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军事新闻二则 -- 晨枫

共:💬125 🌺810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很好。

              因此,现阶段对印方针应该是:军事上强化战略威慑,加强与巴铁的军事同盟关系,最大限度制止印度的军事冒险,避免中印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想军事现代化,以抵消美国的军事优势,保障自身的全球利益。而印度是在中国旁边,不可能象乌克兰那样,只作为旁观者。它是不由自主地,被迫跟着加强军备,以抵消中国的军事优势。这种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 家园 哈哈,和尚忘了换马甲了

            送花送花

          • 家园 真的吗

            “虽然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怎么共产了,但基本国策还是要维护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在这个前提下,中共是要为普通民众做很多事。做得不好,普通民众就会申诉,就会示威游行,就会暴力抗争。”印度怎么样,没生活过,所以也没有发言权。但我一直生活在中国,所以引号内的话不是事实,这是肯定的。

          • 家园 印度是否还种性制度严重呢?

            我一个朋友跟一印度教授问及此事,被对方愤怒的驳斥曰种性制度不再显著存在了。。。当然不排除该人是高等种性的。。。

            或者是印度五毛或印度愤青。。。

            • 家园 真人真事告诉你,不仅存在还很严重

              我一个朋友在超市做manager的,管morning fill,手下有几个是印度人。对于阿三的评论就是,1个中国人干完的活,三个印度人同样时间只能干完一半。

              扯远了,讲到正题了。

              有一次,他在巡查的时候,发现有批货还没摆完,那个时候接近开门时间了,负责的那个印度人上厕所了(就叫阿三A),半天不回来,就让另外一个印度人(阿三B)把货堆好。那个阿三B一脸的不情愿,然后说自己没有刀,没法把箱子弄开,我那个朋友就顺手把那个阿三A的美工刀递给阿三B,结果阿三B立刻脸变色,一下子把我朋友的手拍开,当中碰了刀一下,还立刻跑去厕所洗手。把我朋友气的,当场就要开除他。然后第三个阿三马上跑过来解释,说不是阿三B不尊重领导,因为阿三A是个所谓的“不可接触”的贱民,而阿三B是个高种姓的(不记得是哪个了,我那个朋友不是很懂),等等。

              后来朋友和我说,以前只听说印度有种姓制度,没想到这次是见到活的了。

            • 家园 我一个印度同事

              这哥们平时聊天挺正常的,工作上也很不错,就是经常顺嘴说一些带有歧视色彩的话。比如,他会说某某是斯里兰卡人,那儿的人都是devil;某某看名字就知道不是他那个community的。

              有一次我和他单独吃饭,问他是哪个community的,他说是婆罗门,然后感慨如果不是后来印度独立他们那个阶层根本不用工作。最不可思议的是他说现在很多人脱离印度教不利于社会稳定,看来一个人阶级立场是很难改变的。这家伙痛恨无神论者(atheist),说袋鼠国的人都不错就是太多atheist。这印度人的脑子跟我们不是一个结构,这几年在国外我没见到过一个靠谱的印度人。

              我还有个印度同事说低种姓的人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怜,我说他们长大了就会觉得社会不公啊,她最后只好说:India will never change。我觉得她说的也对,这印度人真是很顽固,而且印度人没有中国人那种普遍的同情心和对弱者的怜悯。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还有个历史课视频

                  北师大刘家和先生讲印度种姓制度

                  http://course.bnu.edu.cn/course/worldhistory/Gwangluo/ljh.wmv

                  主要是历史起源,现代的只提到了几句

                • 家园 可以看看wiki

                  Caste system in India

                  The Jātis were hypothetically and formally grouped by the Brahminical texts under the four well known categories (the varnas): viz Brahmans (priests), Kshatriyas (kings, warriors, law enforcers, administrators), Vaishyas (agriculturists, cattle-herders and traders), and Shudras (menials, Artisans, labourers, craftsmen, service providers).[1][2] [3][4] Certain people like the chandalas (who dealt with disposal of the dead) were excluded altogether and treated as untouchables.[5] Although identified with Hinduism, in the past (1883 year data)[6][Full citation needed] the caste-like systems were also observed among followers of other religions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including some groups of Muslims and Christians, most likely due to common cultural elements.

                  结合印度种姓制度

                  Brahmans => 婆罗门

                  Kshatriyas => 刹帝利

                  Vaishyas => 吠舍

                  Shudras => 首陀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