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春运轶事(30)千里追击 -- 忘情

共:💬24 🌺3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通勤车不是这个概念

        它是指那种局管内的站站都停的慢车,许多在小站工区上班的职工只能坐它上下班,所以叫通勤车。但是坐这种车的不仅是自己的通勤职工,还有一些短途旅客。比如说串亲戚的,比如说挑担菜进城去卖的郊区菜农等。这种车等级最低,车况最差,而且一般是由车务段担当值乘,因此门岗什么的都能省就省了。

        • 家园 不光站站停,有些没站的地方也停。
        • 家园 严格意义上的通勤车,

          是不允许旅客乘降的。忘情所说的通勤车,应该是局管内的各种普客(票价中没有加快票的那种,也就是所谓的慢车),站站停,实际上起到通勤车的作用。

          早几年开行正儿八经的通勤车,车次按货车编号,有客车、棚车代替的,一到站下来一大帮子推自行车的职工。车站领导居然很操蛋地说未经允许的车辆不得上站台,让我们拦下他们。

          话说铁路点多线长,很多小站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恶劣,人家上下班本来就很不容易了,工人何苦难为工人!反正我只是装作认真的吆喝两嗓子,只要别在站台骑行影响安全,才不去问呢!

          • 家园 你说的这种,我见过是在支线上。

              我当年在的铁路工程队在海勃湾,现在的乌海站。那里有一趟这样的车,跑四五十公里长的海老线,与货车混编某,同时也作为这条线的客车。

              当年呼和浩特铁路局正线上只有一趟忘情说的这种通勤车,车次305/306,我们的宿营在两站中间时也停。这趟车严格地说应该归在慢车里,铁路职工在小站和没站的地方只能坐这趟车,所以都把它看作通勤车。

              大部分要早出晚归的职工坐这趟车是不行的,只有在呼局两头的才能凑得上时间。以前听说南京有一趟按上下班点安排的通勤车,不知现在有没有。

              另外还有两种只有工务和工程部门才有的车,一是象汽车一样的轨道车,上路要临时要点;二是四个人就能抬动的小车,有动力没棚子,任何时候只要线路上没车就可抬上去开,见到车来了就抬下来,现在的高速线路上大概就不能用了。

            • 家园 特别早以前,我坐过一次“通勤车”

              南口—西直门,一共就三四节车厢,外观看着和绿皮车一样,里边只有两侧沿着车厢各有一排长条椅,木制的。车门也是像邮政车那样横着拉开的,我坐的那节车压根没有门,就在门口拉了根铁链。从倒数第三四站开始,就有胆子大的小伙儿站在门梯上手把扶栏,到让我们这些坐车的替他捏把冷汗。蒸汽机车牵引,脑袋伸出窗外马上就是一脸的煤末子,一趟车坐下来头发里都是。

              那该是八十年代初期,后来想想,南口有机车车辆厂,这就是对内兼对外的“通勤车”了吧?

        • 家园 记得在枝柳线上

          有几个小站,只通火车

    • 家园 那些骂铁道部的人如果知道看似平平常常的列车背后有这么多人

      辛勤的劳动付出,恐怕多半会有所体谅。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列京沪线的快速列车。列车长特别好,很热情,带着几个徒弟一直打扫卫生,对旅客也很客气。有的旅客看他的徒弟一直不停的干活,说小伙子你休息休息吧,人家照样继续扫地,拖地。虽然列车本身没有动车那么漂亮舒适,但是很干净,很温馨。难怪车厢里挂着青年文明号的锦旗呢。跟列车长一聊,人家带出来好几个车长了呢。

      铁老大既有严肃认真的一面,又有热情柔和的一面。

    • 家园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