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金庸小说里的受伤规律[原创] -- 沧海晨星

共:💬110 🌺12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叫skyhook

          故事实在是编不圆了,只好作弊出金手指。

        • 家园 扫地僧不出现,问题可以认为没解

          有点像张无忌被困山洞里找到乾坤大挪移一样,死局,没有个厉害的东西出来就没解。

        • 家园 其实我看到扫地僧出场,忍不住一叹——无论扫地僧代表的佛法

          多么的高明,但都是有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的。如果不是扫地僧超人般的武力,哪里压得住场面。我们这边说:讲耶稣,讲耶稣。如果不是十字军的刀把子硬,谁管你瞎胡说些什么?

          所以金庸也没能对世俗道理有所超越,用了中华传统的外衣,骨子里还是西方适者生存的思维内核。没能讲清楚传统文化水至柔而天下莫之能敌的常态。

          实际上,每次让我们这些读者最爽的场景,都是主角用无坚不摧的武力说明一切的时候,可不是什么“以德服人”。

          通宝推:2313234454dfsd,
          • 家园 关键是以德服人服不了人

            要真有本书里,主角一以德服人,反面们就大呼服了,那估计也没人看

            说错,还是有那么一部的,西游记

          • 家园 这个跟美国超级英雄漫画原理是相通的

            核心是一个英雄史观还是奴隶史观的问题。

            英雄史观发展到极致,那就是尼采的超人:“猿猴对于人类来说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牠是个笑柄、还是个痛苦的羞耻呢?人类对于超人也刚好是如此:一个笑柄,或是个痛苦的羞耻。”超人完全不在乎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死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以电影《超人》为例,死多少人不要紧,超人推地球倒转就都活回来了。唯一重要的是超人不要死就行。类似的还有《七龙珠》超级赛亚人出场以后的故事,反派一上来先干死正派一片都没关系,地球毁了也没关系,反正主角赢了用龙珠复活就完了。由此可见,主角如果太强,道德就失去意义了,唯一有意义的只剩下谁强谁弱。

            另一方面,奴隶史观强调没人能一挑一万,“秒杀”纯属想象,只有用善良正义来团结大多数人才能通向胜利。这个典型代表就是前三十年的各种连环画、小说,主角都非常普通,甚至有些时候是集体形象。这种主张发展到极致就是《我们》,个人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抽象的原则。

            客观来说,奴隶史观限制了主角的能力,是有利于作者安排戏剧冲突的。那为什么英雄史观要远比奴隶史观盛行呢?因为人性都是自私的,都会受到权力的诱惑。尤其是男性,追求Alpha Male(指种群中最强大的雄性;例如猴王狼王,种马小说男主角)地位的冲动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道德仁义都是来自后天家长的教导,很多还是靠胡萝卜加大棒才培养起来的,自然不如发自内心对力量的渴望来的强烈。

            但是另一方面,无论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社会效应的角度来说,但凡有点自尊的作家都不愿把自个儿的主角写成色情狂和暴力狂。一方面名声不好,另一方面角色太强势了会让读者感到受威胁,降低代入感,书就不好卖了。

            所以比较主流的做法还是把主角的强势和道德结合起来,又强大又有道德。金庸小说的处理方法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算是天生无政府主义者令狐冲也要帮着正派抵抗魔教。美国超级英雄漫画的处理方法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把强势和道德说成是一体两面的东西。结果是殊途同归。

            相比较而言,金庸在这方面处理的要差一些,正面人物的道德常常缺乏说服力,例如杨过为何要帮正派,令狐冲为啥不干脆遗世独立。金庸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反权威,恐怕劝人向善自个儿都不信。美国漫画处理的就相对好一些,每场电影必备一个桥段是主角重伤残血,这时候素不相识的普通人纷纷出来伸出援助之手,主角感到人间正气,士气大振打倒反派。观众一看“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个就要比抽象教条可信一些。

          • 家园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子

            没有硬实力支撑,说的天花乱坠也是个零。

          • 家园 少林好像没出什么大师,但功夫要论最有实力的恐怕数少林。

            一个可以豢养武僧并延续上千年,哪一个武术派别或者武术世家能比?这和佛没有直接关系,但又和佛不可能没有关系。

          • 家园 这个思路蛮好

            如果有新新修订版的话,金庸能把扫地僧写成个一点武功也没有的人,靠一番话压住场面,那就高明了

            • 家园 还是有的,诸葛亮舌战群瑞就能做到
              • 家园 这哪能比啊,诸哥喷昏的对手里可没赶动手的硬汉

                扫地其实只忽悠掉慕容,萧父子四个佛学理论跟文盲一样的棒槌,旁边看戏的鸠摩智人家可是院士的水平,扫地那套谁知道是真是假的理论一听就跟伪科学似的,老鸠又不是老钱,从头到尾根本就没入套,没根扫地翻脸对手完全是慑于他的功夫.如果老环卫没武力,老鸠只要砸出自己的学历,你说那四位信谁?

                • 家园 不敢同意-金庸的佛学倾向

                  在金庸的书里,他似乎特别喜欢禅宗,也就是讲究顿悟。扫地僧出自少林,那是禅宗的发源地,倒也符合逻辑。

                  萧,慕容,鸠摩智三人各有执念:萧为家仇,慕容为复国,鸠摩为好胜名利之心。扫地僧的武功相当于“当头棒喝”中的棒子,敲打着帮这三位悟道。这也是禅宗的一个手段,和学历没什么关系....

                  关键词(Tags): #金庸#禅宗
                  • 家园 我说的是扫地没武功的情况下

                    扫地的所谓棒喝就是把两老东西拍得让萧峰慕容复这种杀人如麻的都分辨不出死活,鸠摩智没这能力,当然靠边站了。要是耍嘴皮子,藏密不一定输给禅宗,而且院士忽悠起来杀伤力比伪科学还厉害呢

                    还有说到禅宗,俺就想起他们那位被传了衣钵当晚就跑路的六祖,估计他当时很郁闷,怎么就顿悟出个不打扫卫生来,要是顿悟出易经洗髓多好啊

                • 家园 最后镇住那些书生的还是挥剑断几那一剑
              • 家园 这事还是两说

                诸葛亮面对一帮读书人,用吐沫星子把他们喷晕

                和扫地僧面对一群练家子,用武功把他们吓住

                其实是一样一样的,在对方最得意的地方压住对手,才显得出有威力。

                这种写法,还能可信一点(虽然两个人都被写的强到近妖的地步)。扫地僧不漏武功,真靠佛法镇住两个老屠夫,不管怎么写,读者都一百个不信呀。

                通宝推:铁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