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谈文革—(1)儒家的缺陷 -- 猪啊猪

共:💬49 🌺245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公平的针对的是阶级这个层次。

          儒家的社会人分三六九等,曾经的新中国带给国人的平等观念延续至今。

          • 家园 三六九等也并不全是糟粕

            好比人的认知,10岁20岁30岁肯定都不一样,智商80,120,150的也很难说到一块去。同等认知水准的人才适合一起讨论,就好比上学也要从小学到大学分开对待。

            实际上因为认知和个体差异,达到全人类公平其实是很不“公平”的目的,实施难度更是高到天文数字,除非某天大家全是同一型号机器人。

            • 家园 差异不等于等级

              年龄和智商的差别比阶级矛盾和贫富分化不知道微弱了多少个数量级。地板或许有不平整的地方,但是不会有人把那个当楼梯。

            • 家园 说到智力年龄,我想事实是各阶级

              都有小孩老人,都有聪明人和傻子,不还出过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吗?阶级的区分和年龄智力并无很强的相关性,社会并不是高考,说白了皇帝是世袭的贵族是世袭的贱民也是世袭的,这才是三六九等。另外,就是新中国也有工资制度,哪有过绝对的平等,人们追求的永远是相对的平等,比如新中国相对旧中国的平等。现下为何拿文革说事,无非想多分点钱,要绝对公平的又有多少人?老兄多虑了。

            • 家园 我并不赞同你的 “因为认知和个体差异..."

              就按你的标准,儒家能够保证出生资质差别不大的婴儿,以后能获得公平吗?

              过去的几千年里,儒家把持的社会有过这样的朝代吗?

              儒家以后能达到这个目标吗?

              • 家园 儒家的巅峰是唐宋

                只是在宋代时开始走向类似于基督教的控制方向。而之前,从汉到北宋,儒家的作用是极其正面的,这也与中国科技人文发展相对应。所以要谈儒家,可以直接跳过明清,去找寻汉唐宋儒家的脉络。

                儒家筛选人才是从乡试开始的,就好比我们现在的高中。所以不存在以出生判优劣的情况。

                • 家园 商榷,唐儒和宋儒不是一回事。

                  科举虽然从隋唐开创,但唐朝到底还是一个门阀世家社会,政府各级官吏以世家弟子为主。所以有轻薄进士之说。安史之乱,残唐五代彻底摧毁了门阀社会的基础。到了北宋才有科举大兴,乡试筛选人才应是宋以后的事。

                  所谓的宋以后儒家向宗教转化,其实就是门阀社会解体以后,秦汉以来传承儒家或者传统文化的主体,世家大族不存在了。宋以后,变成了平民社会。为了维持文化的传承,宋朝一边大规模开科取士,一边鼓励民间修建祠堂和宗谱。同时建立了一个大而无当的官僚体制,用政府的力量维系文化的传承。但问题是由科举维系的这个体制本身是没有根基的,完全和西方中世纪的教廷一样是个寄生系统。儒家也不可避免的走向僵化,同时整个中国社会的精神也走向内敛。

                  • 家园 恩,事物在上升态时总会表现得更出色一些

                    儒家的发展脉络其实是比较清晰的,宋是儒家的巅峰,在与佛道的交锋中几乎完胜,并由此将佛道中的思辨思想引为己用,由此儒家作为思维平台的作用极其突出,中国的同化能力主体也就靠儒家这种容纳不同思想体共存的能力(也就是说任何外来思想所主张的东西都能从儒家那里找到一定的相似点)。唐宋的儒家始终在不停地汲取其他派系思想的精华之处,故而表现出足够的活力。可惜有利必然有弊,儒家吸引了大批聪明人进入思想界,使得其他领域人才贫血,这间接造成了国家羸弱。

                    我写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不是为儒家翻案,而是说明思维平台的问题。要讨论事物的解决方案,和思维的方法论,光靠争吵辩论毫无意义。必须有一个可以互相信任,更倾向建设完善的平台,这样设置一定的门槛就是需要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话不投机还硬要分出个输赢,徒然发泄情绪或过剩精力,实在于事无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李宗吾说过宋儒伟大

                      但是宋儒也最坏

                      中国学术走入死胡同全怪宋儒

                      • 家园 恩,强大到没对手了,自然也就要开始衰落了

                        儒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打败并吸收了最强大的对手佛家以后,抛弃了道家,这使得其基本上废弃了黄老之路,只能进而不能退,寻求权力控盘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 家园 说儒家倒不如说是中国文化

                          因为儒家本身不断演化,消化其它学派的知识,融合成中国文化。其实从董仲舒投靠汉武帝(依赖法家、兵家)开始阳儒阴法以来,汉儒搞文献及考古、南北朝不知道搞什么(战乱时期也没法搞)、隋唐和佛教竞争融合搞出禅宗、宋朝搞理学(吸收道家阴阳学说)。在承认天(天子)是老大,维护等级(所谓礼)的情况下,体系已经搞无可搞,优化到尽头。

                          所以觉得不应该叫儒家,应该叫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直到被西方打败,开始艰苦的重构,比如文化大革命。

                        • 家园 宋儒的强大其实是虚幻的,离开官僚系统的支撑宋儒什么都不是

                          宋以后,不仅儒家自身走向僵化和衰退,佛道同样走向衰落。相对于儒和佛,道衰落的更早也更厉害。从道教来说,张三丰之后道教无高人出现,到清末更是式微,而佛教在民国时期还能吸引知识分子加入。

                          • 家园 这么说多少有些不公平

                            一种学说取得统治地位这本身就是其能力的显现,如果因此把他归于受到庇护而显得“强大”,那么当初他弱势的时候凭啥上位?诸子百家和佛等外来思维可从来没松懈过,一直在旁虎视眈眈。

                            辩论很容易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逻辑陷阱里。而要脱出这个陷阱,就需要把视野拉远,同时考虑各竞争方的优劣,这样才能看清当初为啥聪明人都加入儒家。同样,这也可以用来分析为什么今天的聪明人都进入金融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