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五百年来谁著史》了解如下真实的历史 -- 俺老孫

共:💬47 🌺219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过了

          中华民族不是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也有狩猎失败的时候,甚至被猎。

          如果一头狮子被羊戏弄后整天反思,我想它大概也没啥资格做狮子吧。胜败乃兵家常事,更是猎者常事,有必要如此刻骨铭心地反复反思自责自卑么?

          连吃啥都要反思,真的不自信若此?

          这就是个跟红顶白的世界,你第一,你的傻×饮食方式在跟随者的眼里也是高雅的,至少也有深刻内涵;你不是第一,你的一切都是要被否认的,呵呵,是不是啊?

          中国人过于自省,我挺烦这一点的。

          我是毛派,我觉得毛泽东的伟大,还有个不为广泛宣传但极为重要的一点,即爆棚的自信——老子就是这样的。呵呵,文雅的说,叫舍我其谁。

          • 家园 中国人,尤其常在网上混的

            喷的不少,安心读过点书的不多。所以整天搞点神话出来。

            世界各国的历史早表明了,人类都是一个鸟样,有起有落是物质世界的常态。也正因为人性相同,人类才有相互学习借鉴的可能。老以为自己或者他国特殊,那一定载跟头。

            • 家园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错的,姑且按我的理解去回复吧

              全人类都一个鸟样,呵呵,我喜欢这种说法,不仅各色种族一个鸟样,每个人也都一个鸟样。

              但是不是每个人,或者按兄台的说法,每个鸟人,就不需要自信呢?

              恐怕不见得吧?即便都是鸟人,自信的鸟人想必也比自卑的鸟人更鸟,对不?

              还有,都是鸟人,不见得就不特殊,鸟有百种,鸟人有千色,不同的鸟人自有不同的骄傲,想自傲还是找得到自傲的去处的。

              更何况,你上文里的那个鸟字,换做人字也可,既然这样,也就不妨碍鸟人们摆出个鸟样子,舍我其鸟也是可以说的。

    • 家园 献花,做个记号。回头 来拜读。
    • 家园 谁说过的历史就是裹脚布,但裹脚布的多姿多彩才是重点

      裹脚布里面包着其实是没人有兴趣关心的。

    • 家园 看《五百年来谁著史》了解如下真实的历史(续)

      四、从鸦片战争推导出结论“落后就要挨打”是不准确的,

      鸦片战争大清国的失败,割地赔款,以往一直是以败于英国的坚船利炮,是落后的中国无法抵抗英国强大的战争力量。但考察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文过饰非的表象,英国派来进行鸦片战争的根本不是什么强大的战争力量,只是从殖民地印度派来的几艘木制风帆船,六七千士兵,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伙海盗。根本不足以进攻诺大的大清国,充其量也只能在沿海进行一些骚扰。但便是这疥癣之患就已经让愚蠢自私、腐败无能的满清皇帝吓破了胆,再加上一些从鸦片贸易中获利的满洲贵族、地方官吏、汉奸买办们的花言巧语,便使鸦片战争以割地赔款屈辱结果令中国走上了万劫不复的殖民地命运。“…例如浙江巡抚刘韵珂在道光22年2月上奏说如果战争再继续下去将会产生十大可虑,其中最可虑者却不是英军而是‘沿海七省,警备已将两载,——计七省一月之防费,为数甚巨,防无已时,即费难数计,糜饷劳师,伊于胡底?’结论竟然是:与其耗费大量军饷调集大军与英军作战,不如一次性向英国赔款,后者不过是白银几千万两,而前者很可能就是无底洞。…”所以说“落后就要挨打”是错误地总结了历史,如果掌权者只顾个人及至小集团的私利,不顾国家民族的大义,甚至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来换取个人、乃至小集团的蝇头小利,那这个国家必然要挨打、受欺。

      • 家园 当时确实是落后

        具体的细节可以看看《《天朝的崩溃》》,当时清廷的技术是严重落后的,比如:看到英军的汽船(steam ship),大清认为肯定有水牛在河里驱动!还有地理知识非常原始:大清当时有奏折讲:今日谎称英格兰,明日谎称美利坚,怀疑他们是一群人(记不清具体的语句了),整个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印象中英军只有10几个伤亡,而且大部分由于疾病。

        虽然不至于像西班牙几百个士兵击溃几万印加士兵,但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这里又回到鸦片贸易:为了对抗季风,英国商人投资研究新的造船技术,这样每年就可以来往广州,印度三次(具体记不清了),后来鸦片商人就开始用steam ship了,这些投资的基础是鸦片的暴利,如果你确定只要船能安全到达广州,鸦片能保证畅销,谁都会投资,还有就是为了对抗海盗,汽船上都配备精良的火炮,水手也是经验丰富,勇敢善战的。

        这些技术革新打鸦片战争时都用得到。

      • 家园 这个看的太浅了

        鸦片战争,比的是军事科技,更是国家体制,特别是财政和动员。

        这个财政动员能力,在具体反映上就是“费难数计,糜饷劳师,伊于胡底?”应该思考的不是道光帝及其官僚的吝啬,而是为什么一支远道而来的异族远征军,竟会比一支本土作战的军队更有后勤力。

        如果死不投降,不吝财不惜命地咬牙打下去,真的就能“天朝威武”么?实际上20年后的太平天国战争已经证明了,财政糜烂状态下,继续用兵,最后的结局就是天魔解体大法,中央权威丧尽。最后还是一个败局而已。

        窃以为要看懂鸦片战争,国内最好的研究还是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其余很多,玩票而已。

        • 家园 全方位的不同啊~

          就是两个不同游戏规则下的玩家,碰巧开始玩一种游戏。不幸的是,按谁的规则来玩,是靠谁拳头大决定的。

          其实清朝那个财政和动员能力,本身也没有什么问题,要他自个儿活着,也活得还行,老百姓也能过。碰上了要打军事硬战,悲摧了。

          看茅海建的书里面说外交的,更是看得瞠目。后人广为诟病的外交领事权,不是外国人打压下被迫交出的,反而是从道光帝到各个基层官员都汲汲不可耐要伸手送上的。外族红毛还是由外族红毛自己管,不要生事啊~天朝一向这个政策啊~~

        • 家园 是的,事实上林则徐最早认识到差距的

          后来大家一厢情愿的认为林则徐能扭转败局,实际上,林很早就看出了中英的差距,好像还组织过对西洋文献的翻译,从这一点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很多官员应该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为啥洋务没有马上开始,值得在挖掘。

          • 家园 如果英国人能够干掉林则徐

            中国也许就有救了。如果英国人不是北上寻求与朝廷对话,而是提前正面攻击广州,把林则徐击败杀死,中国也许就能早点觉醒了,至少不会输给日本那么多。

            实际上一鸦战败以后,很多人还是沉醉于《说岳》式的历史幻想中。认为如果不是道光帝听信谗言,用一帮投降派替换林则徐这样的忠勇之臣的话,咱们大清朝一定不会割地赔款,屈辱求和,而一定是一鼓作气,直捣黄龙了。但是实际上林则徐当时的江防措施,除了厚集兵力勤加训练,比琦善的解散兵勇稍好以外,其他的拦江锁、死炮台、舢板火攻舰队等等,和琦善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如果英军正面全力进攻的话,林则徐除了城陷殉国,也没有别的出路。

            即使到了湘军早期,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对洋务、对洋人,也仍是这种《说岳》式的认识水平。直到后来进军长江中下游以后,尝到了洋务的厉害(胡林翼吐血而卒)和甜头(曾左借师助剿),才开始真正思考体制问题。而这时,中国从一鸦战败算起,已经浪费了20年时间了。

            当然,这么说,不是要埋汰林则徐。林毕竟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很多事情,他已经看到了,或者隐约感觉到了,但是却没法说服那些未见过洋人的“忠臣义士”么。等到他死了,那历史就更是只能任由人家打扮了。

            相比之下,日本有萨英战争之败,让那些唱高调的“忠臣派”早吃点苦头,能彻底洗心革面而又不伤筋骨,真是历史的幸运。

            • 家园 啥玩意儿啊?

              教科书没有错,别逆反到弱的地步,还是逆向民族歧视下的蛋。

              你的假设是中国不反抗早点失败就会早点维新?笑啊。

              我一直认为,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是个偶发事件,不管有没有战败,中国都会走现在后来的路。如果胜了,可能走得更顺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