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74):“引渤入锡”和养鱼 -- 本嘉明

共:💬53 🌺29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循环淡水养鱼, 据说密度可以达到鱼转身都困难的水平

      不过就是能在这种环境下养殖的鱼多数口感都不怎么样。非洲鲫(罗非鱼)是最好培育的种类。市场上多卖不出价钱。海水循环养殖的很少,主要是靠海的就不缺海水,不靠海的养淡水鱼的更经济。

      • 家园 以色列GFA的养法

        每立方米海水,出鱼100公斤。

        这样养的鱼,如果口感不好,可以靠舌尖上的吃货们在精加工和搭配烹饪上解决。真连馍都吃不上的时候,这炸鱼饼怎么都是美味了。至少国家可以拿这些鱼罐头去国际援助,把大米省下来。

        养鱼要求的,一个是大空间,一个是大量的水。西部沙漠地区空间没有问题,而国内淡水本来就不足,能用上取之不尽的海水,还是值得搞搞看的。

        所谓市场上卖不出好价钱,一个可能是南方居民要求高,或者是长途运输后新鲜程度无法保障。如果在华北城市郊区就近养殖,改良品种,减少养殖密度,那么口感是可以改良到居民愿意购买的。

        • 家园 非洲鲫鱼(罗非鱼)就是运输导致味道不好,俺亲身经历过

          所谓市场上卖不出好价钱,一个可能是南方居民要求高,或者是长途运输后新鲜程度无法保障。

          -------------------------------

          诚如老兄所言,的确是“长途运输后味道无法保障”——当年俺曾跟着朋友去顺德看看能否将桂花鱼空运去花旗唐人街,中午就在村里的大排档吃了四种清蒸鱼——罗非鱼、鲮鱼、鲩鱼、白鲫,俺很惊叹罗非鱼居然清新细腻好味道,渔农解释是罗非鱼运输时会“晕浪”——晕车,晕浪就会喝水,喝多了水就肉质不好,处理方法是放在鱼池里用泵造成流动的水流冲刷,让罗非鱼吐出多喝的水,如是一两天,肉质就会转好。当然了,最好就是不惊扰直接处理上餐台最好——

          [流口水的图标][流口水的图标][流口水的图标]

        • 家园 以色列靠海, 所以用海水是自然的。 单位收益不是最大。

          直接用海水人工养殖对缺淡水的中东地带有实际作用,北非都是海滩紧连沙漠的地方。但中国沿海多不缺水,引海水深入内陆更是没有经济性的空想。引导小行星撞平喜马拉雅山脉都比这靠谱。

    • 家园 您老这次扯的淡有点意思

      花一个

    • 家园 你是否知道中国四大家鱼的养殖体系,比这个牛!

      中国古人就发明了在湖泊里养殖淡水鱼,而不造成污染的方法。水草——某种鱼——漏下的残羹被一种鱼吃——鱼粪便另外一种鱼吃——最后的鱼粪作为水草的肥料。

      • 家园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养殖方法

        就算生物方法中,也可以多种路径并重,两条腿走路。以色列人既然搞了,我们也不妨琢磨琢磨,山寨一哈。

        GFA的特点是,规模可大可小,不必考虑建立完整的生物链,这对于个体户起步,人民战争,是很有利的。海水引进来,夏天养亚热带系列的海鱼,冬天养北极虾,选择余地大。

    • 家园 这鱼得多少钱一斤呀

      引渤海水入锡林格勒,当时是用来发电搞煤化工(锡林格勒有煤),这成本都受不了,养鱼不是妄想吗?

      • 家园 养鱼制盐都是副产品,成本都只需要计算不完全成本就行。

        对于制盐,见

        链接出处

        对于养鱼,只需要考虑鱼苗和饲料、药物和人力投入,和普通淡水养殖相当。海水/淡水水价不计成本,只限损耗(也就是不许乱排乱放)使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