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团的战斗----引子 -- szbd

共:💬59 🌺93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欠你一朵花

        2 小时内给同一个人送花/送囧的上限为 16 !

        另外,不算宝推用的2个通宝,至少还给你挣了4个通宝。

    • 家园 一个团的战斗----后续1

      再回来说110团。该团从北边撤退的2营G连和其他1,2营残部进入了巴斯托尼包围圈,之后一直在team SNAFU里面作战。斯揣克了副团长率领的3营残部在Sibret与28师师部和其他一些残部汇合。这里有1200多人。12月21日德军对巴斯托尼的向心突击中他们被击退,撤往西南的Neufchateau,与第8军军部和另外一些残部汇合。在这里他们时不时受到德军的攻击,但不太严重。

      在巴斯托尼包围圈被打开后,110团的残部并没有马上汇合。之后第8军得到了新派来的第87步兵师和第11装甲师,以及10个军属炮兵营等单位。1月2日,第28师奉命撤出前线。110团残部与在南线配属第9装甲师作战的109团一起被调往北边做后方工作,沿马斯河驻守和巡逻。之前被向北击退最后进入圣维特,又撤往北方战线的112团一直配属第18空降军,到1月13日才与全师汇合。

      1月下旬,美军夺回了110团在阿登战役开始前的防区,并发现了一些被卢森堡平民掩护下来的官兵。

      1月16日,110团补齐了全部人员和装备。斯揣克了升任团长,晋升上校,并获得了他个人第2枚银星勋章。28师全师也达到满编,该师经过400来公里的路程到达法国的弗日山区,在斯特拉斯堡西南。他们将参加盟军在德军阿尔萨斯攻势逐渐消退后的反击。

      这里盟军面对的是德军在阿尔萨斯南部莱茵河以西的一个突出部,盟军称为Colmar pocket。突出部的底部就是莱茵河上的一段,为突出部最宽处,有60公里,突出部的纵深为50公里。德军阿尔萨斯攻势中一部分部队是从这里出击的。

      战役的地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盟军部队是法军第一集团军,初期美军只有第3和28两个师,其中第3师加强了一个团。他们都配属法军第一集团军旗下的第2军作战,法军共9个师。这里的德军有8个步兵师,但都比较残破。德军装甲兵力为第280突击炮旅,106装甲旅和654重坦克歼击车营,一共有70多辆突击炮,坦克和坦克歼击车。法军的实力比美军偏低,因此美军也给法军加强了一些单位。前面提到过在巴斯托尼包围圈作战的黑人组成的969炮兵营和另一个黑人炮兵营999营就加强给了法军的师。

      1月20日法军先在南线发起进攻,进展不大。22日北线的美军第3师和法军发起了进攻,28师保护第3师侧翼,没有激烈的作战。

      北线的进攻形成了突破,盟军逐渐接近莱茵河并把突出部分割。28日盟军派来了美军第21军,带来了第75步兵师和12装甲师。该军掌握所有美国师,配属法军第一集团军。新来的两个师通过第28师的战线向德军后方冲击,南线的法军也达成了突破。到2月1日,德军防线全面瓦解。

      2月2日28师109团和一个法军装甲战斗群解放了Colmar城。此时德军抵抗已经不激烈。110团和112团陆续攻占周围的村镇。至2月9日,战役结束,只有少量德军逃过了莱茵河。

      之后28师留在这里清缴了几天残敌,然后又调回阿登地区。在路上他们在比利时和法国停留了几天。2月19日,28师到达了阿登战役中北线德军进攻的那片山区,替下了第2师。第2师开始了进攻,这是盟军莱茵兰战役的后期阶段。3月初28师也向莱茵河挺进。

      这次进攻一路上都很顺利,之后28师跨过莱茵河,作为包围鲁尔包围圈的美军南线力量的一部分。在这个月该师进行了最后一次作战行动,整个3月110团抓了数千俘虏,还有大量缴获,阵亡了4个人。他们遇到的德军的抵抗非常微弱,主要的麻烦是德军留下的地雷。因为这两次轻松的作战行动,28师名义上参加了莱茵兰战役和中欧战役。

      之后28师作为占领军迎来了欧战胜利。6月初,该师奉命返回美国,准备参加对日作战。但7月底该师才到达密西西比的基地开始训练,不久日本就投降了。然后该师转回到宾夕法尼亚州国民警卫队。

      朝鲜战争爆发后,28师转入现役,经过一年多训练被部署到西德,54年再次转回国民警卫队。

      28师之后正式的军事行动包括波斯尼亚和科索沃维和,以及2003年起,该师基本上全部单位都轮换去过伊拉克。该师下辖的第108炮兵营是第一个装备M777超轻型155毫米火炮的国民警卫队单位。

      • 家园 终于有钱了!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家园 阿登战役简评

      战后对于阿登战役的描述很难脱离以上的大背景。其实这场战役无论如何进行,都不会影响战争的进程,德国当时已经是垂死挣扎的状态。任何军事胜利也无法弥补石油矿产和人力资源的枯竭。何况当时德军的能力也不大可能在实力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取得能扭转战局的胜利。

      不过战役本身还是有些值得讨论的。不考虑如果这些德军用于东线会如何,就算德军拿下安特卫普会如何,如果德军聚集更多的力量会如何等等,只看双方以当时能投入的力量,究竟表现如何。

      首先德军的这次战役进攻确实完全达成了突然性,但这个突然性并没有换来有决定意义的成果。达成了突然性是指出乎盟军高层和很多战区指挥官的意料之外,但不等于美军一线部队都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不等于美军没有能力做出比较快的反应。

      突出的表现就是德军在突破口南北两端都没有实现预定目标扩大突破口。在11月底,美军在阿登前线后来德军进攻的区域上是4个师,由北到南为99,2,28,83师。接着先是第4师换下83师,然后美军进行了一次战术行动。12月11日,106师换下第2师,第2师来到99师的阵地于13日投入了一次局部进攻。这样,面对强大的德第6装甲集团军的美军北翼从一个师变成2个。而且这里的地形非常利于防守,美军战线后方,正好锁住突破口北边的位置是一片比德军进攻路线更高的山区,而且美军在山上建立了很大的营地有充足的补给。

      在德军进攻初期要面对的是美军一线5个步兵师和他们身后的第9装甲师。其中第2,4,28是有战斗经验而且表现不错的师,其他3个从未参加过作战。实战中有没有经验的部队表现也大为不同。99师虽然表现不好,但在第2师掩护下撤到了山上(这期间99师也由第2师师长指挥)。106师被围歼了2个团。28师有2个团被击退,本文的主角110团被几乎歼灭,但很好地拖住了德军。第4师实际因为师长的判断完全做好了防御准备,面对的德军也不强,于是基本守住了防线。

      这样,德军在进攻初期落后于时间表,没有达到预定的突破口宽度,只吃掉了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的部队。第3天前后,德军陆续遇到了美军第1,30步兵师,第3,7,9,10装甲师,和第82,101空降师。这些美军的部队也都是分散,逐次与德军交战的。但此时德军也没有聚集起足够的力量来消灭这些美军,主要因为道路的原因。

      德军进攻的北线是最强的第6装甲集团军,他们的位置也距离马斯河更近,按计划他们要在第4天到达马斯河。但是,他们进攻的区域道路状况很差,加上突破口没有达到预定的宽度,真正突破的只有半个装甲师(派佩尔战斗群)。虽然他们把美军后方搅得天翻地覆,但兵力也逐渐分散,最后只剩下1000多人,几十辆重装甲兵器的前锋,被围后放弃所有装备和伤员步行返回。

      这样到第4天,上述美军8个师都投入战场(也已经有了一定损失),德军尽管在兵力上还有优势,但不免突破口越来越窄。到此时为止德军并未显示出闪击战的锐利,以后也再没有机会了。

      阿登地区在安特卫普东南方向,德军进攻的战线基本朝向正西。因此在突破后应向北旋转。就在旋转过程中,德军被挡住了,最后形成一条基本面对安特卫普的战线。越靠北的德军前进的距离越短,南边的第2装甲师虽然突破达到近百公里,距离安特卫普的距离也没有比北边的德军近。

      可以看这张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中的NAMUR(在左上角靠下,只有MUR)和LIEGE(图上缘中间偏左)等马斯河上的重要城镇才是德军阶段性的真正目标。在德军突破最远时距离这些地方还有3,40公里。

      从德军进攻发起线由北往南看,在MONSCHAU和ELSENBORN之间靠西一点就是那片山区。美军第9和第2师被击退一点然后守住了。注意图中线条虚线是20日的战线,点虚线是24日的战线,也就是说这里的美军从20日到24日没有后退。由于德军没有能在山区两端的MONSCHAU和ELSENBORN突破,因此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的突破口实际只打开了一半。进攻开始时德军还在山区背后进行了空降,但兵力不多,准备不充分,没有起任何作用就基本都被俘了。

      那几条红色的虚线是派佩尔战斗群的路线,他们实际是从MALMEDY这条路过去的,很快就被美军切断了后路。

      再往南,第5装甲集团军达成了全线突破,但是时间也用了不少。20日美军在BASTOGNE(巴斯托尼)和ST. VITH(圣维特)附近形成了两个孤立的弧形防线,加起来两处有约4个师兵力。这时按德军闪击战的要求,应该砍瓜切菜一般吃掉这些兵力。但巴斯托尼的美军坚持下来了,圣维特的部队撤退到北边,形成一直连接到第2,99师的一条很平的战线。这些撤退的部队包括7Armd(第7装甲师),82Abn(82空降师),还有前线撤下来的第28师112团,第106师424团和第9装甲师B战斗群。这个时候美军的援军也陆续到达了。

      可以看到德美双方在南线都没什么兵力。德军只有第5伞兵师(5 Para),美军的28师和第9装甲师都只剩空架子了。但他们以东,有新到的第4装甲师。再往东,新到的第5,26和80步兵师和第10装甲师支援第4师还有第28师109团及第9装甲师A战斗群。到此时,从兵力对比来说,德军已经不可能向前突破了,而且南线的威胁还比较大。于是没过两天德军开始掉头向南,也许是还想在这里获得更多的战果,也许是策应在阿尔萨斯的攻势。不过这两个地方距离100多公里,如果德军的兵力再大上几倍的话,倒是极有威胁的一次钳形攻势。

      所以德军突破的最远距离也离战役目标安特卫普相当远,大概还有3/4的路程,而且没有成建制歼灭很多的美军。之所以如此,关键还是第一波没有顺利突破美军防线,间接导致没能摧毁美军的第一批援军。如果德军的计划顺利实现的话,在第一个星期吃下美军7,8个师并不是不可能。

      也许德军其它的部署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更多的装甲部队直指ST VITH,可能能够顺利歼灭这里的美军,然后突破北线美军的防线,因为美军就没有这些部队撤回去守了。还有常说的更北的第15集团军发动进攻,加强第7集团军等,但这都对德军的物质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是很现实。

      从双方战术和作战能力的角度来说,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一线美军加上第一波支援的这些比德军想象的战斗力强,数量也更多。此外,要能顺利歼灭第二线的美军,从之前的战争经验来看,必须要在美军缺少情报,没有展开兵力,后勤和通讯尚未安排好的情况下组织起有效的进攻。但德军基本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除了第二装甲师基本打光了第9装甲师R战斗群以及重创第10装甲师B战斗群。还有派佩尔战斗群在MALMEDY撞上了美军第7装甲师B战斗群行军纵队的尾巴,在这里发生了著名的屠杀战俘的事件。如果派佩尔战斗群早到一点,凭他们的战斗力和实力(45辆虎王,34辆豹,34辆4号,200多辆装甲车,还有些自行火炮)吃掉这个战斗群应该没有悬念。

      不过总的来说,这样的机会非常之少。第一个原因是即便在德军达成突破的地方,进展也不够快,歼灭的美军太少。漏网之鱼们后退以后还能支撑一些据点,给援军很大的帮助。还有在战区美军还驻扎了一些工兵,炮兵,反坦克,防空,骑兵(装备装甲车和轻型坦克)等营连级单位,这些单位以及很多非战斗单位都还有自己的通讯和后勤保障,加入援军后不少都起了很大作用。此外美军在战区内的保障工作建设也不错。而且美军后勤能力太强,援军上去后很快就建立了新的补给站。尽管其中不少没多久又要撤退,还损失了不少,包括路上被摧毁或俘获的车队,但关键的一两天里还是起到了作用。

      而德军自己这边,就出现了交通拥堵(这个美军那边也有),后勤不济,通讯不畅的情况。在阿登战役中营连级的小战斗非常多,尤其在德军突破后双方都没有固定战线的阶段。这期间经过一些交战,结果都是美军先形成了防线,而德军的集团进攻还没有组织起来。另外不能不说美军的战斗意志,绝大多数作战都非常顽强。很多上级都已经来不及管或失去联系的单位主动参加作战,而且会自觉找非直接上级但是高级的单位领受任务。

      还有就是美军的炮兵,在很多战斗中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到这个时候,德军炮兵不光在数量上,在战斗能力上也已经明显落后于东西两线的盟军。当时一般的师属火炮射程都在12,3公里,这也是最骨干的炮兵门类。而要压制这类火炮,射程至少要17,8公里。德国这类炮种类倒是挺多,性能也好,射程在25-30公里,但一共只生产了500多门,而且重量都在10几吨。

      美军在阿登战役初期参战的也基本没有这类炮。但在德军无法压制的情况下,美军炮兵在后勤,机动,指挥方面样样比德军强很多,导致美军的有效炮击在初期火炮数量处于劣势时也不比德军少多少,后来更是优势越来越大。在战役中后期,几十个美军这类重炮营来到战场,此时德军的炮兵已经全面落于下风,和在航空兵方面的劣势差不多。而且在战役初期,美军炮兵的无线通讯系统还支撑了美军前线部队的通讯,往往都是唯一的通讯手段。

    • 家园 德军撤退和苏军进攻

      到1月10日左右,阿登的德军开始全面撤退,之后希特勒命令他们撤回进攻发起线。这次撤退进行得精彩绝伦,是二战中最有观赏性的战役行动之一。这里面直接的原因有:

      1。经过多年与苏军的较量,德军的冬季撤退水平已经举世无双。

      2。新年前后阿登地区普降大雪,之后被寒流笼罩,夜间气温下降至零下20度。这一度限制了双方的运动,但之后天气影响了空军出动。

      3。德军开始撤退时地面已经冻结,德军做好了准备在路面上撒沙子防滑,派出人员指挥交通,还准备了拖车随时清理道路上抛锚的车辆。而且德军进攻时突破口越来越窄,撤退时路越走越宽。加上德军已经放弃了不少重装备,所以交通比较通畅。

      德军撤退的过程基本都是主动与美军脱离接触和主动发起小规模的反击,没有一支部队被真正歼灭。而且通过交替掩护和有组织地坚决使用最后一点重武器,还救出了一支支美军已经计划要歼灭的部队。比如在美军对巴斯托尼的解围行动中已经损失惨重两翼洞开的德军第5伞兵师,因为德军后来的一次次进攻避免了被美军围歼的命运。到撤退时他们还顽强地守着那条千疮百孔的防线。在美军终于完成对他们的合围后,又被党卫军第一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的后卫部队用一次坚决的夜袭松动了美军的防线。第5伞兵师的人员放弃所有重装备和物资,步行穿越森林与那支小装甲部队会合,相互掩护最终撤回了德国。

      不过在撤退的路上德军还是不停忍受着美军猛烈的炮击和轰炸,以及饥饿,疲劳和寒冷。在德军撤退过程中,真正被美军抓住消灭的德军很少,但在炮击中损失很大。而德军的炮兵大多只能打光最后一点炮弹,然后放弃火炮步行撤退。

      美军在德军撤退初期并没有反应过来,在他们眼中德军还在时不时发起进攻。兄弟连中E连攻克Foy那场战斗实际发生在1月13日,而这个村子距离巴斯托尼只有几公里远。

      因此美军没有来得及制定细致的追击和围歼德军的计划。由于美军的战线是从一个很弯的弧形逐渐拉平,导致时常出现一个师的先头部队被友军切断和后方的联系,甚至整个师被友军挡住的情况。这也产生了一些混乱。此时美军高层的指导思想也主要是如何以尽量小的损失拉平推进到德国边境的战线,为下一步发起向莱茵河的进攻做准备。不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美军投入的兵力不是很足,阿登战役期间双方参战的师的数量基本相等,尽管美军的师编制更为充实和庞大,优势也并不十分明显。

      阿登的德军撤出后,几个党卫军装甲师都马上获得整补,并调往匈牙利。他们和维京师与骷髅师一起在匈牙利和奥地利作战直至战争结束。也就是说党卫军的全部精锐装甲部队都在这里,在这几个月里他们获得了大量豹,猎豹,虎王等强大重装甲兵器和优先的人员补充。这里还有几个国防军的精锐装甲师,面对的是苏军最弱的战略方向第二和第三乌克兰方面军。但这些德军精锐并没有讨到多少便宜。

      1月12日,在美军已经完全脱离危险并且实际已经基本丧失了歼灭阿登德军的战机的时候,苏联分别提前1-2星期发起了维斯瓦-奥得河战役和东普鲁士战役。应该说,苏联应丘吉尔的要求的反应已经快得惊人了(丘吉尔1月6日发的电报)。不过苏军对这两次战役已经准备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已经拿到了制空权,所以困难并不是特别大。

      这两场战役的战场相连,时间相同。两个方向的苏军在战役初期没有什么配合,但德军按计划是有配合的,因此可看作一次攻势。这次攻势的规模比阿登战役大了10倍。双方总共投入的人员为380多万对130多万。其中德军中有30多万是形形色色的纳粹组织和警察等组成的部队,但他们大多也都受了军事训练并拥有制式武器。这些人绝大多数被包围在一个个城市中,死战到底,战斗力也不弱。

      其中在东普鲁士双方兵力对比约为:人员167万对78万,火炮和迫击炮25000对8000,重装甲兵器3800对700,飞机3000对800。

      在波兰双方兵力对比约为:人员220万对56万,火炮和迫击炮33000对5000,重装甲兵器7000对1200,飞机5000对600。不过战役过程中,德军相继从其他战线和国内抽调了40个师前来支援,包括一些东普鲁士的部队。

      到1月底,德军已有80个师左右被歼灭或被合围在苏军的深远后方。尤其是波兰的苏军以每日约30公里的速度连续击破了德军7道预设筑垒地域。这还是在波兰连降大雨到处都是泥泞的情况下实现的。1月31日,苏军由一个坦克旅,一个坦克团,一个步兵团,一个反坦克炮团和一个迫击炮团组成的前锋越过奥德河占领了一块登陆场,并且坚守到了后续部队到达。此处距离柏林只有60多公里,而距离苏军的进攻出发地500多公里。

      苏军这一辉煌的胜利,加上解放了包括奥斯威辛在内的很多集中营以及大量东西两线的盟军战俘,更显得美军灰头土脸。

    • 家园 转折之后的形势

      在1月初的几天,德军还有一些部队在战线其他地方发动了攻势。其中在新年夜,德军在法国的阿尔萨斯地区发起了代号“北风行动”的进攻,攻击了派出部队北上支援阿登的南线美军。这次攻势先后投入了德军第21装甲师,第25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师“古兹·冯·伯利辛根”,党卫军第6山地步兵师“北方”和其他13个步兵师。德军突破了一段美军战线,盟军最高司令部下令北翼受到威胁的法军撤退----前面说过,本来艾森豪威尔就有在南线主动撤退的打算,不过并不是在这里。但法军不愿意放弃刚被解放的国土,死守斯特拉斯堡20天。在自由法国的军人入伍誓词中有一句,我们永不放下武器,直到三色旗在斯特拉斯堡的教堂尖顶上飘扬。不过当时这里的法军约一半都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北非人,他们的战斗力也相当强。

      最后在美军援军支援下(包括阿登战场返回的),最终击退了德军并吃掉了这一带德军在莱茵河以西的阵地。在这次战役中法军和美国第7军承受了比较大的损失,最终完整围歼了德军3个多师(2万余人投降),是法军在二战中最大的胜仗。德军这场攻势中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原来在战区的部队,因此并没有很强的进攻势头。

      同样在新年夜,德军还派出党卫军第4装甲军反击匈牙利的苏军,试图打破苏军对布达佩斯的包围。党卫军第4装甲军包括了党卫军第3装甲师“骷髅”,第5装甲师“维京”,和第96步兵师。这3个师都是齐装满员,有约300辆坦克,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在他们的进攻发起后不久,又得到了第20装甲师。

      因此,阿登战役连同以上两次攻势,德军攻用去了党卫军第1,2,3,5,9,12和国防军第2,9,20,21共10个王牌装甲师或装甲掷弹兵师,以及几个不那么王牌,的装甲师或装甲掷弹兵师/旅。这些非王牌装甲部队大多表现也不错,另外还有10多个质量很好的步兵师。

      此外还有些比较精锐的装甲部队包括几个王牌师位于东线两翼的东普鲁士和匈牙利。于是在苏军直指柏林的波兰方向,德军没有多少精锐装甲部队,而且实力也不完整。也就是说苏军达成了二战中最成功的战略欺骗之一,希特勒不认为苏军能从维斯瓦河西岸面积有限的3个登陆场发起进攻,而两翼的苏军似乎非常努力。再说希特勒认为匈牙利(德国最后一个盟国而且有块油田,而且很接近奥地利)和东普鲁士比波兰更重要。

      在1月初德军在西线还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空中战役,攻击西线盟军的机场以争夺制空权。双方都受到了惨重的损失,各在空中和地面被击落击毁几百架飞机。但德国损失掉了仅剩的有经验的飞行员中的大部分,之后德国空军不仅在实力上而且在质量上完全虚弱下去了。

      在阿登战役中英国扮演了一个有些小人的角色。英国的政客和媒体,包括一些将领,对美军初期的困难表现出一种虚情假意的怜悯。宣传美军的失败,甚至使用德国播放的美军战俘的画面,传播美军将败退过马斯河等待英军解救的论调。蒙哥马利在得到北线美军的指挥权后,先是要撤掉美军第1集团军司令,被艾森豪威尔否决。接着亲赴前线了解战况,否决了刚成为他的部下的美军将领的方案(包括后来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当时他是第18空降军军长),组织了撤退。这个撤退不管对不对,这很难判断,倒是非常有秩序而且成功的。然后蒙哥马利将英军部署在马斯河北岸,等待迎接败退的美军。平心而论,蒙哥马利的指挥使北线的美军避免了可能的损失,而且拉平了战线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在美军看来,英国人就是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动作保守等着看美军的笑话。这当然让部下和友军在前线奋战而且已经遭受惨重损失的美军将领非常愤怒。然后蒙哥马利竟然匪夷所思地向艾森豪威尔明确提出要指挥西线战场英美两国的陆军。惹得艾森豪威尔告诉马歇尔他和蒙哥马利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下台。后来在其他盟军司令部的高级将领的斡旋下,蒙哥马利收回了这个要求,这件事平息了下去。不过阿登战役自始至终,大概6个星期的时间,英国陆军绝大多数实际都在休息。

      但是还没有完,由于到1月初在西线盟军眼中德军一直在进攻,丘吉尔自作主张给斯大林发了封电报,要求苏军展开攻势以支援西线的盟军。这件事把不少美军将领气得半死,在冷战中苏联还不时拿出来说事。比如在两国讨论二战中美国按租借法案给苏联的物资应该怎么还的时候,苏联的代表说,在苏军解救阿登美军的时候已经还清了。当然苏联主要的理由是你们就出了点东西,我们打了那么多仗,这怎么算?还有英国拿的东西比我们多得多,贡献比我们少的多,他们为什么不用还?等等。

    • 家园 阿登战役的转折

      到26日包围圈被打破为止,101师和附属单位实际被包围的时间不到5天,而且中间还得到了空投补充。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的实力也不弱于对手。这期间该地白天的气温一般都在零上,冬装不齐确实是不小的困难,不过比苏联的冬季还是强多了。医疗和弹药的紧张持续时间也不长。

      这天也是整个阿登战役的转折点,当天德军第2装甲师和装甲教导师收到了撤退的命令,他们将负责防守德军进攻形成的突出部的顶端和南翼。其中第2装甲师包括了一半实力的先头部队已经被美军第2装甲师切断了后路。此时他们距离预定要攻占的马斯河畔的Namur还有20多公里,然而他们得到的命令是炸毁所有重装备和车辆,放弃不能行走的伤员,步行返回德军战线。之后一共有600多人回来。其他德军装甲部队也陆续收到了类似的命令。

      27日,在巴斯托尼的德军开始了试图封闭美军刚打开的走廊的战斗。美军101师的师长泰勒少将坐着吉普车穿过德军炮火进入巴斯托尼接过指挥权。他之前曾要求跳伞进入,但被上级否决,其实可能跳伞更安全些。美军每次空头前都先伞降地面引导小组,无一损失。泰勒在诺曼底和市场-花园作战中都跳了伞。

      此时之前在美军南翼与第4师并肩作战的第9装甲师A战斗群已经撤回到卢森堡城。巴顿命令他们到第4装甲师R战斗群西面继续扩大走廊。同时第4装甲师的AB战斗群也在进行着努力。更多的美军援军也在开来。这一天德军命令北边的进攻部队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把第3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第1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第9装甲师“霍亨史陶芬”和第12装甲师“希特勒青年”转给第5装甲集团军,换过几个步兵师。因此第6党卫军装甲集团军转入防御。从此时起,巴斯托尼成为德军主要的进攻战场。这些党卫军装甲师和后来不少部队都投入巴斯托尼,由新派来的第39装甲军军部指挥。

      此时美军已经在准备反攻。最终决定的计划不是从德军突出部的根部,也就是德军最初突破口的两端切入,合围进攻的德军,而是比较保守的从突出部中段切入。这里面的原因有

      1。美军北边的英军统帅蒙哥马利还认为德军尚有实力,不打算投入进攻。位于突出部北边的美国第一集团军此时也归他指挥,但这个集团军控制着德军突出部北翼的防线,没有多少机动兵力。

      2。美军对于在突出部根部的复杂地形进行长距离突破(突出部根部两端相距70多公里)信心不足。

      3。美军较为保守,没有果断从其他战线撤下部队投入进攻。艾森豪威尔曾打算从法国前线撤退一段距离,拉平战线,可以释放2,3个师。但因为政治影响太差没有实行。

      最终的计划是指向巴斯托尼正北20多公里处的Houffalize,南北两路对进,并从突出部顶部配合进攻。实际是个半包围的向心攻势。

      此时德军也把重点放到了巴斯托尼,所以双方在南线的攻势于12月30日迎头对撞。以后的日子里双方陆续投入了更多的部队,到1月3日或4日已达接近20个师。

    • 家园 巴斯托尼之战----打破包围

      这支先头部队实际由坦克营的营长指挥,步兵营长辅助。这位坦克营长年方31,长得有点象后来的猫王,此前已经因战功获得一枚优异服务十字勋章(二战美军共5000余人获得)。此人名唤阿布拉姆斯(Abrams),后来官至越战美军总司令,陆军总参谋长。美军现役的M1系列主战坦克就用他的名字命名。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正处在德军第26国民掷弹兵师和第5伞兵师的结合部上,但是前面顺利的战斗应该让他们有所感觉。他们已知的形势是,他们的目标Sibret有敌人不少的力量,面前直通巴斯托尼还有个村子,这也是条不错的道路,两边都是树林。这个村子想必也有敌人坚强的防守,否则这包围圈不是已经破了吗?

      两个目标,都预期有敌人比较强的防守,都在拿下后可以直通巴斯托尼,但直着走显然近一些。而且他们一路前进,到现在展开兵力后并没有敌人反击,估计当面这个村的敌人也不会太强。此时由于各种损失,他们的中型坦克还剩不到20辆,估计主要是抛锚在长途奔波的路上。搭载步兵的半履带车也已经不足。

      阿布拉姆斯找来步兵营长,提出违抗军令不去打Sibret而攻向巴斯托尼。或者一举成功打破包围圈,或者撞得头破血流再因为违抗军令被送上军事法庭。步兵营长同意了。

      于是阿布拉姆斯当机立断,趁敌人对他们的到来准备还不充分,以及伴随运输机的美军航空兵刚攻击过这一带的德军,马上发起突击。不过他也没有蛮干,之前在展开兵力的过程中,侦察已经发现村子里有德军反坦克炮,也不可能绕过,因为两边都是树林,树林内德军不明。

      两位营长叫来了之前作为预备队的坦克C连和步兵C连。他们的命令是在炮火准备后尽量快地直冲眼前的村子。步兵下车进行战斗,坦克继续前进,直冲巴斯托尼。他们凑了8辆状态比较好的坦克,阿布拉姆斯把自己的坦克也让给了连长。此外所有步兵也都乘半履带车和其他战斗车辆。这支突击队的指挥官是坦克营作训参谋。

      阿布拉姆斯让同行的炮兵联络官用炮兵无线电台通知上级尽快组织尽可能多的炮兵火力轰击那个村子,并转告上级通知101师第4装甲师即将到达,隐晦地表达了自己抗命的打算。之后两位营长组织所有剩余兵力,准备在突击队之后投入战斗。

      在炮兵联络官呼叫之后15分钟,美军4个营加1个连的炮兵投入了火力准备。经过不长的时间,坦克C连连长用车上电台呼叫停止炮击,然后按预定队形一马当先率队冲了出去。所有坦克全速前进,射击都在行进间进行,各负责一个方向。他们进村时还有美军的炮弹落下。

      进村后步兵下车,与德军坚决地展开了近战。共5辆坦克和1辆半履带车冲过了村子,他们又冲过后面的德军,包括在路上击毁了一座战前比利时军队留下的混凝土掩体。之后穿过一片树林,看到开阔地上有些降落伞。他们知道已经冲过德军战线,这里是101师工兵营的阵地,此时还剩4辆坦克。

      在突击队进村后不久,两个营剩余的美军在两位营长的率领下也全伙冲了上去。步兵营在村子里进行了一场坚决的战斗,剩下的坦克绕到村子后面向四周的德军开火。步兵营有一名士兵一人俘获了2门德军88炮和13名炮兵,又敲掉两挺机枪并掩护受伤的战友撤退,还从燃烧的半履带车里救出一名战友。他因此获得国会荣誉勋章,成了二战美军中不到200个活着拿到这一美军最高荣誉的人之一。

      晚上,村子和周围的德军被肃清,共抓获500名左右的俘虏。至此,巴斯托尼包围圈被打破了。深夜,美军补给车队在阿布拉姆斯的坦克营的轻型坦克护卫下开入巴斯托尼,包括了70辆救护车开始运出重伤员。

      阿布拉姆斯因这场意义重大战果辉煌的战斗获得他个人第二枚优异服务十字勋章(优异服务十字勋章仅次于国会荣誉勋章),二战美军只有50多人得到2枚(2人得到3枚)。

    • 家园 巴斯托尼之战----美军第4装甲师R战斗群的进攻

      25日包围圈没有什么大的战斗,这天天气不好,没有空投。但是前一天美军11架滑翔机送来的人员和物资开设了几个完整的医疗站。此时第4装甲师AB战斗群的战线已经混在一起,在经过两天苦战损耗了冲击力以后,两个战斗群现在忙于清缴他们之间和两翼,甚至后方的树林里的德军。还有他们已经攻下又离开的村子,有些又被德军占领。德第5伞兵师在这里打得非常顽强。他们的军官,包括师长,大多是正牌伞兵出身,但他们的部下和很多同僚都已经消耗在多年东线的地面战中。此时该师的士兵都是空军地面人员。可能在这一段时间的战斗中产生了狮子羊群效应,现在该师精确地使用着德军在东线惯用的阻止苏军前进的办法,就是不断的隐蔽的小分队袭扰,干扰美军的行动和判断。此时该师还有一条凑合的防线横在第4装甲师面前,而且炮兵还在美国空军和炮兵的攻击的夹缝中尽力开火。

      25日B战斗群到达距离包围圈4公里左右的Hompre(巴斯托尼南偏西一点,要把地图放大)。深夜,该战斗群刚得到的来自80师的那个步兵营的一名排长受领了偷越德军战线与包围圈内的美军取得联系的任务。这名排长之前率部执行过一次和兄弟连里面非常象的过河捕俘行动。他因在遭敌人火力打击,队伍分散的情况下完成了任务获得一枚银星勋章。这次他带了4个人成功到达巴斯托尼,在101师司令部领取了一张该师画的作战地图,又成功回到B战斗群。他因此再次获得银星勋章。

      25日上午,第4装甲师R战斗群再次出发。他们此时的任务是从AB两个战斗群后方绕过,清除他们西翼的德军,攻下Sibret(在图中巴斯托尼西南约6公里,N85那条路西北一点点)。这里之前是从前线后撤的28师师部和110团团部所在地,现在已经被德军占领。情报显示这里有德军装甲部队活动,就是德军第15装甲掷弹兵师的部队,美军还不知道,现在这些德军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在攻下这里后,他们将沿N85攻向巴斯托尼。嘎飞师长对这次行动充满了信心,因此没有把R战斗群投入AB战斗群的方向。

      R战斗群从前线撤下,沿着后方的道路一路向西,几个小时后就来到了Bercheux,在巴斯托尼沿N85向西南15公里左右。在这里他们与第8军残部取得联系。这里通往巴斯托尼的路线上敌情如何还一无所知。不过他们以轻型坦克和侦察车辆在前,主力跟上坚决前进。这个战斗群的加强炮兵只有一个连,但是他们很快就会接近AB两个战斗群因此能得到全师炮兵的支援。

      由于发现德军的位置和陆上的障碍,该战斗群偏离了N85这条路,向东拐上了小路。经过一些比较顺利的战斗,26日该战斗群一线前进的坦克营和步兵营来到了Clochimont,在巴斯托尼南偏西约6公里处,有条路通往Sibret。在这里他们预期将遇到德军顽强抵抗,但是也没有。美军轻松拿下了村子,展开队伍搜索残敌和准备对付敌人的反击。

      此时是下午,这些美军装甲兵目睹了航空兵对巴斯托尼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投。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巴斯托尼,另一条通向他们的目标Sibret,敌情不明。

    • 家园 巴斯托尼之战----德军圣诞夜攻势

      24日,德军援军第15装甲掷弹兵师先头的一个团级战斗群赶到巴斯托尼。此处负责指挥的德军第26国民掷弹兵师师长决定当天继续发起进攻。此前他辖有他自己的师和装甲教导师一个团级战斗群,第5伞兵师可能也归他指挥。此时因为德军在外线维持包围圈,还有不断的损失和第5伞兵师需要支援,可用的兵力已经不多。这次进攻计划从之前德军攻击力度不大的包围圈西面进行,由第26国民掷弹兵师一个团从西北,第15装甲掷弹兵师的团级战斗群(115团)分2路从正西进攻。在115团战斗群突破美军防线后一路向北配合26国民掷弹兵师的部队围歼这里的美军,另一路继续前进。从后来战斗的发展来看,不明白直进的这一路到底要干什么,总不能指望一个营级战斗群能拿下巴斯托尼吧?这个计划从一个方向进攻,已经失去包围美军的战术优势,而且目的也比较有限,只是突破美军一部防线,而且突破后也没有多少预备队可以投入。为避免美军空中打击,进攻将在24日晚进行。

      当夜(圣诞夜),德国空军对巴斯托尼进行了一次猛烈的轰炸,同时德军在地面发起了进攻。这次进攻以德军的完败而告终,除作为预备队的一点步兵以外,进攻德军于夜间突破美军防线,在早上都在美军纵深被全歼。德军的进攻事先被美军预料到,在重组防线时705坦克歼击车营的2/3实力被部署到这个方向,而且美军认定德军没有能力从多个方向发起进攻,友邻战线上的伞兵们也都来支援遭受进攻的方向。24日白天美军还又得到了一次空投补充。

      至此,德军对巴斯托尼的包围已经全线松动,南边第5伞兵师虽然使第4装甲师的两个战斗群的前进缓慢而艰苦,但自身损失也相当大。美军在这块战区的机动兵力也只剩下第4装甲师R战斗群,他们还在距离巴斯托尼10几公里处,而且前方是连绵不断夹杂着溪流的山岭和密林。但只要把他们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快刀切黄油的一刻就会到来。

    • 家园 巴斯托尼之战----美军第4装甲师开始进攻

      22日,美军第4装甲师离开进攻出发的集结地,AB两个战斗群在非常狭窄的正面上齐头并进,他们的路线可以看google地图的这里

      http://g.co/maps/s2sq6

      巴斯托尼在图的上方正中,A战斗群基本沿途中N4这条路,B战斗群就在西面一点,沿一条图中没有画出的小路。A战斗群被加强了一个炮兵营,B战斗群2个。因为A战斗群走的大路必然被敌人重兵防守,所以师长嘎飞(Gaffey)少将把希望寄托在紧贴他们的B战斗群上。该师也将得到空中支援。此时该师实力基本满编,不过不少坦克的摩托小时数消耗严重,在之后的战斗中很多因机械故障退出。

      在23日下午,A战斗群才一路克服障碍,包括在河上架桥来到了上图的范围内。B战斗群则在23日上午来到Chaumont,在图中正南偏西一点点约8公里,三条路交叉处。

      两个战斗群分别开始攻击Chaumont和Warnach(在巴斯托尼正南约12公里处,靠近图下缘,N4公路以东一点点的一条小路上,这个地名要把图放大才能看见)。分别遇到德军预有准备的顽强抵抗,而且遭到德军突击炮利用地形掩护的射击。在Chaumont美军正在围攻村子时遭德军从外围的反击,一度被击退。之后又在炮兵支援下攻占了村子。在23日夜和24日凌晨,两个村子都被拿下,但美军损失也不少。因为各种原因,现在两个战斗群能开动的中型坦克已经不到40辆。在嘎飞将军的要求下,从第80步兵师调来两个步兵营分别补入两个战斗群。这两个步兵营在之前损失也已经不小,其中一个所有营连长都已经伤亡。

      在22日夜,第4装甲师和第26步兵师之间那个几公里的缺口处,美军的侦查力量发现有德军装甲部队活动。之前的情报显示这里只有德军不多的步兵,所以第4装甲师一直不顾侧翼前进。23日早上,该师派出R战斗群到这个方向以保护侧翼。

      该战斗群在击退路上一些德军后于晚上开始进攻Bigonville,在图下缘,N4公路以东4公里处。该处刚有第5伞兵师一部被调来,尚未做好防御准备。经过一夜战斗,24日上午,该村被拿下。此时美军已经搞清楚,这个方向上新来的德军是元首装甲掷弹兵旅,实力并不太强。美军重划了战线,这里由26步兵师暂时负责,随后新来的第35步兵师将接手。从这里向前地形复杂,不适合坦克运动,因此R战斗群还要另找路线。

    • 家园 巴斯托尼之战----23日

      第4装甲师于23日与德第5伞兵师开始交战。该师有基本满编的实力,包括坦克营,装甲步兵营和装甲炮兵营各3,以及其他辅助力量,还加强了一些炮兵。按美军装甲师的惯例,坦克,步兵和自行火炮平均分给A,B,R三个战斗群,炮兵各有不同的加强。

      他们的计划是A战斗群沿自南向北通往巴斯托尼的主要道路前进,B战斗群在其西面不远,沿一条次级公路前进,R战斗群作为预备队。该师的兵力相当集中,西翼基本为空白,东边距离第26步兵师之间有个几公里宽的缺口。

      在这一天,包围圈里的美军已经渡过最艰苦的阶段。不过防线有些地方还比较突出,容易遭到对方的夹击。炮兵为了避免被德军炮击和轰炸集中损失,进行了分散部署,大多比较靠近前线。剩下的坦克和装甲战斗群的步兵分成2份作为机动兵力。预备队还包括那些败兵,他们组成了一个特遣队叫team SNAFU。

      此外第4装甲师看来不久就会打破包围,德军两个装甲师已经离去,还有,天晴了。

      这天天刚亮,双方空军就展开了全线争夺,美国航空兵毫无悬念地占据了绝对优势。尽管一些德国战斗机和攻击机也飞到巴斯托尼一带,但美军当天开始的大规模空投行动还是成功进行了。中午,241架C47运输机投下100多吨物资。美军整个对巴斯托尼的空投出动了900多架次C47和几十架滑翔机,带来了800余吨物资,占最多重量的是炮弹。

      伴随运输机的还有80多架P47雷电战斗轰炸机,他们在驱逐了德军战斗机后(这些德军飞机后来攻击了美军第4装甲师),在伞兵们熟练的引导下对巴斯托尼周围的德军展开了大范围的攻击。美国陆军航空兵的这次大规模行动对双方士气和实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这一天德军还在继续着进攻,希特勒已经同意使用预备队第9装甲师和第15装甲掷弹兵师,他们于22日向巴斯托尼进发。这两个师都只有一半多点的实力。23日还没有到达。

      德军的进攻从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发起,战斗主要发生在黄昏以后。美军战线的突出部分有的地段险些破裂。麦考利夫派出了机动预备队,很多美军火炮调转炮口支援防线另一头。

      深夜战斗结束时,美军基本稳住了战线,之后进行了重组,放弃了一些突出的地方。此时他们有一条比较平的防线,闭合成象一个长得比较正常的土豆的样子,周长约20公里,对于一个加强师来说正合适。巴斯托尼城偏于包围圈东南,距离前线最近处约2公里。第705坦克歼击车营拆成排部署到防线各处,到他们离开巴斯托尼时取得了击毁德军39辆坦克和突击炮的战绩,自身损失6辆。

    • 家园 巴斯托尼之战----22日

      101师来到巴斯托尼的指挥机构残缺不全,师长泰勒少将在华盛顿,副市长领着一帮参谋在伦敦,该师目前由炮兵指挥官麦考利夫指挥。

      由于前述的实力和几天的战斗还比较稳定,麦考利夫给德军那个“Nuts”的回答其实是非常符合逻辑的,而不是什么在绝境下显示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之类的。他是看了德军的劝降书随口说出这个词,后来美军就用这个来回答。总不能说我们兵力不比你们差所以不会投降吧?此时他们的火炮和坦克又有了一些损失,在之后的日子里还会不断损失,但德军一样受到兵力损失和后勤不济的影响。此时在阿登前线各处的德军都有不少军师属火炮还没有越过进攻发起线,因为这些德军将领都对接下来德军的后勤能供应足够的炮弹和拖带这些火炮的运输力量不报希望。而此时美军大量的援军都在赶来。德军只有作为预备队的那8个残缺不全的师。

      实际德军此时劝降只是在两个装甲师先后出发时的一种虚声恫吓,结果自取其辱成为流传至今的笑谈。

      22日夜间,阿登地区的天气转好,双方空军开始出动。德国空军对美军进行规模不算大的攻击,大多数在夜间。在这天夜里,德军轰炸了巴斯托尼,大概是对美军拒绝投降的回应,美军则进行了小规模的空投。在圣诞节前这几天德军的夜间轰炸中炸毁了兄弟连里那个教堂改的急救站,有一名比利时女护士和一些美国伤兵被炸死。兄弟连中安排了很长的戏份给一名比利时女护士,大概是以示纪念的意思。

      此时德军只有第26国民掷弹兵师和装甲教导师的一个团留下,突击炮的数量有所增加,还有少量坦克。第5伞兵师也在巴斯托尼以南建立了防线,他们也有10几辆突击炮。此时实际上德军已经没有能力攻下巴斯托尼。南方巴顿派出的3个师也已经到达战区。其中包括第26和80步兵师以及巴顿心爱的王牌第4装甲师,该师已经在巴顿麾下取得了很多战功,在西线名头响亮。

      第26步兵师和第4装甲师有少量缺额,不太严重,80师满编。他们的任务是,26和

      80师支援美军第4师,顶住德军第7集团军麾下除第5伞兵师外的3个师,并发动反击。第4装甲师直指巴斯托尼,巴顿给他们的任务是碾碎德军第5伞兵师,然后不要停留,向巴斯托尼东北方进攻德军的后方,为随后美军从德军突破口南端进入,围歼进攻的德军做准备。

      此时第4装甲师师长负伤或者是生病,巴顿派出了自己的参谋长(注意是集团军参谋长而不是军参谋长)来当师长。该师的进攻非常象苏军打德军的一种典型情况。保持了装甲部队的机动力,集重兵力,不断寻找对方防线的弱点,不顾疲劳和复杂的地形向前突破。但面对的一个之前看来战斗力一般而且已经疲惫的德军步兵师,却莫名其妙爆发出很强的战斗力。虽然最终成功突破其防线,但为时已晚,因为自身的损失和敌人的援军,无法再向前突破了。尽管如此,还是为下一步进攻取得了非常好的形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