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乱谈狙击手与狙击步枪 -- 老钟之

共:💬114 🌺3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迫击炮可以很好的压制阻击手

        3)伊拉克作战中,一个部署在400米外建筑物高点的射击小组(带12.5mm反器材狙击枪)在兄弟部队与反抗武装的街头枪战中,使用专业的狙击步枪封锁了背后的一条重要街道,并射杀了数十个企图包抄的反抗武装士兵(同样是那部纪录片,忘名字了),成功帮助友军脱困。

        那是欺负伊拉克人只有火箭筒,没有迫击炮。如果伊拉克人有一门射程2000米的60炮,在狙击手第三次射击时就可以把他们送上天。

        哪些伊拉克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 家园 是的,兄弟连里迫击炮炸躲在教堂里的德国狙击手很有效

          但那是狙击手已暴露的条件,在很多条件下迫击炮手不知道该压制哪里,因为狙击手是在太喜欢换位置,也太擅长隐蔽了。

          • 家园 不光是太喜欢换位置,也太擅长隐蔽。

              两军对垒,枪声象放鞭炮时,谁能搞清哪一枪是狙击手放的?

          • 家园 美国狙击手在伊拉克很少换地方,欺负

            伊拉克人战术素养低。

            刚才提到的《心在瞄准镜》那个录像中的美军狙击手,用.50大狙连开几十枪,前后几个小时。以.50大狙的声光效应和膛口装置激起的尘土,应该早就被人发现了。

            但炮兵是个技术活,即使是用60炮也不容易。伊拉克的武装份子恐怕只会用迫击炮放烟花,想打中1700米外的狙击手就难为他们了。同时炮兵也是一个团队,也需要观察手、通讯系统,反复校射,这是一支军队应该有的系统,对那些乌合之众就算了吧,连AK47都打不准就不要谈什么迫击炮了。

            • 家园 这倒是,几个美军在伊拉克成功的战例中,没一个换地方的
              • 家园 插几张图片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注意看,光溜溜的枪管只尾部与机匣相连,前面是悬空的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上面是M21,下面是M40,有着粗壮的枪管,洗练简洁的外形

                • 家园 【原创】乱谈狙击手与狙击步枪(续四)

                  好不容易贴上图片去了,我们继续。

                  六、先说一说军用与警用

                  前些日子警方误伤人质的事件炒得挺火,我们就先把SVD放一放,说一说军用与警用狙击步枪。有的人会说了,枪打得准就行了,还分什么军用警用,实际上我国由于体制限制,长期以来只有军方才有权力下达枪支研制开发任务,警察其实一直都使用军用狙击步枪,不过近年来好象变了,9毫米手枪、各种催泪弹、非致命杀伤武器等也由警方下达研制任务。其实对狙击步枪,包括其它枪支,军用警用要求还是各有不同的。例如54手枪,军方嫌他弹容量太小,警方却认为他杀伤力过大,穿透力过强。

                  还是接着说狙击步枪,军方要求重量尺寸不能太大,便于单兵机动携行;要结构简单,结实可靠,便于维护保养,因为要经常在野外使用,要能够抵御风沙、泥水的洗礼。警方却不介意这些,一般来说,在警察使用狙击步枪的场合,一般都是人质劫持事件,地点大都在城市或者村落,警方已经充分的控制现场,狙击手一般都是坐着车来,尽量利用房屋、树木、汽车等障碍物尽量接近目标,射击距离一般不会超过100米,(上海那次肯德基劫持事件,警方利用店内的纸箱接近目标,最后射击距离好象不足15米,警察根本没用什么狙击枪,直接用79冲锋枪搞定)。狙击手不用担心罪犯会反击自己,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敲掉对方,保住人质。因此,枪的质量重一些、体积大一些都不是问题,反正用不着扛枪跑五公里,质量重反而便于控制枪支,提高射击精度,维护保养工作都是在警局里做的,也不是问题,所以警用狙击步枪最关键的性能参数就是精度,军用狙击步枪一般都是瞄准人的胸部,而警用狙击步枪却必须瞄准头部,极端情况下要射击所谓的鸡蛋大小的人中三角区,以确保一枪致命。

                  当然,在此慎重声明,这里主要说的是大多数国家的警察,不包括那些要面对墨西哥毒贩、俄罗斯黑帮等拥有大杀器的准军事集团的警察。

                  七、俄国味的SVD

                  SVD,前苏联狙击步枪,伴随着熊的崛起,他也和AK步枪、米格战机一样,散布全球,从越南的茂密丛林到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从非洲的草原沙漠到伊拉克的城市巷道,SVD流遍全球,荼毒万里,TG再一次不能幸免,在79年越战缴获越军SVD后,立即迫不及待的山寨克隆,称之为79式狙击步枪,后来又叫做85式狙击步枪。

                  1963年,前苏联决定开发一款狙击步枪来接替莫辛纳甘狙击步枪,莫辛纳甘步枪是沙皇时期生产的一种手动步枪,基本上就是毛瑟步枪的俄国版,由于精度好,加上狙击镜后做为狙击步枪在二战中广泛使用,<兵临城下>电影中瓦西里用的就是这种枪,另外,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战士张桃芳使用的53式骑枪,也是莫辛纳甘步枪截短枪管后的一种改型,张桃芳甚至都没有条件使用什么光学瞄准镜,也照样取得出色的战绩,嘿嘿。

                  多家设计局的设计师展开竟标,最后经过残酷的测试检验,德拉贡诺夫设计的SVD击败卡拉什尼科夫的产品,获得大量生产装备部队。说一句题外话,虽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TG好象很少采用产品竞争机制,所以设计的武器精品较少,不说也罢了。

                  既然SVD也称之为狙击步枪,那当然首先我们要看这支枪为提高精度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第一是采用短行程活塞的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活塞单独地位于活塞筒中,在火药燃气压力下向后运动,撞击机框使其后坐,这样可以降低活塞和活塞连杆运动时引起的重心偏移,从而提高射击精度。除了采用半自动方式外,SVD还在导气管前端的气室有一个气体调节器,用来调整火药燃气的压力。在平常环境及保养良好的情况下,调节器设在“1”的位置上,但当使用环境恶劣或战争上无法正常保养,造成导气管积碳过多影响正常操作时,可以将调节器设在“2”的位置上,增加推动活塞的压力。第二是采用直枪托,可以将后座力直线传向后方射手肩膀,这也是提高射击精度的一种措施,象AK47那种弯形枪托虽然更利于射手视线平行枪管轴线,但后座力易导致射击中枪身整体上仰。此外,SVD的扳机设计比较复杂,为的是保证扣动扳机时力道更平和。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SVD似乎并没有过于追求高精度,或者说高精度并不是他的追求目标。资料宣称采用专用狙击弹的SVD有效射程800米,但从其设计来看,很可疑。楼主曾经在部队接触过我军的85式狙击步枪,当然没打过。就得到消息,一般400米距离的人体躯干目标可以准确命中,优良的射手才能首发命中600米外的目标。当然我军使用的是普通的53式枪弹,并没有装备专用狙击弹,但SVD射击精度逊于M24、M40是没有疑问的。

                  难道前苏联没有能力开发一款精度高于M40、M24的步枪,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连飞机、导弹、卫星都不在话下,狙击步枪的技术含量当然不会难倒才华横溢的前苏联设计师。我认为,这涉及到美苏军方对轻武器装备训练使用的不同思考,这正是下节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这张图比较清楚,能看到许多细节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就是枪好象有点长

                  通宝推:云汉,
                  • 家园 TG好象很少采用产品竞争机制应该跟国情有关

                    TG当年的科技实力军工实力是根本没法跟毛子比的,要集中力量才能干成事,采用产品竞争机制的话会把本来就薄弱的力量进一步分散。

                    • 家园 还是体制原因

                      TG当年的科技实力军工实力是根本没法跟毛子比的,要集中力量才能干成事,采用产品竞争机制的话会把本来就薄弱的力量进一步分散。

                      不能认同这种说法。这又不是设计火箭、卫星、飞机、核潜艇、坦克,只不过一支枪罢了,谈不上会分散力量、影响大局。TG一般都是两种方式,一是军方把研制课题、经费下达某厂或者研究所,再由某厂(所)展开技术攻关、研发、试制,军方最后检验考核,合格后生产装备。每个军兵种都有自己下属或者关系密切的厂所、这也是陆军反坦克炮兵、装甲兵采用不同口径火炮的主要原因;二是某厂(所)自已琢磨着搞技术开发,或者从国外搞来一套样品进行复制,试制出来后,自己跑去科工委或者军方高层推销,军方认可后批准生产及采购。当然八十年代后,政策还是相对活了,军方不采购的话,经批准后可以做为外贸产品走向世界。

                      即使是现在,类似西方国家那样的产品竞争机制也只是有限的展开,当然,这是趋势。

                      • 家园 惯性而已,根子还是在指导思想上

                        毛子从飞机大炮到机枪步枪的设计都是采用的这种竞争机制,而TG从来没有采用过这种机制,也是没有办法,穷人家,只有过点节俭日子,节俭节俭着就搞成习惯了,什么事都想着节俭。不过现在随着家底逐渐丰厚,做派也在慢慢改变,成飞有个黑丝,据说沈飞也有个重四的方案,有向竞争机制发展的趋势。

                        • 家园 还有个因素。

                            那时中国的工业底子太差,全国除了少数专业厂、研究所以外,技术力量太差,就是放开竟争也争不过那几个专业的。

                            文革中70年左右时全国备战,各地都自己造枪,我插队的旗(相当于县)铁工厂也造了两支半自动,打不了几枪就不行了。

                            就象搞飞机,厂子有好几个,但技术骨干就那么几个,各厂间调来调去。

                  • 家园 据说79微冲精度挺好
                  • 家园 挑个错

                    莫辛那干和毛瑟可没什么关系,根本不是从毛瑟来的。其实莫辛倒几乎是第一种用无烟火药的近代步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