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写写九十年代农民的琐事吧。 -- 农民甲

共:💬91 🌺39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吃香蕉不剥皮的事情

      我是在南方城市长大的,所以打记事起吃香蕉就是要剥皮的。

      我第一次知道有人吃香蕉不剥皮,是看范伟的《耳朵大有福》,他演一个东北退休(下岗?)老工人,拿香蕉待客之前,就用刀把香蕉切成一截一截的...

      • 家园 一朋友78年出生,山东某地农村

        92年才第一次吃香蕉,恍惚知道要剥皮,但是不知怎么下手

        80 年代初上小学还是用石板写作业呢

        我是挺震撼的,因为他大不了我多少,离我长大的地方距离也不远

      • 家园 岔个话,那电影也看过,觉得剧本很不错

        当然演得也挺好。简单点说,就是人物很鲜活,故事内容其实也蛮深刻的。

        可惜就是,至少个人是没看到网上有什么关注,也没引发什么讨论的了。估计是不合潮流,虽然是带着笑来说当下小人物的故事,也还是不讨好了。

        范伟演得那个角色,买了包袋装方便面,泡进保温壶,而壶里的鱼汤记得是角色的患病老婆喝剩下的吧。他边和店主瞎侃自己不缺钱(类似的意思吧),边吸鱼骨头。好像还买了瓶啤酒。

        工作后很少看国产影视片了,《耳朵大有福》到是认真看完了。

      • 家园 俺相信有这个事情

        念书的时候 有次寒假回家带了几个柚子回学校 为了省地方,外面的皮扒了

        分了个给对面寝室 有个本溪的哥们就直接吃了

        还跑过来告诉我说里面的味道挺好,就是外面的皮不好吃

      • 家园 恩,那个不知道剥皮的是山西农村的

        应该是真的,我啃香蕉皮是因为吃的意犹未尽,哈哈

      • 家园 范伟那个是夸张了,城里人哪怕是吃劳保的也不会没吃过。

          七十年代时,我们插队地方的牧民,有相当多的一辈子也没进过城,他们真不知道,不要说易坏的香蕉,梨、苹果一类的牧区也极少见。有知青带回香蕉送给某牧民,第二天问他怎么样?回说很好吃,就是外面不好吃。

    • 家园 玉米叶子不错啦

      我在老家那阵,那是真的用玉米秸子啊。不过砖房还是土房可能主要取决于镇上有没有砖厂。有的话穷家其实也盖得起砖房,没有的话有钱长途拉的起砖的还真不多。

      • 家园 这个砖的问题,还在于农民有没有钱,不在有没有砖厂。

          在七十年代,一块砖也要四五分钱,盖一间房子几千块砖总要的,至少要用百把块钱,在那时农民搞个百把块钱也是不容易的事,那时吃盐还得用鸡蛋去换,手头没钱。

          土坯房就基本不用花钱,只要出劳力,而那时劳力是不用花钱的。

          69年我到苏北洪泽去看过,那里还不算是最穷的地方,农民盖个房子连窗子都装不起,只是在墙上开个20X20的洞,冬天就用把稻草堵上,条件好点的用塑料薄膜。

          那时的农村,除了少数富裕地方,能见到的砖房都是社队的公房。农村干部条件好些,也只能盖个砖皮房,就是四个角是砖的,墙的主体还是土的。

        • 家园 某甲说的是九十年代

          这个时候建砖房虽然对农民还是一个很大的成本,但是已经不像70年代那样不可想象了,条件好点的那时候起的就是后来普及的一层半的小房子,下边半层隔潮兼放杂物。另外乡里乡亲的,还可以用劳动力还砖款。窗户确实是个问题,很多用的都是城里淘汰下来的窗户,有一阵城市里有很多收旧窗户的。

          • 家园 我只能说,除了春种秋收那几天外,在农村最不值钱的就是

            劳动力了,农民倒是想用劳动力还款,人家砖瓦厂不干啊

            • 家园 所以说是乡里乡亲的才行

              而且要有壮劳动力。那个砖窑我见过,活很苦的,而且我记得好想有些工人当时要用块布遮住口鼻,好点的用一个简易的防毒面具,因为粉尘大?我现在也想不太明白砖窑为什么要用防毒面具。农村建房高潮的时候,砖供不应求,劳动力根本上,那时候北方农民工也不多,有也在城市,所以砖窑生产任务重的时候会有这种以劳动力抵砖款的情况,不过确实算的很低,通常要村里所有亲戚家的劳动力差不多10-12个人都动员起来在砖厂差不多干10天才能抵大概三分之一的砖款,而且不是总有机会这样。

          • 家园 九十年代就不一样了,砖房已经很多。

              08年回内蒙牧区,大部分牧民已经盖起砖房,那里的砖至少要从一两百公里以外拉来。

            • 家园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东北农村还是很穷的

              而且那时候三轮农用车还不像后来这样在农村普及,要拉砖要么是城里有亲戚有车,那在村里叫一个NB啊。。那阵城里司机都吃香的。要么就是人力,农村那时候路破啊,50公里已经是极限了,100公里根本就不要想人力拉砖。内蒙牧民其实很早就可以用大车拉砖,而且牧民有钱啊,改开前西藏那边就有牧民把好多张人民币贴在毡房里边当装饰画的——一方面没东西买,一方面确实有钱,改开后通货膨胀那段时间,牲畜这种实物抗通胀能力很强的。。

              • 家园 牧民是比农民富。

                  我们插队的旗因人口密度高,在牧区里算穷的,我们公社在旗里又算最穷的之一,一天的分红还能有七毛左右,俺LD在的公社能分到一块四左右,我以前说是三四块钱是搞错了。

                  联产承包后,又遇上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九0年左右一户牧民一年能轻轻松松地挣一万以上。

      • 家园 可能是没有砖瓦厂的原因吧

        反正老家是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才大规模的盖上了砖瓦房,人就是这样,住上了砖房之后,又怀念起土房的冬暖夏凉来了,砖瓦房,保暖不好,结果冬天就要比过去多烧柴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瞧我这人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