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还有比儿女教育更加重要的事情吗 -- 贼不走空

共:💬30 🌺8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无法期待立竿见影

          我觉得小朋友其实能听懂大人的话,用不着专门说小孩的话,所谓3岁看老,基础心理变化不大,反应模式可以改变。我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改变他们的反应模式。

          在事情发生时可以直接解释,不能期待她马上接受,但还是要解说一下:夸别人不等于说你不好,就算你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也没什么关系,努力提高尽力就是了。

          这是言传。

          更重要的是身教。在自己遇到类似问题时,要表现得当,然后尽可能向女儿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比如,自己为什么不是被别人一批评就黑脸。

          天长日久,女儿的反应模式就会模仿你,对批评等等也不会太敏感,而是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这种教育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呀。其实不太容易做到。

          另外,你对她的红眼圈也不必显得太在意,悄悄地关心就行了。你越在意她就越委屈,你显得不在意大大咧咧的话,时间久了她自己也就不在意了。

          关心也要适度,不能拔苗助长,要有点耐心。

    • 家园 愿进一步讨论

      夕曦:【原创】教育探索(一)—跳出被动教育的魔圈(上)

      • 家园 我想给她的是平衡从容的心态,或许叫做情商吧

        大街上看到十个人,当中一定会有九个怀才不遇的人,甚至更多,怀才不遇当然不可能快乐贾谊就是这样郁闷而死的,不忿,造成了大量的不幸。

        社会普遍观点都强调利用并放大自尊,成绩好光荣成绩差羞耻,样样要争第一,最后干脆就活在别人的眼中了——你看看人家孩子/人家老公/人家的车与房/职位……,这是我所不希望的。

        如果我跟她解释道法自然,并且她也接受了这个思想然后不好好学习了无可无不可了那将可能是更加曲折的人生。

        EQ是一个外来词汇,用在这里不太准确。暂没有想到合适的,我认为它是决定性的。

        • 家园 我的个人经历,供您参考

          我小时候的样子,不夸张地说,和您女儿现在真有点儿像。所以看着您的描述,我一阵阵地心疼。不过也为她感到庆幸,因为您这个爸爸现在就决定介入这个问题。相比之下,我的父母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不过我还算幸运:在成年之后性格好了很多。

          我认真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我先生给了我非常多的爱,让我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感,进而有足够的自信,不介意别人的不友善,也不吝啬对别人的赞美。

          所以我现在对我家宝宝的态度,就是不溺爱她,遇到大的问题一定要讲道理;但是尽力给她爱,主要以精神的方式表现。目前为止,这个小家伙的情商和人缘看上去都还不错。

    • 家园 呵呵有啊,那就是不教育:)
      • 家园 老兄发言总是给人启迪

        原帖改了改,我在想,人一定要亲身经历挫折才有机会成熟吗,我能做什么,我做什么有用吗,

        • 家园 呵呵不敢当,一孔之见:)

          不管是你还是孩子的成熟,都有自己的规律,不用担心。

          你当然能做些什么,也当然有用——那就是尽可能的给孩子你的爱,那是你最能给的,也是他最需要的。

          不管稍微提醒一下:足够的爱,不是溺爱。

    • 家园 这段

      说的太对了。

      我们忙碌于工作,自欺欺人地称之为事业,而把孩子教育交给老人,或者借口是赚更多钱是为了给孩子以更好的教育,但是良好的教育就是上最好的学校掌握更多的知识吗?显然不是。外部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帮助你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从容的人,宁静的人。
      那种隔代疼永远代替不了父爱母爱,祖辈对人对事的思想观点对孙辈来说更是不适宜。

      和孩子多 沟通,应该没问题。

    • 家园 父亲参与教育多的孩子发展更全面,尽量多和孩子互动
    • 家园 多和她相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