事实上5倍的生产率产生的5倍利润只有一部分流向消费,现实是达不到5倍的消费的。所以还的确是需要更大的人口作为市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