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翻译】弗·福赛思的最新作品《眼镜蛇》第一章 -- 简裕

共:💬78 🌺5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够厉害的
      • 家园 【讨论】人品不够,无法宝推,只好送花了,顺便聊聊。

        老兄的翻译很好,文笔平实、冷峻、硬朗,非常符合福赛斯作品和此类惊险小说的风格。不过说实话,如果英文达到一定程度,能看原版还是看原版,毕竟翻译再好,再信达雅,也无法完全传达出作品的精彩,更不用说背后存在的巨大的文化差异了。想想看自己以前看的那么多翻译过来的小说,译者翻译的当然很精彩,读者也乐在其中,可是很可能作者的版本是另一种精彩啊。再说了,以前没有网络,很多背景资料都查不到,很多精彩的地方译者自己也一知半解,只能糊弄过去了。以上只是个人看法,没有不敬的意思。

        福赛斯真是文坛常青树啊,从“豺狼的末日”(1971)到这部“眼镜蛇”(2010),将近40年时间,平均2,3年就有一部作品,不知教育了几代人啊。奇怪的是,他的小说很少被改编成电影,莫非是不招好莱坞待见?

        顺便说说另一个美国著名惊险小说作家汤姆克兰西。我认为他算是美国主流的鹰派,新教徒,敌视前苏联和中国,认为美国是当仁不让的世界警察,崇尚武力解决问题。他不但写小说,还和不少军界高官合作了很多纪实作品,不少小说也改编成电影和电子游戏,和福赛斯形成鲜明对比,可算是跨界捞钱的典范。我从大学开始看他的小说,陆续看完了大部分,但不是全部,感觉还是以前的作品好,当然也可能是我的阅历经验水平提高了。前些时候刚刚看了他的小说“Against All Enemy” (2011),里面把反恐和打击贩毒两个热门题材炒在一起,但感觉比较虚假。文中的毒品大亨,是墨西哥首富,结交的都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这样的人物,却仍然直接介入具体的毒品业务,还和阿富汗恐怖分子直接往来,最后被CIA联合墨西哥海军特种部队给灭了,实在无法服人。最近在看的是The Red Rabbit (2002),又回到JACK RYAN系列了。等看完了这部,就去借老兄翻译的COBRA来看看。

        此类惊险小说,之前是以冷战为背景,对手几乎都是KGB,后来苏联解体,对手变成了贩毒集团,911后,阿拉伯恐怖分子受到重视,现在是贩毒集团和恐怖分子联手反美,一方有钱,一方有仇,又加上KGB情报人员的专业咨询,有点三英战吕布的味道。

      • 家园 翻得真好,很有味道

        有在读豺狼的日子的感觉。

      • 家园 《阿富汗人》弄死了特勤团的那谁,这次要弄死又一个了?

        《阿富汗人》让我挺失望的,其他几部我至少看2遍,这部看完就再没任何兴趣了

    • 家园 翻译的不错,但篇幅太长

      翻译的不错,文笔还是很流畅的。缺点是篇幅太长,可能你一个人翻译太累,而且可能牵涉到版权问题。

      建议你可以先从一些国外网站、杂志上挑中短篇文章翻译,既省力也不容易招来麻烦。

    • 家园 宝推一下,期待下一篇,但实际生活比文学作品更精彩

      “30年前,可卡因还仅仅是流行在社会名流,股票交易人和娱乐界人士圈子的“鼻嗅糖”。今天,它已经演变成大规模的国家灾难,给社会造成灾难性的损失。”

      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Gary Webb,就因为报道CIA如何帮助毒品演变成大规模的国家灾难而“被自杀”了。据称,Gary Webb向自己的脑袋开了两枪,结果还没把自己打死,最后死因是流血过多慢慢死去。

      感兴趣的话,请看Dark Alliance

    • 家园 【求助】关于《眼镜蛇》的几句题外话,兼向英语达人求助:

      这本书不需要我评价了——福赛思的作品嘛。不过还得吐槽几句:

      1 行文有些罗嗦,一些细节在书里反复出现,大家会逐渐通过我努力忠实于原文的翻译看到。

      2 尽管作者是英国人,但当我读到他对英美关系的一些看法和对美国的吹捧,我还是感到牙酸。

      还有几句翻译向英语达人求教:

      “很抱歉在这个时候打扰你,”总统说。他立刻得到了保证,根本算不上打扰。“我需要一些信息,也许是建议。今天上午9点钟你能来白宫西翼见我吗?”

      只是出于礼貌他才用疑问句的方式。总统是发号施令的。他得到保证联邦缉毒署署长会在上午9点来椭圆形办公室。总统挂上电话回到床上。最后他睡着了。

      In an elegant redbrick house in Georgetown, the lights were on in the bedroom as the director asked an uncomprehending lady in curlers what the hell that was about.

      在乔治敦的一座红砖房子里,卧室的灯亮了,署长向一位带着卷发夹,迷惑不解地女士……。被他们的上级在3点钟叫醒后,一些高级公务员们不由得想到,出岔子了。或许很严重。署长没有回去睡觉,而是下楼去厨房弄了些果汁和咖啡,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1在乔治敦的一座红砖房子里,卧室的灯亮了,署长向一位带着卷发夹,迷惑不解地女士……发生了什么糟糕的事

      关键在于原句中的ask——问,应该是署长向他老婆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才对,严重不解。

      2 在贝利甘报告的最后部分,我的译文是:本人深感荣幸,总统先生,

      原文是:I have the honor to remain,Mr President

      这里的remain让我迷惑不解,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家园 我猜是stay吧

        孤立的看这句话,是不是留下了的意思啊?

      • 家园 【商榷】注意原句中的Ask

        因为是ask,所以是署长问,而不是解释。光年说的应该正确。

        那句I have the honor to remain,要与下面隔一行的Deputy Director...连起来,就是 I have the honor to remain Deputy Director....类似于说:I have the honor to remain Your Imperial Majesty's obedient servant.

        接下来的翻译中有一句,讲运毒品的船的船长,“他去过汉堡,从来不停下来惊叹这座城市的规模和效率”。感觉这句有点不对劲,看了原文,是:"...never ceased to marvell at the size and efficiency...."

        ."never ceased to marvell"的字面意思是“从不停止惊叹!”接合上下面,可以翻成“每来一次都惊叹”,“来一次就惊叹一次”。

        可能是受了“stop”的影响,中国人都学过,stop doing和stop to do的区别。但是cease to do,就是停止作某事。前面加一never,就是从不停。。。链接里的43页上还有一句:When..the two ships entered the bay...,they virtually ceased to exist.一样的意思。

        本书似曾相识啊,主题与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的《Clear and Present Danger》类似,Cal Dexter与福赛斯的另一本近作《Avenger》里的主角是同一个人:在越南打坑道战,回国后女儿被害,去南美洲复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