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花剌子模帝国简史 -- 赫克托尔

共:💬1076 🌺6538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话说腓特烈二世那个称号是谁说的

        成4里面称他是“王座上的第一个近代人”。评价极高

        • 家园 其实腓特烈二世没有那么神

          他在第六次十字军中的活动,加大了耶路撒冷王国内部的分裂,最后引发了一场持续十几年的内战-伦巴第战争,此战在花剌子模人攻占耶路撒冷之前一年才结束,严重削弱了东方基督教的势力。

          在狮心王理查占领塞浦路斯,又把它卖给前耶路撒冷王-吕西尼昂的居伊之后,很多耶路撒冷的当地贵族(早期十字军的后人)在吕西尼昂家族管理的塞浦路斯王国获得了封地。

          腓特烈二世通过和耶路撒冷王国公主约兰德的婚姻获得了耶路撒冷王冠之后,自认为也获得了对塞浦路斯王国的宗主权,他1228年帅十字军到达塞浦路斯(此时塞浦路斯已经成为十字军的最重要基地),在利马索尔港摆下鸿门宴,要求与会的耶路撒冷王国贵族们承认他的宗主权,并向他上交税款,这些要求遭到以伊贝林的约翰(《天国王朝》里伊贝林的巴里安的儿子,塞浦路斯摄政-塞浦路斯当时的国王也是个小孩,同时也是贝鲁特爵爷,而贝鲁特是耶路撒冷王国的属地,伊贝林家族是圣地最重要的贵族之一,反对腓特烈二世的首脑)为首的当地贵族的反对。

          腓特烈二世通过和谈,获得耶路撒冷的控制权之后,因为教皇派军队攻击他的西西里王国,匆忙赶回意大利去了;他此后再也没有到圣地来,他的儿子,合法的耶路撒冷王康拉德也没来过。

          1231年,腓特烈二世派 里卡尔多-菲兰格利Riccardo Filangieri作为他的元帅前往圣地,企图维护帝国在圣地的权威,他的举动遭到了以伊贝林的约翰(贝鲁特的老爵爷)为首的当地贵族的反对,对抗持续到1243年,这场战争因为支持腓特烈二世的贵族多数来着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地区而得名“伦巴第战争”,也是当时整个基督教世界皇帝党(吉伯林派)和教皇党(韦尔夫派)斗争的一部分。1236年伊贝林的约翰死去,其子伊贝林的巴里安和蒙特费拉特的菲利普(1239年)相继成为反对派领袖。

          圣地的政治势力因此分裂,教会和圣殿骑士团支持当地贵族,条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则支持菲兰格利。支持腓特烈二世的还有安条克公爵、的黎波里伯爵博希孟德五世。

          意大利城市也分为两派:比萨支持菲兰格利而热那亚支持伊贝林家族。原则上,大家承认菲兰格利的摄政地位,但耶路撒冷王国的管理实际上由当地贵族组成的高等巡回法庭执行。菲兰格利在圣地的根据地是提尔,他同时也拥有耶路撒冷城本身(根据腓特烈二世和埃及苏丹的协议,归属耶路撒冷王国管理,但不设防)。

          伊贝林家族控制贝鲁特、阿尔苏夫、恺撒利亚和耶路撒冷王国的旧首都阿克(Beirut, Arsuf, and Caesarea as well as the old capital of Acre)。1231年,阿克的公民组成一个委员会(总部在阿克的圣安德鲁教堂),统一了反对菲兰格利的立场,次年选举伊贝林的约翰为领袖。

          1232年双方开始武装对抗,5月菲兰格利初战告捷,但6月他在Battle of Agridi大败,丧失了在塞浦路斯的全部势力。

          1243年,腓特烈二世之子康拉德宣布成年,但他从未去过圣地,耶路撒冷当地的男爵们把权力交给了塞浦路斯王 休 一世的寡妻 爱丽丝,后者是康拉德的曾外祖母,耶路撒冷的伊萨贝尔一世的女儿,就是康拉德的姨姥姥。

          在爱丽丝的塞浦路斯军队支持下,1243年6-7月间,反对派攻陷了提尔等支持腓特烈二世势力的最后据点,腓特烈在圣地的理想完全破灭了。

          这之后仅一年,埃及人就在花剌子模雇佣军的支持下占领了耶路撒冷。

        • 家园 我查了一下,恩格斯说的

          百度有个 霍亨斯陶芬王朝 吧,里面置顶的就是吧主 特丽菲斯 写的腓特烈二世的传(未完)

          贴一段原话:“腓特烈二世的一生处在中世纪最绚丽多彩又最动荡离乱的时期,他的站在权力的顶峰长达半个世纪,震撼了整个13世纪,对日后世界的影响一样深远。但他仿佛又远远超脱了他自己生活的时代,让人幻觉仿佛他是个生活在中世纪的现代人,恩格斯就用“中世纪的最后一位皇帝,现代的第一位皇帝”这句著名的话来称赞他。他的一生如同一个好莱坞的摇滚明星生活在中世纪“世界之主”的宝座上,演绎无数美女酒色、丑闻八卦,同时他又是那个时代最博学多才的人,他身上充满了巨大激情的矛盾简直已到了人类想象的极点,在当时他就是最受攻击或是最受热爱之人,“侮辱神明的野兽”、“教会浪子”、“反基督者”,他身上受到的辱骂比任何帝王所得加起来的还多还严重,同时“拯救人世的弥塞亚”、“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者”、“欧洲第一等人才”对他的溢美之词也如滔滔之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改造者及不世出的奇才”,这句让他得到了“世界惊奇”的绰号。 ”

          这个世界惊奇原文是:“stupor mundi”

          恩格斯喜欢类似的形容,他称但丁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腓特烈二世的风格类似于四百年后的欧洲专制君主,比如路易十四、彼得大帝之类的。由于过于领先于时代,他彻底失败了。虽然教会在他生前从未能打到他,但他病逝之后;教会联合他的对手,消灭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嫡系。他的孙子康拉丁是在那不勒斯的闹市被当众斩首的,这在当时的贵族战争中是极其罕见的

          • 家园 正在看这本菲特烈传,至少以我的欧洲史水平看来很好
            • 家园 是的,文笔也很好

              只是特丽菲斯 有点儿太偏爱腓特烈二世了。

              成吉思汗四这个游戏更偏爱他,他的智谋值是100(满分),实际上腓特烈二世 没有那么聪明

              • 家园 你有后文吗,我只看到菲二的童年,后面没有了
                • 家园 不好意思,我也没找到

                  好像吧里很多人都在催

                  腓特烈二世有几件事做得很不理智,这损害了他在十字军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1 他靠和耶路撒冷王国公主约兰德的婚姻,获得了耶路撒冷王国的共治国王头衔,但他却在婚礼之后诱奸了陪伴约兰德的堂姐。而且随之马上剥夺了约兰德的父亲,布里昂的约翰的摄政权。布里昂的约翰(就是La Forbie战役的基督徒指挥官Walter IV of Brienne的叔叔,Walter的雅法和阿斯克隆伯爵头衔就是约翰当耶路撒冷国王时给的)是拉丁帝国的鲍德温二世的岳父,同时也是拉丁帝国的摄政。得罪这么个有地位的人是很麻烦的,约翰到教皇那里告状,教皇不承认腓特烈耶路撒冷国王的头衔

                  2 腓特烈指挥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和穆斯林关系不错,没打过一仗,但他却在塞浦路斯摆过一场鸿门宴,逼着塞浦路斯和耶路撒冷王国的很多高级贵族把税收交给他,这些贵族的首领是《天国王朝》里伊贝林的贝里昂的儿子,伊贝林的约翰John of Ibelin。

                  因此,腓特烈在耶路撒冷加冕的时候,不仅教士们不去捧场(这时他在教皇的绝罚中),耶路撒冷王国的贵族们也密谋对抗他,圣殿骑士团甚至准备伏击他。这时,教皇的军队,在他岳父布里昂的约翰的率领下入侵西西里王国,他匆忙率军回国,登船之前路过一个屠宰场,当地人甚至用碎肉向他投掷,还是伊贝林的约翰赶来维持秩序,他才上了船。

                  此外,按照腓特烈和埃及苏丹卡米尔的协议,耶路撒冷虽然归属基督徒,但不能设防,(他把收复的土地大部分交给了条顿骑士团,当地贵族基本没份,所以也不肯出力防守)所以花剌子模残部攻城不太费力

        • 家园 不知道,我没玩过成四
      • 家园 花之,图去哪里找啊。

        最近的几篇王子也没在天涯更新了。

        • 家园 本章也发在天涯了,图在那里

          我不愿意发在天涯,一大原因是无法修改。但我没有合适图床,只能用天涯了

    • 家园 【原创】第28章 余波未平

      绰儿马罕捡到的这个扎兰丁的小公主只有2岁,名字很俗气,叫秃儿罕可敦,与扎兰丁的祖母同名。绰儿马罕把她送到窝阔台的汗廷抚养,直到出嫁。秃儿罕的事迹没什么可说,她的郎君和婆家就有的说了,而且还得从赞吉王朝说起。

      赞吉王朝的太祖是皮肤黝黑的伊马德丁-赞吉(Imad ad‐Din Zengi, c. 1085—1127~1146),他的起家基地是伊拉克北部名城摩苏尔(Mosul)。传统上,伊拉克有三大城市,从北往南分别是摩苏尔、巴格达、巴士拉,随着近代石油的发现,石油城基尔库克取代了摩苏尔的北伊拉克首城的地位。赞吉以摩苏尔为首都,领有詹辛拉(Jazira)。利用十字军东征造成的东地中海的混乱,兼并了叙利亚北部名城、现在经常在新闻中出镜的阿勒颇,从此赞吉王朝的重心西迁到了叙利亚。赞吉有三个重要的儿子,老大赛弗丁-加齐(Saif ad-Din Ghazi I)分得故都摩苏尔,赛义夫(Saif)意为宝剑,加齐(Ghazi)意为圣战武士,因此他的名字意为【伊斯兰之剑-圣战武士】。由于摩苏尔是赞吉王朝的龙兴之地,加上赛弗丁-加齐是长子,所以他是家族的宗主,继承了赞吉的阿塔贝格头衔。老二是大名鼎鼎的伊斯兰之光—努尔丁,分得了阿勒颇,并拿下大马士革,努尔丁对十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还派库尔德人施耳库及其侄子萨拉丁征服了埃及法蒂玛王朝—也叫绿衣大食,施耳库很快去世,萨拉丁继任埃及总督,并图谋自立为王。等努尔丁在1174年死了,年幼儿子即位,萨拉丁露出本来面目,出兵叙利亚,娶了努尔丁的寡妻,监护小国王,7年后小国王死了,萨拉丁正式兼并叙利亚,赞吉王朝叙利亚分支灭亡。

      再说摩苏尔的王朝长支,1149年老大赛弗丁-加齐在位3年就挂了,还没等努尔丁来抢大哥的江山,努尔丁的弟弟毛杜德(Qutb ad-Din Mawdud, 1149~1170)—也译作马兀都忒,抢先一步拿下摩苏尔,自立为王。努尔丁企图武力解决弟弟,他的军队却不干了,认为大家既是穆斯林,又是兄弟,不该骨肉、同教相残,让基督徒十字军看热闹占便宜,加上毛杜德主动求和,承认努尔丁的宗主地位,于是努尔丁见好就收,撤军回叙利亚,从此叙利亚支系成了赞吉家族的长支,获得了阿塔贝格头衔。

      毛杜德的王位由儿子赛弗丁-加齐二世(Saif ad-Din Ghazi II, 1170~1180)继承,即位之初,一直看着摩苏尔支系不顺眼的努尔丁出兵来犯,赛弗丁-加齐抵挡不住,只能称臣,努尔丁还在摩苏尔留下驻军和阿塔贝格,负责监护赛弗丁-加齐二世。4年后伯父努尔丁死了,叙利亚支系大乱,赛弗丁-加齐二世趁机恢复了独立,进而以正宗赞吉王朝嫡流的身份,与篡国夺权的萨拉丁争夺叙利亚,兵败逃回,数年后抑郁而死,由弟弟艾珠丁-马苏德(Izz ad-Din Mas'ud, 1180~1193)继承。马苏德的13年国王生涯,一直在与萨拉丁争夺叙利亚,始终不能成功。

      下任摩苏尔王是马苏德之子努尔丁-阿尔斯兰沙(Nur ad-Din Arslan Shah I, 1193~1211),即位的同年萨拉丁去世,子弟们陷入内战,努尔丁又蠢蠢欲动企图夺取叙利亚,与萨拉丁的弟弟、阿尤布王朝太宗阿迪勒交战,依然无法获胜,他是最后一位还有些雄心壮志的赞吉君主。努尔丁之子艾珠丁-马苏德二世(Izz ad-Din Mas'ud II, 1211~1218)在位7年,留下10岁的儿子阿尔斯兰沙二世(Nur ad-Din Arslan Shah II)接班,并任命古拉姆出身的伯德如丁-路路(Badr al-Din Lu'lu)为摄政,当夜去世。小国王刚刚即位,赞吉朝的其他宗支就打上门来,摄政伯德如丁-路路向阿尤布王朝的叙利亚王阿失剌甫求援,打败各路觊觎者,缔结合约。合约墨迹未干,在位只有1年的阿尔斯兰沙二世就死了。摄政路路拥立3岁的纳绥如丁-马哈茂德(Nasir ad-Din Mahmud, 1219~1234)为摩苏尔之王,这孩子是赞吉王朝摩苏尔宗支的亡国之君,在位期间实权尽在路路手中。由于主少国疑,刚刚签署合约的敌人毁约来攻,路路向再度向叙利亚王阿失剌甫求援,后者派出心腹爱将艾珠丁-阿依巴克援助路路。

      艾珠丁-阿依巴克(Izz-ad-Din Aybak, 1250~1257)是个来自中亚的突厥奴隶,按埃及的说法叫马木留克(Mamluk),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安排在尼罗河上的罗德洲(Al-Rodah Island)上服役,所以他们被称为河洲系马木留克,音译为伯海里系(Bahri),他们的王朝就叫伯海里王朝(Bahri dynasty)或河洲王朝。艾珠丁-阿依巴克深受阿失剌甫信任,后来当上算端,是为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的太祖。阿依巴克此役协助路路战胜对手,也为自己增长了战功。

      1234年,最后一位摩苏尔赞吉朝国王去世,路路开始独立执政,建立起一个短命的路路王朝(1234~1262)。扎兰丁败亡之后,绰儿马罕没有返回呼罗珊,把西方面军的大营扎在外高加索的木干草原,并四出扩张,整个西亚都感受到蒙古的锋芒,小小摩苏尔王国显然不能幸免,路路选择了对蒙古帝国臣服。1246年第三代蒙古领导核心、元定宗贵由即位时,路路派使节来道贺,等于对蒙古称臣。第四代蒙古领导核心蒙哥即位时,路路更加恭顺,不远万里遣使道贺,蒙哥出自拖雷系,遭到察合台、窝阔台两系的反对,汗位并不稳固,对大老远跑来朝拜自己的摩苏尔很重视,盛情接待来使,还发给路路诏书和牌子,正式承认路路的臣属地位。路路大受鼓舞,趁机扩张了地盘。

      1250年代,旭烈兀奉蒙哥的命令出征西亚,这是绰儿马罕西征之后最大的蒙古西征,此前绰儿马罕和继任者拜住将军已经肃清了几乎全部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在伊朗、伊拉克有待旭烈兀征服的只剩下零星分布的暗杀派各个城堡,以及哈里发的巴格达。路路的摩苏尔小王国为旭烈兀的远征提供了支持,1258年初,路路的儿子、继承人萨利赫(as-Salih Isma'il)带着人马参加了巴格达的围攻。同年8月1日,年过九十的路路应诏去旭烈兀的首都马腊格觐见旭烈兀,后者对他很尊重,放他回国。同样接到召唤的土耳其之王、罗姆算端艾珠丁-凯卡乌斯('Izz al-Din Kayka'us II, 1246~1260),曾经与拜住的西方面军厮杀过,害怕遭到旭烈兀的清算,又不敢不去,便缝制一双漂亮的王靴,在这双靴子上画上自己的面貌。面见旭烈兀呈献礼物时,他把这双靴子交给了君王。当旭烈兀的目光落到画像上时,罗姆算端叩头说:“我期望君王的无比幸福的脚抬举奴才的头。”旭烈兀汗大为受用,旭烈兀的基督徒妻子也庇护他,请求饶他的罪,旭烈兀汗便饶了他。

      1259年,旭烈兀继续西征叙利亚,鉴于路路过于衰老,要求路路派继承人萨利赫随自己出征,萨利赫应召而来。为了表彰鲁鲁父子的勋劳和忠诚,旭烈兀将扎兰丁的女儿秃儿罕可敦嫁给萨利赫。1260年或1261年,96岁的路路去世,总共统治摩苏尔长达42年,其子、秃儿罕可敦的丈夫、扎兰丁的女婿萨利赫(as-Salih Isma'il)即位为摩苏尔之王。

      作为一个穆斯林,萨利赫显然不喜欢异教徒蒙古人的统治。另一方面,蒙古扩张的势头已经在艾因贾鲁战役被马木留克埃及遏制,北方与术赤系的钦察汗国交恶,东方的呼罗珊遭到察合台汗国的威胁,最可靠的盟友—中国元朝又与伊利汗国不接壤,旭烈兀的伊利汗国似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企图独立的萨利赫,于1261年5月亲自前往埃及,会见埃及马木留克算端鲁克那丁-拜伯尔斯(Rukn-ad-Din Baibars I, 1260~1277),后者很乐于见到萨利赫的反叛,慷他人之慨,将摩苏尔和周围地区封给萨利赫,除了空头支票外,还有实惠,送给萨利赫1千库尔德骑兵。

      拜伯尔斯是马木留克埃及第4任算端,也是该王朝最强大、最优秀的君主之一。拜(Bai, Bay)是突厥语,意为高贵的,伯尔斯(bars)意为豹,与老虎/巴卑儿(babur)同一词根,拜伯尔斯意为高贵的豹子,结构相似的名字还有帖木儿的孙子伯升豁儿(Baysonqor, 父亲是帖木儿帝国太宗沙哈鲁),伯升豁儿意为高贵的鹰。拜伯尔斯是突厥奴隶出身,青年时被带到大马士革出卖,卖价是八百个第尔汗银币,买主发现他的一只眼睛里有缺点,想把他退还卖主。他的主子是一个弩炮队队长(bunduqdār),因此他以奔杜格达里(al-Bunduqdari)为姓。拜伯尔斯肤色微黑,体格魁梧,威风凛凛,声音宏亮,精力充沛,骁勇善战,具备将帅应有的才干。在前任算端古突兹(Sayf ad-Din Qutuz)的统治时代,拜伯尔斯以大将的身分,协同算端在1260年9月3日,大败鞑靼人于耶路撒冷北的艾因贾鲁。

      古突兹是上文提到的马木留克太祖阿依巴克的奴隶,阿依巴克死后,古突兹做了几年阿依巴克儿子的摄政,随即自立为算端。古突兹为自己伪造了家谱,自称是花拉子模沙摩诃末的侄孙,被蒙古人俘虏为奴,卖在大马士革,阿依巴克从那里把他买到埃及来。古突兹是否真的是摩诃末的族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此可以看出,花剌子模帝国在伊斯兰世界的地位和影响,从法统上说,奴隶出身的马木留克埃及是花剌子模帝国的延续,就像俄国自称是东罗马帝国的延续,虽然有些牵强,毕竟能说得通。

      艾因贾鲁战役后不久的10月24日,拜伯尔斯谋杀了主子古突兹,自己取而代之。拜伯尔斯不仅仅是个赳赳武夫,还很有远见,旭烈兀废黜、杀掉了巴格达的哈里发,伊斯兰世界失去了最高精神领袖,拜伯尔斯乘虚而入,于1261年6月以隆重的仪式,拥立流亡埃及的阿巴斯皇族成员穆斯坦绥尔在开罗即位,穆斯坦绥尔这个名号被巴格达倒数第二位哈里发(1226~42)用过,所以开罗的这位叫穆斯坦绥尔二世(Al-Mustansir II)。哈里发则册封拜伯尔斯为算端,作为自己的世俗代理人。从此哈里发的世系和伊斯兰世界的首都、学术中心,从巴格达迁移到开罗。这个埃及阿巴斯哈里发世系,随着1516年奥斯曼算端塞利姆一世(Selim I, 1512~1520)征服埃及而结束,之后哈里发的道统转移到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算端手中,一战后奥斯曼帝国灭亡,伊斯兰世界再也没有哈里发了。拥有两圣地麦加、麦地那的沙特国王企图自称哈里发,因反对声浪过高而最终放弃。

      在当月星期五的礼拜中,作为伊斯兰精神领袖的穆斯坦绥尔在清真寺说教,深得广大信众的好评,拜伯尔斯见状十分不安,阻止了哈里发的说教,决定将这尊大神送出埃及,让他与蒙古人死拼。拜伯尔斯以帮助哈里发夺回巴格达为名,送给哈里发100名马木留克,每个马木留克装备3匹战马、3头骆驼,又给哈里发2000骑兵,一队阿拉伯轻骑兵。9月4日,算端陪同哈里发抵达大马士革,10月,将哈里发送到伊拉克边境,算端自己返回,哈里发率部东进。听说哈里发来复国,伊拉克的穆斯林土王纷纷归附,哈里发军滚雪球般扩大。11月29日,行至安巴尔(Anbar)附近,哈里发与蒙古大将喀喇不花相遇。喀喇不花是突厥语,喀喇(Qara, Kara)意为黑色,西辽被成为喀喇契丹,意为黑契丹,不花(Buqa)意为雄鹿或公牛,喀喇不花意为黑雄鹿或黑公牛。哈里发军的人数近万,面对5千蒙军,依然大败亏输,全军覆没,哈里发不知所终。拜伯尔斯闻讯,立穆斯坦绥尔的儿子哈基木(Al-Hakim I, 1262~1302)为哈里发。

      萨利赫能与拜伯尔斯勾搭在一起,哈里发复位的宗教感召作用不可忽视。哈里发在安巴尔全军覆没时,摩苏尔之王萨利赫还在回摩苏尔的路上,12月才返回摩苏尔。秃儿罕可敦与老公萨利赫显然不对路,将老公勾结敌国的消息透露给旭烈兀。我们算一下秃儿罕的年龄,扎兰丁败亡时她2岁,则她生于1229年,1259年出嫁给萨利赫时,已经30岁了,无论如何都太大了。笔者怀疑秃儿罕嫁给萨利赫之前有过婚史,嫁给萨利赫时要么有老公而离婚了,要么正在寡居。

      伊利汗先后派两拨共计两万大军进攻摩苏尔。刚刚回国的萨利赫还不知道被老婆出卖的消息,在城外举办宴会,豪饮大嚼。酩酊大醉之际,听见蒙古人标志性的半圆鼓和铜喇叭的响声,萨利赫惊恐万状的逃入城内坚守。萨利赫显然汲取了巴格达末代哈里发宁死不给部下分钱的教训,将国库中的钱分给部下,还鼓励他们说:【奔杜格达里(al-Bunduqdari, 指拜伯尔斯)得知后,他一定会从密昔儿(Misr, 阿拉伯语中的埃及)派人支援我们。】蒙军兵临城下,奋勇攻城,城里士气高昂,坚决抵抗,激战持续了1个多月,依然相持不下。那边的拜伯尔斯派一员大将从叙利亚出发,打算解摩苏尔之围,这位埃及将军走到半路,写了封信告知萨利赫自己的到来,将信缚在信鸽的翅膀上发了出去。鸽子飞到摩苏尔城外时,飞落在蒙古军的一座石炮上休息。石炮手将它抓住,把信交给了上司。蒙古将军读罢大喜,认为这是个吉兆,立即派遣一万军队去反击埃及军队。蒙古人在埃及人前来的道路上设伏、出击,埃军战斗力很强悍,对蒙古人进行顽强抵抗,一时间打得难解难分。这时突然刮起了大风,沙、石飞袭着埃军的眼睛,蒙古人士气大振,趁势猛攻,把大部分埃军杀死,余者败归叙利亚。此役是埃及资助或主持的第二次对蒙古东征,上一次是扶植哈里发东征伊拉克,两次失败让埃及不再抱有消灭伊利汗国的幻想,两国基本以幼发拉底河为界,谁都无法越雷池一步。

      摩苏尔之围一直持续到1262年7-8月,眼见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萨利赫被迫出降,被带到旭烈兀面前。旭烈兀汗对萨利赫的叛变和抵抗十分愤怒,下令在他身体上涂上羊油,用毡子裹住他并用结实的绳子梱缚住,然后将他暴晒在炎热的太阳下。一星期后,羊油里长出了蛆,咬那不幸的人,经过数月的折磨、痛苦,他死去了。萨利赫受到的这番死刑,是笔者听说过的最有想象力的、死亡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之一。萨利赫有个三岁的儿子,被送到摩苏尔,在底格里斯河边被砍成两半,尸体在城的两处吊起来示众,直到腐烂解体为止,只持续了两代人的路路王朝灭亡。摩苏尔的市民也在劫难逃,除了部分工匠被虏走,余者被屠戮殆尽。秃儿罕可敦的之后的事迹不详,结局存疑。

      除了秃儿罕可敦等皇族成员之外,花剌子模帝国还有一些零散队伍,活跃在西亚西部和埃及,欲知他们的故事,请看下一章《迷途群狼》。

      通宝推:二十年后,联储主席,
      • 家园 萨利赫这种死法

        有一本苏联人写的小说里也提过,大意是蒙古人侵入哈萨克草原后,捉拿哈萨克男青年,就像对付萨利赫这样,折磨那些不幸的人。大概100个可以幸存下来一个,而幸存的人完全忘记了过去,作为奴隶,只听主人的话。蒙古人就让这种奴隶在广袤的草原上放牧骆驼,这种奴隶什么苦都吃得起,蒙古主人定时给他送一点干粮就可以了。

        有一个王子,也成了这种奴隶,他的母亲听说儿子还活着,不相信他不认母亲。这个母亲骑着一匹最好的骆驼去寻找儿子,最后找到了。不管母亲怎么哭泣诉说,儿子就是懵懵懂懂听不懂,后来蒙古人来了,让儿子杀死母亲,那个儿子毫不犹豫地把尖刀刺进了母亲的心脏。

        通宝推:赵沐浴,赫克托尔,
      • 家园 埃及为啥坐视那个盟友这么惨死

        是因为国内不稳么?就算不能出兵,派人去钦察汗国那边怂恿攻击伊尔汗的后方也行呀。

        • 家园 缓不济急

          萨利赫的反叛蒙古,是贝巴尔斯整个战略的一部分

          据《多桑蒙古史》,1261年六月,埃及苏丹贝巴尔斯拥立哈里发于埃及,新哈里发发诏书,将穆斯林世界的治权授予贝巴尔斯;然而哈里发当众讲道,感人至深(此时埃及之有文化的穆斯林,很多是从东方逃难而来,目睹新教皇的讲道,感慨伊斯兰文化所遭受的劫难,不感慨才不正常),贝巴尔斯"不自安,散金银货币于其身,而阻止其继续说教"

          大概贝巴尔斯和新哈里发穆斯坦西尔都发现共处一地,矛盾不可避免;于是贝巴尔斯出重金(据说高达160万第纳尔金币)为哈里发配置官署、300名精锐的马穆鲁克,2000骑兵和一些阿拉伯部落军,送哈里发去收复伊拉克,萨利赫等三位伊拉克一带的埃米尔也同时加入了哈里发的队伍,9月贝巴尔斯送哈里发到大马士革,10月哈里发渡幼发拉底河重入伊拉克,埃及军在叙利亚境内等待,据说等哈里发收复巴格达之后,奉哈里发进一步的命令

          然而即使是萨利赫等伊拉克地方的埃米尔,也是先归本镇,任由哈里发孤军先进,当年11月29日,哈里发军于安巴尔附近败于蒙古将领哈剌不花,哈里发不知所踪。

          12月17日,萨利赫才进入摩苏尔,随即被围;摩苏尔的抗战持续了半年,到1262年6月出降,这期间埃及军已经出援一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很难再派出一次援军了。

          贝巴尔斯和金帐汗别儿哥确实联系了,但路途遥远,别儿哥和旭烈兀的战争是1262年年底才开打的,那时萨利赫已经尸骨无存了

          • 家园 翻了一下多桑蒙古史,看来还得加点内容,谢谢老兄提醒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