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音解韵 序言 -- 木雅之岗

共:💬12 🌺12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音解韵 序言

    就这样开始吧。虽然有些大言不惭,还是欢迎大家捧场。

    关键词(Tags): #说音解韵(大圆)#音韵(大圆)通宝推:唵啊吽,
    • 家园 桃夭

      大家听音乐先。一段配乐。

      [MP=200,70]http://gcpd.bplaced.net/index_htm_files/10298560-20111007210201.mp3[/MP]

      再来读诗。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桃花帘外春意暖,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桃花帘外开依旧,帘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怜人弄清柔,隔帘折枝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自多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倚,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媚。

      若将人面比桃花,面自桃红花自美。

      -

      再去看芷蘅的新短篇小说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

      没心情写什么东西。就随便剪剪贴贴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青青子衿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周末翻来覆去地听这首青青子衿,完全沉醉在他的意境里边。以前读的时候,虽然喜欢,却远未到沉迷的地步。昨天开始听的,应该是所谓的仿古乐舞。毕竟,我们谁也不知道两三千前, 我们的祖先们,是如何在城门口徘徊,在城墙上眺望,在直道旁问询,难道就没有一封信,一句话,一个身影过来么?

      其实我现在听的,还是用普通话国语发音体系的。虽然听觉上有些别扭,好在乐与舞的相和,部分弥补了音韵上的缺憾。

      短短的三段,用了三个韵脚。

      一个是闭口韵,衿,心,音,都是官话里边的 m 韵脚,也就是说,借用普通话拼音表示,是为 ji-m (gi-m), si-m, yi-m。只是到了近代,在华北的汉语里边 m 韵脚消失,全部化为 n 韵脚。

      第二个韵脚其实也是个尾音韵。佩,思,来,其实在普通话国语体系里边是怎么听也不押韵的。但是仔细考察pei, si, lai, 其实结尾都是现代所讲的齐口音,i。那么,如果把发音略为修改为 pe-i, si-i, la-i, 也就是说,把那个尾音读出来,例如,来,读作 拉伊, 思,读作 思伊,佩,读作 佩伊,是否押韵听起来就好多了?

      第三个韵脚其实不是韵,而是诗经楚辞里边常用的尾字,兮。达,阙,月,后边两个字当然可以认为是押韵的,但更多的,读起来还是兮字给人的感觉在听觉上更好一些。

      在韵脚之外,四字一句的诗句给出了典型的4/4拍的节奏。而诗句的平仄转换也有独到之处。

      青青与悠悠两句都以平声为主,第三字为仄,而第三句全为仄声,纵我不往,一日不见,都是这样(一与不为入声字,需顿挫短读)。到结尾则为平仄相间的了。当然,押韵都为平声。

      -------------------------------------------------

      诗经,代表了中华文化传统中远古西羌文化为主那一只,具有周文化坚实、厚重、谙于人事的务实风格。四字一句的诗句往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1/4,2/4,4/4 拍的节奏都很适合。而两汉魏晋的古诗直接继承了诗经的传统。而平声入韵也暗合汉唐清商乐五声音阶的传统。

      无独有偶,曹操的短歌行也有青青子衿一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一个人满50岁了,他还能有梦想吗,他的梦想还能实现吗?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约两年前的时候,2009年的12月3日,有一个传说。在一个舞蹈教室里,一个老师,在为学生做训练的时候,出人意料地,以前几乎没有的,独自舞了完整的一段踏歌。

      因为那天,这位老师的老师,逝去了。孙颖,在81岁的时候,因癌症而逝去。

      舞蹈踏歌,楚腰,谢公屐,相和歌,等等的作者,孙颖,出生于1929年。学声乐出身,后改舞蹈。当过右派,做过牢,回到舞蹈界已经50岁了。却从五十岁开始,一步步地从发掘出来的墓砖画像,石窟雕刻,古文献中寻求自己的梦想,编做了深具汉唐古风的舞蹈。

      在他的心里,有一种执念,有一种中国自己的美,而且他有信心,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好的,比如,从他的相和歌里,从他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里,让我们来感受,那种久违了,两汉魏晋那种所谓的顿挫,气势与凝重却又古朴,活泼,雅正和婉的律动吧.

      ---------------------------------------------------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g5NDgxNDky/v.swf[/FLASH]

      ---------------------------------------------------

      希望大家喜欢。

      通宝推:南方有嘉木,王二狗,回旋镖,履虎尾,
      • 家园 赞!

        国风时期的音韵更是一笔糊涂账了。照理说郑风多来自现在河南一带,但2000多年打来打去的,这块地界方言的“纯度”反而可能很不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

    • 家园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现今的春节,在古时被称作元旦。而元旦前后的过节非是元旦一天,而是从之前的腊八就开始了准备,再过小年,过大年,守岁,初一,初二,直至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夕,也就是现今的元宵节。传统的元宵是要放灯的,所以才会有夜放花千树一说,也才会有灯火阑珊处的出处。而凤箫动,玉壶转,鱼龙舞,更是描述了元宵灯会的喜庆游闹场面。

      ----------------------------------------

      回到本楼的主题,音韵上来。不得不承认,汉字实在是个奇妙的人类发明,只要认得那些字,哪怕是读不出来,也能够在脑海里边凸现出那节日的热闹和欢庆,以及情人间的儿女情态。

      但是毕竟还是读起来更有味道。

      本词压鱼虞部,上声去声通押。所以韵脚八个字,树,雨,路,舞,缕,去,度,处。

      用今天大陆的普通话和台湾的国语读起来这八个字其实在听觉上是押韵很勉强的。原因嘛很简单,就是在普通话/国语的发音体系里边,上面八个字分别是所谓的合口呼和撮口呼,也就是说,树,路,舞,度处五个字的韵母是 u,读起来开口发音后嘴唇要合起来。而雨,缕,去三个字则不同。他们不是 u 韵母,而是上面加了两个圆点的 u.. 韵母。开口发音嘴唇有一个撮口的过程,所以被称作撮口呼。

      现代的普通话国语发音体系把汉字的发音分成了四呼,开齐合撮,都是用张口发音后嘴唇的动作来规范的。开,就是嘴唇打开,齐,就是嘴唇读 伊 这个字的动作。

      但是在中古以及近古的官话体系里边不是这样的。比如这首词里边的八个字,在听觉上应该押韵很舒服的。我们怎么知道他们押韵很舒服呢?

      很简单,就是把需要撮口发出的音按照官话体系来发音就可以了。

      树,路,舞,度,处五个字不去管他。看看另外的三个字,雨,缕,去。当我们把 u..的音分拆开来,也就是把开口,发音,嘴唇的动作慢下来,就可以发现,雨,是发 i-i-u, 缕, 是发 l-i-u, 去,是发 q-i-u 音的。

      学过普通话拼音的人要问了,那不是发成 有,柳,求(去声)了吗?不是的。因为普通话拼音方案里边讲了,有,柳,求(去声)的拼音正确写法是 i-o-u, l-i-o-u, q-i-o-u,写成 iu 只是为了简化。^_^

      好了,这下这首词的押韵就完全了。

      那么,这么读的方法是不是就是辛弃疾写下词的时候的读法呢?我也不知道。但是,在很多的方言里边,不光是南方的粤闽赣湘吴语里,还包括四川,湖北,安徽等等的官话方言里边,其实很多普通话国语里边u, u..分读的字都是混读的。比如,武汉话里边说楚,就被发成 吃鱼 的音,当然这在普通话国语里是没有的。而这,也正是在隋唐开始的切韵广韵平水韵,也就是官话发音体系里边鱼虞通押的根基所在。而华北一带鱼虞分读据说是在明代中后期才开始出现的。

      顺便提一下 蛾儿雪柳黄金缕 这一句。这里边的儿,在格律诗词里边应该读作霓的音。为什么呢?因为形声字啊。儿,霓,倪,鲵,睨,猊,都是发同样的音的。同样的,二,腻,尔,你,都是这样。这也是普通话/国语体系里边的一个读格律诗词不押韵的典范。

      再回到这首词吧。

      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而这句煞拍的最后一句,则是这首词的精妙之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认真的人最美丽。

      只有认真的人,才会在众人当中千百度地寻他,也只有在千百度的寻找之后,才能体会到蓦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犹疑与悲喜。

      ----------------------------------------

      李焕之,春节序曲,中央交响乐团

      [FLASH=450,362]http://pod.inetradio.cn/play.swf?uid=3676&pid=39233[/FLASH]

      很喜欢。

      通宝推:履虎尾,
    • 家园 菩萨蛮 李白

      ----------------------------------------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

      这几乎是千百年来每一本严肃的词书都要放在第一篇的,所谓百代词典之祖。

      这也是千百年来每一位词评家,读词者,爱词者,写词者,都花费时间精力脑细胞去反复咀嚼的,一首词。没有人会说这首词不好。但是,这首词好在哪里,却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品位。

      ----------------------------------------

      毕竟,词在唐宋时代是要拿来唱的。作为百代词典之祖,它的精彩之处何在呢?

      其实,这是一曲归心似箭的游子,与翘首以盼的爱人之间,异地相隔时心灵间的二重唱。

      谈到归心似箭,最为贴切的,莫过于归途上的马蹄之声,莫过于纵马驰骋时,眼前倏忽远去,却又不断加重归家之情的山光水影。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两句话中,漠漠,织,一,碧,都是入声。也就是说,都要读的短促,顿挫,而在平林的悠远之中,突如其来的两个短促发音的漠漠,加上随风飘散的炊烟也罢,烽烟也罢,都归结于一个蓦然停顿的织字,而这个织,不也是纠结缠绵在心中的归心吗?于是,寒山的葱翠,也成了伤心的碧。

      让这种短促顿挫的急迫之感尤为浓重的是,两个闭口韵字的应用。林(lim),心(xim),分别在平声后闭口,再突如其来地张口发出急促的漠漠与碧,于是平林漠漠起头,而以伤心碧结尾。

      此两句的结尾在普通话国语体系里边虽然都是 i 韵母,但在听觉上是不同的。而在本词中,他们的读音事实上应该是读作i(ek)。再后两句的韵脚,立与急,读音应该是i(ep),也就是最后要合上嘴唇的。

      如果说,开头两句是归家之人耳听马蹄之声,目过当归之色的内心描述的话,接下来两句,就是在家之人千回百转的委婉之语了。

      瞑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色,入两字过后,读起来全然是平声字为主,高楼,人在楼(上)愁。而有与上字,尽管是仄声,但却是不需顿挫,却有高低婉转之意的上声去声。于是此两句正是以思念,期盼的缠绵来回应前面两句身在旅途心在家的内心激荡。

      接下来的两句更是将那种恨不得马蹄声再快一些,再快一些,快的像鸟儿飞翔一样的心情用连续的入声表达了出来: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其中,每一句的开头都是入声,玉,宿,结尾也是入声,伫立,急,而结尾的入声又都紧跟在音调高平悠远的阴平声之后,空伫立,归飞急,读下来,直有一种想把胸膛撕裂开来,把心放出来,直接飞回家中的急促之感。虽然这种急促,欲说却休的感觉,不得不回到现实当中,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这之中没有一个要短促发音的,但却实现了从仄声到平声的转折,也就是从心情激荡,到心思平复之间的转折。

      何处是归程,可以读得婉转而缠绵,当把处字以及后面的归程读音拖长之后。而结尾一句完全是平声了,除了那个短字。

      这样的两句不正是妇人情切切意绵绵的抚慰话语么?不正是游子激荡内心平静下来后的近乡情怯么?马儿再快,也是要一座长亭,一座短亭这么更替的,不是么。而心中的那个倩影,不也正是在一座短亭,一座长亭这么更替下去的后面么?

      ----------------------------------------

      郑愁予 错误

      -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

      足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通宝推:履虎尾,南方有嘉木,leqia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