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民主的典范--印度为何不善待女性? -- 车雨田

共:💬29 🌺17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请不要用城市小资女的眼光来看问题

          我到过很多极度贫困的山村,在那里什么女人是水做的就是屁话,什么牛是畜生,在那里只要是能干活的就是家里的宝贵财富,生害怕有个三长两短,死了牛哭得比家里死了父母还伤心,有家里死了小孩的,刨个坑就埋了,就像埋条狗一样,在那里人和畜生都一个价格,甚至还不如畜生管钱

          2001年的时候,在某山区看到白天都是女人在地里干活,男人在干什么?在山下等收购山货的人雇他们搬运,价格是多少?上货1.6元/吨,下货/1.2元吨(记忆中,实际价格可能比这个只低不高),我和同行的人说,让我干一天最多挣得到2、3元钱,还不够我在当地接个电话(当时接听移动为0.4元/分钟,漫游到当地为0.8元左右/分钟),从该地回来后直接去北京出差,同学请我在大排档,三个人吃了几个炒菜喝了几瓶啤酒就200多元,而单位在某五星级请的中央某部委的司长,那些山民背一辈子都背不了一顿饭钱,就这样的搬运工作还不是天天都有

          • 家园 您后面对比的例子与您反驳“小资眼光”是矛盾的

            1.您的逻辑只能说明男女都命贱如牛,但不能推出说牛不是畜生。

            2.如您所述,主贴的靠此证明印度男尊女卑的证据确实不是很能站得住脚。但是印度男尊女卑、女性地位低下这是事实,可找的证据数不胜数。

            3.单独从逻辑上说,将女人和牛相提并论确实不能退出男女不平等(但用中国普通人的标准能推出女人受了“虐待”),因为可能有“将男人也与牛相提并论”的前提。这个逻辑游戏的判断上我支持你的判断。但跳出来看,将人和牲畜相提并论本身来看,男女都贫苦辛劳而如牲畜一般并不比女人如畜生一样好到哪里去(何况在印度,如果男的贫苦辛劳如畜生,地位更低的女性则更甚。政权、族权、神权的压迫下,没有妇女解放的地区,女性还多了一个夫权的压迫。)。至于“死了小孩的,刨个坑就埋了,就像埋条狗一样,在那里人和畜生都一个价格,甚至还不如畜生管钱”这是事实,但并不说明这事实就是好的,善的。尤其是你后面还进行了对比。这个对比的例子大概是用以说明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偏远山区的人们是能够不那么辛劳困苦,是能够更加有尊严的。没有的原因不是生产力出了问题,是生产关系出了问题。因此这“命贱如牛”的事实是出了问题的,是“丑恶”的。既如此,希望“女性不和牲畜相提并论”即便是小资眼光(不过我怀疑共产主义者或者任何善的理想主义者都是这么希望的),那也是正常的美好的“小资”的希望,这和你后面举例潜意识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想法,难道不是一致的?

            4.中国不是印度,中国人民不是“牛马”。在中国现有生产力条件下,中国人民的眼光都如此“小资”,又有何不可?印度人民怎么想的目前我们管不着,管不到;但中国人民一定要这样想:欧美的眼光能“小资”,为什么我们的眼光就不能?XXXX,宁有种乎?

            • 家园 回复水草之肃

              首先,感谢阁下站在我的立场上对我的理解,虽然对我后面举的例子理解有偏差,但不是阁下的责任,因为我本来写了一大段,结果网络传输失败,就胡乱写了几句上去

              其次,我的本意是想大家换个角度看点其它的东西,可能标题有点挑衅吧,第一次收到了草

              再次,我再讲点故事吧,我的写作水平有限,故事也讲不好,想到那写到那,有可能因为记忆原因出现偏差,也有可能现在状况发生了变化,网上发帖不太钻研,如果觉得故事好看阁下看点故事吧,我的个人评论一类的就直接跳过吧

              2007年(或者06年)因为有朋友资助的贫困山区孩子请他前往作客,他就邀我一同前往。我在之前西西河的论坛上有所说过该事,他们村子离最近的公路有我们爬上去需要2个小时,当地山民需要一个小时的山路,山脚下只有一个简陋的小卖部,最近的市场离这里有15~20公里左右。上山后我惊讶的发现,她们家里只有两样电器:电灯+手电筒,以至于我上山后立刻将手机关机,原因1是没有基站;2我带的充电器没有用武之地。

              (注1、199x年的时候我们旅行到四川盐源某山村,惊讶的发现当地毫不稳定的电压的电价居然是1元好几一度(同期成都好像是0.6还是0.4元/度),而当地人均纯收入1年才1百元不到,只有贵客来了才会点亮家里唯一的一盏15w灯泡,平时都是篝火,煤油灯,在烧柴做饭的同时,小孩就在灶膛边借用灯光做作业。多年后和南方电力某处长提及此事,他说:没办法啊,电线秆子架那么远,秆子和电线要钱啊,用量小,变电损耗和线路损耗摊到每度电上,我们卖2元多一度都亏。)

              晚上没事可干,于是和主人聊了会天,大家共同话题实在不多,于是就谈到国家的农业政策上来,我们很惊讶的发现,主人对取消农业税不屑一顾,为什么呢?原来农业税根本就收不到他们什么,他们种出来的东西品质低(虽然绝对绿色环保),产量低,而且离市场远,还要走很久的山路,根本没人来收,想卖都卖不出去,留够自己吃的你爱收多少收多少吧,你现在不收了,我都只有烂在地里的份。他们评价最高的是,朱政府时期的退耕还林,实实在在每年有稳定的现金收入了。

              当然取消农业税还是应该高度赞扬的,当年看电视的时候,当温家宝在人大上宣布,三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一年就完成了,全体人大代表集体长时间鼓掌,电视机前的我也泪流满面了。据我的观察,农业税对丘陵地区农户的影响最大的,比如靠近成都周边如温江等,因为土地肥沃,高产值产品及种类多,离大城市较近,交易方便,就算纯农业收入也不算太差,像我五叔、表哥纯种田在90年代中期也买了20寸彩电什么的,吃得也不差,隔三岔五的还给我家拿点新米,自己养的粮食猪的猪肉什么的,比稍微差点的国企职工过得还好得多,取消农业税能让他们过得更好,但是没有质的飞跃。而像我爸老家四川仁寿之类的贫瘠农村,取消农业税对他们来说生活向好的方面变化更大很多就是这点点钱就有了质的飞跃。而对于我刚才提到的那种深山里绝对赤贫的来说,也不太有好多变化。

              不过中国的农业税比印度的地租好多了。我们常说中国旧社会地主拥有良田千顷、万亩,人家印度的数值才没有那么高呢,只有几十上百,只不过单位是平方公里。

              (注2,菲律宾现总统阿基洛三世家族的甘蔗庄园是60多平方公里,约占菲律宾全国耕地面积的1/1400。cctv曾经播放过一部菲律宾电视剧,除开其狗血一般的爱恨情仇主线,其对菲律宾国内政治斗争和21世纪的封建农庄的描写让我目瞪口呆。在21世纪的手机时代,庄园主在外害人不成,回去生气,然后拿个鞭子到庄园里,随便找个借口就拿鞭子抽人,被抽的还不敢或者更让观者绝望的是[red]不愿[/red]反抗。而剧中还有个情节大概是因为庄园主想提高生产率换人租种一类的,记不太清了,反正是对雇农不利的,然后雇农找到庄园主说了句“我们这些雇农世世代代都在你家的庄园里租种,你怎么能赶我们走呢?我们能到哪里去呢?”)

              据我所知,因为土地面积大,印度的地主们不是直接租种给雇农的,他们往往采取分包制,而且是先分给大的承包商,再层层分包下去,到了雇农手上的时候多的已经经过了4、5层剥削了,因为印度还不像菲律宾那种家族式的,需要零散的雇农来竞争,有些就提前收租金,这些彻底的无产者怎么有资金交租金呢?借贷。于是如果一年下来没有什么收成,这些农民的结局有很多是自杀。因为还不起贷款,下一年就借不到款,就租不到地,就会彻底失去生活 来源。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农民自杀比较多的原因,同样为什么小额贷款在南亚是如此的重要。背了一屁股债苦干一年收成怎么样?不知道,现在高科技条件下也只能靠天吃饭,何况很多还是原始种植方法。我想这也是印度思想为什么注重未来的原因,因为他们没有未来,或者说未来在哪里不知道,只能空想。

              (注3,我2004年在四川某村庄看见有农信社的人来收贷款,在村子里问村民某某在那,村民就问他们什么事情,他们说是农信社的,某某2001年贷了150元一年期贷款 ,一直没还,村民就给他们指了下最破的房子就是,他们走到门口看了看,扭头就走了,知道肯定还不起。国内这种比较多,真要还不起也拿他没办法,至少要保证人家的最基本生活,不能剥夺人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如自留田等。所以阿玛蒂森跑到中国来推销他的小额贷款没人鸟他)

              回到主贴吧,主贴中的农民担心租金问题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没有妻子的协助,他完不成租金就基本上死路一条,如果还有年幼的孩子的话,就是一起死。在那种恶劣条件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多数男主人还是要干得比女主人多的,因为毕竟男人的生理条件在那里,不干活,不苦干活只有死。至于牛嘛,在很多时候真的作用不多。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人大多都有颗善良的心。除了像佩洛西那种政治流氓的欧美各国普通左派老百姓也好,我被大家所批判的提法“小资”也好,都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来看待同类甚至异类,我都觉得应该尊重,感谢。但是有些是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代入进了不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国记者和国内城市居民们都在想,人尤其是女人怎么能比牛还干得多呢,肯定是男人不干活虐待女人嘛,不过现实是残酷的,生产力低下确实如此。有人在这贴里调侃我说他家里有条狗问我愿不愿意被比喻一下,我想说如果你在街上流浪只有这条狗陪伴你在垃圾箱里捡食物,你会觉得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都不如你这条狗,你还不愿意把你的狗比喻成人呢。有人看见过每天早晨6点半天还没亮透,8岁的小女孩趁着父母在睡就漫山遍野的放牛吗?如果按有人观点这是虐待儿童了。不是父母虐待她,而是她知道父亲昨天昨天在采石场背了一天的石头,母亲在山上种了一天的地,累。有人听说过三年级的小男孩顽皮仍石头砸伤了牛的眼睛,被父亲一棍子打断腿吗?有人说为了牛怎么能打伤自己的孩子呢。但是男孩子自己知道,春耕要来了,家里缺了这头牛拉犁,收成不好,说不定自己的学费就没了。这些都不是旧社会,这些都是21世纪的新中国的真事。

              (注4据我所知,近年来四川有些很穷困的边远山区也已经免去了学杂费,课本也是循环使用)

              (注5目前一头耕田的成年水牛价格为5000元左右,去年人家送我一部iphone4,我还不想要,目前价格为4000元左右)

              通宝推:muiaao,
              • 家园 身为农民后代,宝推下

                虽说是江南水乡,今天的魔都,作为郊区农民后代还是宝推下你的文字。

                82年生的我,小时候一个记忆就是嘴馋,吃不饱,一直到高中食堂都满足不了自己的胃口。一个记忆就是穷,一点点钱也需要付出极大的劳力,为了节约一点支出,全家可以劳动上半天。还一个记忆是累,农活和造房子是不分工作休息时间的,今天自己开了个小作坊,一天开车两三百公里出去验货之类渐渐都觉得累,而父母时至今日还在自己动手修葺家里的房子。

                上个礼拜帮家里拌水泥砂浆,我妈妈说,用铁铲搅拌的样子还不错嘛。我心想,80后魔都人会拌水泥的,绝对不是城市人,只可能是郊区的农民后代!

          • 家园 某些男同胞果然是不能得罪的,不然女生就被钉了标签了

            真的,我很荣幸的这辈子第一次被标上“城市小资女”。。。我这辈子还真就没跟这标签有任何关系,金钱上不够,思想上没那个境界,不过就爱看个时政论坛,就成了小资女了——如果她们能做到我这境界叫小资,就不用在破咖啡店里面举个LOGO包包拍个小清新摆谱了——想想都恶心。

            不过我是该哭还是该笑呢。。。我想念一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会给我钉上自带干粮的标签么?有可能。

            回归正题,大家分明是因为把女的和牲畜相提并论而让人不满,您在这里歪题做什么。把人和牲畜比,您不觉得大不了没事,因为您不是女的。当然,如果您觉得洗地不够力道,请继续,请用力,最好擦白了,不够白请喷点油漆。

            在西西河好几年了,最近真是什么观点都见识了。。。

      • 家园 这句话的关键不在于干多少活吧,

        而在于把人,还是自己的妻子,和牛相提并论。

        • 家园 在印度牛不是一般的畜生
          • 家园 我家的狗狗也是很受溺爱的,有谁愿意和我家的狗狗相提并论吗

            有谁愿意和我家的狗狗相提并论吗?

            • 家园 说句好笑的话

              我家的猫是很溺爱的,我表妹小时候说我要做猫。我外婆有时也想做猫。曾经对我说我要是猫就好了。整天吃了就睡,睡醒就玩。人对它不打不骂,上桌子上床的。和人在一起看电视。看到有老鼠就去抓。注意,是电视里的老鼠

              • 家园 说句不好笑的话

                你和那位提到狗的网友还只是把猫狗当好玩的宠物对待,要是真到了中国古典戏曲“只有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境地,你才知道“畜生”的宝贵。

                当年我工厂倒闭的时候,员工遣散后,我和另外一个人加一条狗在半山腰几乎没人路过的厂里等收购旧货的来拉设备,在等待的一个星期里,十几亩地的厂区里静悄悄的,听不见一点声音,除了给我们送盒饭的山下小餐馆的老板娘,都看不见其他人,此时人和狗感情上都是一样,没有高低之分。半夜有路过的摩托车灯光闪过,心里在想是不是有人来盗窃哦,如果是明抢该怎么办,那时候对人的信任还不如对“畜生”的信任

                所以我真的不觉得把人和牛等劳作的家畜比喻有什么,我的观点能协助人劳作的就是善的、好的,比喻到一起也无所谓。

          • 家园 那也是畜生啊
    • 家园 看看那些评论,有些也是匪夷所思
    • 家园 宁可民主地欺压妇女,也不能独裁地男女平等

      美国那些支持达赖的女人一定不愿意到西藏生活。

    • 家园 丑恶都是传统造成的

      民主是伟光正的。媒体前一段时间报道印度强迫卖淫的报道也是这个用套路,"传统导致了...。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