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 -- 云中飞

共:💬163 🌺271 🌵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只要基本工业化完成,就不会再饿肚子了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工业国再也没有饿死人的饥荒了。

          印度就是鲜明对比,现在近一半的儿童还是营养不良。

        • 家园 想想八平方的前奏是什么

          这么大的后果都造成了,您说这经济它到底建设的如何?

          • 家园 物价闯关

            老百姓收入没跟上,或者说是不适应,但是两年后粮票取消,自由购买粮食,也没见饥荒,说明80年代的建设还是有效果的,取消了票证。

            网上有人别有用心的比较改革开放前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现在比较,但是首先吃到肚子里的是多少,你生产粮食大量出口,到不了老百姓肚子里又有什么屁用。

            还有不光有粮食,肉,蛋,奶,油,陈三两的故事还听的少吗

            • 家园 其实不光是经济问题

              80年代确实是思想混乱的年代。80年代初让人看到与西方的差距,很多人都想不通,那时候基本上否认社会主义是主流思想,可以说很多人都觉得应该变天,所以一呼百应。经济上的困难没有那么大。

              • 家园 你说的思想混乱要从两方面来看

                一个确实是80年代太崇洋了,记得80年代出国热,很多在国内有比较高地位的人都宁愿出去洗盘子,最典型的就是一大帮在国内混的挺开的演员都出去了,至今让人搞不懂到底图什么!不过么,这个也跟国内当时太穷了有直接关系,经过文革这么一折腾,至少老百姓生活水平就拉开太多了。这个你怎么讲道理也没用的,关键还是发展自己,建国前30年走的弯路太多。

                另一个80年代的思想开放也有好处,至少那个时候的相声敢公开讽刺社会不平等的现象,现在你看还有么!我记得牛群的《小偷公司》还有那个打报告吃烤鸭的,都绝对是经典。

              • 家园 要是工人下岗发生在80年代,社会会更动荡
            • 家园 生产出粮食吃不到嘴里

              烂在仓库里人均占有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 家园 八平方的起因是恶性通货膨胀,这个谁都知道

            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就彻底否定80年代的建设成果,80年代城市居民家里普遍用上了几大件,很多人都搬进了有独立卫生间的单元房,这些你能否认么?

            • 家园 否定谈不上

              但确实搞出了大问题,我当时居住的城市在八平方时也是重灾区,市中心经常被堵得人山人海,都是看热闹的?本人亲眼所见,一些学生在路边搞募捐,三个小时不到钱箱就满了,其实收到的都是些小零钱,但可以由此看出参与的人有多少。其实都是普通老百姓,学生说的那些也没多少人真搞明白了(搞不好那些学生自己也没搞明白),当着警察的面和电视台的摄像机,那么多的市民用不多的几角钱、几元钱表达着自己的怨气,后来当地的新闻中还播出了当时的画面,我在电视上看到的是在现场没注意到的,很多人在捐款后会冲着镜头看一眼,眼神很不友好,说白了就是所谓的“翻白眼”,普通人更关注的是自己的生活,这些怨气归根结底还是从经济问题上引发的。

              进步也肯定是有的,有没有文宣说的那么大是很值得商榷的,常公凯申还有个黄金十年呢,问题是这个黄金十年可带来了靠谱的工业化?80年代几大件进入家庭更多的是七十年代洋冒进的巨大投资开始见效了;在我当时居住的城市,八十年代能分到单元房的人数量非常少,大规模的福利分房基本是在九十年代初陆续开始的,这是否和八十年代攒到钱有关,我不太清楚,说不出什么来。

        • 家园 朝鲜先军政治也跟其险恶的周边环境有关

          所有之前的老大都不罩着了,又没有资源,又在之前的老大和敌人们的夹击中,北朝鲜没有太多选择。这点比古巴和越南都要凶险。古巴至少还有点资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